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国有

来源 :学理论·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or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国家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开局之年,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国有企业发展定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老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前景令人鼓舞。从总体上看,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多、国有企业多,这些特点决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我们必须正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问题,即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解决传统产业改造问题,必须解决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问题,必须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进一步提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要性的认识,要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际出发,推进结构调整,加速新技术的推广与研发,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因此,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国有企业发展定位为突破口,以哈尔滨市为例进行分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企业再造必须以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突出国有企业的职能作用。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发展;振兴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8)20—47—05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国家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开局之年,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国有企业发展定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老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前景令人鼓舞。从总体上看,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多、国有企业多,这些特点决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我们必须正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难度,即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解决传统产业改造问题,必须解决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问题,必须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进一步提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要性的认识,要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际出发,推进结构调整,加速新技术
  的推广与研发,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哈尔滨市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哈尔滨市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体系及工业体系的完善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在整个老工业基地中,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突出重要地位,“一五”期间,156个国家重点项目有58个在东北三省。目前,东北地区已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建成了一批重要的工业城市,不仅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装备,而且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哈尔滨市是国家在“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当时我国156项重点工程,在哈尔滨市的就有13项。现在已形成了以机电工业为主体,轻工、纺织、医药、食品、汽车、冶金、电子、建材、化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哈尔滨市的“三大动力”厂、“十大军工”厂在全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电站设备、轴承、工量具、农林机械、工程机械、电工仪表、亚麻、铝镁加工材,以及飞机、坦克等军工产品,几十年来,为各地提供了大批装备和配套类产品,为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哈尔滨市经济结构格局来看,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市场空间和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拉动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2007年,哈尔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7.7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02.6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86.6亿元,增长14.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8%、41.6%和51.6%。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投资增势强劲。2007年上半年,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倍,这是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启动以来,首次出现上半年完成投资同比增长的趋势。截止2007年上半年,全市列入国家计划的49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已开工46个,占全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的93.9%,累计完成投资58.2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54.1%。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投资增幅首次高于全市工业投资增幅,上半年,全市投资完成19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6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在工业投资中,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完成投资增幅高出全市工业投资增幅223.3个百分点。2008年是哈尔滨市全面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五年。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列入国家计划的57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已经开工53个,占全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的93%,累计完成投资68.5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60.5%,其中,2008年一季度完成投资1.4亿元,是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启动四年来一季度完成投资最高的一年,增幅比上年同期增长1.2倍,再创新高。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哈尔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动力
   2003年末,哈尔滨市共有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818户,职工总数69.3万人,国有资产总额789亿元,负债总额70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9.2%。到2006年末,全市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减少为758户,在岗职工总数102,801人。其中,市本级368户,区县390户。全部企业资产总额730.7亿元,负债513.5亿元,所有者权益177.3亿元(其中,国有权益净额155.2亿元),总资产负债率为70.28%,其中,市本级企业在岗职工86,759人,资产总额593.8亿元,负债348.2亿元,所有者权益205.7亿元(其中,国有权益净额184.1亿元),总资产负债率为58.64%;区县企业在岗职工16,042人,资产总额136.8亿元,负债165.3亿元,所有者权益-28.5亿元(其中,国有权益净额-28.9亿元),总资产负债率为120.8%。经过三年改革攻坚,全市超过90%的国有企业完成改制,理顺职工劳动关系67万人,共支付改制成本140亿元,到2006年末,全市累计完成改制企业1726户,虽然国企数量减少了58.9%,但国有净资产由3年前的85亿元上升到155.2亿元,国有资产集中度显著提高;企业产权结构也由过去“一股独大”、“一股独占”的形态,变为较为合理的国有参股、控股,多元持股模式,155.2亿的国有净资产控制着730.7亿元的企业总资产,控制率达1:5,国有资产控制力快速提升;负债率由三年前的89.2%下降到70.3%,下降了18.9个百分点,国有资产质量明显增强。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市通过重点企业改制改组引进战略投资超百亿元,转让国有资产收益达38.6亿元。通过重点推进一批对全市具有影响和示范作用的优势骨干企业的改革改组,初步建立了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2006年,哈尔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90亿元,比2002年增长90%,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8.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7.6亿元,比2002年增长57.8%,其中,哈尔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0.9亿元,比2002年增长123%;实现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7%,比2002年增长1.8倍;实现利税52.1亿元,同比增长38.9%,比2002年增长29.3%。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哈尔滨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
   从历史上看,哈尔滨市是随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新兴工业城市,哈尔滨市的老工业基地是靠国家投资建设起来的,国有经济比重相对大,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因历史的原因所形成的所有制结构及产业结构给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及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国有企业庞大的国有资产,在改革开放前是靠国家计划性的高积累、低工资政策形成的,由此留下了一笔社会保障的欠帐,企业改革及技术创新,主要靠银行贷款,又留下了沉重的债务。目前,在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中,传统产业仍占重要地位。据有关部门统计,哈尔滨市传统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左右,传统产业仍是哈尔滨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债务缠身的矛盾愈来愈加突出,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二是企业债务结构不合理,负担沉重,加大了产业成本;三是企业效益低,企业科技研制开发经费不足;四是产品更新换代进程缓慢,市场竞争乏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低;五是企业社会保障及债务包袱沉重等问题,制约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哈尔滨市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仍显滞后的状态。
  2007年哈尔滨市在国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其主要经济指标比较:生产总值2436.8亿元,列第12位;累计同比增长13.5% ,列第15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0.6亿元,列第14位;累计同比增长27.3% ,列第7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列第13位;累计同比增长19.1% ,列第1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2.8亿元,列第14位;累计同比增长16.7% ,列第12位。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各项经济指标排名都是比较靠后的。因此,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国有企业发展的任务将任重而道远。
   另外,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任务艰巨,改革成本的瓶颈制约突出。公益性企业改制进展缓慢,交通、供排水、物业供热等公益性企业改革尚处于启动和调研阶段,改制取向仍然没有明确。由于哈尔滨市并轨工作已经结束,又受国家大幅度调整现行土地政策的影响,致使改制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缺乏,一些企业改制方案难以实施,企业家属区供水、供热和物业分离移交费用缺口较大。偿还企业职工内欠压力大,企业内欠债务负担沉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尤为紧迫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采取与并轨人员签订协议的方式偿还债务的,由于筹资难,按照省里要求年内完成偿还职工欠款任务压力非常大。
   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的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外向度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显著,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等问题,体制性、机制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哈尔滨市国有企业发展趋势
  
  哈尔滨市作为全国省会城市占地面积最大和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黑龙江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和“窗口”城市,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振兴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与国有企业发展必将起到区域辐射作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实质就是对其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因此,振兴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与国有企业发展的着眼点是从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挑战、加快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出发。从总体上看,哈尔滨市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面临着由原材料为主向高度组装、加工阶段过渡。从发展趋势上看,哈尔滨市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哈尔滨市的工业化又是在发达工业国家工业化后向信息化发展。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已经不允许搞完工业化再搞现代化,而是工业化、现代化同时并举,所以,振兴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与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从经济发展实践上看,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创新和发展的思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通过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哈尔滨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在国家宏观调控与地方发展冲动和市场自发扩张的三者较量中,调控的力度是有限的,支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固定资产投资会继续保持持续增长。一是在建规模较大,需要继续施工投入,速度的惯性将使投资保持相当规模。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好转,投资的资金来源相对宽松。哈尔滨市工业经过建国以来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装备、食品、医药等相当一部分行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四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4.2%,已成为带动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的政策取向,有利于哈尔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哈尔滨市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发展。哈尔滨市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八五”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现已形成以制造业为主体、行业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比较强劲的工业体系。全国40个大类行业中,哈尔滨市有35个;全国539个小类行业中,哈尔滨市有392个。现正建设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化工工业基地。优势产业发展为工业投资奠定了现实基础。通过3年的国企改革,2007年哈尔滨市国有工业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了一半,但2007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经济仍实现增加值81.4亿元,增长12.6%。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哈尔滨市国有企业发展的对策
  
  目前哈尔滨市国有企业数量减少近60%,其特点表现为产权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国有企业在优势产业中的作用逐步发挥出来,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哈尔滨市国有企业发展定位,不仅是理论和决策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由老工业基地城市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的必经阶段。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企业再造必须以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国有企业将突出的职能是:主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国家调控能力的重要支点,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装备制造业向企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经济规模化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已由调整改造阶段进入全面振兴阶段,东北地区在资源丰裕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价格、工业成本以及重工业化等方面皆具有比较优势,如何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机遇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步伐
   第一,突出战略重点。要加快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支撑传统产业,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加大重点项目的选择和培育,自主创新,形成和发展哈尔滨市科技新优势。第二,拓宽投资渠道。要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培育规范的资本市场,扩大社会筹资规模,建立科技成果、项目供需、资本之间的桥梁,以此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促进资产有效流动。第三,完善服务体系。要加快发展科技市场或中介咨询机构,促进科技成果交流与转化,重点扶持科技创业中心、科技园区,提高科技孵化器的使用功能,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第四,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要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应强化宏观政策的导向,逐步由一般性服务走向介入式服务,重视政策、规划、引导功能的发挥。第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老工业基地对国家曾做出过巨大贡献,因此,历史遗留的社会保障欠帐和改革中遇到的困难最大,所以,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理应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应率先把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进来。第六,设立老工业基地发展基金。建议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年度拔付专项资金或专项贷款和政策性贴息,用于老工业基地重点项目的投入,加快老工业基地“工业强市”目标的实现,以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城市竞争力,开拓老工业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二)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强对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的跟踪服务,着重解决好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等瓶颈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推进。加强政、银、企合作,大力培育风险投资市场,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加快资源整合,促进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集中,推进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汽车、电站成套设备、农副产品深加工、抗生素类药物、精细化工等产业链。以项目建设支撑产业链条延伸、促进产业配套。尽快明确全市园区工作管理职能,整合“一区数园”的空间布局,全面提高园区建设服务水平。强力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起步区入区项目建设,加快提升工业新区产业实力和承载功能。
  (三)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抓紧解决体制性、机制性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坚持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逐步完善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统一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建立并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为方向,继续推进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企业全面实施开放式改革,除极少数军工企业和特殊行业外,主要改制为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引导扶持企业进行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主体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依法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产权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要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加大工业调整、改造和创新力度,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体系由门类齐全的保障供给型向发挥优势特色的市场需求导向型转变,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产业为主体,配套产业和特色产业跟进发展的新格局。
   (四)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
   国有企业发展要突出发展规模经济,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调整、改造和创新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打造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四大基地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起到牵动带动作用。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有企业也应起着龙头带动作用。这对于提升哈尔滨市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设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城市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担负修路、建桥、环境整治、供热、供排水、公共交通等主要任务,在城市的基础设施、环保等建设中其地位和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为提升全市的教育、卫生、社保、就业、住房、平安、环境、文化等问题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五)明确国有企业发展重点
   振兴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以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为着眼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监管、运营、发展”的思路,完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完善国有资产进退合理流动机制。实施重点国有企业发展战略,通过资本运营、资源整合和产业发展,实现国有企业结构的优化,增强国有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创新产业等途径,优化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和领域中、区域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分布,使国有企业进入资产优、整体强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六)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创新水平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及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人为本,走科技兴企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而这期间的人才作用至关重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有企业要积极创造人才兴企的良好氛围,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方面建立一套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持续国有企业竞争性人力资源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进而完成企业目标,即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企业生产流程创新、组织流程创新,以战略—结构—流程为思路,进行企业战略结构调整。也可以用外资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引进吸收外方技术、管理、品牌、营销网络进行投资,并在具体实践中规范实施重点,完善实施细则,突出国有企业再造的现实性。
   四、结束语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国有企业发展定位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其现实意义,国有企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从全局的角度考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国有企业发展定位问题,才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哈尔滨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2]哈尔滨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3]哈尔滨市委十二届全会文件,2007年.
  [4]哈尔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
  
  (责任编辑/石银)
其他文献
摘要: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一部厚重而又意味绵长的著作。两位主人公合而为一的“游戏人生”,蕴藏着深厚的审美意味,也是这部作品真正的内在深刻性。当疯癫成为一种游戏,狂欢也就是一种美了。本文试图运用巴赫金的狂欢诗学和席勒的“游戏之美”去探寻《堂吉诃德》中潜藏的“游戏之道”,发掘作品所展现的人性之美。  关键词:堂吉诃德;游戏;狂欢诗学;审美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棚改工程对于辽宁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一项成就显著的惠民工程。本文对棚改政策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概括,同时,指出了调研中发现的某棚改新区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棚改政策;棚改工程;新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8)20—58—02    辽宁棚户区改造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2005年的“一号工
期刊
摘要: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领域的公共品。本文从公共品供给视角,通过比较纳什均衡总供给与帕累托最优总供给,指出每个国家对于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这种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是不足的,需要加强协调和管理,并且纳什均衡供给的结果表明,高收入国家提供公共品,在建立国际货币体系上要肩负责任与义务,低收入国家可搭便车。国家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差异及变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和变迁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公共品供给;国
期刊
摘要:大学生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亮点,在旅游客源市场划分当中,高校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且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为了更好的为大学生设计合适的旅游产品,同时有效的开拓旅游消费市场,抓住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特征意义重大。文章对长沙市三大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旅游消费抽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在校大学生的旅游消费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消费
期刊
摘要: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本身也就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同步的,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以生态文明发展为前提。因此,和谐广西的建设需要在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在建设生态文明广西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推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和谐广西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035—03    上世纪80
期刊
摘 要:中国财税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与探索,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公共财政”的发展历程,归纳起来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4年,通过“放权让利”激发各方面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几乎窒息的国民经济的活力;第二阶段:1994~1998年,这一阶段的改革突破了以往“放权让利”思想的束缚,走上了转换机制、制度创新之路,重构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体制;第三阶段:1998~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党中央确定了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盘锦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各项政策,制定出适合盘锦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民生活消费的变化,从实物消费向货币消费的转变;从单纯购买物品向物品和服务并重的转变;从物质享受到物质、精神双重享受的转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农民吃的精起来,服饰靓起来,住房大起来,耐用消费品多起来
期刊
摘要:在《沙扬娜拉》一诗中,徐志摩充分发掘了现代汉语的诗意美,从标题的音译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意象的组合及重复的巧妙使用,使得依依惜别的情感浓郁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关键词:徐志摩《沙扬娜拉》;现代汉语;诗意;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2—70—02    《沙扬娜拉》是徐志摩陪同泰戈尔扶桑(日本)之行的一个收获。《沙扬娜拉》诗最初共
期刊
摘要:在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论述中,实证与人本主义论述角度截然不同。实证主义强调集体对个体的制约作用,人本主义强调个体对集体的建构作用。但我认为它们都是在把怎样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作为讨论的前提。因为即使是强调由人入手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人本主义实质上也只是把人对自然物的态度转移到了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了缓解,理论前提的转换成为了可能。  关键词:个体与集体;
期刊
摘要:以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为观察视角,从叙事者、叙述时间对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进行具体的阐释,力图发现该小说在叙事上独立于一般小说的一些特异之处,并指出其中折射出的文学旨趣和艺术追求,以及它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我”;叙事学;《尘埃落定》;“傻子”;叙事者;叙述时间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2—72—02    结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