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里、教师间、学生中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验中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疑难和困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解决和克服这些矛盾和困难,就应处理好这样几个主要的关系。
1.困惑与信心的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人才培训模式的改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考试评价的机制的形成等诸多方面,是一个极具复杂性与艰巨性的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课程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与疑惑是在所难免的。例如:与过去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后的中考、高考怎么办?一味地对学生采用表扬、赏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心理情感变得日益脆弱,难以接受生活当中的挫折,以后怎样面对现实生活?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校的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课改”会不会半途而废?……面对这许多“怎么办”,“会不会”,我们是束手无策,还是积极思考、主动研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次课程改革是精心设计、周密组织的,每一位课程改革的参与者都应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这次“课改”的重大意义,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正视困难,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心。
2.课标与教学的关系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因长期受“教学大纲”的影响,缺乏对课程标准的研读,仍就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以致导致了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难于落实的状况,一些教学仍然处于机械训练、题海战术之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领悟其精神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坚决摒弃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凡是教材中因繁、难、偏、旧而删去的内容或课程标准没要求的内容,不应再添加补充、拔高要求;则是能够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获取的知识,就不要让学生重新回到机械训练、重复练习的旧套套中去,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3.备课与教案的关系在传统教学观念指导下,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不关注过程本身,始终牵着学生循着教案走,忽视学生主体。其实,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学过程有诸多的因素,教学过程的发展因此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发展正是取决于对这多样可能性的正确选择。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把备课简单地等同于编写一个预设的(凭自己主观的想象)教案,而要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以课标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备学生、备“可能”,在教案中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手中有教案”。
4.教研方式与“校本教研”的关系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而教学改革必然会遇到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对如何解决问题与矛盾进行研究。这些问题与矛盾成了学校教学研究的内容和主题,而教师成了研究者,这就是新课程倡导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原来学校的教研大多属于“计划型”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形式单一,教研内容没有针对性,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在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发言的往往是学校里有职务的或几个骨干教师)因此教研实效差,难于解决实际问题,难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而以校为本的教研是以学校、教师面对的问题为对象,教研的内容来自一线教师,来自于学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研形式多样化,打破时空限制,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即时反思,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研究者。教师在这种教研中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参与者。同时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有效地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5.课堂活跃与教学实效的关系实验一阶段来,我们深切地感触地说现在课堂最大变化是师生关系的悄然转变。这一转变打破了课堂“鸦雀无声”、“正襟危坐”的沉闷气氛,使课堂活了起来,学生敢想、敢问、敢说,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开发生命潜能”的教育价值得到彰显。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活跃”的课堂,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瞎起哄”的“积极投入学生”的假象,手动了、嘴动了,但大脑没有真正动起来,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我们有必要区分表面热闹的“活”与深层次思维“活”的关系,真正做到活而有序,活而有思,活而有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合作,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及自主、主动发展的良好意识,关注差异,利用差异,以趣激趣,以“活”激“活”,使每位学生的思维都活起来,全身心地参与学的全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这样的“活”才是有效的。
1.困惑与信心的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人才培训模式的改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考试评价的机制的形成等诸多方面,是一个极具复杂性与艰巨性的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课程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与疑惑是在所难免的。例如:与过去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后的中考、高考怎么办?一味地对学生采用表扬、赏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心理情感变得日益脆弱,难以接受生活当中的挫折,以后怎样面对现实生活?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校的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课改”会不会半途而废?……面对这许多“怎么办”,“会不会”,我们是束手无策,还是积极思考、主动研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次课程改革是精心设计、周密组织的,每一位课程改革的参与者都应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这次“课改”的重大意义,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正视困难,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心。
2.课标与教学的关系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因长期受“教学大纲”的影响,缺乏对课程标准的研读,仍就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以致导致了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难于落实的状况,一些教学仍然处于机械训练、题海战术之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领悟其精神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坚决摒弃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凡是教材中因繁、难、偏、旧而删去的内容或课程标准没要求的内容,不应再添加补充、拔高要求;则是能够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获取的知识,就不要让学生重新回到机械训练、重复练习的旧套套中去,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3.备课与教案的关系在传统教学观念指导下,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不关注过程本身,始终牵着学生循着教案走,忽视学生主体。其实,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学过程有诸多的因素,教学过程的发展因此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发展正是取决于对这多样可能性的正确选择。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把备课简单地等同于编写一个预设的(凭自己主观的想象)教案,而要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以课标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备学生、备“可能”,在教案中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手中有教案”。
4.教研方式与“校本教研”的关系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而教学改革必然会遇到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对如何解决问题与矛盾进行研究。这些问题与矛盾成了学校教学研究的内容和主题,而教师成了研究者,这就是新课程倡导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原来学校的教研大多属于“计划型”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形式单一,教研内容没有针对性,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在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发言的往往是学校里有职务的或几个骨干教师)因此教研实效差,难于解决实际问题,难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而以校为本的教研是以学校、教师面对的问题为对象,教研的内容来自一线教师,来自于学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研形式多样化,打破时空限制,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即时反思,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研究者。教师在这种教研中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参与者。同时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有效地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5.课堂活跃与教学实效的关系实验一阶段来,我们深切地感触地说现在课堂最大变化是师生关系的悄然转变。这一转变打破了课堂“鸦雀无声”、“正襟危坐”的沉闷气氛,使课堂活了起来,学生敢想、敢问、敢说,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开发生命潜能”的教育价值得到彰显。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活跃”的课堂,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瞎起哄”的“积极投入学生”的假象,手动了、嘴动了,但大脑没有真正动起来,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我们有必要区分表面热闹的“活”与深层次思维“活”的关系,真正做到活而有序,活而有思,活而有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合作,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及自主、主动发展的良好意识,关注差异,利用差异,以趣激趣,以“活”激“活”,使每位学生的思维都活起来,全身心地参与学的全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这样的“活”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