传统戏曲的发展以及传承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leit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曲”一词,王国维的解释是“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我国的戏曲艺术是在唐歌舞戏、宋杂剧以及歌舞大曲、说唱诸宫调等诸多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集曲艺、歌舞、器乐为一体,是我国民族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关键词:传统戏曲;发展;继承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把上古社会巫从事的祭祀礼仪活动视为“后世戏曲之萌芽”。海震把在唐“参军戏”的基础上形成的宋杂剧和金院本称为“戏曲的雏形”。其实唐代已有了杂剧的萌芽。不过当时没有完全从歌舞形式中独立出来,如歌舞戏《大面》、《拨头》、《踏谣娘》,特别是《踏谣娘》,崔令钦《教坊记》中记载:北齐有人姓苏,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表明此歌舞戏的演唱,还采用了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形式,这与现在一些高腔戏的帮腔唱法有相似之处,因此唐歌舞戏为宋杂剧的兴起做好了准备。
  到了宋代,瓦子、勾栏的出现为说唱艺术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当时,说唱艺术已不只是抒情歌曲的演唱,而且有了故事情节。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记载“: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能诵之。”这说明当时最为流行的是说唱诸宫调,它的创始者是宋代民间艺人孔三传。说唱诸宫调以说叙事,唱为抒情,以唱为主,说唱结合,成为当时及以后宋元时期最为完美的一种说唱形式。只可惜孔三传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影响是深远的,今留传下来的著名《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的渊源是孔三传的诸宫调,它为以后高度发展的元杂剧奠定了基础。
  一、唐代歌舞戏
  唐代歌舞戏是北杂剧的雏形,杂剧是在唐大曲、唱赚、诸宫调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杂剧据载“: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艳段为短小独立段落,为剧开端,后为正戏。角色有末泥、装旦、副净、副末、装孤五种。吴国钦在《中国戏曲史漫话》中说“:末泥为男主角,装旦为旦,副净为滑稽表演,副末为副净的搭档,装孤是官员角色”。这与现代戏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基本是对应的。杂剧在当时已是众伎之首,宋人耐得翁《都城纪胜》中说“:教职工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只是宋杂剧没有剧本留传下来。南戏文是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吸取了杂剧的精华,是一种唱、念、表演及乐器伴奏俱全的戏曲艺术。唱腔上,北杂剧虽然还是一人主唱,但演员要演出不同人物,在演唱技巧上、音色上,都要比清唱复杂得多。南戏中已出现了主唱、伴唱、合唱形式,因此可以说北杂剧、南戏文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戏曲已基本形成。
  二、元杂剧
  到了元朝,戏曲艺术已完全成熟。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已进入高峰时期,作品如林,名家星罗。最著名的是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称元曲四大家。与四大家齐名的还有王实甫。主要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元杂剧以折为单位,一般为四折,戏的开头或折与折之间有楔子,楔子一般只有一两支小曲,相当于现在的序幕。元杂剧的演出形式一般有曲、宾白和科三者组成,曲是歌唱部分,是杂剧的主要部分,刻划人物形象,且仍是一人主唱,其它角色只是以念白与唱者配合,能开口演唱的只有“正旦”和“正末”两个角色。因一本杂剧中只有一人开口演唱,因此只有一个主角,要么是“正末”要么是“正旦”(女主角叫“正旦”,男主角叫“正末”)。在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说“:杂剧正末,实际上概括了后世戏曲中的生、净、小生、武生各角色。正旦扮演者也包含了后世戏曲中青衣、花旦、老旦在内”。宾白是语言部分。科是科范(或泛)的简称,是杂剧中动作表演或其它方面的舞台提示。因此杂剧中的曲、宾白、科也就是以后戏曲中的唱、念、做、打。
  元杂剧中一折戏由一人主唱,这就要求演员的唱功深厚,技艺高超,并且演员要把人物性格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足见演员的艺术修养要极高,这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方法,是不能胜任如此复杂的角色演唱的。
  在元杂剧发展兴盛的同时,具有其独特音乐特点的南戏也在发展,到元末时,大批杂剧人才南下,出现南北交流的南北合套。南戏自由灵活,它吸收了南方民间歌谣及大曲、唱谦、诸宫调传统音乐素材及北杂剧中的精华,改变了北杂剧中一人主唱的形式,且风格细腻委婉,此时已形成了以南戏为主,杂剧为辅的传奇时期“,传奇是指当时用南曲各种声腔演出的戏曲总称。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到了明代传奇已发展成熟,戏曲艺术出现了又一次高峰。元末明初高则诚所作《琵琶记》是最具影响的南戏文剧本。今存《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白兔记》(又名刘知远)简称“荆、杀、拜、刘”四大传奇,是元代南戏文原有剧目,但经过了明人改编。南戏文中以“生”“、旦”两个主要正剧角色为主“,净“”丑”两个喜剧角色为辅。“生”“、旦”以唱为主“,净”“、丑”以滑稽表演为主。据徐谓《南词叙录》中说“‘外’是‘生’之外又一生也‘,贴’是‘旦’之外又一旦也”说明除“生”“、旦”“、净”“、丑”之外,还有两个次要角色叫“外”和“贴”。在开场时还有一角色叫“未”。南戏文中净、丑、未、外、贴也有少量唱词,另外还有合唱及少量的幕后伴唱。
  三、声腔
  在声腔上当时有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后来随著发展,到明末昆山腔取得了最具影响的地位,经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更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二百余年。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记载“:魏良辅能谐声律,转音若丝(转音若丝是旧时昆曲旦角的唱法特点)”,(转引于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说明魏良辅是擅长昆曲的旦角。魏良辅为改革昆山腔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据载他为改革昆山腔“足迹不下楼十年”,还说他主要是把“平直无意致”的昆山土戏改为“细腻水磨,一字数转,清柔婉折,圆润流畅”的水磨腔,曲调舒徐委婉,细致俏丽,属轻歌曼舞剧种,经过改革后的昆山腔,开始仍只唱散曲,后魏良辅学生梁辰鱼编著《浣沙记》配上昆山腔,登上舞台,在当时戏曲界引起巨大轰动。余怀《奇畅闻歌记》中说“: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押调度为新声……吴中老曲师如袁髯、尤驼(二位为当时昆山腔名师)者皆膛乎,自以为不及也。”昆山腔后来逐渐成为集南北曲大成的优秀戏曲,直至清中叶。代表作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轲记》、《邯郸记》。影响最深远的是《牡丹亭》,历唱不衰。
  马洁(1989.9——):女,26,汉族,籍贯山西省运城市,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2013级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南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经济开放开发重点逐步转移到了以“远东”和“西南”为代表的延边地区上来,贵州是中国走向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在发展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优势地位。  关键词:经济走廊;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能源優势  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源于中国云南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孟中印缅四国合作构想,并得到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三
期刊
摘要: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为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民俗文化传统正是当代文化走向大繁荣的根脉,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民俗文化保护的巨大文化工程就充分证实了这种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民俗;区域;研究;保护  民俗文化连同研究它
期刊
摘要: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抵御外国侵略,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筹议海防,经过30多年的努力,最终建立号称“东亚第一”北洋舰队。李鸿章作为北洋舰队的实际控制者,对北洋海军建立影响深远。本文拟探讨李鸿章在北洋海军人才培养、海军基地建设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加全面的分析李鸿章经营北洋舰队的贡献与弊端。  关键词:李鸿章;海军人才;海军基地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外患长期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直到明朝时期为
期刊
摘要:作为盛唐宫廷后妃及部分权贵势力代言人和玄宗重要辅臣,高力士在宫廷文化史和宦官文化史上也是承前启后、转旧为新之重要关捩点人物。  关键词:盛唐宫廷;高力士;特殊角色;文化背景;重要地位  高力士是唐玄宗最信任的心腹,也是当时最具权势和地位的著名宦官。他一生经历武则天至中宗、睿宗、玄宗,再到肃、代交替等时期,其间政治风波曲折复杂,其身世也动荡起伏,颇像一部唐传奇。由于历史造成的一系列原因,其身世
期刊
[摘要]秦代印陶封泥,不仅以其历史价值而著称,也因其所载文字真实记录秦代语言文字风貌而引发众多学者研究兴趣。本文通过对秦代印陶封泥文字的研究,从其整体面貌、用字风格、历史演变等方面,试图对秦代印陶封泥文字作一定的说明和解释。  [关键词]印陶;封泥;秦;文字  秦代是一个文化丰富多彩的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通过研究秦代的一些文物,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历史的遗痕。而秦代的印陶和
期刊
摘要:植被的固碳释氧功能对维护大气CO2稳定和全球气候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ASA模型在计算了青海湖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基础上,评估了2000-2012年青海湖流域植被的固碳释氧价值。结果表明,2000年青海湖流域植被的固碳释氧的总价值为3.36×109元,其中,固碳价值为1.10×109元,释氧价值为2.26×109元;2012年其总价值为3.88×109元,其中,固碳价值为1
期刊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鲜明的城市形象,如果没有文化和品牌来支撑,那么这座城市就会失去灵魂和色彩。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并成为民众为这个城市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源泉。而音乐,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以其特有的方式记载着城市的历史与精神,承担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下,在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打出文化牌,企图彰显城市个性的时候,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沉思:无锡,要凸显自
期刊
摘 要:“散步美学”是宗白华所特有的美学体验方式,以“意境”为核心,他在文艺批评与审美体验中“终生情笃于艺境的追求”,追求“空灵”与“充实”的美学人格理想。本文将通过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分析传统文化中“空灵”与“充实”的表现方式,进而体验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过程  关键词:《美学散步》;文化;空灵;充实;审美体验  散步,这一悠闲、无所拘束的活动,看起来毫无章法、没有任何目的可言,但却为许多名人大师所
期刊
摘 要:周礼在西周到春秋中叶之时可以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诗经》与周礼相依存,互为表里,因此《诗》中反映周礼内容颇多。射礼是周代典礼之一,本论文以《诗经》中涉及射礼内容的诗句为研究依据,总结出《诗经》中射礼体现的三大功能:军事、教育、择人。  关键词:《诗经》;军事;教育;择人  一、军事训练的功能  春秋时期高超的射技成为战场上的制胜法宝,古代史书典籍中就有相关记载,如《左传·宣公四
期刊
摘要:海明威的名作《杀人者》,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即象征和意象表达现实主义的主题,使读者透过简洁的文字和简单的故事领略及其深刻的寓意。  关键词:《杀人者》; 人物的象征意义; 意象的象征意义  简单地讲,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手法是现代文学作品中及其重要的写作手法,目的是以一种简洁的方式表达更多的深层次的意思。  厄内斯特.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