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于小学语文课堂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意地生活着,便不辜负这美好的生命。语文教师应更具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诗意的心灵去感悟心灵,以诗意的语言去引导语言,让课堂常有诗意,让诗意润泽学生心田。优秀的诗歌作品,不仅语言精致优美,而且往往饱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关键词】诗歌;带入情境;抒发情感;仿写;教育
  有位朋友也是在教语文,有一次与笔者小酌时谈到明天他要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了,言谈间甚悦。过两天再次谋面,问其效果如何,他说他课前化了不少精力,大卡片、小卡片贴了一黑板,自己也相当的投入,但教学效果平平。为此,我颇有感慨:上语文课本该如含英咀华,品美食而啜佳酿,何等的浪漫潇洒,可若一篇好端端的文章要肢解成片章只句,搞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那么如此一来,文章中闪光的思想不见了,感染人的情感不见了,见到的只是零零碎碎的符号,其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一堂成功的课,它是一堂有亮点的课,更是充满诗意的课。教师的一双慧眼和平素练就的游刃有余的内功造就了有诗意的课,下面本人就在语文课中让诗意勃发来谈谈自己零星的体会。
  1巧用诗歌,带入情境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课的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无疑,创设一个精彩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并不急着带孩子们去学习古诗,而是先引导他们背诵以前学过的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这一导入唤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在诵读这些古诗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已经把春天的美景印在了脑海中,并渐入诗境。这就为教学《村居》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
  巧用诗歌,不仅能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精彩的情境,还能帮助孩子们对诗人的生平、人品等有个大致的了解。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人如其文”就是这个道理。
  2品诗悟境,有趣有悟
  这里的“趣”指趣味,是一种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其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对象是否美,并不完全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常常由主体的生命投射这一参数来确定。”(祁志详《美学关怀》)。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诗意,从而为下面的诗意的表达提供有效的铺垫。况且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语音感、主意感、语境感并不是靠讲一讲,分析能体会得到的,一篇好文章,一首好诗,可以读得或荡气回肠,或温情脉脉,或慷慨激昂……使学生在浓浓诗意中受到教育和感染,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会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流进孩子们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如教学叶圣陶先生《爬山虎的脚》一文,我要求学生“把一段话读几遍”,“把那种美丽的绿颜色、那种变化的样子读出来”。让学生通过品读、美读,在“读几遍”中想象爬山虎叶子的美,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在自己的脑海中创造性的再现作者的情感,为诗意的顺畅表达提供服务。
  3仿写诗歌,抒发情感
  把诗歌创作带入语文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改以往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学生多动脑、勤动脑,主动参与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使学生在诗歌创作中受到美的熏陶。
  《水乡歌》是一首结构整齐的小诗,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分三个小节,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往复,琅琅上口。而且每一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有着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因此,在教学完全诗之后,我引导孩子们,我们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歌多,其他的也很多,同时出示大量的图片,让孩子们仿照诗歌的形式,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自己也来当当小诗人。大家的兴致都很高:“水乡什么多?/鱼多。/千条鱼,万条鱼,/小鱼一群又一群,/处处都是大鲤鱼。”“水乡什么多?/楼多。/千座房,万栋楼,/建满湖岸建满堤,/处处楼房映清波。”……在创作小诗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他们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了美,用自己的笔去歌颂了美。诗是培养趣味最好的媒介,记得曾有人说过:“能欣赏诗的人不但对于其他文学形式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诗歌,拥有了自己灵魂的栖息地,诗歌也是我们语文的宠儿,她让语文天地更加广阔深邃,诗化的语文,必定是暗香浮动、无限幽香。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技术,与我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在新课程目标要求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开展高中信息化技术学科教育是贯彻和落实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要求需要,为了教育好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实现教育全面现代化的需要,深化基础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创造性;培养;现代化;新型  
期刊
【摘要】藏区“9+3”学生主要由藏、羌、回、土家、汉几个民族组成,这些学生在个性性格、语文水平方面与内地学生相比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9+3”学生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在学情研究的基础上,将班级里的学生分层编组,把课内外教学活动贯通一致,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重点融为一堂,循序渐进,梯次提高,尽可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9+3”学生;语文; 有效教学; 探索  我校按照川教[2009]2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现状:学生大部分学习底子薄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学习动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痛苦中学习,老师在煎熬中教学,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把学生当成容器,一味的给他们注入,结果,学生觉得课堂无趣,进而厌学、逃学甚至辍学;老师也厌烦教书,表现出职业倦怠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寻求学校的生存之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我对我校高效课堂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摘要】随着多媒体教育装备在校园里的普及,以及新千年后数字报纸、数字杂志、等新媒体的出现,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接受心理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着重从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几个方面的比较中,分析了多媒体课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优越性,明确了多媒体在职教语文中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多媒体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的见解。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运用  1前言  当今,
期刊
【摘要】本文两个例子是我八年教育与教学诸多例子中的两个,不当之处望同行们给予批评指正。  【关键词】教学;感悟  一声“对不起”指导我八年的教学  2005年10月23号晚,一天的工作刚刚忙晚,正想让舒适的床帮我把一天的疲劳赶走。突然电话铃声响了,打开手机一看“老师,对不起,今天上物理课时,我睡着了,没有好好的听课,所以今天的物理作业不会做,问了同学我还是不会,等到我会做时,在给你补交,可以吗?”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渗透法制知识,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定会让法制教育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行。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  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加强小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违法犯
期刊
【摘要】中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要求细致的工作,丰富的经验会让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热爱学生,平等待人;讲究方法,以诚相待;耐心诱导,动之以情;热心服务,排忧解难;持之以恒,齐抓共管。从而将班级建设成为和谐有序、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方法; 体会  从教十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有悲有喜,有苦有乐,有忧有愁,有悲欢也有离合,当好班主任确实不容易。现结合实
期刊
【摘要】教育的目的就是“开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播下希望、成功、快乐、信心及热爱的种子。我有幸成为一名中学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成长,我的学生让我的人生充实、丰富、幸福。  【关键词】教育;教学;感悟  教育的目的就是“开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播下希望、成功、快乐、信心及热爱的种子。我有幸成为一名中学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成长,我的学生让我的人生充实
期刊
【摘要】研究问题的方法比较简单,获取资料的渠道也很有限,但深知: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思无止境。故冒昧的对清明时节的多雨现象做如此解释,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关键词】研究问题;清明节的“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清明时节经常会下雨?听老人们说:这是因为清明时节大家都要去祭祖和扫墓,而出来捡拾祭品的“鬼”是不走干路的,所以就要下雨。其实这种说法,不仅老人们说,许多年轻人也继承“老人”的说法,
期刊
【摘要】阅读,是一种语文教学中的常见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已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请进来”了。因此,探究阅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及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阅读;思想政治课教学;作用;实践  1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理解文本、感悟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阅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阅读需要调动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