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老了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x158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经意间,年轮犁深了脸上的褶皱,增添了流年的风霜—人逾“知天命”的年龄。这临近的老年,从通常意义上说,应该是一段比童年、青年、中年更长的里程,是一段无须履历的经历,是一段繁华渐落的人生。
  人至老年,变化每天发生。辈分升级,头发减少,骨质疏松,身材走样……人生的基调发生逆转,从站在台前转为退到幕后,从正向长身体转为反向减体能,从拥有成长的烦恼转为满怀衰老的隐忧,从踌躇满志转向力不从心……
  衰老是一种自然法则,该来的都会来,谁也逃脱不了。如今,我也走在了变老的路上。面对即将到来的老年,面对部分人群的误解,面对老人群体的窘境,我承认,我老了,我会变得很“乖”。
  我老了,接受事实,坦然面对。因为此时的我,站在岁月的高处,早已明白,日出总会日落,神龟犹有竟时,所有的事物,都有着明艳的正面与暗淡的背面。自呱呱坠地起,一路走来,风尘仆仆,蹉跎过,也奋斗过;成功过,也失败过;风光过,也落魄过。而今,一切都成了过往云烟,少了豪情、锐气和斗志,遇事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在年轻人面前,不自视甚高,不自以为是,不把“想当年”挂在嘴上,更不做争强好胜的蠢事。
  我老了,不会浮躁,不再犯傻。回首来路,凝望去路,我知道,曾经的美好,不会回返。用拜伦的话说,“没有方法能使时针为我敲已过去的钟点”。有些东西抓得越紧,丢得越快。与其患得患失,不如顺其自然。凡是属于自己的,就珍藏心间;凡是不属于自己的,就不去强求。能得到的,就倍加珍惜,不能得到的,就随风而去;能看惯的,则多看两眼,不能看惯的,则不要去看。少些愤世嫉俗,多些包容体谅。解开心灵枷锁,释怀人生烦忧。不让苦闷萦怀,不为心事纠结。一如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所说的那样:“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我老了,善待自己,活好当下。相伴着牙渐松、脸渐黄、发渐白、皱纹渐深的日子,虽说“明天会更老”,但还是要活好当下,牢记今天永远是生命中最年轻的时光。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既学会管理时间,抓住分分秒秒,不虚度时日,又学会与时俱进,接受新生事物,如手机银行、微信支付、滴滴打车、视频聊天、网上订餐等,从而免遭时代抛弃。尽己所能,让自己健康地变老,优雅地變老。
  我老了,只会有爱,不会有恨。不爱不该爱的人,不恨不该恨的人。感恩生命中的遇见,珍视、尊重那些关心、照顾、陪伴、温暖我的人。即便被人忽视,遭受冷遇,也不生气,更不抱怨。保持平和心态,化解不良情绪。既耐得住寂寞,又受得了委屈。活出精彩,活出情怀,活出境界,过一种有品位、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
  人至老年,渐近黄昏。这艳红的夕阳,何尝不是人生一道独特的风景?就像紫砂壶里冲泡了三四遍的茶,虽淡去了初始的浓香,却驻留弥久的芬芳。细品,茶味清浅;再品,丝丝回肠;又品,味味沁心。
  人至老年,走向生命曲线的一个拐点。就格调而言,是睿智的、深邃的;就际遇而言,是清淡的、孤寂的。一个“悟”字,浓缩人生千言万语。
  岁月洗尽铅华,故事沉淀记忆。假如童年是梦,少年是歌,青年是诗,中年是小说,那么,老年就是一篇形散而神聚的散文。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写”就一篇“美文”,我一定做到坚守初心,懂得放下,学会变“乖”。
其他文献
何仲英在《中等学生的国文学习法》中写道:“趣味不是一时得来的,总是慢慢地来,越引越多;像吃甘蔗一样,越嚼越有滋味。”读书正如学习语文,浅尝辄止者转身离开,实属正常。能持续多年读书、读书多年之人,定然是甘之如饴的。读得越多、越深,趣味便会愈发浓烈,乃至于日臻化境、飘飘欲仙。正所谓“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是也。  如纯粹的阅读这般“无用”之事,趣味往往不易得。最起码,起初不易得。读過一篇文章
期刊
兩鬓斑白  却没有秋的萧瑟  白雪盖顶  却没有冬的荒凉  眉峰高耸  却没有山岩的冷峻  肌肤干涩  却没有落叶的枯败  你额上遍布的皱纹  写满你一生的故事  你手上暴露的青筋  是你成熟和智慧的轨迹  一条条皱纹  一道道青筋  深深浅浅  起起伏伏  织出一首  禅意悠扬的晩晴曲
期刊
早年读中学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读书有什么用处。那年头,大家都覺得读书无用,反正也没有大学可考,读不读书都一样。  好在我们家还有许多藏书,无聊时读书,没事时看小说。我充分地享受到了课本之外的读书乐趣。尤其是高中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那是我一生中最悠闲的一个阶段,是真正的无所事事。待业了一年,我看了不少世界名著,也看了一些现代派诗人的诗,不知不觉中,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一个人的
期刊
藏书票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属于谁。它通常以小幅版画形式贴在书籍扉页上,增添了书的价值和美感,形式上有些类似中国传统的藏书印,但比藏书印丰富多彩且富有情趣。当你翻开一本书,一张精美别致的藏书票呈現在眼前,渗透出浓郁的艺术气息,不但对藏书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表达了藏书者的一种心愿,还可留作某些方面的研究。所以,藏书票往往被称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和“书中蝴蝶”。  读大学时,我就开
期刊
在日本,再小的房子也會“抠”出一个小庭院,种上绿植、铺上鹅卵石,把“自然”搬回家中。近期,英国一项研究对此行为给出正向评价—在英国大曼彻斯特地区,居民家中开辟小花园后,他们的压力水平平均降低了6%。即使绿地面积很小,也有同样效果。  做园艺看起来简单,但满足了老人的大部分需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与特需副总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苏伟表示,浇水、施肥、换土……一系列园艺工作会增加老人的活动量,在户外
期刊
开创彩蛋绘制新技艺  赵伟的父亲是彩蛋绘制艺术传承人,她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喜欢上了绘制彩蛋。有朋友问她:“你能画一对一模一样的彩蛋吗?”赵伟笑答:“除非这只鸡下了两颗一模一样的蛋!”突然,一个灵感在她脑中闪现:如果把蛋壳从中间劈开,不就能画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彩蛋了吗?她越想越兴奋,拿起小刀开始尝试,但是蛋壳又薄又脆,不是劈碎,就是劈得不对称。2006年退休后,赵伟在劈了1万多颗蛋壳后,终于劈出了满意
期刊
清朝雍正时期,平远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秀才,每天都把“三点水”喝足、喝饱、喝醉,有一次竟醉倒在官府门前,有伤风化。县官见了将其拘回大堂,严斥其有辱斯文。斥骂中,秀才酒醒大半。  县官说:“本官出上联,倘能对好,姑且饶恕你,不然必拘禁三天无疑。”  秀才捣蒜般叩首:“遵命,请便。”  县官:“五经四书百家论。”  秀才:“头曲三花二锅头。”  县官:“悬梁刺股,读书练字。”  秀才:“酒绿灯红,换盏推杯
期刊
我们小时候,冬天的主打菜是大白菜,所以餐桌上总是显得滋味寡淡。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食材,再心灵手巧的主妇也觉得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可春天一到,主妇们仿佛一夜暴富一般,有了大量的食材装点餐桌,她们便可劲儿发挥起来,使得餐桌活色生香。  我的母亲最擅长就地取材,把大自然创造的原汁原味的美食打扮一番,让它们在餐桌上闪亮登场。所以我家的餐桌上总是藏着时令的密码,让我能轻易地破解野外草木发芽生长的情
期刊
2020年7月3日,95岁的崔崑和妻子朱慧楠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400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至此,两位老人在助学方面的捐资已达1000万元。走过钻石婚姻的这对耄耋老人一直相互支持,也许,他们之间不曾有过浪漫的告白,但彼此的陪伴足够长情。  遇见最好的你  崔崑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4年,他告别家人,前往成都,考入西迁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入学第二年,崔崑就考得全系第二名的成
期刊
人间有味是清欢。但古往今来,真心能将自己酿造到淡而又淡的境界的人,真是少之又少。特别是来到城里,行过不少路,阅过不少景,吃过不少菜,听过不少话,尝过不少味,但直到越过高楼大厦,撇开酒店饭馆,脚踏泥土,去往一处生态体验园,这才发现,与一畦畦菜蔬相遇,却莫名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些人世间的生灵呀,一下子,将城市与农村勾连在了一起。此时,记忆与记忆融合在一起,味觉与味觉达到统一。我想,这就是大地孕育万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