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文化建设不应仅仅是街道的改造、高楼的林立、绿植的覆盖等感官的外在的硬件的建设,而还应该是人文精神、市民风貌、文化品位等内在的软环境的提升。店面招牌看似无关紧要之物,实则是体现城市文明、文化底蕴和内涵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城市对外交流的符号,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城市文化;语言文字;人文精神;店面招牌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169-01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必然过程。同时,城市化也会带来语言及其社会环境的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向原有的语言理论提出了挑战。在适应城市化带来的新语言状况的情况下,店面招牌语言文字对城市建设影响巨大。
一、城市文化的影响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具体认知。城市文化比农村文化更加先进,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资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属于有形的器物,如城市建筑、公共文化设施、交通工具等;非物质文化主要是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等。
首先,文化发展是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利于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三年大变样是河北省政府提出的,各地都在进行,多方面进行投入,很多大的项目还有国家立项。就张家口来说城市的环境和城市的品质都有了大的提升,文化语言的建设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次,正确对待文化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正面的推动作用。我国辉煌的城市历程,如古代的殷墟、商城、临淄、洛阳、长安、杭州、都曾是世界级的都市。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也让中国以全新的身姿,走向世界。而身处河北内陆的张家口在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张家口将“强市名城”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开展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为强市名城的主要抓手,正全力打造一个“以河为脉,以山为骨,以绿为体,以文为魂”的现代化的塞外明珠。城市建设不应仅仅是街道的改造、高楼的林立、绿植的覆盖等感官的外在的硬件的建设,而还应该是人文精神、市民风貌、文化品位等内在的软环境的提升。店面招牌看似无关紧要之物,实则是体现城市文明、文化底蕴和内涵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城市对外交流的符号,沟通的桥梁。文明规范的用语、规划合理的店面、设计美观、特色鲜明的店招对提升城市的良好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店面招牌存在的问题
店面招牌,顾名思义,绝大部分说的就是商店自己的形象与品质的象征。广告招牌的第一个作用应该是正式而严肃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业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而店面招牌的语言文字使用却不能令人满意,这与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在中国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间的交流逐渐频繁之际,越来越多的商业店铺更加重视店面招牌的使用,这正显示了城市的人文素养以及发展程度。
然而,张家口的许多商业场所的店面招牌在文字使用上却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也会阻碍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试举例,对店面招牌的使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城市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地区的形象,而竖立或悬挂在店铺上的错别字,却给这个美丽的城市的脸面上增添了几个让人极不舒服的斑点。在欣赏各种各样的招牌中,如果有错别字跃入眼帘,或是参差不齐的招牌会让人在扫兴中兴致顿减,贬低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损害到城市的形象。在这些招牌中,滥用异体字和国家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尤为突出,其中最刺眼的是用错别字,如把“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把“卖锁”写成“买锁”,把“扬州蛋炒饭”写成“杨卅旦钞饭”,把“零售”写成“另售”,把“油漆”写成“油柒”等。还有的在橱柜销售店铺中,两个橱(厨)字齐上阵;在桥东区宝善街沿街查访,店铺以小型餐馆为主,多数商家的招牌和广告标语使用了正确的汉字,但还是有些大意的商家将错别字赫然地挂在门前。多家小型餐馆的门牌将“胡辣汤”印制成了“糊辣汤”;一家经营足浴的店铺在其经营范围上,将“刮痧”写成了“刮莎”;一家经营拍照摄影的店铺门牌上方印制着“反拍放大”,询问店员“反拍”为何意,其笑答:“应该是翻拍。”更有甚者,许多商家将“文身”写成了“纹身”。如此可见商家故意写错别字或改造成语,也属于一种广告创意,是想让人看过后印象深刻,有时非常诙谐、准确地表达了广告的内容,无可厚非。然而,因商家不经意或是不懂而胡乱写出的错别字则会严重混淆人们对汉字的认知和影响整个城市的形象。
三、应对策略与意义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纽带和精神支柱。语言文字在店面招牌中的适当运用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深厚基础上,由充满生机与挑战的改革开放大潮和信息化时代催生的,是适应新世代文化强国的基础步骤。在张家口市桥西区武城街、新华街等商业街道的调查中,商店对使用的不规范用字,置之不理或认为招牌用字是一件小事,不加以重视。果真如此吗?我们调查了一些过路的市民,多数市民认为,店面招牌语言文字的使用关乎该店的形象,也会影响到对产品的质量和该单位的信誉的认知。因此,语言文化上的“三年上水平”,比硬环境更必要、更紧迫。城市文化建设的软环境的提升无异于搭建起了一所文化教育的大讲堂,让全体市民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洗礼,打造一个“以河为脉,以山为骨,以绿为体,以文为魂”的现代化的塞外明珠,需要政府科学合理规划、民众积极广泛参与、商家配合,把店面招牌当做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成为张家口对外交流的平台和沟通的桥梁。
作者单位:张家口教育学院
作者简介:安志烁(1976— ),男,河北省张家口市人,张家口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文化。
关键词:城市文化;语言文字;人文精神;店面招牌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169-01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必然过程。同时,城市化也会带来语言及其社会环境的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向原有的语言理论提出了挑战。在适应城市化带来的新语言状况的情况下,店面招牌语言文字对城市建设影响巨大。
一、城市文化的影响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具体认知。城市文化比农村文化更加先进,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资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属于有形的器物,如城市建筑、公共文化设施、交通工具等;非物质文化主要是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等。
首先,文化发展是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利于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三年大变样是河北省政府提出的,各地都在进行,多方面进行投入,很多大的项目还有国家立项。就张家口来说城市的环境和城市的品质都有了大的提升,文化语言的建设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次,正确对待文化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正面的推动作用。我国辉煌的城市历程,如古代的殷墟、商城、临淄、洛阳、长安、杭州、都曾是世界级的都市。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也让中国以全新的身姿,走向世界。而身处河北内陆的张家口在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张家口将“强市名城”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开展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为强市名城的主要抓手,正全力打造一个“以河为脉,以山为骨,以绿为体,以文为魂”的现代化的塞外明珠。城市建设不应仅仅是街道的改造、高楼的林立、绿植的覆盖等感官的外在的硬件的建设,而还应该是人文精神、市民风貌、文化品位等内在的软环境的提升。店面招牌看似无关紧要之物,实则是体现城市文明、文化底蕴和内涵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城市对外交流的符号,沟通的桥梁。文明规范的用语、规划合理的店面、设计美观、特色鲜明的店招对提升城市的良好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店面招牌存在的问题
店面招牌,顾名思义,绝大部分说的就是商店自己的形象与品质的象征。广告招牌的第一个作用应该是正式而严肃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业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而店面招牌的语言文字使用却不能令人满意,这与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在中国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间的交流逐渐频繁之际,越来越多的商业店铺更加重视店面招牌的使用,这正显示了城市的人文素养以及发展程度。
然而,张家口的许多商业场所的店面招牌在文字使用上却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也会阻碍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试举例,对店面招牌的使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城市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地区的形象,而竖立或悬挂在店铺上的错别字,却给这个美丽的城市的脸面上增添了几个让人极不舒服的斑点。在欣赏各种各样的招牌中,如果有错别字跃入眼帘,或是参差不齐的招牌会让人在扫兴中兴致顿减,贬低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损害到城市的形象。在这些招牌中,滥用异体字和国家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尤为突出,其中最刺眼的是用错别字,如把“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把“卖锁”写成“买锁”,把“扬州蛋炒饭”写成“杨卅旦钞饭”,把“零售”写成“另售”,把“油漆”写成“油柒”等。还有的在橱柜销售店铺中,两个橱(厨)字齐上阵;在桥东区宝善街沿街查访,店铺以小型餐馆为主,多数商家的招牌和广告标语使用了正确的汉字,但还是有些大意的商家将错别字赫然地挂在门前。多家小型餐馆的门牌将“胡辣汤”印制成了“糊辣汤”;一家经营足浴的店铺在其经营范围上,将“刮痧”写成了“刮莎”;一家经营拍照摄影的店铺门牌上方印制着“反拍放大”,询问店员“反拍”为何意,其笑答:“应该是翻拍。”更有甚者,许多商家将“文身”写成了“纹身”。如此可见商家故意写错别字或改造成语,也属于一种广告创意,是想让人看过后印象深刻,有时非常诙谐、准确地表达了广告的内容,无可厚非。然而,因商家不经意或是不懂而胡乱写出的错别字则会严重混淆人们对汉字的认知和影响整个城市的形象。
三、应对策略与意义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纽带和精神支柱。语言文字在店面招牌中的适当运用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深厚基础上,由充满生机与挑战的改革开放大潮和信息化时代催生的,是适应新世代文化强国的基础步骤。在张家口市桥西区武城街、新华街等商业街道的调查中,商店对使用的不规范用字,置之不理或认为招牌用字是一件小事,不加以重视。果真如此吗?我们调查了一些过路的市民,多数市民认为,店面招牌语言文字的使用关乎该店的形象,也会影响到对产品的质量和该单位的信誉的认知。因此,语言文化上的“三年上水平”,比硬环境更必要、更紧迫。城市文化建设的软环境的提升无异于搭建起了一所文化教育的大讲堂,让全体市民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洗礼,打造一个“以河为脉,以山为骨,以绿为体,以文为魂”的现代化的塞外明珠,需要政府科学合理规划、民众积极广泛参与、商家配合,把店面招牌当做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成为张家口对外交流的平台和沟通的桥梁。
作者单位:张家口教育学院
作者简介:安志烁(1976— ),男,河北省张家口市人,张家口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