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伍福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扮演朱德。这位曾被誉为“朱德特型第一人”,并被朱德的夫人康克清认定扮演朱德最像的表演艺术家,创下了一生中70多次扮演朱德的纪录,而这个纪录一次又一次地被他自己刷新着。
一生和朱德的名字紧紧相连
今年两会期间,“朱德特型第一人”王伍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党只有一种纪律。我们每一个党员,都要讲究党性,要保持严明的纪律。”王伍福称,这是他扮演了多年老朱总的深切感受。那么,他是怎么走上这条演艺之路的呢?
王伍福14岁那年,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儿童剧团,到他所在的学校去招生。学校老师推荐了若干文艺骨干去参加考试,事情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老师又突然想起了还有一个具有文艺特长的王伍福。被推荐上去的王伍福没参加上天津人艺在学校设的考试,就被送到天津人艺的本部去练“把式”。结果当时成立的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儿童剧团只招收了一名学员,这个人就是王伍福。
考上剧团的王伍福不知道什么叫艺术剧院,也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干什么。直到开始学习话剧表演时,他都不喜欢。不喜欢归不喜欢,生性好强的王伍福还是认真地练习基本功,慢慢就爱上了这个行当。满心想成为艺术人才的王伍福不久却遇上了儿童剧团解体,刚找到艺术感觉的他有点儿傻眼,只能和一批“待业”的孩子被动地等待着。
中国有句俗话“近水楼台先得月”,北京和天津近在咫尺,北京的文艺团体知道天津人艺儿童剧团解体的消息后纷纷到天津人艺招人,王伍福摇身一变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任演员。那一年是1965年,从那时候起他就没离开过战友话剧团。在战友话剧团里,王伍福演过士兵、营长、团长、总司令等。
1979年到中南海的一次演出,让他的演艺事业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大转折。王伍福说,是命运把他推上了演艺事业舞台中的一个神圣之巅。话剧《平津决战》中,王伍福首次扮演朱德大获成功,当时就连杨尚昆等中央领导都夸赞王伍福扮演朱德最像。从此,王伍福走向银幕和荧屏,开始了扮演朱德特型之旅。
就连王伍福自己也没有想到,在这一点上他开弓没有回头箭,成了扮演朱德的“特型专业户”,并且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和一步一步的积累,获奖无数、佳绩不断。王伍福的一生和朱德的名字紧紧相连。王伍福的爱人说,他这辈子只有扮演朱德这件事最清楚,其它的事情基本上糊涂。比如在单位中什么事他都不争不抢,因此也失去了很多机遇和利益,有朋友提醒他时他还对人家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多次扮演朱老总,谢谢你啊”
1984年《中国革命之歌》剧组演出,汇集了全国名人明星。部分中央首长观看了演出,康克清也看了,她坐在舞台的第六排,手拿望远镜观看了全程演出,遗憾的是那天演员谢幕时她没有上台。第二天,康克清托人送给王伍福的评价是“很像、很像”。之后,在国际饭店举行的归国华侨联欢会上,康克清走上台和王伍福握手,由于太激动的缘故,她的手握得很紧,头深深地低下,声音哽咽,最后不得不被工作人员搀扶下去。那一刻,王伍福也热泪盈眶,他和朱老总全家都有过合影,唯独遗失了和康克清的合影,但是王伍福说,康克清说过的话和没说的话他都心领神会了,她对他扮演朱德的认可是他工作中的最大动力。
1999年,王伍福应邀去了朱老总的家乡。让他感动不已的是,当地的很多少先队员早早就等候他的到来。9月初的四川,天气依然炎热,孩子们一动不动地站在欢迎地点,有个孩子竟然为此晕倒了。县长也激动地告诉他,在当地王伍福的名字是和朱德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一起的,观众都称呼王伍福为“义陇人民的儿子”。王伍福说:“这之前和之后,我获过很多奖,但是这个称谓却让我最为骄傲和自豪。”
王伍福塑造朱德形象的成功,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点名表扬。2001年,在中南海举行的一次庆祝建党朗诵会上,著名艺术家云集献艺,王伍福站在人群中,穿着普通,没有任何特殊化装造型,可走上台接见演员的中央领导一把握住王伍福的手情语深切地说:“多次扮演朱老总,谢谢你啊!”
王伍福的表演业绩不但受到了广大领导们的认可,更得到了诸多观众的肯定和赞扬,很多观众通过电话和他建立沟通,成了至今没有见面的好朋友,一直保持联络。江苏某市财政局的一位干部,看遍王伍福饰演朱德的每一部影视作品,看后都会给王伍福打电话做点评;一位定居北京的革命前辈后代,曾经骑着摩托车到医院看望养病的王伍福,并给他送去很多没有发表过的珍贵的朱德照片。他们对历史的熟悉和对朱老总的敬仰、爱戴,已经到了让王伍福吃惊的程度。
之前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放的电视剧《解放》引起广泛关注,这两位观众朋友照旧给王伍福打去电话,称赞剧里在延安为朱老总过六十大寿的情节加得精彩。
王伍福说,电视剧《解放》第七集中的这个情节也是他最满意的一部分。这一段的处理,既有历史的真实也有艺术的升华。在这段戏开拍之前的片场里,候场的王伍福突然听到一个围观的老大娘动情地唱起赞美朱老总的歌曲,这位不知道影视拍摄为何物的老大娘拼命地边唱边往前挤,想要和“朱德”握手。王伍福灵机一动,建议导演把老大娘唱歌的元素加到实际拍摄中,导演欣然应允。受此启发,王伍福还建议导演说:“我们都曾学过‘回忆母亲’的課文,不如让朱德在这个段落里讲讲他自己的母亲,伟人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导演大为赞赏,于是就有了王伍福在戏里的这段台词:“我是一个穷孩子,我的母亲是一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的勤劳人……”王伍福说:“有人问我,在《解放》里饰演朱德有何突破,我认为就是浓郁了朱德作为普通人的人情、人性,他是统帅也是凡人。”
德艺双馨,有容乃大
认认真真演戏、老老实实做人的王伍福称得上是德艺双馨、厚德载物。他因数十次扮演朱德而凝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同凡响,但是一直保持着低调、谦虚谨慎的作风。他说他从没因饰演朱德而多得到过什么,相反却失去很多。有许多广告客商找他,许诺重金动员他拍商业广告,都被他婉言拒绝。王伍福总是回复人家说:“我不便做,我是军人。”那些有些失望的商家们却都深深地佩服他,并表示愿意和他这样的人成为终身朋友。
王伍福说,有时候当自己拍完一部戏,新闻媒介采访,那么多年恐怕都问的是一句,你这次扮演老朱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我说这个东西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不同。每次拍摄完一部,我就觉得和老朱总更贴近了一步,更迈进了一步。
一个好的特型演员可能不拘泥于肢体语言上的模仿和神似,更多的就是尽量地贴近人物的内心,做心灵上的交流。
“在塑造老朱总上,最初我是仰视着,我觉得非常天真幼稚,这么伟大的人物,我怎么去演。演员要贴近角色,要体验人的心理。这怎么能靠近呢?我和这么伟大的人物天壤之别,没法贴近。但是慢慢地,我就想起小学我们读的语文课文,一个是《朱德的扁担》,一个是《回忆我的母亲》。它使我向老朱总贴近了。所以我在塑造老朱总时,除了剧本,我自己要在生活细节上捕捉老朱总的感情,爱和恨,把他塑造成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像毛泽东会师的时候说的,‘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临大节而不辱’。把老朱总的形象、肚量和气量都给概括了。但是作为演员,我要去寻找,去挖掘那些生活细节,可能观众看了人物更活生生,更有血有肉。”
(《大众电影》2009年21期等)
一生和朱德的名字紧紧相连
今年两会期间,“朱德特型第一人”王伍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党只有一种纪律。我们每一个党员,都要讲究党性,要保持严明的纪律。”王伍福称,这是他扮演了多年老朱总的深切感受。那么,他是怎么走上这条演艺之路的呢?
王伍福14岁那年,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儿童剧团,到他所在的学校去招生。学校老师推荐了若干文艺骨干去参加考试,事情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老师又突然想起了还有一个具有文艺特长的王伍福。被推荐上去的王伍福没参加上天津人艺在学校设的考试,就被送到天津人艺的本部去练“把式”。结果当时成立的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儿童剧团只招收了一名学员,这个人就是王伍福。
考上剧团的王伍福不知道什么叫艺术剧院,也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干什么。直到开始学习话剧表演时,他都不喜欢。不喜欢归不喜欢,生性好强的王伍福还是认真地练习基本功,慢慢就爱上了这个行当。满心想成为艺术人才的王伍福不久却遇上了儿童剧团解体,刚找到艺术感觉的他有点儿傻眼,只能和一批“待业”的孩子被动地等待着。
中国有句俗话“近水楼台先得月”,北京和天津近在咫尺,北京的文艺团体知道天津人艺儿童剧团解体的消息后纷纷到天津人艺招人,王伍福摇身一变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任演员。那一年是1965年,从那时候起他就没离开过战友话剧团。在战友话剧团里,王伍福演过士兵、营长、团长、总司令等。
1979年到中南海的一次演出,让他的演艺事业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大转折。王伍福说,是命运把他推上了演艺事业舞台中的一个神圣之巅。话剧《平津决战》中,王伍福首次扮演朱德大获成功,当时就连杨尚昆等中央领导都夸赞王伍福扮演朱德最像。从此,王伍福走向银幕和荧屏,开始了扮演朱德特型之旅。
就连王伍福自己也没有想到,在这一点上他开弓没有回头箭,成了扮演朱德的“特型专业户”,并且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和一步一步的积累,获奖无数、佳绩不断。王伍福的一生和朱德的名字紧紧相连。王伍福的爱人说,他这辈子只有扮演朱德这件事最清楚,其它的事情基本上糊涂。比如在单位中什么事他都不争不抢,因此也失去了很多机遇和利益,有朋友提醒他时他还对人家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多次扮演朱老总,谢谢你啊”
1984年《中国革命之歌》剧组演出,汇集了全国名人明星。部分中央首长观看了演出,康克清也看了,她坐在舞台的第六排,手拿望远镜观看了全程演出,遗憾的是那天演员谢幕时她没有上台。第二天,康克清托人送给王伍福的评价是“很像、很像”。之后,在国际饭店举行的归国华侨联欢会上,康克清走上台和王伍福握手,由于太激动的缘故,她的手握得很紧,头深深地低下,声音哽咽,最后不得不被工作人员搀扶下去。那一刻,王伍福也热泪盈眶,他和朱老总全家都有过合影,唯独遗失了和康克清的合影,但是王伍福说,康克清说过的话和没说的话他都心领神会了,她对他扮演朱德的认可是他工作中的最大动力。
1999年,王伍福应邀去了朱老总的家乡。让他感动不已的是,当地的很多少先队员早早就等候他的到来。9月初的四川,天气依然炎热,孩子们一动不动地站在欢迎地点,有个孩子竟然为此晕倒了。县长也激动地告诉他,在当地王伍福的名字是和朱德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一起的,观众都称呼王伍福为“义陇人民的儿子”。王伍福说:“这之前和之后,我获过很多奖,但是这个称谓却让我最为骄傲和自豪。”
王伍福塑造朱德形象的成功,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点名表扬。2001年,在中南海举行的一次庆祝建党朗诵会上,著名艺术家云集献艺,王伍福站在人群中,穿着普通,没有任何特殊化装造型,可走上台接见演员的中央领导一把握住王伍福的手情语深切地说:“多次扮演朱老总,谢谢你啊!”
王伍福的表演业绩不但受到了广大领导们的认可,更得到了诸多观众的肯定和赞扬,很多观众通过电话和他建立沟通,成了至今没有见面的好朋友,一直保持联络。江苏某市财政局的一位干部,看遍王伍福饰演朱德的每一部影视作品,看后都会给王伍福打电话做点评;一位定居北京的革命前辈后代,曾经骑着摩托车到医院看望养病的王伍福,并给他送去很多没有发表过的珍贵的朱德照片。他们对历史的熟悉和对朱老总的敬仰、爱戴,已经到了让王伍福吃惊的程度。
之前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放的电视剧《解放》引起广泛关注,这两位观众朋友照旧给王伍福打去电话,称赞剧里在延安为朱老总过六十大寿的情节加得精彩。
王伍福说,电视剧《解放》第七集中的这个情节也是他最满意的一部分。这一段的处理,既有历史的真实也有艺术的升华。在这段戏开拍之前的片场里,候场的王伍福突然听到一个围观的老大娘动情地唱起赞美朱老总的歌曲,这位不知道影视拍摄为何物的老大娘拼命地边唱边往前挤,想要和“朱德”握手。王伍福灵机一动,建议导演把老大娘唱歌的元素加到实际拍摄中,导演欣然应允。受此启发,王伍福还建议导演说:“我们都曾学过‘回忆母亲’的課文,不如让朱德在这个段落里讲讲他自己的母亲,伟人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导演大为赞赏,于是就有了王伍福在戏里的这段台词:“我是一个穷孩子,我的母亲是一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的勤劳人……”王伍福说:“有人问我,在《解放》里饰演朱德有何突破,我认为就是浓郁了朱德作为普通人的人情、人性,他是统帅也是凡人。”
德艺双馨,有容乃大
认认真真演戏、老老实实做人的王伍福称得上是德艺双馨、厚德载物。他因数十次扮演朱德而凝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同凡响,但是一直保持着低调、谦虚谨慎的作风。他说他从没因饰演朱德而多得到过什么,相反却失去很多。有许多广告客商找他,许诺重金动员他拍商业广告,都被他婉言拒绝。王伍福总是回复人家说:“我不便做,我是军人。”那些有些失望的商家们却都深深地佩服他,并表示愿意和他这样的人成为终身朋友。
王伍福说,有时候当自己拍完一部戏,新闻媒介采访,那么多年恐怕都问的是一句,你这次扮演老朱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我说这个东西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不同。每次拍摄完一部,我就觉得和老朱总更贴近了一步,更迈进了一步。
一个好的特型演员可能不拘泥于肢体语言上的模仿和神似,更多的就是尽量地贴近人物的内心,做心灵上的交流。
“在塑造老朱总上,最初我是仰视着,我觉得非常天真幼稚,这么伟大的人物,我怎么去演。演员要贴近角色,要体验人的心理。这怎么能靠近呢?我和这么伟大的人物天壤之别,没法贴近。但是慢慢地,我就想起小学我们读的语文课文,一个是《朱德的扁担》,一个是《回忆我的母亲》。它使我向老朱总贴近了。所以我在塑造老朱总时,除了剧本,我自己要在生活细节上捕捉老朱总的感情,爱和恨,把他塑造成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像毛泽东会师的时候说的,‘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临大节而不辱’。把老朱总的形象、肚量和气量都给概括了。但是作为演员,我要去寻找,去挖掘那些生活细节,可能观众看了人物更活生生,更有血有肉。”
(《大众电影》2009年21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