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如何激发学生动手学习数学的欲望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起学生动手学习数学的欲望。就此,我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巧设悬念,激发动手兴趣
  
  课堂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设疑加鼓励是很好的手段之一。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之前,设置疑障,让学生大胆猜测结果,它有利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克服一切都要教师告知的依赖思想,并且在猜想中体验创新的喜悦和自豪感,这让学生兴趣大增,对于学生猜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管正确与否,不要轻易下结论,对于猜测中不时出现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明确鼓励,使他增强自信心,学习的劲头会更大。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旗杆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学生提出找根长竹竿量……这时,老师拿了一把1米长的木尺,笔直地竖在旗杆旁。在阳光下老师指着旗杆、木尺问: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悟出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测量、估算出了旗杆的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实现学生积极动手。
  
  二、利用现实生活的素材,引起学生动手的欲望
  
  初中学生的思维仍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而他们的阅历尚浅,生活区域较窄。因此,我们落实时尽可能从他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生动形象的典型情境,在他们日常接触的人与事中找寻学习的激发点,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新知。如在农村初中可以从农家生活生产中寻找素材,产量的计算、土地的测量都是很好的素材。而在城镇初中则可以选择与生活、工作、家庭密切相关的事例。又如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我先让学生用手拉木条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使他们亲身感受、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再举例说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出示相应的画面,接着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怎样使这个四边形不变形”等问题。
  
  三、给学生成功的满足,动手起来
  
  新课标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索,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给予,不是单纯的模仿记忆,机械重复。鼓励学生大胆动手,保护学生的动手热情。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启发他们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而且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对于实践操作成功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操作能力差或有失误的学生也应肯定其敢于大胆动手操作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动手欲望,养成大胆动手的习惯。有时,课堂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几何知识,动手操作是较为理想的可行办法,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会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理解“对称”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对称图形:花边、五角星……)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美丽和奇特,猜测老师怎么会剪出来的,跃跃欲试的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着剪,允许他们率性而为,允许他们失败,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误,教师尽量多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对称”的意义,并不断尝试着得出对称花纹的正确剪法。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理解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一般的和等腰的)、平行四边形、圆等等,判断它们的对称性和对称轴。学生可以讨论,可以求助,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了上面的动手操作之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可以得到验证,并及时反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四、在活动中适当开展竞争,让学生动起手来
  
  适当开展数竞赛是激发学生多动手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课堂上可以分组动手做,看谁的方法好,给好的小组表扬,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动手起来。如在设计轴对称图案的教学中,可安排一些活动,如图案设计比赛,看看哪一位同学设计的图案最新颖、最漂亮,评出“心灵手巧之星”。用轴对称性质来设计一些墙报,校运会会徽等,比比看哪个班级设计得最有特色,最有意义,评出“心灵手巧之班”。
  总之,数学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思考成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增强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让他们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跃。让学生动起来学数学,数学会变得更有趣。
其他文献
在例、习题教学中,当学生获得某种解题的基本方法以后,应及时通过将原题的条件、结论、情境或方法延拓变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例、习题所阐述的概念、原理、规律或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开拓其思维空间、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学完了排列、组合后,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一块的知识,笔者建议学生把10.1~10.3节中的例、习题,再做进一步研究,选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题,进行变式,然后在适当时间将成果在课堂上进
期刊
教材: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音乐二年级(下)  一、对教材的理解  《风车依呀呀》是一首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歌曲。它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反映了农村孩子从小爱劳动,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曲调欢快、活泼,富于儿童情趣。歌曲为不规则的一段体,由五个乐句构成,第五乐句和反复后的结构为扩充乐句,用衬词“伊呀呀”的多次重复进一步展现了儿童天真、纯朴的形象和热爱劳动的美好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爱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纵观科学发展史,几乎每一次质的飞跃都从问题开始,可见问题是科学创新的起源。所以新课程标准在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即问题解决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一、情境与物理教学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不断深化,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改革已成为新时期中学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开放教育,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新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是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关键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首先要从培养其地理观察能力开始。地理观察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地理观察而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及相应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所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同仁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师职业永恒的一个话题。然而作为课堂教学之一的英语教学,教育方针、教学理念、教学互动,教师作用等都直接影响着英语课质量。如何上好一堂集知识、趣味、丰富、生动于一体,达到授业解惑之目的的优质英语课,作为一名刚步入讲台不久的英语教师,笔者就教师能动作用的发挥,粗浅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精心备课    备课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材的编排并不一定要以序讲
期刊
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的思路  “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玩,即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有要求要实现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虽然都以
期刊
BTEC(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最初给我的印象就是与国外联合办学的一种新型模式,但却没有想到,这四个英  文字母背后有更深刻的含义。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传统教法    BTEC课程证书是英国的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它有严格的教学要求。每一门课程仅有几页教学大纲,但它涵盖了课程特点,学习成果,授课内容,教法指导,评估标准直至参考文献。  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有
期刊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尽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创新因  素,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大胆求异创新,使创造思维的火花新颖、独特。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
期刊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环环相链,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自身生态系统的失衡。在新一轮课改理念下,我校承担的市级科研课题——“时文阅读教学”,经过三年的艰辛探索,在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育生态效果。    一、时文阅读催生书香校园    “教育的文化缺失,是教育的失败,学校作为育人场所,不能缺少文化氛围,环境本身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