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关键是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但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如只停留在学生是主体的认识上,而不落实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也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一过程实施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劣。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面对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运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的人。他们的认知态度,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及认知结构则形成了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背景。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不妨换一下角色,在分析问题时,要以学生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发展水平着眼。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把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放在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位置,使他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特长,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特长来构建知识想象,分析解决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讲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乃是教学生“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才能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中虽然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其具体实施过程却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言道:“功夫下在课下,本领显在课上”。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培养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产生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有活泼热情,好奇好胜求知欲旺盛等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创设机会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以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育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如在讲鱼的呼吸这一部分内容时,如直截了当地把“鱼生活在水里,利用鳃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机械地去背,不能真正理解。于是,教学中我把这部分的内容做了这样的设计:①活鱼的鳃是什么颜色的?②鳃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的?③鱼是用什么方式保证了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连续不断地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经过仔细观察水中的鱼,寻找到了答案,自主轻松愉快的学习。
  如此开启学生思维的窗户,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快便出现“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引发以我为主体的中心思想。产生了主体意识,增加了学习生物学的内驱力,使学生自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启发质疑,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巧妙设疑,并及时地引导学生质疑。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得知识的状态。如在讲“叶的结构”时,拿出两片相同植物的叶,让学生比较这两片叶片正面、背面颜色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很快就发现叶片的正面颜色比背面的深。随之,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叶片的正面颜色要比背面的深呢?我又让学生观看秋天树叶飘落的情形。学生又发现,叶子在空中飘落到地面时,大多数叶子的叶片背面朝上。学生不禁有产生疑问:落叶为什么大多数叶片背面朝上?我指导学生动手去研究叶片的结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克服了学生被动的弊病,能很好地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重要教学原则。
  3、组织学生多动手,发展学生自主性
  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强调,要培养学生“具备查阅资料、索取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课本中提供的“小辞典”、“技能卡”等资料。如在“昆虫标本制作”一节中,学生对材料用具的准备感到茫然,我引导他们阅读课本中提供的“技能卡”,学生很快就准备和制作好所需的材料用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初步学会查阅和运用教材中的资料的能力。其次,在教学内容深化的过程中,教师所掌握的信息量已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报刊杂志、上互联网来获取更多的材料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进而将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整理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总之,素质教育的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将学生视为主体,这是整个教学的中心。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真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CRE)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包括笔试和上机操作两个部分.由于上机操作实践性很强,内容涉及面广,考生不仅要会理解题意,懂得如何操作,懂得操作格式,以及相应的
论文给出了基于COM+组件的网络考试系统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分层以组件实现计算机考试的平台模型,根据该模型构造了考试过程的几个重要的模块.实践表明,使用组件技术能很好地实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在体育课上经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这需要良好的教育理论基础,也需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一名低年级的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越长越能体会到低年级体育教学并非易事,我们需要不断积累并提升、丰富自身的素质。结合笔者在小学低年级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讲究
本文对适用于各种编程语言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基本流程、功能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考试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法.该系统能够在网络环境中运行,可以保证考试安全
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然而,我们考察现行初中音乐教学,就会发现很多许多与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的现象: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片面偏向知识、技能取向;课程结构分科主义倾向严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要使新课标倡导
在概述计算机考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具有自动阅卷功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系统.提出了记分点的概念.论述了自动阅卷功能的实现策略,并以Word模块为例,说明了自动
本文探讨了在成人高等计算机教育中如何改变教育观念形成创新环境;如何改变教育机制促进创新;如何更新培养目标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形成思维创新和如何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教教学设备的投入,使得我们的学生也能享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下的教育,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真正服务于教学,这还得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作更多地学习和尝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旗下,我也投入极大的热情进行了一些尝试,尝到了许多甜头,也走了不少弯路,对于合理利用电教媒体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莫过于要将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合理利用,切莫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学法指导应该是教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学法指导的一些尝试:  一、在概念学习中进行学法指导  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教学中。比方说
本文主要介绍计算机远程教育双向通信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现代网络条件下的实现形式和远程教育网站中的相关系统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