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困惑入手 构建探索大空间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1u2n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高年级学生完全可以从整体上分析课题,并且思考一些探索性的问题。”何为探索性问题?我认为,那其实就是一个数学探索的大空间,是学生自己开辟出来的一个数学世界。那么,如何建构数学探索大空间,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呢?我认为要从学生生成的动态资源出发,给予学生信心,允许其自主质疑和探讨。现将我在研讨活动中观摩“圆柱体的表面积”一课的教学与大家分享,并谈谈由此生发的一些体会。
  教学片断:
  课堂第一个环节是以教师对课前作业的检查展开的,课始,教师已经让学生提前完成了如下的课前操作。
  (1)自己动手做一个圆柱体,并记录好尺寸等。
  (2)写出制作的每一个步骤,要非常详细。
  (3)记录制作过程中的发现。
  (要求一定是自己的思考,不论对错,说出来即可)
  师:昨天我们已经完成了三个任务,现在我们来讨论具体的任务。先请大家将自己制作的圆柱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学生讨论略)
  师:请大家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
  生1:我是用三张纸做成的。先把一张纸卷成圆筒,然后再用另外两张纸画出两个圆,上下各粘一个就好了。(大部分学生认同这样的做法)
  师:有没有同学提出异议?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我觉得这种做法不方便。要以卷成的圆筒画出两个圆,非常容易压坏,结果圆就不太标准,剪的时候也很麻烦,不小心就会成为废品。
  师:那大家想想,有没有改进的办法?
  生3:我想的办法是先剪出两个圆,然后再根据圆来做圆筒。
  师:这个办法和刚才的操作程序不一样,是先做圆的底面后再做圆柱,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4:可以让底面的圆更规范,用圆规直接完成。
  师:如何做呢?大家试试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
  生5:我先用圆规画两个圆,然后算出周长,再用周长作长方形的一条边,用任意长度做另一条边,卷起来就可以了。
  师:这个方法是不是既容易,又准确?(学生同意)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6:我发现有些同学做的圆柱体又瘦又长,有的是又矮又胖,为什么呢?
  生7:因为有的同学做圆柱时是用长方形的长作高,有的是用长方形的宽作高。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课本中说长相当于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我认为,当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但长和宽中的某一条边,其实就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另一条边则相当于圆柱的高。
  ……
  思考:
  从上述教学片断中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一步一步地追根溯源,探索并质疑课本中对于圆柱体侧面长和宽的定义。可以说,这是学生独立自主探索的可喜场面,更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同时,我们发现,从学生的困惑入手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建构探索数学的思维模式。
  1.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相信学生的能力
  课堂上经常有教师不肯放手,认为学生根本不可能深入思考那么多的问题。其实不然。从上述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发现问题所在——“底面的圆做起来很麻烦,而且不方便做”,由此产生困惑:如何才能改进这种方法呢?这里,学生开始产生思考,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并给予学生鼓励。
  2.善于从学生问题入手,集体合作探究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有教师会忽略不计,甚至不加思考地应付解答,导致学生不能学到自己想学的,而教师不能收获想要的。如上述教学中,求圆柱的表面积关键是要算出圆柱的侧面积,那么圆柱的侧面积怎么算呢?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在这个知识构建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操作和实践,发现问题所在。如果教师忽略学生的发现,就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如上述教学中的教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学生集体探究,再次验证。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使实践能力获得提高。
  3.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上述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使学生有了探索的可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如教师课前放手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操作:动手制作一个圆柱体,并写下步骤,而后进行讨论交流。这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放手,而进入课堂教学中则是一种主导。当学生犹豫着不敢说出自己的发现时,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其大胆论证。通过对圆柱体制作的探究,让学生获得理论的直观认知和理解,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生成的问题,构成了教师“教”的契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教学是无迹可寻的,唯一可以遵循的就是学生的主体生成。因此,从学生的困惑入手,拓展数学探究空间,才可能建构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世界。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反思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通过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两次教学探究,在及时反思总结的基础,明白该如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获得发展。  [关键词]反思 感悟 成长 放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30  初次教学:  1.数一数平移的距离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图形平移了几格。(课件演示图形的平移,师请一名学生
教学片断一:体验与测量  师:我们已经学会测量圆的直径、半径了,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出直径为1分米、2分米的圆形纸板的周长及直径为3分米的圆形纸片的周长。  (学生分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小组汇报结果)  生1:我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直径为1分米的圆形纸板的周长为3分米多一些。  (教师板书:直径1分米,周长3分米多一些)  生2:我利用细绳沿圆的周边绕一圈,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
[摘 要]在开展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搭建合理的教学支架,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探究式教学变得真实而有效。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教学支架 扶 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21  探究式教学作为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教学方式之一。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
[摘 要]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自身的数学语言,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语言 说话 数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54  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摘 要]单元复习课,即在学生学习一个单元内容之后专门安排的复习课。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练习”的教学为例,在“理” “练” “趣”上做文章,促使学生“学进去,讲出来”,真正实现复习课与“学讲”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理;练;趣;学讲;做文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24-02  单元复习课,即指在
[摘 要]教育活动唯有在真实中发展,在朴实中创新,才是真正的基于学生立场,以生为本。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放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思维,及时把握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在问题的不断生成和解决中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真正基于学生立场构建本真课堂。  [关键词]学生立场;本真课堂;真实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
[摘 要]对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深度剖析,发现除了学生个别的因素之外,教师对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在理解数学课程特点和要求及剖析学生错误原因的基础上,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习题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误 干预 精讲 剖析 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复习课上得好与坏,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所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学研究指向了复习课。通过对“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复习课的探究,教师既要选好复习的素材,又要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对数学复习课的整理与回顾变得趣味盎然。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复习课 温故知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33  直视现状:复习就是整理与练
[摘 要]计算教学占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半壁江山,所以简便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头戏”。在市监测和学校普测的错例统计基础上,对学生的错因进行细致剖析,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简便运算教学的措施,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简便运算 错例分析 对策 意识 技巧 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36  我非常有幸全
前不久,有幸观摩了黄彪老师执教的“中位数”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中黄老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将枯燥的统计知识演绎得趣味横生。现撷取其中精彩的教学片断,与大家共同赏析,并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联系生活,精心选材  本节课教学黄老师从生活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中位数存在的必要性,最后回归生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现“数学源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