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感染和熏陶着学校的每一个人。近年来,下两镇小学在全县唯一一位治校经历长达20年的女校长蔡云岚同志的带领下,贯彻落实县局“一村一品,一校一特”的办学模式,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核心,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评估一直位居全县前列,成为南江县农村小学的一面旗帜。
一、校长品位追求——“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学校文化建设,不论是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班级文化、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均是校长思想的引领下的必然结果。“一所好学校,必有一位好校长。”校长在学校发展中,既要前瞻性地规划学校远景,又要脚踏实地地从每一步、每一个阶段做实做好。办学是为每一个师生生命发展奠基的工作。学校的环境策划、校门设计、景观设计、文化长廊、墙壁文化等每一个方面都体现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学校坚持“‘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三特’(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有特长);科学育人,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策略,初步形成“书香校园,健康校园,德馨校园”的办学特色,积淀了“艰苦创业,团结奉献,求真务实,勇创一流”的学校精神。在遵循“勤奋创新,文明健美”的校训中,突出“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实现全面发展加特长”的育人特色。
二、发展思路引领——“科研兴校,名师强校”
由于学校一直以来坚持了常规教研精细化管理。1998年在全县教学常规工作中最先推出了精细化管理模式,迎来了全县兄弟学校同行来校检查和指导现场会。在这些“常态”的教学研究中,老师们发现和积累了许多教育教学问题:如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方法,农村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方法等教育问题,于是自然地催生了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工作,2006年结题的巴中市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策略研究》是南江县首个由农村小学申报立项研究结题的课题。2008年灾后,针对震后农村小学生贫乏的课外活动而研究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生课外活动组织策略》,于2009年结题,其科研成果“农村小学课外活动组织‘四二’模式”巴中市政府评为“三等奖”。现在承担省教科所的一个子课题《农村小学经典诵读的组织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发展了学校,同时也锤炼了一大批教师,使其中的优秀者能成为本校的“名师”,并从县内逐步走向巴中市乃至四川省内。如巴中市小语学会理事张智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省级骨干教师。
三、团队精神感染——“和谐互助,协作共进”
凡在我校的工作或工作过的所有老师,都会深切地感受到下两小学的这种精神。学校内的教师家中凡是有婚丧嫁娶等大小事儿,不用谁去组织,老师们就会自觉地前去当帮手。当然,这仅只在生活上的一个和谐互助的小细节。在工作中,变种精神就会完全地彰显出来。新教师会悉心地得到一至二位中老教师的教学指导,“师徒结对”活动会让新教师“一年熟业务,三年成新秀,五年懂教学”。同时学校实行“三级式层级管理”体制(即学校宏观、教研年级组具体指导、教师个人自我学习),同年级组内教师相互学习,同课观摩、课间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协作共进活动随时存在:老教师不以自己年老经验丰富而固步自封,也不以向年青教师请教学科前沿知识而丢面子,而年青教师也不以记忆力好反应快而沾沾自喜,老中青三级教师互相学习已基本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学校近10年来,出现了省级骨干教师2人,县农村特级教师后备人选2人,省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2人,市县级骨干教师6人。从我校走出去了大批优秀教师担任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为其他兄弟学校输送优秀青年校长3人;转行至县市级行政岗位上的优秀教师3人。下两镇小学被当地人们称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四、育人氛围熏陶——“活动育人,明德慎行”
2007年,由台湾巨商王永庆先生出资捐建的“下两小学明德楼”完工投入使用。“明德”让我校的这一教育理念更加明晰:“大学之道,在于明德”,这个“德”是传承了数千年的民族美德。我们就充分地诠释“明德”的内涵,加强学生的规则教育、感恩教育、孝道教育、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并将其具体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少先队活动中。“花园建在边境上”少先队主题活动获全国金奖发。同时艺体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在县校外活动中心的指导下,如火如荼地得以开展。全国“快点杯”校园合唱节目获国家级组织奖,由胡成东老师指导的学生制作的网页——《美丽的家园》,获省三等奖、县一等奖。
五、课程资源整合——“艺术特色,德馨校园”
学校重视校内资源的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校本课程开发。如留守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任性、自我为中心、不会体贴长辈、不会感激他人、不会与他人相处……”,皆因其“明德、慎行”方面缺少必要的教育,学校在加强留守学生教育和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指导培训中,编写了《礼仪与规则》这本校本教材(现在正在完善中),教材中将学生在学校内、在家庭里、在社区等公共场所中应怎样做才能尊重别人和受到人尊重,用儿歌、三字经及讲故事等方式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校本教育中,懂得如何孝敬老人、如何关心他人、如何与人相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熏陶和感染。
一、校长品位追求——“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学校文化建设,不论是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班级文化、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均是校长思想的引领下的必然结果。“一所好学校,必有一位好校长。”校长在学校发展中,既要前瞻性地规划学校远景,又要脚踏实地地从每一步、每一个阶段做实做好。办学是为每一个师生生命发展奠基的工作。学校的环境策划、校门设计、景观设计、文化长廊、墙壁文化等每一个方面都体现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学校坚持“‘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三特’(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有特长);科学育人,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策略,初步形成“书香校园,健康校园,德馨校园”的办学特色,积淀了“艰苦创业,团结奉献,求真务实,勇创一流”的学校精神。在遵循“勤奋创新,文明健美”的校训中,突出“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实现全面发展加特长”的育人特色。
二、发展思路引领——“科研兴校,名师强校”
由于学校一直以来坚持了常规教研精细化管理。1998年在全县教学常规工作中最先推出了精细化管理模式,迎来了全县兄弟学校同行来校检查和指导现场会。在这些“常态”的教学研究中,老师们发现和积累了许多教育教学问题:如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方法,农村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方法等教育问题,于是自然地催生了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工作,2006年结题的巴中市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策略研究》是南江县首个由农村小学申报立项研究结题的课题。2008年灾后,针对震后农村小学生贫乏的课外活动而研究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生课外活动组织策略》,于2009年结题,其科研成果“农村小学课外活动组织‘四二’模式”巴中市政府评为“三等奖”。现在承担省教科所的一个子课题《农村小学经典诵读的组织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发展了学校,同时也锤炼了一大批教师,使其中的优秀者能成为本校的“名师”,并从县内逐步走向巴中市乃至四川省内。如巴中市小语学会理事张智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省级骨干教师。
三、团队精神感染——“和谐互助,协作共进”
凡在我校的工作或工作过的所有老师,都会深切地感受到下两小学的这种精神。学校内的教师家中凡是有婚丧嫁娶等大小事儿,不用谁去组织,老师们就会自觉地前去当帮手。当然,这仅只在生活上的一个和谐互助的小细节。在工作中,变种精神就会完全地彰显出来。新教师会悉心地得到一至二位中老教师的教学指导,“师徒结对”活动会让新教师“一年熟业务,三年成新秀,五年懂教学”。同时学校实行“三级式层级管理”体制(即学校宏观、教研年级组具体指导、教师个人自我学习),同年级组内教师相互学习,同课观摩、课间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协作共进活动随时存在:老教师不以自己年老经验丰富而固步自封,也不以向年青教师请教学科前沿知识而丢面子,而年青教师也不以记忆力好反应快而沾沾自喜,老中青三级教师互相学习已基本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学校近10年来,出现了省级骨干教师2人,县农村特级教师后备人选2人,省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2人,市县级骨干教师6人。从我校走出去了大批优秀教师担任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为其他兄弟学校输送优秀青年校长3人;转行至县市级行政岗位上的优秀教师3人。下两镇小学被当地人们称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四、育人氛围熏陶——“活动育人,明德慎行”
2007年,由台湾巨商王永庆先生出资捐建的“下两小学明德楼”完工投入使用。“明德”让我校的这一教育理念更加明晰:“大学之道,在于明德”,这个“德”是传承了数千年的民族美德。我们就充分地诠释“明德”的内涵,加强学生的规则教育、感恩教育、孝道教育、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并将其具体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少先队活动中。“花园建在边境上”少先队主题活动获全国金奖发。同时艺体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在县校外活动中心的指导下,如火如荼地得以开展。全国“快点杯”校园合唱节目获国家级组织奖,由胡成东老师指导的学生制作的网页——《美丽的家园》,获省三等奖、县一等奖。
五、课程资源整合——“艺术特色,德馨校园”
学校重视校内资源的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校本课程开发。如留守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任性、自我为中心、不会体贴长辈、不会感激他人、不会与他人相处……”,皆因其“明德、慎行”方面缺少必要的教育,学校在加强留守学生教育和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指导培训中,编写了《礼仪与规则》这本校本教材(现在正在完善中),教材中将学生在学校内、在家庭里、在社区等公共场所中应怎样做才能尊重别人和受到人尊重,用儿歌、三字经及讲故事等方式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校本教育中,懂得如何孝敬老人、如何关心他人、如何与人相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熏陶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