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80年代是小城镇大发展的时代。小城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当时的一大现象。三十年过去,当年有一批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了大块儿头。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一些地方相继提出,要将人口比较多、实力比较强、后劲比较足的小城镇培育成为小城市,“小城市热”已在眼前。
小城市脱胎于小城镇,二者之间有着血脉联系。30年前的那一波小城镇热,现在演化成小城市热,也符合事物成长的内在规律。但是,今天当我们高调推进小城市发展的时候,有必要回顾与反思昔日小城镇论的思维误区。因为稍不注意,可能会如当年一样,跌入误区,影响小城市的健康发展。
80年代出现小城镇现象,除了有政策动力外,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小城镇论”在支撑。其中以费孝通的“小城镇论”影响最深远,明确提出“小城镇是一个大问题”。
客观而论,费老开创的小城镇论,至今仍熠熠生辉。只是后来小城镇论自身并无进一步发展,陷入了思维误区。如今的反思,也是针对这个思维误区而言。
首先是认识上的盲目夸大。就连费老本人也曾用“最”字来表述小城镇的作用,他说:“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小城镇”。说小城镇重要当然没问题,但上升到“最”,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说小城镇、大战略也没有错,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进步,恐怕才是更大的战略。
过去的发展再三表明:农村有农村的一系列问题,但城市也滋生种种疑难杂症;大城市固然有大城市病,小城镇照样会染上小城镇病,如耕地浪费、能源浪费等等。
另一个思维误区是在城镇化过程中过度使用政策之力。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对小城镇设置的标准进行了规定,这个标准有人为刺激小城镇数量增长的用意。当时的出发点之一,是希望通过小城镇的发展,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打开一个缺口,从而让农民进城;同时又希望通过小城镇发展,人为阻断农民进入大中城市。
可带来的结果却南辕北辙: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大中城市仍然人满为患;小城镇尽管遍地皆是,但却无法强力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力较弱。从1982年至1987年的五年间,全国范围内的建制镇迅速扩张,数量增加了3倍,达到一万多个。但是,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小城镇的人口规模不足七八千人,无法实现集聚效应,甚至出现无力运转的局面。
第三个思维误区是认为小城镇就是低等级城市,因而设计、建设就简单地按低于城市的标准进行。
实际上,小城镇兼具乡村禀赋,又有城市特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构成,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城市还复杂。但现实是骨感的,我们甚至连小城镇建设的许多具体标准都没有,几乎是套用城市的“模板”来进行。在过度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小城镇本色尽失,魅力全无,失去了最有价值的自我。
最后一个误区是过于推崇小城镇经济
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并且希望用经济数量来证明小城镇论的科学性。如此一来,地方政府普遍将小城镇制造业的发展摆在最显赫位置,用最宽容的姿态对待生态环境的破坏。高排放、高污染的制造业成为小城镇繁荣的追求,留下了许多后患。
如今小城市发展势头正足,正需要冷静地保持警惕。
有地方政府说,未来十年、二十年,小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消费水平提高等将构成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小城市因此被紧紧地套上GDP的枷锁;有的省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小城市培育计划,政府不遗余力地在小城镇的头上戴上小城市的帽子,许多行政性资源开始向若干小城市重点倾斜;还有的地方认为小城市的榜样就是中等城市与大城市,小城市套用中等城市规划的现象比比皆是,完全不顾其独特的定位与成长路径。
种种现象都让人想起彼时小城镇论的阴影。
现在是否存在着小城市论的误区?如果我们对城镇化的规律没有认识,对小城市没有清晰的思考与认识,一旦“热”出了问题,代价不可想象。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
小城市脱胎于小城镇,二者之间有着血脉联系。30年前的那一波小城镇热,现在演化成小城市热,也符合事物成长的内在规律。但是,今天当我们高调推进小城市发展的时候,有必要回顾与反思昔日小城镇论的思维误区。因为稍不注意,可能会如当年一样,跌入误区,影响小城市的健康发展。
80年代出现小城镇现象,除了有政策动力外,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小城镇论”在支撑。其中以费孝通的“小城镇论”影响最深远,明确提出“小城镇是一个大问题”。
客观而论,费老开创的小城镇论,至今仍熠熠生辉。只是后来小城镇论自身并无进一步发展,陷入了思维误区。如今的反思,也是针对这个思维误区而言。
首先是认识上的盲目夸大。就连费老本人也曾用“最”字来表述小城镇的作用,他说:“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小城镇”。说小城镇重要当然没问题,但上升到“最”,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说小城镇、大战略也没有错,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进步,恐怕才是更大的战略。
过去的发展再三表明:农村有农村的一系列问题,但城市也滋生种种疑难杂症;大城市固然有大城市病,小城镇照样会染上小城镇病,如耕地浪费、能源浪费等等。
另一个思维误区是在城镇化过程中过度使用政策之力。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对小城镇设置的标准进行了规定,这个标准有人为刺激小城镇数量增长的用意。当时的出发点之一,是希望通过小城镇的发展,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打开一个缺口,从而让农民进城;同时又希望通过小城镇发展,人为阻断农民进入大中城市。
可带来的结果却南辕北辙: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大中城市仍然人满为患;小城镇尽管遍地皆是,但却无法强力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力较弱。从1982年至1987年的五年间,全国范围内的建制镇迅速扩张,数量增加了3倍,达到一万多个。但是,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小城镇的人口规模不足七八千人,无法实现集聚效应,甚至出现无力运转的局面。
第三个思维误区是认为小城镇就是低等级城市,因而设计、建设就简单地按低于城市的标准进行。
实际上,小城镇兼具乡村禀赋,又有城市特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构成,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城市还复杂。但现实是骨感的,我们甚至连小城镇建设的许多具体标准都没有,几乎是套用城市的“模板”来进行。在过度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小城镇本色尽失,魅力全无,失去了最有价值的自我。
最后一个误区是过于推崇小城镇经济
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并且希望用经济数量来证明小城镇论的科学性。如此一来,地方政府普遍将小城镇制造业的发展摆在最显赫位置,用最宽容的姿态对待生态环境的破坏。高排放、高污染的制造业成为小城镇繁荣的追求,留下了许多后患。
如今小城市发展势头正足,正需要冷静地保持警惕。
有地方政府说,未来十年、二十年,小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消费水平提高等将构成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小城市因此被紧紧地套上GDP的枷锁;有的省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小城市培育计划,政府不遗余力地在小城镇的头上戴上小城市的帽子,许多行政性资源开始向若干小城市重点倾斜;还有的地方认为小城市的榜样就是中等城市与大城市,小城市套用中等城市规划的现象比比皆是,完全不顾其独特的定位与成长路径。
种种现象都让人想起彼时小城镇论的阴影。
现在是否存在着小城市论的误区?如果我们对城镇化的规律没有认识,对小城市没有清晰的思考与认识,一旦“热”出了问题,代价不可想象。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