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凹之手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年春节前夕,我收到一张珍贵的贺卡,是陕西省作家协会寄给各位会员的。
  该卡正面有一幅画。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只笨拙的天鹅。弯曲的细长脖子顶着一只小脑袋,正回头张望,脑袋下是一张长嘴:微张、似叫。两三笔浓墨勾勒出粗大的腹部,大腹下边是两支细细的腿,还有张开的脚蹼,似蹒跚前行。画面用笔简洁,墨色浓淡适宜,构图匀称,静中有动,意趣饱满。画右上角有几个字:“天鹅,乙酉平凹。”
  贾平凹是著名作家,当时他刚以长篇小说《秦腔》斩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此画象征意味浓厚,大致也是作者其时心态的反应。此前,贾平凹已经多次入围茅盾文学奖,而且获得了国内的几乎所有重要奖项,却每次总是和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
  以书画写心情,也是中国文人的嗜好。贾平凹以文学得大名,却以书画作品获得丰厚的报酬。西安市的大街小巷抬眼就能看见他的字,书店柜台中陕西作家的书名也大多为他所题。这事每每引发专业书画家的强烈吐槽,甚至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如下题目的网文——《贾平凹,请不要在书画界搅局》,可见他的书画成就如海中波澜,已经掀起了巨浪。
  贾平凹的所有成就,都源自于他的手,那只神奇的右手。他的数百本书籍里的每一个字都是用这只右手写就,他的所有书画作品也都是用这只右手写就的。人们大抵只看到贾平凹的人前风光,却恐怕不会想到他的人后血汗。
  贾平凹的手稿,其书籍插图中并不少见,他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依然靠笔书写文学的作家之一。当然,不是没有机会换电脑。很多年前,还没有多少人能买得起电脑时,某公司就给贾平凹赠送了一台价值数万元的电脑,但是,他从来没有用过。他接受采访时说:“一用电脑就没有写作的感觉了。用手,用右手,才会妙笔生花,才会思如泉涌。”
  后来,我看到画家蔡昌林在博客上发表的一张贾平凹右手照片,大为感慨。
  其右手中指靠近指甲的位置,有一块又大又厚的老茧,这自然是长期握钢笔书写文字的结果。然而,其无名指的指甲附近也有一块老茧,但比上一块老茧小而薄。写书法画画的人都知道,这是长期持握毛笔的结果。
  说实话,我崇拜这只手。我们对别人的成就,会羡慕嫉妒,但是,却经常很少会考虑到人家付出的艰苦劳动。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思動于衷,我忍不住为贾平凹的右手照片题了一联——
  上联:指端磨厚茧
  下联:笔底起风雷
  横批:平凹之手
  贾平凹之所以做得好,只因为他比别人多了两只老茧。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02月22日)
其他文献
约莫在心田最柔软的青春时节,“文学”“梦想”“价值”这一类的词悄然落种、腾腾冒芽。  中小学时,我只是个“让我做好便做好”、拿几张奖状取悦家人的孩子;大学,是浇灌我“自定义人生”的第一场春霖。  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我梦寐的境界,到四川大学后,我访遍了巴山楚水。天府之国的一马平川开人襟怀,蜀地自然点染着我心中的山水,而李杜东坡以来的文墨气息,正合我以为的宋雅唐风。“晓看红湿处,
饭桌上,夫妻二人相对而坐,沉默无言,但从二人身上伸展出的巨大黑影,爆发了激烈争吵。  父亲经过屋外,望着墙壁上留下的蓝色颜料,黯然神伤地走开了……  母亲将洗好的衣服从洗衣机中取出,发现一件蓝色上衣,她抱着衣服掩面哭泣。  滚落的足球撞开一扇虚掩的房门,留声机传出的一段乐曲,吸引了夫妻二人的脚步,他们坐在房中的小床上,两人对视,依旧沉默无言……  黑猫好奇地绕着留声机转圈,突然,一道黑影从留声机中
周末的东门街市,阳光甚好。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叫卖声、谈笑声,声声入耳。装修精美的店铺里,LED射灯、彩光灯,灯灯生辉,一片繁华。  我是一块高仿手表,如舞台上浓妆艳抹的明星,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我有俊俏的外表,周身镶嵌的“宝石”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更重要的是胸前有个标志我身份的品牌LOGO,这常常让顾客两眼放光、爱不释手。  今天,来了几波顾客,却因各种原因,交易始终不成。  终于,有一
我展示的课题是《“美猴王”之美》。这一课是学生读完《西游记》前十回后,老师开展的一节读中导学交流课。  《西游记》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指定的阅读名著,孩子们多数是小时候通过影视剧或者儿童书籍,对《西游记》的人物和故事有个大致的了解。那么经过小学的阅读积累,到了初一,孩子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背诵几个妖魔鬼怪的来历,不再满足于记住几个神仙老道的名字,而要从“识记式阅读”向“思辨式阅读”转变,进而要向更高层次的
过多的关注和宠爱增长了他们的霸气;最主要的是他们缺少了和大自然的亲近与融和,缺失了一种自然人格。【批注1:题记展现了全文的中心。】  ——题记  我特别喜欢小孩子,喜欢看他们童稚的眼睛,听他们毫无遮拦、毫不顾忌的笑闹嚎哭,无一不传递着清澈见底的纯真童心。  我的童年是在物质条件贫乏的时代中度过的。三岁以前,我还被称作“乖乖女”,那时候家里姐妹多,父母每天忙碌在地里,哪有功夫照顾我们,都是大的带小的
若见先生,胡云不喜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出来上课。”我有些怯地说,一边说,一边觉得自己像极了要教课文里那棵小桃树刚拱出的黄芽儿。   时间已是晚上10点,冯老师和程老师边看我的课件边听我说课。   “没事,都有第一次,以后这种机会很多。”冯老师说,“你坐凳子上吧,这样蹲着累。”没有桌子,电脑就放在床边,我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是半蹲着操作的,倒是觉得让两位导师因为我的事这么晚不能休息而不好意思。
摘 要:汪曾祺《昆明的雨》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为什么四十年后汪老对昆明的雨还念念不忘?笔者从雨季昆明的生活有趣、有味、有美、有情,分析昆明的雨带给汪老淡淡的乡愁,品味汪老作品雅俗完美结合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美味;情味;文本解读   主张“散文的感情要有所克制”的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雨》的篇首和篇末都直接抒情:“我想念昆明的雨。”显然,昆明的雨让汪老的感情似乎不再克制了。那么,是什么让汪老对昆明
chuí tiáo  垂 髫  【释义】  小孩子头发下垂的样子,后引申为儿童或者童年的意思。  【辨析】  “髫”容易和“髻”(jì)弄混。 前者专门用于孩童,而且是用来形容头发下垂的样子;而后者主要用于“发髻”,指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清代袁枚《祭妹文》“汝梳双髻”,指的就是妹妹头上梳着两个发结。其实“召”和“吉”用于表声,根据读音便不会将这两个字写错。  【起源与演变】  “髫”从髟(bi
一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挖几株折耳根(鱼腥草),清洗干净,生蘸着辣椒面,就这样直接吃,简单的方法却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折耳根清凉的甜,还有它清新的泥土味中的涩,再加上火辣的辣椒面,这是一种独特的味道,也是一种独特的情怀,是本地最原始也最常见的吃法。   除此之外,烤红薯或紫薯,以及烤冻粑片,都是我味觉的盛宴,散发着当地的风俗人情。   烤红薯,顾名思义,从地里挖出来,连面上的泥土也不必洗,用根铁丝穿插,放在火堆上烤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