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广播剧音乐研究成果简介

来源 :艺术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li95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目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广播剧音乐特别是原创音乐作品案例。广播剧属于小众艺术体裁,广播剧音乐是广播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纯音乐有很大区别,因此对广播剧音乐的研究与评价都基于广播剧这个艺术形式展开。
  长期以来,广播剧研究深度有待拓展。研究者多为广播理论方面的专家,或精通剧本写作,或洞晓导演艺术,或专注录音制作,或长于音乐编辑,各有创见,但对广播剧音乐的整体研究在广播剧研究领域比较欠缺。本课题负责人积极参与广播剧音乐创作,同时广泛搜集广播剧资料,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广播剧音乐进行梳理。在过去30年间,广播剧音乐创作的重要作者焦虎林担任作曲的精品广播剧屡获大奖,但是关于其广播剧音乐创作研究的文章却几乎一片空白,这无疑是当下音乐创作与音乐研究的缺憾。该项目试图对广播剧音乐进行深入音乐本体层面的拓荒式研究。将广播剧题材分为11个类别:红色经典题材、儿童题材、农村题材、好人好事题材、历史题材、家庭伦理题材、先进人物题材、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现实题材、改革开放题材、戏曲题材。从中选取了50部广播剧音乐作为案例,重点分析其报题音乐、报尾音乐和重要乐段,详细的谱例分析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佐证。该项目资料收集和数据采集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如作曲家手稿、导演音乐设计本、原始录音等,保证了研究的顺利进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广播剧的创作出现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盛况。在内容题材、创作风格、音樂技法和民族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深化改革方针指引下,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广播剧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批知名度较高的专业曲作家投入广播剧音乐的创作,使作品具有了较高的质量和多样化的风格,拥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广播剧音乐创作呈现以下特点:1.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号化音乐主题被大量运用在广播剧中;2.凸显地域性的民间音乐像一张听觉地图将人们带入广播剧的声音世界;3.融入精神气质的人物主题在广播剧艺术表现中得到延展;4.抽象化的音乐创作成为未来广播剧音乐创作的一个新方向;5.广播剧音乐创作呼唤新生力量;6.美好入心的主题永远是广播剧音乐创作中的“主旋律”;7.合成器、采样技术等成为广播剧音乐创作的主要手段;8.多样化的音乐风格融汇构建出广播剧声音世界的新图景。
  本项目试图立足音乐本体,开启中国广播剧音乐研究的大门,使音乐研究的阳光可以投射到这片少有人问津的土地,让80年代以来的广播剧音乐作曲家受到音乐理论研究者的关注。项目中罗列的50部广播剧音乐本体分析是广播剧音乐研究的一个“抓手”,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除去纯音乐以外,音乐作为配乐角色也存在于影视剧、纪录片、游戏和广告中,而广播剧中的音乐分量最为重要,因此音乐在广播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样的“礼遇”会吸引更多有情怀的作曲家进入广播剧音乐创作的队伍。
  该项目案例选择不够全面,原因是很多罐头音乐的制作方法固然可以让某段剧情与音乐的结合相匹配,但是从全剧观照则显得支离破碎,甚至无法从音乐的整体性去考量,因此项目选择的广播剧音乐案例只保留了部分获得重要奖项的剧目。另外,对作曲家的研究也不够广泛。原因是广播剧从业者有限,大量精品广播剧集中于几位重要导演,相应的音乐创作也集中于少数作曲家。这种情况使得今天的广播剧音乐研究更为紧迫,必须要为老作曲家及时做一些抢救性研究工作;请年富力强的作曲家做好创作记录和整理乐谱等工作,为未来广播剧音乐研究留下宝贵资料。
  鉴定意见(部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广播剧音乐研究》选取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广播剧音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研究典型广播剧的配乐,归纳总结了80年代以来广播剧音乐的特点。该项研究弥补了广播剧音乐研究的不足,对推动我国广播剧艺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本成果创新之处:研究资料丰富。作者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如音乐设计手稿、谱例等,为所研究的课题提供了支撑;分析视角专业。作者具有直接参与广播剧音乐创作的经历,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案例作品中的音乐创作设计、旋律特点等分析详尽深入、鞭辟入里。
  成果不足之处及建议:部分概念界定不够清晰;分析了大量的案例,但是对于理论的提炼有待加强;建议明确研究问题,并增加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的论述。
  责任编辑:王瑜瑜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画是一门包容性极强的民族艺术,对于不同文化的吸纳与融合,使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活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融互鉴与合作创新。为中国画艺术的新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宏大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国画时代发展 文化价值   中华文化悠远、沉厚。同时,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开放的胸襟所形成的不同文化之间的
期刊
摘 要:日奈剧作《阳台》中,“真实”与“虚假”的空间不是对立存在而是相互叠置的。通过扮演这一行为构建出“现实”“戏剧”“戏中戏”三种层次空间形态,最终逐一消解。相对性质的否定不仅消解了剧作空间,同样也延伸至剧场之外的现实空间,在日奈看来“真实”与“虚假”的界限也不复存在。  关键词:日奈 阳台 空间  日奈与大多数荒诞派作家达成了共识,世界是荒诞意义上的存在,所有的价值都将驱向虚无的归宿。日奈崇尚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摄影的内涵、文献性和表现性,并利用易经的哲学观念,分析了摄影的文献性和表现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摄影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摄影 文献 表现 分析 思考   当今社会,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能够看到摄影的身影,它能够起到一定的记载和保存信息的作用,同时,当摄影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它又能够起到一定的传递信息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艺术摄影的出现使摄影有了更多
期刊
摘 要:作为李斯特最具开创性的一部钢琴作品,《b小调奏鸣曲》除了受作曲家人生经历与艺术品味、社会思潮和历史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更与其实现的载体——键盘乐器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以19世纪钢琴制造业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为例,探讨19世纪钢琴发展的历程对李斯特创作理念的影响。  关键词: 19世纪 新式钢琴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 创作理念的革新   纵观19世纪,浪漫主义思
期刊
摘 要:钢琴组曲《忆》是作曲家谭盾的早期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从现代音乐分析的角度重新解读钢琴组曲《忆》,无论是其创作手法还是其结构、风格以及意蕴都极具艺术魅力,所以结合《忆》的创作背景对其做深入性分析,全面性探讨《忆》的艺术价值和特点,这对了解谭盾的音乐作品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其创作和演绎中的民族化特点来阐述,旨在从更深层的角度发掘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钢琴组曲《忆》 湘楚文化
期刊
摘 要:随着消费升级和5G时代的来临,跨界融合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市场的发展趋势,文化行业与旅游行业融合的趋势尤为显著。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12月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开始红色旅游的推进和实施,在此推动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契机和挑战。中国广袤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使得各地域的红色旅游文化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本文通过文旅融合的视角,重新思考了黑龙江省
期刊
摘 要:勋伯格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前期十二音作品常常带有传统作曲技法的某些痕迹,是在他的早期十二音作品中有所体现。本文所分析对象“吉格舞曲”即为这类作品之一。在该作品中作曲家对序列再现、奏鸣原则运用,以及“维也纳”和弦的融入,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具有传统调性、曲式的意义。  关键词:奏鸣原则 十二音序列 结构 维也纳和弦   “‘吉格’是17世纪后半叶定型的古钢琴音乐组曲中的一种舞曲体
期刊
摘 要:陈怡是我国的当代著名作曲家,也是一位活跃在世界舞台的著名华人女作曲家。陈怡的作品中渗透着中外结合的思维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她的两首声乐作品《下江陵》与《夜雨寄北》中的音乐旋法、歌词音韵特点,揭示出她的创作技法及审美特征,以及在她的中国古诗词为歌词的歌曲中,透视出现代音乐技法思维与本土的古典气质,这些都与她早年成长中所受到的系统音乐训练具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声乐 现代技法 古诗词 古典美
期刊
摘 要:机场航站楼作为一个人员来往流量巨大的公共交通区域,不仅承载着单纯的交通运营功能,同时也是商业信息、艺术展示的优质平台。旅客在机场航站楼的停留时间或长或短,长时间无聊的等待会使旅客的身心感到疲惫,给出行体验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为了更好的消化大量枯燥的候机时间,需要在空间设计和内容设计上给与更多的关注。通过对这个平台的合理设置和规划不仅能够为往来于机场的旅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而且能够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下,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改革契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数字技术、互联网、新媒体成为社会新的组成部分,不断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大众对艺术、审美、技术等多方面需求不断增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而工作室制育人模式以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学理念,为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