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与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缺实效的现象。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进行了反思,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体育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措施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于合作学习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受到重视,并积极推广,是因其能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创造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环境,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以及形成学生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赋予学生相当充分的自由和相当宽松的气氛,为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有利的锻炼和提高机会,为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全面的最优发展提供保障,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总的说来,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体育课合作教学模式是指以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单位,运用民主化教学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间的合作互动性,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来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锻炼,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式[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3—6人),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环节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核心,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且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将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的进程,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因其特殊的优势,成为当下体育新课堂的首选,但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还没有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教师在采用这一学习方式时,还存在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比如不论课堂中出现什么问题,教师都把问题抛给学习小组,自己在旁冷眼旁观;小组学习形式上热热闹闹,但学生技能习得甚少,体育课变成了简单的游戏课[2];教学中有些学生在合作中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
  
  一、现行的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在相当多的课堂上,体育教师追求的是可见的形式,更多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演变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开课上,“合作学习”演变成了“灵丹妙药”,成了“课改标签”,逢课必用,开课必贴[4]。
  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只注意了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和花样,却忽略了活动内容和主题的设计。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广泛地参与,一有问题,不论合适与否、难易如何,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而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二)小组成员间合作不够主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是一些小组成员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倾向性,有的小组一看就知是拼凑而成,缺乏必要的训练。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三)少数优秀生垄断学习活动,多数学生做陪衬。
  在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优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一种帮助的角色,学困生则成了观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学优生那里获得信息,致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二、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的措施
  
  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如何正确地理解合作,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等弊端,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的参与、组织和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对教师的组织能力要求较高[5]。教师如果组织不当,结果可能会“一团糟”。“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小组合作教学是开放式的,但不是漫无目标的放羊式,所以教师既要保证课堂纪律,又要放开学生,教师绝不能做个袖手旁观者。”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当面对开放式的教学,面对学生自主的合作交流时,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让学生有序地学习。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小组的讨论,以灵活调整教学环节;要对教材充分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对课堂的每一个步骤充分预设;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要不断改变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小组合作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体育器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小组间竞赛游戏类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和性格存在着某些差异。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往往是全方位的,其力度有时甚至胜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感染只有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中才能实现。小组合作并不能简单地和合作学习划等号。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如何正确地理解合作,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等弊端,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呢?
  1.参与
  教师应该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在课前作了充分的预设后,在课上,特别是在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时,就应该懂得享受自己的设计成果。在体育课中,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有乐、教学相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教师与学生能一起在笑声中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不仅学生可以尽情发挥,与同伴融洽相处,而且教师的艰苦的备课劳动会有最好的回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在小组集体练习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练习能力,并不时在旁边进行指导纠正。学生对于教师的这种教学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求学心态,很容易就能记住动作的要领,在分组练习中达到教师所预想的效果。
  在学生学习动作的初期,教师要对新的技能、技巧、动作进行分析,与学生进行讨论。这时候,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和研讨的专长,让学生先进行集体讨论,认为所学的动作在学习中会遇到怎样的困惑和难突破的地方,然后进行分组的讨论,总结出学好这个动作的突破点,教师再进行总结性的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加深对所学动作的印象,自己再进行琢磨,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此外,教师构建一个合理、有序、平等、情感化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予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必然引起学生很多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所以,在体育教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把自己视为工作者,而应是合作者,参与到学生当中,共同体验,淡化教师身份,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2.组织
  如何更有成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优化组合,达到有向心力、有凝聚力、能共同促进。教师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然后加以优化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其次,确定小组长至关重要。鸟无头不飞,没有组长的组织指挥,小组只是形式的凑合,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无合作可言。教师要指导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最后是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如何发言,如何讨论,如何归纳,如何学练,优化合作的过程,同时教师随时调解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出现的新问题。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一系列的合作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又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采用集分结合的教学方法,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跳跃、单腿站立、单腿平衡等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互相借签,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小组里,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在合作中学会合作,明白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学习。
  3.引导
  创造性思维往往偏向于寻求异样、新颖问题的解决,教师经常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养,为他们今后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打下基础。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练习的重复性,让学生照搬教师的方法。在学生的思维出现凝滞时,教师如果运用迁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能起到抛砖引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由于本身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欠缺,对问题的解决往往停留在表面,对解决问题的实质难以把握。此时,教师就应该借助自身丰富的生活和教学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首先,教师作为一个传授者要进行正确的指导,应当将动作的要领、练习方法讲清楚,做出正确的示范;其次,教师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协调好组与组之间和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意识;最后,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启发、诱导学生纠正错误,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集中纠正、统一指导,对完成得好的组或个人也要及时表扬。
  有效的辅导是小组合作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小组合作教学的目的是让各个小组的学生拥有足够的发展时空,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培养团队精神。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进一步的认识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让其发挥主体作用。而如何摆正其中关系,做到收放自如,其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引”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层浪”;充分利用学生的创造,让学生玩得开心、尽心,从而顺利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总之,教师只有在与学生合作时,对自己正确地定位,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才不会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合理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使课堂效果最优化。教师只要有心去探索总结,就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二)学生的配合和自主练习。
  在体育教学中,对于许多练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组成练习伙伴。学生由于平时长时间相处,彼此有较深的了解,感情融洽,在体育技能的练习中,会配合得很好,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合作探讨、自主学习,彼此都能为对方较准确地完成动作而由衷地喝彩。自主结合在形式上虽与传统的分组教学相似,但在组成原则、方法和指导思想上则完全不同,它突出了学生性格的相似性、交流的接近性、帮助的互补性,使学生学习目标整合、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社会交往动机得到较好的满足。有时候当一方遇到困难时,另一方会真诚地鼓励其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例如,在学习山羊分腿腾越动作时,当一方顺利完成动作,另一方会感到兴奋和鼓舞,这无疑会增强其完成动作的信心和勇气。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受社会交往动机驱使,会相互交往,教师对此应给予鼓励和引导。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缩短心理距离,增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活动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也就是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培养出良好的性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用的学习方式,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实践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如何把合作学习的方式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问题,成功的课改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至少要与时代发展的特点相符合,时代在变,世界在变,但我们对课改创新的追求不能变。
  
  参考文献:
  [1]宗新友.体育研究,2006年2月号上旬刊,174-175.
  [2]刘振堂.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110-112.
  [3]文兰佃.中国学校体育,2001,1,19.
  [4]尹飞.体育研究,2006年1月号中旬刊,172.
  [5]赖华荣.中国学校体育,2007,03,72.
  [6]许改芝.科教文汇,2006年11月(下半月刊),142.
  [7]宋军,邓艳艳.体育教学,2006,02,53-54.
  [8]李金良.教学与管理,2006年12月20日,137-138.
  [9]何玉军.科教文汇,2006年4月(下半月刊),114.
  [10]李京诚,于秀玲.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4):116-118.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1.采用烟熏联合气管内脂多糖(LPS)滴入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  2.探讨淫羊藿苷对COPD大鼠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  3.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学生体质的状况是一个国家潜在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学生体质的改善和增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此外,由于体质可以综合反映某个群体或个体在某个时期内身体发育、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增强学生体质不仅能为国家发展提供健康的人力资源,而且能反映国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开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知识更新加快,在职译员需要不断学习来加强翻译和交际能力,如何做到这些,因人而异,大致有如下途径,如大量阅读,积极坚持收听外语广播,参加实践活动,以及学习与研究中西方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本文就如何提高在职译员的交际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在职译员交际能力提高    回顾近几十年来语言教学的发展,不难看出语言教学的重点逐步由词(word)转移到句子
期刊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蕴涵的发展农村体育的有利条件,并结合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推进农村体育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的体质状况、健康水平、精神风貌等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民健身计划”
期刊
快乐体育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快乐体育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萌芽到八十年代在世界各国有了较快较大的发展,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快乐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更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年来虽然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体育经费、体育师资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与改善,但是学校体育的效果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生的体育能力等并没有多大改观。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师生观、课程
期刊
摘要: 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有了变化,由此给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及其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概括了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程改革的历程,分析了学生身心的变化,探索了高校公体选项课程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高校体育选项课程多元化课程终身体育发展对策    体育选项课是教师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下探索和研究出
期刊
摘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探讨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作者对新形势下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促进作用发展对策    1.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    1.1农民的体育意识。  意识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作出主观判断的能力,是具有主动性的。当前,农民对体育的意识还处于初浅的阶段,主要是对体育的功能、
期刊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分组
目的:   阐明重楼的主要有效成分重楼皂苷(Ⅰ)(PPI)诱导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研究PPI协同TRAIL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