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历史学科由于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跨度大等特点,教学过程中要想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成功的课堂教学须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去努力。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效果
我们习惯上把历史比做老人,喻意为沧桑。于是,它要么成了学问的代名词,让人感到高深莫测;要么就是经验的代称,年轻人在它的面前只有装作老成。总之,历史不大让人亲近,而且太多训导的意思。慢慢地我们对于它的兴趣就淡化了,也不重视了。自从2004年广东省中考恢复考历史科以后,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度增强了,历史科的地位也相应的提高了,与此同时,怎样才能上好每一节历史课,如何提高历史科的成绩……这一系列问题也就摆在了每一位历史老师的面前。要想上好一节成功的历史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历史教师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俗话说:“授人点滴,当有满怀”。教师要想取得学生信任,博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学好所教的课程,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肯于钻研,善于学习,精通专业知识。既要了解所教课程昨天的历史,又要了解课程今天的发展和明天的展望。也就是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做一名“精通一门”的专家,“了解多门”的博学家。历史学科本身就对历史教师知识的渊博性要求更高一些。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爱戴你进而喜欢上你的课。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你的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上好一节历史课,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课前的准备应该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备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明确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搞清教材内部的知识联系,并思考好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我们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第二,是备学生。教学是一种双边的活动,只知道教什么内容,不了解自己面对的对象,就是盲目的教学。因此教学之前我们必须要对学生有全面的认识。既要清楚我们即将面前的学生对历史课感不感兴趣,还要弄清楚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之与备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接收到新信息。
第三,是备教案。一份好的教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好的教案首先要有好的导入。导入,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的“定调”,也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设法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感觉具有挑战性,想去探究某些事物并能形成一种“我很重要”认识。其次,应处理好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使之环环相扣。课文的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而教学是活的。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节之间的过渡。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情绪。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情境中的交际的两级。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会相互影响。但总的说来,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起决定性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手段进行的,对信息的认知解释、评价,形成了其情绪的基础。最后,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一定要准备一定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善忘是人的本性。学过就忘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难以攻克的问题。而我们的历史偏偏是最需要记忆的,学过就忘等于白学。练就是对学的巩固,又能通过练习发现学习的不足。
三、成功的历史教学还应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学有常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问题教学法。利用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如教《“大危机”与“新政”》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经济危机?2、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3、经济危机会带来什么问题?4、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一提出后,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第二,学科渗透法。如在《干戈不息》一课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把一些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提出现来并加以讨论,如阿富汗问题,伊拉克问题,北约对利比亚的轰炸及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等。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归纳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以及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培养了学生客观看待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三,多媒体、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网络走进课堂可以在网络上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使知识面得以拓宽,新信息得以获取。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截选了有关日军轰炸珍珠港的场面来反映战争的残酷性,另外为了把诺曼底登陆事件的艰巨性表现出来我又播放了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相关视频,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直观的形式获取了相关知识。
四、关注课后的反馈。
课后的反馈往往是被很多人给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内容完成了并不代表我们的学生就全部掌握了,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良莠不齐,而我们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偏重于对中等生的教学而忽略了优等生的提升和后进生的转化。所以,作为一名负责的历史教师还应在课后做好优秀生的学习辅导,使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同时,还要利用课后对后进生进行细致的辅导,帮助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起,逐步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技能。另外,对已上过的内容要及时进行回顾与总结,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评价,并及时提出改进的方法,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把历史课上好。
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时灵活的处理、综合的运用和课后及时有效的巩固是成功教学不可或缺的三部分。同时我们的教学必须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平时要勤于总结思考,不断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就是我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建虎 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教育教学论坛
(2)柳廷宪 怎样上好一節历史课 黑河教育
(3)赵雪 让历史走进新时代 成才之路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效果
我们习惯上把历史比做老人,喻意为沧桑。于是,它要么成了学问的代名词,让人感到高深莫测;要么就是经验的代称,年轻人在它的面前只有装作老成。总之,历史不大让人亲近,而且太多训导的意思。慢慢地我们对于它的兴趣就淡化了,也不重视了。自从2004年广东省中考恢复考历史科以后,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度增强了,历史科的地位也相应的提高了,与此同时,怎样才能上好每一节历史课,如何提高历史科的成绩……这一系列问题也就摆在了每一位历史老师的面前。要想上好一节成功的历史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历史教师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俗话说:“授人点滴,当有满怀”。教师要想取得学生信任,博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学好所教的课程,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肯于钻研,善于学习,精通专业知识。既要了解所教课程昨天的历史,又要了解课程今天的发展和明天的展望。也就是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做一名“精通一门”的专家,“了解多门”的博学家。历史学科本身就对历史教师知识的渊博性要求更高一些。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爱戴你进而喜欢上你的课。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你的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上好一节历史课,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课前的准备应该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备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明确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搞清教材内部的知识联系,并思考好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我们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第二,是备学生。教学是一种双边的活动,只知道教什么内容,不了解自己面对的对象,就是盲目的教学。因此教学之前我们必须要对学生有全面的认识。既要清楚我们即将面前的学生对历史课感不感兴趣,还要弄清楚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之与备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接收到新信息。
第三,是备教案。一份好的教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好的教案首先要有好的导入。导入,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的“定调”,也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设法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感觉具有挑战性,想去探究某些事物并能形成一种“我很重要”认识。其次,应处理好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使之环环相扣。课文的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而教学是活的。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节之间的过渡。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情绪。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情境中的交际的两级。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会相互影响。但总的说来,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起决定性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手段进行的,对信息的认知解释、评价,形成了其情绪的基础。最后,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一定要准备一定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善忘是人的本性。学过就忘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难以攻克的问题。而我们的历史偏偏是最需要记忆的,学过就忘等于白学。练就是对学的巩固,又能通过练习发现学习的不足。
三、成功的历史教学还应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学有常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问题教学法。利用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如教《“大危机”与“新政”》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经济危机?2、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3、经济危机会带来什么问题?4、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一提出后,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第二,学科渗透法。如在《干戈不息》一课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把一些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提出现来并加以讨论,如阿富汗问题,伊拉克问题,北约对利比亚的轰炸及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等。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归纳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以及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培养了学生客观看待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三,多媒体、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网络走进课堂可以在网络上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使知识面得以拓宽,新信息得以获取。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截选了有关日军轰炸珍珠港的场面来反映战争的残酷性,另外为了把诺曼底登陆事件的艰巨性表现出来我又播放了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相关视频,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直观的形式获取了相关知识。
四、关注课后的反馈。
课后的反馈往往是被很多人给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内容完成了并不代表我们的学生就全部掌握了,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良莠不齐,而我们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偏重于对中等生的教学而忽略了优等生的提升和后进生的转化。所以,作为一名负责的历史教师还应在课后做好优秀生的学习辅导,使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同时,还要利用课后对后进生进行细致的辅导,帮助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起,逐步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技能。另外,对已上过的内容要及时进行回顾与总结,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评价,并及时提出改进的方法,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把历史课上好。
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时灵活的处理、综合的运用和课后及时有效的巩固是成功教学不可或缺的三部分。同时我们的教学必须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平时要勤于总结思考,不断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就是我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建虎 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教育教学论坛
(2)柳廷宪 怎样上好一節历史课 黑河教育
(3)赵雪 让历史走进新时代 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