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再次接种后免疫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免疫应答的免疫对策。方法:对乙肝二对半检测(ELISA法)120名全阴者按0、1、6个月10ug*3方案,以大连汉逊乙肝疫苗免疫,于180d抽血检测,抗-HBs阴性者再次按0、1、6个月20ug*3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于90d抽血检测抗-HBs。结果:120例首次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在此免疫后抗-HBs阳性104例,阳转率为86.7%,抗-HBs滴度均值(GMRT)为94.3mIu/ml。结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通过增加剂量及接种次数可提高抗-HBs阳转率。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加强;剂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93-02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部分病人可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因此,接种乙肝疫苗对保护易感人极其重要,而乙肝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段。乙肝疫苗的免疫原性和长期保护性效果已得到充分证实。但是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免疫无应答者占15-20%[1]。这部分人仍然存在被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对120例成人接种大连汉逊乙肝疫苗无免疫应答者进行加强免疫,并对加强免疫后的免疫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方法
  1.1研究对象
  年龄18-60岁,经检测乙肝二对半(HBsAg 、抗-HBs 、 HBeAg、抗 -HBe、 抗-HBc)全阴者,按10ug*3,于0、1、6个月程序进行全程免疫后,于180d检测抗-HBs 无阳转者的免疫无应答者。
  1.2方法 对免疫无应答者按20ug(大连漢逊)乙肝疫苗3针,于0、1、6常规免疫程序再次进行接种,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内。于90d采集静脉血5ml后分离血清,用固相放射免疫法(RLA)测定抗-HBs。
  1.3试剂材料 大连汉逊乙肝疫苗
  1.4统计方法 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抗-HBc阳转率及其性别分布120例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经再次免疫后,抗--HBs阳性104人,阳性率86.7%,其中男性抗--HBs阳转率为 82.1%(46/56) ,女性抗--HBs阳转率为 90.6%(58/64) ,抗--HBs滴度均值GMRT)为92.1,男性为 84.8 ,女性为 101.6。
  2.2抗-HBc阳转率年龄分布
  各年龄组抗-HBc阳转率及抗--HBs滴度分布不均,其中25-35岁年龄组、35-45岁年龄组抗-HBc阳转率达到90%以上,各年龄间抗-HBc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x2=0.423,p>0.05)
  3 讨论
  各型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均可作为传染源,全世界HBsAg携带者者约3.5亿,我国是乙肝高发地区,约占1/3以上,估计为1.2亿。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肝癌的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流行是非常迫切的[1]。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真正减少乙肝病毒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段,由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受多因素的影响,按0、1、6个月常规免疫程序接种后,用RIA检测方法仍然有15-20%人群未能产生有效的抗--HBs(保护阈值为>10mIu/ml)[2]。乙肝疫苗不应答原因有免疫缺陷(使用免疫抑制剂)、与T淋巴细胞(Th2细胞缺陷、白细胞抗原HLA)类型有关。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仍然是HBV易感者,因此,解决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无应答问题,对控制人群HBV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本次调查120例乙肝疫苗初次全程免疫无应答者,经10ug*3方案,于0、1、6个月再次免疫后,抗--HBs阳转率达到86.7%,抗--HBs阳转率在各年龄组及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抗--HBs滴度均值(GMRT)为 92.1 mIu/ml,说明初次免疫无应答,为迟缓者而非机体免疫缺陷,增加免疫注射次数和不同剂量,有可能使这部分人产生相应抗体。初次免疫质量不高可导致机体无应答,疫苗的质量、剂量及针次、接种部位,(臀部接种应答率低)、等可影响乙肝疫苗的应答能力[3]。还与所选用的免疫方案或乙肝病毒极微量的潜伏感染、性别、年龄、体重、吸烟(每天吸烟5支以上,因烟草尼古丁致慢性血管收缩,并有损机体免疫系统)等因素相关[4]。对于无应答者再次免疫仍有少数人无应答,这可能与接种者自身的遗产特性、免疫状况有关[5],乙肝病毒隐性感染是造成接种疫苗无应答原因之一[6]。有专家建议对复种无应答者通过更换疫苗、增加接种剂量和接种针次,以及联合佐剂或免疫调节剂[7]。
  通过上述复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建议初免后抗 -HBs 为阴性者,应按0、1、6月3针再次接种,可获得保护效果。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后,人群中大多数具有较高的保护性抗体,但抗-HBs水平有随时间而下降的趋势[8],建议复种者每年进行抗-HBs滴度检测。
  参考文献
  [1] 中国预防接种---计划免疫文件汇编(上册)[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编,1994,557
  [2] 尹爱红,张延学.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地应答和无应答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计划免疫,2002,8(2):104-106
  [3] 涂正坤.湖北汉族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水平与HLA-1类分子多态性的相关研究.中国免疫学,1999,15(1):20
  [4] 刘崇柏.乙型肝炎防治[M].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2003,110
  [5] 孔令斌,高鸿,魏琦.等.乙肝疫苗接种无应答者IL-2活性水平研究.济宁医学报,1999,22(12):4
  [6] 姜玮丽.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低下者血清HBVDNA检测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8,9(4):191
  [7] 范冰梅,王宪华.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中级医刊,1997,32(2):49
  [8] 陈婕,胡素瑾.乙型肝炎疫苗加强接种预防的效果观察.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0,(11):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对鞍山市某医院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及普通X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分析,了解和掌握核医学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用于指导今后防护工作。方法:按照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采用FJ-427A1型微机热释光剂量仪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核医学工作岗位同普通X射线影像诊断岗位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无显著差异且两类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有效剂量均满足GB 18871-
【摘 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穿刺置管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我院经B超引导下以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者84例,总结其穿刺效果以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84例患者中,82例(97.6%)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经二次穿刺成功;无静脉血栓或静脉炎等并发症。结论:在B超引导下以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穿刺置管,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问题十分严峻,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不但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与交流,消除老人的孤寂感和烦闷的心情。使老人感到生活的乐趣。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保健工作。  【关键词
【摘 要】目的:调查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状况状况。方法:2013年6月至9月对我省6家同级别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知识程度不足甚至存在误区。结论: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知识及认知程度不足,存在误区,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进一步培训
文章介绍了拉弯矫延伸率控制的两种方法并进行比较,分析了张力辊之间的速度和张力关系。 In this paper, two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tretch-stretch ratio are introduc
【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圏在外科腹腔镜中的效果与应用。方法:成立外科腹腔镜手术管理的品管圈小组,通过术前访视,术中配合,制定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结果:通过手术室护士的参与提高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病人的满意度,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结论:应用品管圈方法进行外科腹腔镜手术的管理,不仅提高了手术的配合默契度,发扬了医务人员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合作意识,充分体现的护士的自主权、参与权、管
CFS是以种以疲劳、失眠乏困无力及一些躯体症状,如反复咽痒,肌肉痛,头痛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运用耳穴贴压治疗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r
【摘 要】创新型研究生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将转化医学理念引入到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的医学专业人士。这对于加快临床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临床与基础一体化,推动转化医學发展、造福患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转化医学;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01896-02  【Abstract】Innovative
【摘 要】目的:对拟输血患者2078例在输血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反应素等输血传染病因子进行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输血前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7%;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5%;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1%;梅毒反应素阳性率为1.6%。结论:输血前检查能作为上述几种病原体流行的信号灯,为预防、诊断和治疗提示方向,也是鉴别是否因输血感染疾病的依据
【摘 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5个月(平均16.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内固定断裂、松动、肱骨头坏死及螺钉穿出肱骨头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一年时Constant评分平均为(85.9±7.6)分,优良率83.1%。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