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里,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的语言最具有凝练性、精美性和韵律感。朱自强教授曾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中指出:儿童是“本能的谬斯”。儿童具有鲜活而准确的感受性和活跃的想象力,儿童的语言是形象的文学语言。这些特点,使得他们直接地去感受诗歌,敏感地捕获作品的整体美感,而不是像成人那样理性分析。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以理性的观念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脱离诗歌的艺术特点,孤立地、一相情愿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种做法,严重地违背了诗歌的艺术特点和学生的审美特点。因此,本文试图以北师大版第十册《种子的梦》教学设计为例,探索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与现代诗“对话”,欣赏现代诗,回归语文的本体地位。
一、多种方式朗读,与语言对话
朗读,是感受诗歌这种艺术美和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方法。教学中的朗读分为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意义。首先,文学的欣赏阅读是一种放松状态的阅读,事先设定的问题对文学感受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本教学设计安排学生在初读感知的环节不带任何问题朗读诗歌。其次,学生在感悟了诗歌比喻、拟人、叠词等这些修辞手法后,再通过朗读体会种子的思想感情,用心灵去体会诗歌,这样的欣赏阅读获得的是真实、自然的审美感性体验。最后,在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种子不畏艰难,为了美好的生活努力拼搏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这时候再安排学生朗读第五至八小节,进行情感迁移,此时学生的身心体验已经与诗歌中种子的形象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这正是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
二、感受修辞手法,与意象对话
现代诗往往借用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用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代替特殊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如果通过教师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这样的阅读无疑是枯燥乏味了,既忽略了诗歌的文学性,又不尊重学生的文学体验。真正的诗歌欣赏阅读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把诗歌中的意象变成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用感觉而不是用理性的解释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例如,理解“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这一拟人句,我们可以引导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根据对种子的认识,说说种子是怎样从土里长出来的?通过学生交流理解,把“积攒力气”变成种子吸水膨胀,芽儿一点一点地长出地面的形象画面,体验“一点一滴”积攒的不仅是力气,更是勇气和毅力。
三、结合创作背景,与作者对话
很多教师习惯在学生学习诗歌之前,就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局限在作者创作的时代和思维方式里,产生唯一的以社会制度为桎梏的理性结论。《种子的梦》创作于“文化大革命”后期,诗人在作品中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祖国新生的寄托。对于今日的小学生来说,理解“文化大革命”和祖国的新生这种社会观念太过艰深。所以我们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思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高尚品质,体验生命的萌动,拼搏,这些感受体验都必须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才能获得,在此基础上再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与作者产生精神共鸣。
四、创作抒发情感,与自我对话
经过了与语言对话,与意象对话,与作者对话三个阶段,此时诗歌的意境与学生的生活体驗相融合,学生怀着各自的情感和想象去感受诗歌艺术那美丽迷人而又神秘莫测的魅力,学生的思维超越了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转为对自己内在的思考,达到了有话想说,有话要说的阶段。美学常识告诉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是灵动的、模糊的,在无法用明晰的语言表达诗歌意境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相关题材的创作,是帮助学生表达这种感受和思考的最有效的途径,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现代诗的教学应回归语文本体地位,使学生在与诗歌“对话”中欣赏文学作品,提高综合的语文能力。
一、多种方式朗读,与语言对话
朗读,是感受诗歌这种艺术美和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方法。教学中的朗读分为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意义。首先,文学的欣赏阅读是一种放松状态的阅读,事先设定的问题对文学感受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本教学设计安排学生在初读感知的环节不带任何问题朗读诗歌。其次,学生在感悟了诗歌比喻、拟人、叠词等这些修辞手法后,再通过朗读体会种子的思想感情,用心灵去体会诗歌,这样的欣赏阅读获得的是真实、自然的审美感性体验。最后,在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种子不畏艰难,为了美好的生活努力拼搏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这时候再安排学生朗读第五至八小节,进行情感迁移,此时学生的身心体验已经与诗歌中种子的形象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这正是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
二、感受修辞手法,与意象对话
现代诗往往借用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用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代替特殊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如果通过教师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这样的阅读无疑是枯燥乏味了,既忽略了诗歌的文学性,又不尊重学生的文学体验。真正的诗歌欣赏阅读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把诗歌中的意象变成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用感觉而不是用理性的解释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例如,理解“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这一拟人句,我们可以引导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根据对种子的认识,说说种子是怎样从土里长出来的?通过学生交流理解,把“积攒力气”变成种子吸水膨胀,芽儿一点一点地长出地面的形象画面,体验“一点一滴”积攒的不仅是力气,更是勇气和毅力。
三、结合创作背景,与作者对话
很多教师习惯在学生学习诗歌之前,就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局限在作者创作的时代和思维方式里,产生唯一的以社会制度为桎梏的理性结论。《种子的梦》创作于“文化大革命”后期,诗人在作品中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祖国新生的寄托。对于今日的小学生来说,理解“文化大革命”和祖国的新生这种社会观念太过艰深。所以我们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思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高尚品质,体验生命的萌动,拼搏,这些感受体验都必须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才能获得,在此基础上再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与作者产生精神共鸣。
四、创作抒发情感,与自我对话
经过了与语言对话,与意象对话,与作者对话三个阶段,此时诗歌的意境与学生的生活体驗相融合,学生怀着各自的情感和想象去感受诗歌艺术那美丽迷人而又神秘莫测的魅力,学生的思维超越了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转为对自己内在的思考,达到了有话想说,有话要说的阶段。美学常识告诉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是灵动的、模糊的,在无法用明晰的语言表达诗歌意境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相关题材的创作,是帮助学生表达这种感受和思考的最有效的途径,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现代诗的教学应回归语文本体地位,使学生在与诗歌“对话”中欣赏文学作品,提高综合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