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所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断改进,很多幼儿园也在思考如何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幼儿园的发展去思考建立个性化的园本特色課程。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选择幼儿熟悉的、与幼儿生活有联系的主题式立体手工学习内容,更有利于他们身心主动发展。文章以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为研究目标,着重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构建作研究,积累一些经验,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有系统性的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
[关键词] 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课程内容
一、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构建的目的和意义
园本课程是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立足于园本实际,体现园本特色,以幼儿园的环境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而构建的课程。[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纲要》《指南》)颁布后所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断改进,很多幼儿园也在思考如何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幼儿园的发展去思考建立个性化的园本特色课程,走特色立园之路,以彰显学校的文化内涵,形成一校一品牌。
立体手工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我们结合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依据自己的意愿,以某一事物为核心,围绕该核心,用主题的形式把幼儿的立体手工学习内容串联起来,幼儿运用多种手工劳作手段和材料,制作出反映事物各式各样形态和独特风格的、立体形象的工艺美术作品,以表达他们对事物、对学习的认识和感受,进而创造美的作品,促进思维与小手动作的协调发展。因此,立体手工活动对培养幼儿认识事物、了解事物以及审美情感、审美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构建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是幼儿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也是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需要,更是幼儿园特色建设的需要。
二、构建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幼儿立体手工是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之一,是幼儿运用剪、折、撕、贴、塑等不同的造型手段进行的手工劳作,是培养幼儿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等能力,培养大胆操作、动手制作等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不要把美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由此可知,以孩子熟悉的地方环境为资源、对幼儿实施从感觉—想象—情感—理解—创造的立体手工园本课程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构建园本课程内容应建立在“以园为本”的基础上。
(二)体现预设内容与生成内容的有机结合。
(三)体现环境创设与主题内容的互相配合。
(四)体现主题内容与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2]
三、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
当前幼儿园在选择主题式立体手工教育内容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在立体手工内容的选择上,容易忽略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累积经验,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主题性不明显,随意性较强。
2.在材料的准备上,常常呈现出取材的随意性和单一性,对幼儿创作需要的思考不够。
3.在立体手工教学实施中,对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各种创作方法重视不够,妨碍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3] 《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4]幼儿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形象的。因此我们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主题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挖掘立体手工教育内容,注意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注重活动内容的基础性、生成性。[5]
主题内容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只有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内容,让幼儿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世界,才会引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我们以儿童发展为本,结合幼儿园打造立体手工美术教育特色,选取适合儿童发展、贴近幼儿社会生活的内容为切入口开展活动。
四、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构建的研究
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让幼儿在生活中“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
以笔者的幼儿园为例,在构建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研究中,我们在反思中调整策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走过了四个历程:
(一)第一阶段:围绕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开展研究
以《动物》为主题,大中小班共同围绕同一个主题、同一材料,在不同年龄级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定期开展课例观摩研讨,采取课前议定教学目标、集体讨论订正、课中观察记录、课后评价研讨的教研模式,边研究边调整边梳理,注重研讨过程,做好记录,积累过程性资料。
(二)第二阶段:围绕不同主题、同一材料开展研究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在开展活动时,存在目标设定年龄特点不清晰,没有关注不同年龄孩子的发展需要;材料准备单一或欠针对性、有效性;主题内容拓展存在局限性。针对这种现象,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围绕着不同主题、同一材料开展研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定一个主题,小班围绕《奇妙的花园》,中班围绕《美味的食物》,大班围绕《未来星球》主题,大家都以纸为主材料,以纸为媒介,分别开展研究活动。通过专题学习,互动研讨,加强对整合教材的分析,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幼儿积极体验为中心,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有机结合。 (三)第三阶段:围绕不同主题、不同材料开展研究
我们对前段研究进行反思、梳理、总结、提炼,不断调整研究策略,不断丰富立体手工的活动形式、学习内容,把课题研究的主题与之前研究过的课题研究的主题、区本地方课程的内容整合在一起,采取不同主题、不同材料开展研究。主题更贴近幼儿生活,内容更多样化;材料选择更丰富,如选取树枝、石子、叶子、贝壳等自然物作为制作的材料,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幼儿喜爱的材料。
我们选择和扩展教学主题,每个主题定出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环境创设、活动形式、教学内容、综合材料提供等4部分制定主题教学计划。(如下表)
我们边实践边摸索,不断丰富和完善立体手工的主题内容,整理如下:
(四)第四阶段:将主题式立体手工制作内容融合到游戏中
将主题式立体手工制作内容融合到每天幼儿一小时自主混龄游戏活动之中,让立体手工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美术“玩”起来。
在不断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本能,释放幼儿的游戏天性,“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在《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精神引领下,尝试在每天幼儿一小时自主混龄游戏中渗透立体手工制作活动,将游戏与园本课程有机融合。
在每天的一小时自主混龄游戏活动中,由幼儿自发创设游戏环境,自我选择活动主题,自由选择制作材料,自主选择玩伴(合作者),自己定下游戏规则,从混班到混龄,从个体到合作,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全园打破班界的混龄自主游戏的活动模式。教师与孩子一起商量、记录进区计划,将游戏还给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既培养幼儿初步建立自主计划意识,也有利于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幼幼互动、师幼互动的观察。
五、构建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的成效分析
(一)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
立体手工制作园本课程的研究,立足于幼儿生活经验,是真正生活化的教育,是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的,也是最有利于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最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在培养幼儿丰富的艺术素养的同时,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生活。实践证明,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运用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能力大大提高,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二)促进教师思辩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成长来自自身的内驱力,更来自外在的推力。我们以专题观摩研讨为切入点,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分别开展“对立体手工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思考”“同一内容在不同年龄段教学目标的拟定”“对立体手工活动主题内容选材的思考”等专题园本教研,教师们围绕着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的相关问题开展研修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行为、课程设置、观察与分析、判断与反思等科研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思辩能力。
(三)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精神为本,通过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研究,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更好地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自主自由,丰富学习形式,以集体学习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亲子互动等活动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拓展主题式立体手工内容,逐步形成园本特色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幼儿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近年来,幼儿园的研究成果分别向全国、省、市、区的幼教同行汇报,让参观者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所带来的视角冲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双赢局面,也让我园的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特色得以彰显,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课程内容是主题活动的核心。它是儿童即将参与的系列活动的导航灯,又是教师拟定活动方案的出发点。构建具有幼儿园特色的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是一个新课题。在选择主题式立体手工活动内容时,无论是幼儿生成还是教师预设,都离不开幼儿自身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教师只有多角度去关注、了解幼儿,才能真正明白幼儿的需要,支持和推进幼儿的学习活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获得全面发展。[6]只有建立了具有园本特色的教育价值追求,园本课程开发才能独具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春燕,王秀萍,秦元东.幼儿园课程论[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9.
[2]焦爱美.幼儿园園本课程内容的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子建,杨晓萍,殷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6]沈铁军.对主题活动内容选择的思考[J].幼儿教育,2010,(13).
责任编辑 满令怡
[关键词] 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课程内容
一、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构建的目的和意义
园本课程是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立足于园本实际,体现园本特色,以幼儿园的环境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而构建的课程。[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纲要》《指南》)颁布后所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断改进,很多幼儿园也在思考如何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幼儿园的发展去思考建立个性化的园本特色课程,走特色立园之路,以彰显学校的文化内涵,形成一校一品牌。
立体手工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我们结合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依据自己的意愿,以某一事物为核心,围绕该核心,用主题的形式把幼儿的立体手工学习内容串联起来,幼儿运用多种手工劳作手段和材料,制作出反映事物各式各样形态和独特风格的、立体形象的工艺美术作品,以表达他们对事物、对学习的认识和感受,进而创造美的作品,促进思维与小手动作的协调发展。因此,立体手工活动对培养幼儿认识事物、了解事物以及审美情感、审美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构建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是幼儿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也是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需要,更是幼儿园特色建设的需要。
二、构建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幼儿立体手工是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之一,是幼儿运用剪、折、撕、贴、塑等不同的造型手段进行的手工劳作,是培养幼儿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等能力,培养大胆操作、动手制作等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不要把美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由此可知,以孩子熟悉的地方环境为资源、对幼儿实施从感觉—想象—情感—理解—创造的立体手工园本课程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构建园本课程内容应建立在“以园为本”的基础上。
(二)体现预设内容与生成内容的有机结合。
(三)体现环境创设与主题内容的互相配合。
(四)体现主题内容与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2]
三、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
当前幼儿园在选择主题式立体手工教育内容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在立体手工内容的选择上,容易忽略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累积经验,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主题性不明显,随意性较强。
2.在材料的准备上,常常呈现出取材的随意性和单一性,对幼儿创作需要的思考不够。
3.在立体手工教学实施中,对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各种创作方法重视不够,妨碍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3] 《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4]幼儿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形象的。因此我们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主题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挖掘立体手工教育内容,注意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注重活动内容的基础性、生成性。[5]
主题内容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只有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内容,让幼儿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世界,才会引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我们以儿童发展为本,结合幼儿园打造立体手工美术教育特色,选取适合儿童发展、贴近幼儿社会生活的内容为切入口开展活动。
四、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构建的研究
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让幼儿在生活中“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
以笔者的幼儿园为例,在构建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研究中,我们在反思中调整策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走过了四个历程:
(一)第一阶段:围绕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开展研究
以《动物》为主题,大中小班共同围绕同一个主题、同一材料,在不同年龄级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定期开展课例观摩研讨,采取课前议定教学目标、集体讨论订正、课中观察记录、课后评价研讨的教研模式,边研究边调整边梳理,注重研讨过程,做好记录,积累过程性资料。
(二)第二阶段:围绕不同主题、同一材料开展研究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在开展活动时,存在目标设定年龄特点不清晰,没有关注不同年龄孩子的发展需要;材料准备单一或欠针对性、有效性;主题内容拓展存在局限性。针对这种现象,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围绕着不同主题、同一材料开展研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定一个主题,小班围绕《奇妙的花园》,中班围绕《美味的食物》,大班围绕《未来星球》主题,大家都以纸为主材料,以纸为媒介,分别开展研究活动。通过专题学习,互动研讨,加强对整合教材的分析,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幼儿积极体验为中心,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有机结合。 (三)第三阶段:围绕不同主题、不同材料开展研究
我们对前段研究进行反思、梳理、总结、提炼,不断调整研究策略,不断丰富立体手工的活动形式、学习内容,把课题研究的主题与之前研究过的课题研究的主题、区本地方课程的内容整合在一起,采取不同主题、不同材料开展研究。主题更贴近幼儿生活,内容更多样化;材料选择更丰富,如选取树枝、石子、叶子、贝壳等自然物作为制作的材料,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幼儿喜爱的材料。
我们选择和扩展教学主题,每个主题定出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环境创设、活动形式、教学内容、综合材料提供等4部分制定主题教学计划。(如下表)
我们边实践边摸索,不断丰富和完善立体手工的主题内容,整理如下:
(四)第四阶段:将主题式立体手工制作内容融合到游戏中
将主题式立体手工制作内容融合到每天幼儿一小时自主混龄游戏活动之中,让立体手工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美术“玩”起来。
在不断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本能,释放幼儿的游戏天性,“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在《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精神引领下,尝试在每天幼儿一小时自主混龄游戏中渗透立体手工制作活动,将游戏与园本课程有机融合。
在每天的一小时自主混龄游戏活动中,由幼儿自发创设游戏环境,自我选择活动主题,自由选择制作材料,自主选择玩伴(合作者),自己定下游戏规则,从混班到混龄,从个体到合作,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全园打破班界的混龄自主游戏的活动模式。教师与孩子一起商量、记录进区计划,将游戏还给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既培养幼儿初步建立自主计划意识,也有利于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幼幼互动、师幼互动的观察。
五、构建幼儿园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的成效分析
(一)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
立体手工制作园本课程的研究,立足于幼儿生活经验,是真正生活化的教育,是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的,也是最有利于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最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在培养幼儿丰富的艺术素养的同时,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生活。实践证明,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运用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能力大大提高,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二)促进教师思辩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成长来自自身的内驱力,更来自外在的推力。我们以专题观摩研讨为切入点,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分别开展“对立体手工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思考”“同一内容在不同年龄段教学目标的拟定”“对立体手工活动主题内容选材的思考”等专题园本教研,教师们围绕着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的相关问题开展研修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行为、课程设置、观察与分析、判断与反思等科研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思辩能力。
(三)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精神为本,通过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研究,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更好地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自主自由,丰富学习形式,以集体学习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亲子互动等活动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拓展主题式立体手工内容,逐步形成园本特色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幼儿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近年来,幼儿园的研究成果分别向全国、省、市、区的幼教同行汇报,让参观者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所带来的视角冲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双赢局面,也让我园的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特色得以彰显,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课程内容是主题活动的核心。它是儿童即将参与的系列活动的导航灯,又是教师拟定活动方案的出发点。构建具有幼儿园特色的主题式立体手工园本课程内容,是一个新课题。在选择主题式立体手工活动内容时,无论是幼儿生成还是教师预设,都离不开幼儿自身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教师只有多角度去关注、了解幼儿,才能真正明白幼儿的需要,支持和推进幼儿的学习活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获得全面发展。[6]只有建立了具有园本特色的教育价值追求,园本课程开发才能独具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春燕,王秀萍,秦元东.幼儿园课程论[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9.
[2]焦爱美.幼儿园園本课程内容的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子建,杨晓萍,殷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6]沈铁军.对主题活动内容选择的思考[J].幼儿教育,2010,(13).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