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 一路向西

来源 :畅游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hairenxuche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玄奘的铜像纪念了他的精神,提醒人们要有坚持努力的态度。刘晓君摄


2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大殿。


3在瓜州,玄奘偷渡葫芦河后经过的双塔乱山子。图2&3均为吴俊瑞摄

安定西域,瓜地生美瓜



柯炳钟摄

  “瓜州”这个名字得来不易,辗转多年从瓜州才再成瓜州。《汉书·地理志》记:“古瓜州地,生美瓜。”瓜州、敦煌一带因瓜果鲜美而于唐代武德五年(622年)取名瓜州:清朝康熙末年,策妄阿拉布坦叛乱被平定后,瓜州改名为安西,意指“安定西域”,雍正年间设安西卫:民国二年(1913年)改成安西县,在2006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最终更名为瓜州县,沿用至今。
  知晓玄奘西行求经的故事,便对瓜州有无限想象,重走一遍玄奘之路变成旅游瓜州的目标。据资料记载,玄奘因与印度那烂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波罗颇迦罗密多罗”相遇,而下定决心到天竺(印度)向印度高僧学佛。初唐时期,人民要出境必须申请“过所”(通行证),玄奘几次三番都未获批准,但并未打消念头。后来长安遭遇大灾,百姓获允自找出路,玄奘借机混入其中偷偷出关,开启征途。
  从凉州一路“偷渡”到瓜州,玄奘打探西行路径时得知,从这里北行50多里有一条葫芦河,河水非常湍急,而河岸之上就是西域咽喉玉门关。要到西域,必须先过玉门关,再穿过关外的五座烽火台。指引的路线听起来很明确,殊不知要找到指定地点非易事,对千年前的玄奘来说,过五烽难:对21世纪的旅人来说,找五烽亦难。手拿着地图,看不见五烽的踪影,感受玄奘的心情,忍不住哼唱起“敢问路在何方”。

拜访玄奘取经博物馆


  如今网络四通八达,要问路肯定比当年的玄奘简单许多。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于2016年开放,是中国最大型、以专题形式展示玄奘大师一生的博物馆,或许这里可以找到前行的明灯。玄奘取经博物馆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服务区、参观区和朝圣区,以馆藏文物、壁画雕刻、多媒体技术等多元方式,展现玄奘的精神。馆内偶尔还会举办艺术展、禅修院、大讲堂等限时活动,让旅人有机会深一层了解玄奘文化的真义。


1锁阳城塔尔寺。

塔尔寺收获第一名弟子


  从玄奘取经博物馆馆员口中得知,要重走玄奘之路,寻找五烽是关键。他说:“不妨向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的单位询问。”这是于瓜州举办了13年的有名赛事,可亲身踏上戈壁,体验玄奘精神。只可惜这次工作人员正协助比赛,抽不了身,转念一想不如就自己找车上路,却被告知,茫茫戈壁,一般司机也毫无头绪,不会去。
  来到瓜州,玄奘之路最重要的一站,五烽都去不了,心有不甘。那么先到玄奘当年休整的地方塔尔寺祈福吧。这座塔尔寺并不是西宁那座,而是在锁阳城遗址约1公里处的土塔林里。塔尔寺土堆零落,大多是坍塌的旧痕,唯有覆钵佛塔寂静竖立。除此之外,这里还是当年玄奘与胡人石磐陀相遇的地方。石磐陀是玄奘的第一名弟子,也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角色原型。
  有石磐陀做向导,又有一匹精壮的枣红马,玄奘成功找到玉门关,但因偷渡被官府通缉,最快离开的办法就属涉险渡河。关口十多里外的葫芦河正有一处合适河段,石磐陀伐樹搭桥,二人一马从河上走过,成功过关。

六幅《玄奘取经图》


  故事到这儿发生了与《西游记》里不一样的进展。石磐陀最终没有伴玄奘远赴天竺,而是承诺将他护送到五烽,只不过他在途中还是变卦了。由于家有老小需养活,异常艰险的前路让石磐陀不得不放弃,在横渡葫芦河后与玄奘分道扬镳。虽然师徒二人关系稍短,却也成为玄奘取经的重要纪录,后人更把他们永远烙印在瓜州境内西夏时期的洞窟内。六幅《玄奘取经图》分别在榆林窟和东干佛洞有迹可循。前者现存壁画分布在第二、三窟,名为《水月观音图》《普贤变》和《十一面干手观音变》:后者虽然保存程度较不完整,但藏有取经图的二窟保存完好,甚至可以看到石磐陀最初的样貌:尖嘴猴腮,孙悟空也由此演变而来。


2东千佛洞二窟有关玄奘在瓜州收徒的壁画。图1&2均为吴俊瑞摄

初探烽燧


  到塔尔寺祈福,欣赏完《玄奘取经图》后,继续西行,寻找五烽。烽燧有古今名,而今名多与周边相关,而现在较容易找路的烽燧,是位于白墩子村的第二烽“白墩子”。后呈长方形,夯土中夹有簇新的草皮及芦苇,不负历史中威风凛凛,却也多了份亲近感。而第一烽雷墩子(古称新井驿)随后也顺利找到,古烽燧是厚重的梯状夯土,其中一角在早前坠落,必须再次加固。在风力极猛的瓜州,干年土堆能熬到现在不易,实在有赖后人的保护。
  接下来的第三、四、五烽燧,同样照着遗址位置寻找,却只看到一片荒地。在网上查询资料得知,上世纪50年代的马莲井烽燧旁曾修建商店,烽火台被平毁,只余下台址遗迹。经过这些年,连遗迹也淹没了。可以说,第三、四、五座烽火台都几乎了无痕迹。回程路上,车窗外的黄土景色,曾经的波澜壮阔已经消亡,路过此地也只能遥想飘散在丝路上的故事,例如那位年轻僧人,孤身穿越茫茫沙河,心无所惧……有幸走了一遍,玄奘用脚步丈量的路,西域已近,无数未知,瓜州我们再会。

当年五烽,如今苍凉



第一烽雷墩子


第二烽白墩子


第三烽红柳园(缺)


 第四烽大泉(缺)


第五烽马莲井(缺)

  *缺:现已无存
其他文献
1峇峇娘惹文化華丽却神秘。马来西亚旅游局图2郑和肖像。 3传统峇峇娘惹婚照。图2&3均为Wikimedia CC图  华美的服饰、精致的器物、大气的宅邸,以及工序繁琐的美味佳肴……这些都是有关峇峇娘惹的影剧,如《小娘惹》《彼岸之嫁》《娘惹相思格》里所出现的场景。充满特色的南洋风情,不只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也让大众对土生华人的文化有了大略的认识。  然而,在这些华丽浓艳的元素背后,土生华人文化依然显
期刊
夜色中的蜿蜒木质水道。Darren Soh摄Ronald Tagra摄昨日篇 你可能不知道的榜鹅  榜鹅位于新加坡东北部沿海地区,和东边的巴西立(Pasir Ris)及西边的实里达(Seletar)都只有一河之隔。早在1828年,榜鹅这一地名就已记录在富兰克林和菲利浦·杰克森印制的新加坡地图上了。  码头一带原为马来乡镇,居民多以捕鱼为生。后来,潮州移民开始到榜鹅落脚。我曾和住在当地的陈先生聊起榜
期刊
俯瞰开普敦市区,山海与城市紧紧相依,Shutterstock图。数读开普敦  第1个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植物园  克斯腾伯斯国家植物园(Kirstenbosch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作为开普植物王国(Cape Floral Kingdom)的一部分,于2004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植物园成立于1913年,依桌山而建,收集并栽培了4,000种开普半岛的
期刊
巴黎是我很喜欢的城市,从这期《畅游行》中获知了很多巴黎的历史。一直都很喜欢你们在封面故事中加入“数字”“关键词”“印象”等的相关知识。除了介绍景点外,还有文化、商品、住宿等,有别于其它旅游平台,不是单纯吃喝玩乐,还有到哪打卡、网红地点拍照等这类内容,制作团队很用心。  虽然我已到过卢浮宫,但“卢浮宫的私藏笔记”和“前往卢浮宫指南”很让我惊喜!原来还有这样的一条参观“捷径”,早点知道的话,上次到卢浮
期刊
出生、结婚、求子到家庭祈福  一般上,不丹人家中佛堂内除了供佛念经,如有僧人到访,佛堂便是他的休息间。有时,佛堂也兼当贵宾客房。不管城市或乡下,不丹人依然保留每年在佛堂举行家庭祈福的仪式(Choku),邀请高僧来家里念经。此祈福仪式比不丹历新年还重要,得选一个在外地打拼的兄弟姐妹都可以回乡的吉日。祈福结束后,屋顶换上新的旗帜。受邀参与的话,万勿错过。在遇上殊胜的日子,如佛诞、天降日,或者大法王领众
期刊
Wikimedia CC图穆斯林文化Bo-Kaap  波卡普区(Bo-Kaap)是开普敦传统文化区,也称“马来区”。这片由五颜六色建筑组成的区域,在20世纪是穆斯林专区。当地最早的居民来自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其混血后裔被称为“开普马来人”(Cape Malays),他们的到来将伊斯兰教带入了南非。坐落于此的奥瓦尔清真寺(Auwal Mosque),是南非第一座清真寺。  开普马来人如今约有3
期刊
彩色的博卡区曾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贫民窟。Eduardo N.Fortes摄  将近200年前,意大利热那亚的一群人从他们的港口上船,穿越大西洋抵达彼岸的另一个港口——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卡(La Boca)。你可以想像他们终于登陆的快乐,以及对重建生活的决心。据说他们用仅有的简陋材料搭成了居所,靠渔业为生。是否当时他们的船上只有彩色的油漆?是否只因为一个快乐的油漆工,就把整个博卡都漆成了彩
期刊
佛吉卡谷地与黑颈鹤约会  距离岗顶寺不远的佛吉卡谷地(Phob_lkhaValley),是濒临绝种的黑颈鹤的冬季天堂,也是轻松健行的最佳选择。这里淳朴宁静,山谷中间面积160平方公里的湿地保护区,不被开发成农耕地,也不见电线空中横跨,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保护近500只黑颈鹤。这里没有市镇,木屋小商店和画家工作室穿插在村落民居间,岗顶寺前也只有一些供游客购买纪念品的摊子。  佛吉卡谷地的黑颈鹤来自青藏高
期刊
1开普敦的众多海边都少不了桌山这块“背景布”。Finding Dan Dan Grinwis图2信号山刺激又好玩的滑翔伞活动。reivax摄3神秘的桌山大雾。Christian Perner摄上帝的餐桌  若要选出一个开普敦代表性景点,那桌山肯定当仁不让。经过千万年的风雨侵蚀,山顶冲刷出一片长1,500米、宽200米的神奇平面,被誉为“上帝的餐桌”。2011年,桌山入选“新世界七大奇观”。山上除了
期刊
政教合一的宗  不丹20个省份皆有宗。宗通常有两个庭院,前庭是由省长带领的省政府行政区,后院是省僧团修行与生活,仅大殿对外开放的宗教区,两者的间隔是中央塔楼(Utse)。由于宗也是防御外敌的堡垒,所以大部分都建在高崖上或两河交接处的优势点。古时,当该省陷入战乱,宗就会担当起收留与保护平民的责任。  最初的7个宗是来自西藏的夏宗(ZhabdrungNgawang Namgyel)在统理不丹时建造,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