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柏拉图经学五题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0807523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话语:阅读古人经籍,面对的不仅是文本自身,更是由古人至今人构成的阅读传统,这个传统横亘在每一位读者面前。我们站在一条条阅读链的末端,翘首而望,真正的阅读必得进入其中,上下沉潜、寻根问源。阅读是一次由外到内的进入,走进由过往的伟大读者组成的共同体;阅读更是一场艰难备至的跋涉,不仅要跨越时代的距离以及思想的变迁,更需跨越区隔伟大与浅薄的自然天堑。
  举例而言,阅读柏拉图,不仅要阅读柏拉图的作品,还要阅读柏拉图所阅读的作品(荷马和赫西俄德,前苏格拉底哲人以及悲剧、喜剧诗人)——因为没有伟大的阅读就没有伟大的写作,甚至阅读整个柏拉图的经学传统:从亚里士多德到西塞罗、普魯塔克再到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普罗克洛),中经中古伊斯兰传统(阿尔法拉比、阿威罗伊)和基督教传统(奥古斯丁),延至文艺复兴(斐齐诺),乃至现代哲人的解说以及启蒙以来的种种深渊和狂猛波澜,等等,倘能成就如此纵深广博的阅读,世之罕矣!“经如九曲珠,解者用心须有蚁穿之妙”,唯有虔心推循往圣之说才可能贴近经籍要旨,聆听到作者的千古教诲。毋宁说,阅读是一次上行,带领我们离开时代的狭小疆域,上升到古人的宽广智慧。
  阅读是问学之始,没有良好的阅读,必然难有所成。悉心阅读古代经籍的伟大读者施特劳斯曾说:“怎样阅读就怎样写作。通常,细心的作者也是细心的读者,反之亦然……阅读先于写作;在写作之前,我们已经阅读;通过认真阅读好书——即最用心地阅读那些最用心地写下的书,我们学习认真写作。”施特劳斯告诫的是,不要急于搞创作,而要首先做个合格的阅读者。
  何谓认真的阅读?首先是指阅读历代圣贤之书;其次涉及阅读的德性。在当下受现代及后现代主义侵蚀的时代,阅读游戏和写作游戏大行其道,人的灵魂进一步被拉向低处,认真的阅读和写作几近绝迹——看看德里达、福柯等人的“撕书式阅读”,不难感受此点。不少人欢呼,作者已经死亡,经典已被解构,妄图以己之虚妄破碎古人智慧。只有抛弃今人绝对优于古人的假设,我们才可能认真看待古人最用心写下的书。敬慕古人智慧,跟随那些伟大的读者认真地阅读,闲下来,静下来,慢下来,指头放慢一点,眼睛放尖一点,沿着他们曾走过的道路前行,我们就有望再次为灵魂开启一条上升之途。这就是阅读的德性。我们决不相信所谓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者这一妄论,我们坚持,只有如作者一样理解作者,才可能真正体悟作者的用心和意图。
  阅读的艰难之处在于,“经说旧本明畅,至于误说,展转蒙蔽,其道迂歧,欲复大明,其事甚苦”。摆脱各种“误说”和“谬见”成了阅读的首要问题。因此,一个保险的做法是,从头至尾复述作品本身,而不是从某个现代“观念”或“理论”出发,如此才是良好阅读的开始。这里的五篇文章便是一次认真阅读的尝试,也是一次恢复阅读德性的努力。五位作者均参与了笔者主持的“汉译柏拉图注疏集”的工作,一人分治一经,在经典解读的功夫上都已有所历练。李致远的文章相当于一部现代柏拉图阅读简史,梳理了三种现代解读流派的基本特征和影响,有助于理解当代柏拉图学术源流和解释方向;黄群、郭振华、黄旭东的文章则各自阅读柏拉图的一部对话,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关注柏拉图对话的文学形式和戏剧特征,从情节和论证两个方面来整体把握作品,通过重述作品来展现柏拉图的写作技艺和哲学教诲。彭磊的文章讨论柏拉图书简的真伪问题,但他所进行的与其说是真伪考证,毋宁说是通过比照古人今人阅读书简的不同情形,追溯书简真伪问题的由来,审辩对待柏拉图书简的应有态度。
  柏拉图经学绵延千载,通贯古今,义理艰深。当前中国学界对柏拉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集体阅读只是一个开始——但愿是正确的开始,更纵深的阅读则有赖于学界的长久积累。
  中图分类号:B502.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9)02-0006-21收稿日期:2008-12-12
其他文献
摘 要:种种迹象表明,克利马科斯(基尔克果)的《哲学片断》对施特劳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源于《哲学片断》对苏格拉底的探讨。从“知无知”的悖论出发,《哲学片断》揭示了苏格拉底如何将哲学建基于信念之上。正是这一揭示迫使施特劳斯重新思考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关键词:施特劳斯;基尔克果;苏格拉底;哲学与宗教;《哲学片断》  作者简介:张文涛,男,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当时,你仿佛是从西子湾海岸徒步走来  拉纤着一条带盐味的诗线,来到我居住的东海岸  与黄昏一起坐在都兰湾  从东海岸山脉向北,右边  是菲律宾海底板块南岛语系  左边,是欧亚大陆板块中华文明河洛古音  我们在两大板块之间比肩合照,喀嚓一声  身后升高的海浪已溅出泛黄的相片  记忆与人影模糊如水印,其实你了然  其时我中年的额头已印记中午透红的思想  你已鹤顶白发,似养尊学优的翰林仙翁  但我心中有
一级一级迤迤逦逦连天而去的梯田,和周遭的青山绿水和谐圆融地合为一体,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们就像是一阙阙磅礴的乐曲,壮阔雄伟,荡气回肠。  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中北部巴纳韦(Banaue)这些气魄万千的梯田,是两千余年前的伊芙高(Ifugao)土著凭着简陋的工具,沿着高低起伏的山坡,胼手胝足开凿而成的。啊,究竟是怎么一种坚韧的毅力,才能让他们克服万难,呈现出这种“人定胜天”的崇高精神?我站在高
我以前讲课的时候曾经谈到过两个问题:一个是词的美感特质的形成,还有一个是词的风格以及写作方式的演变。我说那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下课后就有同学问我:叶先生,你说一定要反映时代才是好词,但是很多词不一定反映时代,那还是不是好词呢?我说这要把它们分别清楚,我不是说词里边一定要反映时代的世变,我只是说世变与词的美感特质的形成,与词的风格的演变有很密切的关系。比如说我们上次讲五代的词,像韦庄的那
2017年6月29—30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杂志社承办的第六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在上海科技馆召开。本次会议以“科学传播学与科学博物馆”为主题,旨在从科学传播学的角度看科学博物馆的发展,从科学博物馆的角度看科学传播,以促进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事业的交流和发展。围绕这一主题,会议同时设有“科学博物馆与科学传播学”、“科学传播学的理论进
摘 要:以系统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离散选择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等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新农保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在全国范围内显著降低了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的概率,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了农民的经济保障能力。进一步地,对不同年龄群体分组检验的结果表明,作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农村老年人受政策影响更为显著;但是处于缴
一个是兼具宇宙意识和生态眼光的俄国作家。  一个是像山一样思考并提出“土地伦理”概念的美国作家。  两颗跳动的心脏,几乎同时融进了大自然深处。  他们的心路历程,从此开始。  一  有人因为内心的孤独走向大自然,有人因为外在的喧嚣走向大自然。  普里什文不同。向往大自然,融进大自然,是他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  普里什文一直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看成一个完整的共同体。“我们的生命都是完整的,它就是道路。
来到位于阿塞拜疆西北部的第二大城占贾(Ganja),我迫不及待想要看的,当然就是那一幢举世无双的玻璃瓶屋子了。  秋天早上柔若无骨的阳光像透明的琉璃,蓬蓬勃勃地倾泻在这幢双层屋子上,散发出一个一个宛如气泡般的彩色光圈,闪闪烁烁、明明滅灭的,绮丽如梦。  这幢设计奇特的屋子,主要是由48000个形状不同、大小相异、颜色缤纷的啤酒瓶、香槟瓶和矿泉水瓶建成的;其他的建筑材料包括了卵石、镜子、玻璃片、地砖
享受大自然是一种艺术,因人的性情个性而异其趣,并且如别种艺术一般,极难于描写其中的技巧。其中一切都需出于自动,都需出于艺术天性的自动。所以在某一时候怎样去享受一树一石或一景,并无规则可定,因为没有景致是相同的。凡是懂这个道理的人,不必有人教他,即会知道怎样去享受自然。哈夫洛克·蔼理斯(Havelock Ellis)和凡·德·威尔德(Van der Velde,十九世纪末比利时杰出的设计家)说,夫妇
摘要:文章探讨了作为创造性(而不是“造物主”)的上帝概念。尽管创造性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难解之谜,但由于它与我们的宇宙是进化的——各种新实在是在时间之中出现的——这一信念相关联,所以它似乎是一个可信的概念。作者在这里探讨了三种创造性形式:宇宙的最初形成(大爆炸理论);在进化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创造性;人类文化的创造。这些都意味着我们应当把这种创造性本身看做上帝:上帝就是创造性。因而,上帝言说被赋予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