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教学中,政治课承担着基础教学和道德培养等方面的职能,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的角度,浅谈如何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搞好高三政治教学,以抛砖引玉。
  一、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生活实例多做引导,多创设问题情境,使高三课堂教与学的本质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到惊奇、有趣,不断激发求知欲,不断思考每个问题,不断寻求正确答案。
  1.生活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联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体验法。所谓体验就是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感悟、体验,真正理解和认同课堂所讲的道理和答案。
  3.活动法。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材中的综合探究活动,还应该结合教学实际,自主设计一些可行的探究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并把它們有机结合起来。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对学科的理解认识等诸多方面,不仅是追求“知”,更要求“会”,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高三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多的是方法、技巧、技能的培养,是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1.理解法。对于需要深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解以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要鼓励学生观察身边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大胆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共同讨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2.运用法。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影像资料等,让学生的学习与平时生活联系起来,注意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励法。成功能产生满足感,伴随着愉快的情绪,学生就会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而失败则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为此,应尽可能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感。
  三、培养学生开拓式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开拓式创新思维,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消除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
  首先,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成果超越了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能盲目以自己的思维成果和教材上的内容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应该采用粗暴的手段和语言中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
  其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思维训练。教师应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把优等生和学困生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传统教学中,学困生由于缺少训练机会,同时受到了优等生和教师的双重因素抑制,因而容易致使思维活跃性减退。
  此外,教师可采用“充分扩散、延时评价”的原则。在高三课堂上,学生的扩散性思维要充分彰显。对于各种奇思妙想,教师可推迟作出评价,不一定要把每一种思维结果都置于课堂上详细讨论,有些问题可在课后让学生自己研究讨论。
  四、抓住教学重点实现突破教学
  新课改后,高三政治的学习内容更丰富,体系更庞大,许多学生总是无法快速适应这种高强度、大容量的学习和强化训练。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和紧扣热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显得格外必要。
  1.抓住重点。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学重点,淡化知识、注重情境、强化解析,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层次进行适度拓展。
  2.突破难点。对于教学难点,除了要强化理解认识外,还应补充一些背景材料,恰当地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尽量化难为易,将难点讲透,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3.紧扣热点。时政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它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下的高三政治教学,不但要使学生高效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更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索、去体会,多与同行交流、学习,从而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我与地坛》是当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它蕴含着作者深沉的人生沉思和命运感悟,饱含着作者对母亲泣血的深刻怀念,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挚的情、澄净的思、透彻的悟,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极具精神魅力,给人以无穷的人生启迪。  面对这样的经典之作,面对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流露,笔者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选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鉴赏重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主体性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非常不错。以下是本课教学设
2013年4月24日至25日,江苏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培训在连云港市举行。笔者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为课题开设了一节观摩研讨课。这节课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到课后研讨,均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来实施。从课后的专家点评和自我反思来看,再次印证了重视“双基”依然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笔者现就这节课的“前世今生
《春》、《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文章多年来一直被编入初中教材。说起这两篇文章,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熟练地说出《春》中的几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我的叔叔于勒》中故事情节(盼于勒、夸于勒、遇于勒、避于勒)。究其原因,因为《教学参考书》上就是那么写的。实际教学时,我们绝大部分语文教师也是沿用了教参上的这种概括来引导学生概括的。久而久之,教师都成了《教学参考书》的代言人,
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一、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种表现  (一)学习方面  1.学业任务过重,竞争激烈,父母亲友的期望值太高,导致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2.不同程度的厌学是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无论成绩优劣都有所体现。  (二)人际关系方面  1.与教师的抵触情绪。由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
叶圣陶说:“语文就是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起着表率、引领的作用。好的教学语言是讲究表达艺术的语言,能使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使深奥晦涩变得浅显易懂。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过硬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学生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学生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笔者在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中主要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改变传统评价观念,还学生公正、科学又具艺术性的评价,让每个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依据苏人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初中思想政治课着力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当中学会如何做人。  一、多层面塑造人的品质——初中思想政治课培养目标分析  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塑
有学者诚恳地指出当前历史新课改的热情虽然高涨,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却明显了,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中不凸显历史人物,课堂上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实质是“人的缺位”。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可能会把具体的历史知识“还给教师”,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应给学生“带得走”的教育,即人文教育。  一、依据课标确定教学立意  每一堂历史课都有自己的思想灵魂,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中注重教学立意,既要抓住核心
“快乐课堂”,是教育界深入探讨的课题。初中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中学音乐课中营造“快乐课堂”是完全有必要的,通过“快乐课堂”的营造,让学生对音乐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让学生乐在“乐”中,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音乐课中营造“快乐课堂”的几点尝试。  一、创设“快乐课堂”情境  1.让流
高三历史复习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历史主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理解历史阶段特征,掌握学科基本技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题型解题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等。这些要求决定了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实现目标的途径也是多元的。历史试卷讲评课作为复习课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具有其他课型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下面笔者仅就高三历史讲评课教学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历史试卷讲评课的重要性  试卷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