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作者观察入微,描摩细致,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它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独特体验。面对一篇学生已经上过的课文,面对一篇我第一次授课的古文,面对新课程的一系列新理念,我如何把这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呢?
一、巧设导语,自然入“境”
为了让学生一上课就尽早进入课文设置的情境,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昨天我作了自我介绍,你们猜猜陶老师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吗?中国文人有一句话说:“一山一水真朋友,一花一鸟好兄弟”。文人大多失意郁闷而寄情山水,我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所以我常用这个靠近水的笔名。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靠近水,会一会唐代的一位文人,他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他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学生齐读课题)。用我的笔名引出课文,算是我的灵机一动,可以引出一点对“旧”课的新感觉。
二、摸准学情,精心设计
作为第二课时,本课的重点是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通过自读课文、听读课文,学生能在很短时间内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竞赛形式的字词问答,他们能很快把一些重点字词温习一遍,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他们也能很快把遗忘的段落补缀起来。考虑到学生已经学过这篇文章,对文章的主体思想有了一定了解,如果按常规的上法,把课后的几个问题抛出来,如“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突破难点,从学生的主体角度出发,在教学设计中换一个角度,激起学生再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三个阶梯式的问题:①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哪些句子写了“水”,请找出相关句子说明理由。②文章一开头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可是坐潭上后,竟“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凄”,矛盾吗?为什么?③“一切景语皆情语”,小石潭的景与情是如何统一的?其实第一题解决的就是作者写了小石潭的什么景,景有何特征这个问题,文中的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和“水”的气息。写“石”的句子,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写“水”的句子,第二段似乎只是在写鱼没有一个“水”字,实际上却同时在写水,全段“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这就需要学生去细细咀嚼才能发现;而第二题侧重于体会作者在全文中提到的三次“情”,在两种心情的对比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第三题则是把这第一二题统一起来,也就是把“景”和“情”统一起来,引出本文的重点:情随景生,情景交融。学生在出示写景的句子后,可以联系作者的坎坷经历,揣摩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三个问题设计比较巧妙新颖,有梯度,有联系,富有启发性和多面性,从点、线或面的角度发现课文中能够构成一个“集合”的知识板块,巧妙设计教学题,引导学生咀嚼、体味,从整体上去感受课文的美点、写作手法和思想内容。
三、选准脉点,鼓励探究
新课程标准上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所以在设计问题时我设计了三个有关联的主问题,以此作为进入课文的“门”,从而引出从属于主问题的分问题,如“你说的这句句子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而这些主问题由易到难,这样便于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三路”协同,谐和发展
语文课堂,要追求作者的思路、学生的学路和教者的教路“三路”协同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喜欢品读古诗词和文言文,课余也经常动动笔墨写些散文小说。因此,对这篇文章我有自己深刻的情感体验,心情灿烂时,每一朵野花都是娇艳无比的,心情郁闷时,把星星摘下来都感觉黯淡无光。但是,学生是否有这种情感体验呢?我不能把这种体验强加于他们头上,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我引导他们,把自己设想成是柳宗元,联系他的文化背景,想象自己改革失败,多次被贬,心灰意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整体赏析法,教给学生一些整体阅读赏析的角度和方法,从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也就是带领他们从直接获取书本知识、接受作者情感的一种“无我”的过程,继而达到学生将自己的看法、观点、情感等融入作品作者之中,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即“有我”的境界。
同时,在课堂上,也力求做到以民主平等的气氛,机智幽默的语言,在课上展现出自我风采,提升个人能力。我为本课设计了“寄情山水的孤凄之曲”的总标题,为教学设计各板块取了非常文学化古典化的小标题:“河东生平馆”、“且听风吟阁”、“知与不知轩”、“临潭观景亭”、“寄情山水楼”,这些题目板块同时也是文章思想的一种传递和反映。同时,课件制作也考虑到本文是文言文,课文配乐朗读设计画面比较古典,其他风格统一,简洁明快。
一、巧设导语,自然入“境”
为了让学生一上课就尽早进入课文设置的情境,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昨天我作了自我介绍,你们猜猜陶老师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吗?中国文人有一句话说:“一山一水真朋友,一花一鸟好兄弟”。文人大多失意郁闷而寄情山水,我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所以我常用这个靠近水的笔名。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靠近水,会一会唐代的一位文人,他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他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学生齐读课题)。用我的笔名引出课文,算是我的灵机一动,可以引出一点对“旧”课的新感觉。
二、摸准学情,精心设计
作为第二课时,本课的重点是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通过自读课文、听读课文,学生能在很短时间内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竞赛形式的字词问答,他们能很快把一些重点字词温习一遍,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他们也能很快把遗忘的段落补缀起来。考虑到学生已经学过这篇文章,对文章的主体思想有了一定了解,如果按常规的上法,把课后的几个问题抛出来,如“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突破难点,从学生的主体角度出发,在教学设计中换一个角度,激起学生再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三个阶梯式的问题:①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哪些句子写了“水”,请找出相关句子说明理由。②文章一开头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可是坐潭上后,竟“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凄”,矛盾吗?为什么?③“一切景语皆情语”,小石潭的景与情是如何统一的?其实第一题解决的就是作者写了小石潭的什么景,景有何特征这个问题,文中的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和“水”的气息。写“石”的句子,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写“水”的句子,第二段似乎只是在写鱼没有一个“水”字,实际上却同时在写水,全段“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这就需要学生去细细咀嚼才能发现;而第二题侧重于体会作者在全文中提到的三次“情”,在两种心情的对比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第三题则是把这第一二题统一起来,也就是把“景”和“情”统一起来,引出本文的重点:情随景生,情景交融。学生在出示写景的句子后,可以联系作者的坎坷经历,揣摩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三个问题设计比较巧妙新颖,有梯度,有联系,富有启发性和多面性,从点、线或面的角度发现课文中能够构成一个“集合”的知识板块,巧妙设计教学题,引导学生咀嚼、体味,从整体上去感受课文的美点、写作手法和思想内容。
三、选准脉点,鼓励探究
新课程标准上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所以在设计问题时我设计了三个有关联的主问题,以此作为进入课文的“门”,从而引出从属于主问题的分问题,如“你说的这句句子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而这些主问题由易到难,这样便于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三路”协同,谐和发展
语文课堂,要追求作者的思路、学生的学路和教者的教路“三路”协同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喜欢品读古诗词和文言文,课余也经常动动笔墨写些散文小说。因此,对这篇文章我有自己深刻的情感体验,心情灿烂时,每一朵野花都是娇艳无比的,心情郁闷时,把星星摘下来都感觉黯淡无光。但是,学生是否有这种情感体验呢?我不能把这种体验强加于他们头上,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我引导他们,把自己设想成是柳宗元,联系他的文化背景,想象自己改革失败,多次被贬,心灰意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整体赏析法,教给学生一些整体阅读赏析的角度和方法,从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也就是带领他们从直接获取书本知识、接受作者情感的一种“无我”的过程,继而达到学生将自己的看法、观点、情感等融入作品作者之中,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即“有我”的境界。
同时,在课堂上,也力求做到以民主平等的气氛,机智幽默的语言,在课上展现出自我风采,提升个人能力。我为本课设计了“寄情山水的孤凄之曲”的总标题,为教学设计各板块取了非常文学化古典化的小标题:“河东生平馆”、“且听风吟阁”、“知与不知轩”、“临潭观景亭”、“寄情山水楼”,这些题目板块同时也是文章思想的一种传递和反映。同时,课件制作也考虑到本文是文言文,课文配乐朗读设计画面比较古典,其他风格统一,简洁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