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体现。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逐步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他文献
问题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应当以问题为中心,通过聚焦“问题靶”增强问题教学针对性,通过廓清“问题域”增强问题教学准确性,通过构建“问题链”增强问题教学理论性,通过营造“问题场”增强问题教学亲和力,把握好这四个维度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的实效性。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有效提高研究生党员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深刻理解研究生党员发展考核体系的意义、吃透考核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思想觉悟提升度、支部活动投入度、社会工作贡献度、校园活动参与度、院校志愿服务度的研究生党员发展“五度”考核体系,并从“三元”主体设定、“多层”评价程序畅通、“四方”结果反馈等方面完善了考核体系的运用路径。以期提高研究生党员发展的工作效率,增强研究生党员发展考核结果的信效度,把好研究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关,从学生党建层面深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
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制度化建设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维度,但当前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缺陷、时代性缺失和实效性缺损等现实困境。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镜鉴,高校应在遵循“三因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和督查机制,构建纵横互联、内外互促的协同机制,打造坚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不断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制度建设,将制度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我国的改革也进入了新时代。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审视新时代改革的新内涵,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进一步推进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革、进一步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和土地制度改革以及进一步深化生态和科技体制改革。
“心理”融入“党建”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内在发展的需求和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创新之举.该文从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存在问题和心理学需求入手,从理论层面和实
高校辅导员肩负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导力。辅导员工作的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了辅导员领导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领导力概念。高校辅导员要聚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的使命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辅导员领导力的外延重点包括思想引领力、理论说服力、精神鼓舞力、行动激励力等维度。理解和把握高校辅导员领导力要从这四个维度出发,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究其生成机理,进而科学有效地提升辅导员领导力。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需要直面新媒体技术的更新迭代,短视频的空前发展拓宽了线上教育空间,主要表现为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客体圈层化、教育内容的生产和表达方式趋向多样化和教育方式的便捷性和交互性。同时,大学生“短视频热”也给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一定挑战,必须以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推进“融圈破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力;让理论“照亮”现实,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强化互动反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传播实效等措施积极应对。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工作”系列概念自诞生后,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尤其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对其的完善和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共同体这一思想政治工作范式逐步形成。与之相应,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呈现出独立的特殊样态。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矛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站在新的出发点上探索新的范式表达。
开展党史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正确党史观,有助于时代新人从党史中汲取真理智慧和精神力量,达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境界。在时代新人的党史观培育中,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念为指导,贯穿历史和现实、抽象和具体、批判和建构、主导和协同的统一,努力破除历史虚无主义;要着力讲好党史故事,培育校园线上线下党史文化氛围,丰富党史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党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及方向目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含了丰富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可以从共时性视域探讨美的形成与创造,从历时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