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利于对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就是我们合作式教学的重点。这些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努力为课堂教学做足准备,挖掘教学资源。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 数学教育
  自主合作式教学法倡导教法的多样性、灵活性,于是课堂上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般情况下进行小组讨论,前后四至六人,团团而坐,相互交流,课堂热闹,气氛活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枯燥的教学方法感到厌烦,只要合作式教学运用得当,便能够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下面笔者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自主合作教学的环节和注意事项。
  1 自主合作式课堂教学的环节
  1.1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这一教学过程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是认知的起点和依据,是形成新知结构的根基。教师必须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实物、故事、游戏、设疑等,为学生创设富有激发性的教学情景,诱发学生主动探知的动因,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自觉学习的状态。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新知的前提。
  1.2 自学探究,内化新知。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学尝试,自己发现问题——小组探究讨论问题--全班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教学的关键,是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主动学习,自主获取新知,体现学生的“会学”。
  1.3 点拨引导,深化新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把握探索性问题的“度”,要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
  1.4 优化练习,巩固新知。这一教学过程既是了解学生对新知掌握的情况和检测掌握运用学法的度,又是形成技能技艺的训练。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好练习。
  1.5 交流收获,构建新知。这是教学中的最后一个过程,主要是突出新知,再现新知。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谈本课学习的收获,归纳所学内容,通过整理,形成知识体系。谈本课的体会,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探索知识的成功喜悦,促进学生乐学。
  2 自主合作式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1 加强课堂辅导,启发学生自学。“合作式教学”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要求学生的主动学习,又要求教师的开路搭桥。“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越好,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得越快。因此,学生在自学时,教师要到学生中巡视,捕捉学生在自学中的各种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及时强化”。总之,使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及时得到补救,正确的知识及时得到强化,使之留下深刻印象。
  2.2 做好课堂总结,保证自学质量。当学生自学完毕,教师要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以学生自学教材做为“背景”,教师用精辟的语言加以归纳,画龙点睛地总结,给学生的印象最深刻,效果会更好。总结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下列各种不同的方式:
  2.2.1 按提纲进行总结。前面已谈过,提纲要出好,在出提纲前要很好的“定向”就是本节的教学目的,所做的“定向”要通过提纲完全体现出来,所以按提纲总结就可以使问题进一步明确。达到预想的效果。一般说来,概念课采取“出提纲,总结提纲”的方式效果好。总结时不一定都是教师讲,也可以在边启发边议论,让学生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做回答性总结。
  2.2.2 按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将辅导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来,教师精讲,把问题点破,使问题得到及时纠正,重点知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2.2.3 就某个重点问题进行总结。为了达到学生掌握教材重点的目的,教师可以将要解决的重点,关键性问题提出来。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实质是综合运用、思维纵横交错的结果,尤其通过同学们对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而且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2.4 对教材进行引伸性的总结。如果课堂上按教师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得很顺利,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引申,或提出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或习题,或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寻求解题思路,或提出进一步探索和猜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与创造的激情。课下补充与课上内容相关的典型习题,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合作式教学”教学是学生通过阅读和练习,自己求取知识和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教师从阅读、启发、讨论、小结、练习等方面对学生给与指导,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合作式教学”开创了教学的新路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发挥了课堂的有效作用,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活泼。
  参考文献
  1 吴洁.合作学习的“形”与“质”[J].教学与管理,2004(15)
  2 刘春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
其他文献
1 点拨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和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领悟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它能帮助学生形成有序的知识链,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它是铭记在人们头脑中起永恒作用的数学观点和文化,是使学生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建立科学的数学观念,从而发展数学、运用数学的保证。因此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
期刊
阅读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组成部分,它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通过阅读,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更好地吸取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个性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知识获得、思维方式、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①。  1 知识与技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到基础性作用  知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策略。  1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不但能使学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1 语文课外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
期刊
1 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了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词汇修辞、逻辑、文体知识等都是为之服务的,在达到该目的的过程中,无时不体现着教师对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为学生在练习听说读写的时候,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而语文教师正是学生模仿的一个范本。教师只不过告诉学生模仿什么,怎么模仿。所以学生对认识对象输入模仿的知情到输出自己个性化的知情意,实际上就是把教师的知情意完成转换。只要
期刊
生命的激流于行云流水、云淡风清中汩汩流淌,历经沧桑世事,走过雨雪风霜,十余载的语文教学,我心依然。手握笔墨,包蘸着爱,泼洒在三尺讲台;不倦的追求语文教学的读、思、悟,让学生读中有思,思中有悟;语文教学以“情”贯之,用真诚和民主演绎爱的乐章,让快乐和温馨充溢语文课堂。  读—语文教学悦耳的乐章。  书声朗朗,充满悦耳动听的乐章,这是语文课堂独有的风景。  语文要读,细细品读,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
期刊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和谐发展——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课程与课外阅读思想的意义所在。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这些基本认识是对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认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再进一步,就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行为;教材以阅读选文为主,写作是阅读的附庸;教学以阅读为主,写作处于从属地位。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强调学生在阅读方面应注意“要有较丰富积
期刊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课,对于打好基础很有价值,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最重要的。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看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益的。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应用。当然在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方法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都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应用  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悄悄地进行着转变。在小学语文领域,也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丰富了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还提高
期刊
做了20多年的体育教师,在自身的体育课中,我有了许多的思考与感悟。体育课的真谛是什么?  我的理解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知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体育锻炼能力和工作技能等;而学生是否学习好坏似乎不是我们体育教师所要思考的,因为学习文化课是枯燥的,需要每个人刻苦勤奋的。而体育课是通过学生的身心活动,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反复练习中,锻炼学生的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学生在上课时,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