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聊天工具形式的多样化,网络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渐突显,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微信作为能够支持语音通信,视频、文字、图片实时传输,多人在线聊天的通信工具,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利用微信来构建“一对一”声乐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使“一对一”声乐课程上升到全新的领域。这种混合式的学习模式使声乐课程内容及形式变得更丰富、更生动、更多样、更科学。
关键词:微信;混合式学习;“声乐”课程
微信作为科技时代的产物给人们带来了众多便利。它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混合式学习,即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数字化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使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等教学主导地位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有机结合,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而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结合微信的强大功能实现混合式学习,是未来声乐课程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一对一”声乐课程
当今,科技影响和引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无处不在。日益成熟的互联网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普及率在我国也越来越高,截止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尤其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无线网络的应用更加灵活化,微信作为现阶段流行的以点对点和点对面为形式的传播的通讯服务软件,学生利用微信实现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已成为可能;而传统音乐表演“一对一”声乐课程以教师的口传身教为主,强调“一对一”教学形式,单一且呆板。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传统声乐教学。学生不仅增强了学习声乐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尤其在课堂以外增加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其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相比传统专业更强,其对智能手机微信软件的应用技能掌握较全面,而且受声乐课程“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影响,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对其他同学声乐课程的授课情况及进度的了解欲望较强,学生对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比较珍惜,使其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微信进行交流的积极性较强;再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新时代要求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有控制的运用气息进行唱歌,训练学生的换声技巧,扩展音域,逐步获得较好的混合共鸣,重点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处理歌曲的能力,演唱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成为具有实用性的高技能型音乐人才,而微信具有即时传输录音、图片、文字的功能,能够实现教师对学生专业技巧的实时点评,并为学生间的共享提供途径。无疑,微信支持下声乐混合式学习方式引领声乐课程走向更科学方向的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为音乐教育提供宽广的平台是如今高校声乐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
二、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在声乐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大学四年学习使学生能够良好的掌握声乐技能技巧,较好的完成和演唱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中外声乐作品,有较好的舞台表演能力和正确诠释作品的能力,丰富的舞台经验,良好的台风和声情并茂的表演能力,而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在声乐课程中应用有利于其教学目标的实现[3]。
(一)促进声乐课程内容的多样化
传统声乐课程是通过教师一对一的教学辅导,受课时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数量增长速度远超于相关声乐教师的增长等因素的限制,学生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对“声乐课程”的实践技巧掌握全面性并不理想,而且除教师授课外,其他的学习途径并不能对学生的特点具有直接的针对性。将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引入“声乐课程”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不再完全限制于传统课堂或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不仅可以弥补课时缺陷,而且在强化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突破时空的限制,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提供了崭新的学习平台,教师可隔空倾听学生的发声,并纠正其存在的错误,学生也可通过教师在微信群中传输的资料,拓宽声乐相关知识,并结合微信中其他学生的声乐技巧进行自我完善,并为学生间的相互技术交流提供了平台,这无形中缓解了传统声乐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使“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得到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自评与教师的点评也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使声乐课程的课程内容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例如在以《姑苏风光》为例讲授笑肌的作用和训练过程中,如果教师通过微信交流的过程中了解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一部分相关技巧,可结合《茉莉花》《我像雪花天上来》等歌曲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练习、纠正,课程内容被丰富,而且教学效果更加理想[4]。
(二)促进声乐课程形式灵活化
微信支持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并不打破传统授课形式,课堂上教师仍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一对一的向学生传授声乐技巧,在学生真正参与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其强调在声乐课程的课前预习和课后提升阶段,利用微信通讯手段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其一方面实现教师向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群体发布与声乐课程相关的自主学习资料,为教师与学生对与声乐技巧相关话题讨论提供途径。另一方面,教师结合一对一教学模式中学生个体在声乐技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指点,学生也可以结合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向教师请教,由此可见微信支持下混合学习模式强调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协调统一,课程形式更加灵活,例如在“唱好中国歌曲”教学中,教师不仅可沿用传统一对一教学手段,而且可结合微信对学生的了解,组织一对多的教学探究,使学生在学习《松花江上》《捎个梦儿回家乡》等歌曲的同时相互切磋交流[5]。
(三)促进声乐课程设置科学化
教师可利用微信沟通,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教学进度和方法,并在课后针对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后续的调整,使声乐课程教学处于良性的循环中。例如在统一声区的基础上,传授学生扩展音域技巧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前期的学习成绩和声带结构存在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做到女生音域达到十四度左右,男生达到十二度左右,此时教师应结合微信沟通中对学生的了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对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特点予以鼓励,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并结合曲目库内容,如希湘民曲的《归来吧,可爱的台湾》1=bG,舒伯特曲《小夜曲》1=F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后利用微信对学生的巩固情况进行跟踪,将传统的教学手段纵向化拓展。
综上所述,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是信息科技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推动教学方式创新的体现,将其应用于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推动学生灵活的应用音乐理论指导实践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达到了授业、传道、解惑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周曙.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张秀梅.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4.
[4]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07:128-132.
[5]高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微信;混合式学习;“声乐”课程
微信作为科技时代的产物给人们带来了众多便利。它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混合式学习,即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数字化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使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等教学主导地位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有机结合,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而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结合微信的强大功能实现混合式学习,是未来声乐课程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一对一”声乐课程
当今,科技影响和引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无处不在。日益成熟的互联网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普及率在我国也越来越高,截止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尤其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无线网络的应用更加灵活化,微信作为现阶段流行的以点对点和点对面为形式的传播的通讯服务软件,学生利用微信实现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已成为可能;而传统音乐表演“一对一”声乐课程以教师的口传身教为主,强调“一对一”教学形式,单一且呆板。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传统声乐教学。学生不仅增强了学习声乐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尤其在课堂以外增加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其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相比传统专业更强,其对智能手机微信软件的应用技能掌握较全面,而且受声乐课程“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影响,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对其他同学声乐课程的授课情况及进度的了解欲望较强,学生对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比较珍惜,使其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微信进行交流的积极性较强;再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新时代要求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有控制的运用气息进行唱歌,训练学生的换声技巧,扩展音域,逐步获得较好的混合共鸣,重点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处理歌曲的能力,演唱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成为具有实用性的高技能型音乐人才,而微信具有即时传输录音、图片、文字的功能,能够实现教师对学生专业技巧的实时点评,并为学生间的共享提供途径。无疑,微信支持下声乐混合式学习方式引领声乐课程走向更科学方向的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为音乐教育提供宽广的平台是如今高校声乐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
二、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在声乐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大学四年学习使学生能够良好的掌握声乐技能技巧,较好的完成和演唱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中外声乐作品,有较好的舞台表演能力和正确诠释作品的能力,丰富的舞台经验,良好的台风和声情并茂的表演能力,而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在声乐课程中应用有利于其教学目标的实现[3]。
(一)促进声乐课程内容的多样化
传统声乐课程是通过教师一对一的教学辅导,受课时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数量增长速度远超于相关声乐教师的增长等因素的限制,学生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对“声乐课程”的实践技巧掌握全面性并不理想,而且除教师授课外,其他的学习途径并不能对学生的特点具有直接的针对性。将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引入“声乐课程”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不再完全限制于传统课堂或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不仅可以弥补课时缺陷,而且在强化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突破时空的限制,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提供了崭新的学习平台,教师可隔空倾听学生的发声,并纠正其存在的错误,学生也可通过教师在微信群中传输的资料,拓宽声乐相关知识,并结合微信中其他学生的声乐技巧进行自我完善,并为学生间的相互技术交流提供了平台,这无形中缓解了传统声乐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使“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得到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自评与教师的点评也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使声乐课程的课程内容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例如在以《姑苏风光》为例讲授笑肌的作用和训练过程中,如果教师通过微信交流的过程中了解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一部分相关技巧,可结合《茉莉花》《我像雪花天上来》等歌曲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练习、纠正,课程内容被丰富,而且教学效果更加理想[4]。
(二)促进声乐课程形式灵活化
微信支持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并不打破传统授课形式,课堂上教师仍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一对一的向学生传授声乐技巧,在学生真正参与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其强调在声乐课程的课前预习和课后提升阶段,利用微信通讯手段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其一方面实现教师向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群体发布与声乐课程相关的自主学习资料,为教师与学生对与声乐技巧相关话题讨论提供途径。另一方面,教师结合一对一教学模式中学生个体在声乐技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指点,学生也可以结合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向教师请教,由此可见微信支持下混合学习模式强调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协调统一,课程形式更加灵活,例如在“唱好中国歌曲”教学中,教师不仅可沿用传统一对一教学手段,而且可结合微信对学生的了解,组织一对多的教学探究,使学生在学习《松花江上》《捎个梦儿回家乡》等歌曲的同时相互切磋交流[5]。
(三)促进声乐课程设置科学化
教师可利用微信沟通,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教学进度和方法,并在课后针对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后续的调整,使声乐课程教学处于良性的循环中。例如在统一声区的基础上,传授学生扩展音域技巧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前期的学习成绩和声带结构存在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做到女生音域达到十四度左右,男生达到十二度左右,此时教师应结合微信沟通中对学生的了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对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特点予以鼓励,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并结合曲目库内容,如希湘民曲的《归来吧,可爱的台湾》1=bG,舒伯特曲《小夜曲》1=F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后利用微信对学生的巩固情况进行跟踪,将传统的教学手段纵向化拓展。
综上所述,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是信息科技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推动教学方式创新的体现,将其应用于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推动学生灵活的应用音乐理论指导实践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达到了授业、传道、解惑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周曙.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张秀梅.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4.
[4]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07:128-132.
[5]高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