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语文命题在考查考生必备知识掌握情况基础上,了解考生人文性、趣味性以及知识性的发展情况,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及精神底蕴,以此来反馈语文学科在发挥育人品德、审美方面的价值。而目前,为确保高考命题的科学性,也命制了选做题对应考查语文选修课程学习中取得的成果,在试卷中虽然比例不重,却成为考生重点的失分之处。为此,本文以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为研究对象,对考生这部分内容普遍失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备考策略,以期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变考生失分情况。
一、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普遍失分的原因分析
选做题文学类阅读中的命题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文学本身则含有丰富的文学价值、情感价值,考查考生对语言人文性的感悟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能力,因此,与常规阅读题目相比,这部分题目难度更大,从而导致失分情况普遍。具体分析,失分原因如下:
(一)粗心大意,忽视文章中心主旨
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人人紧张、人人谨慎,从而导致许多考生在考场上受环境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想要快速答题,忽视阅读材料、文章主旨的内容,所做答案与文章中心主旨相悖,导致失分。
例如,2011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选择陈秉汉的《严冬海猎》,第一题中为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其中第一部分画线处位于文章开头,第二部分画线处则位于文章结尾,具体描写为:(1)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2)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阅读全文后考生可发现文章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海龙的坚强性格展开,那么文章中的景色描写均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但很多考生在答案上仅写出描写景色是为了介绍客观环境,未深入写明描写在文章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导致失分。
(二)审题不严谨,忽视题目要求
由于考场上内心紧张,很多考生容易忽视题目中给出的重要信息或关键词,单凭主观臆测进行作答,导致回答不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例如,2012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选择韩开春的《荷叶》,其中第二题要求考生根据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很多考生的回答仅依据自身阅读后对文章以及“我”的理解,并未结合文意,从而导致回答不符合题目要求。文章中第4、5、6自然段均给出了充足的分析,表明“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根据题目要求,在文章中找准原文对应段落,则可全面、准确解答题目。
(三)用语不当,忽视原文要求
语文考试中常见的设问方式有作用、意图、情感等,对于这些题目的回答如果仅采用罗列术语的方式,将使答案空洞无味,无法反馈出题目对考生人文性、趣味性的考查意图,从而也成为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
例如,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选择师陀的《过岭》,其中第二题为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多数考生的回答则是通过全文阅读发现“我”在骑马后了解到“马性”为坚韧、聪明、善解人意等,这样的回答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仅是将答案罗列,并未根据理解对“马性”进行深入的解答,从而导致答案空洞,忽视了考查者的真实意图。
二、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备考策略分析
(一)立足文章,理解立意,把控主旨
在高考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所选材料以散文、小说等具有文学色彩的文章为主,意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批判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由上述举例也可发现,多为名家名篇,因此,文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非闲来之笔,均经过作者反复斟酌、锤炼,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组成句子、段落,服务于文章主旨与中心思想的表达。这就说明考生在回答任何问题时都应基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与把控,无论是景色描写、抒情或特色语言的运用,其与主旨之间均保持着统一性,读懂文章的主旨,并围绕主旨进行思考与组织答案,避免出现偏离原文主旨、忽视命题者意图等情况。但同样需要注意,很多考生认为弄懂文章主旨需通过对文章的细读,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这样往往会在考场上浪费大量时间这就要求考生不断提升阅读速度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掌握有效信息,帮助自身理解文章含义。而弥补这些能力的欠缺,则成为考生备考阶段的主要任务,教师以及考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薄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
(二)立足题目,审清题意,问答对应
审题过程中,简短的题干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什么是有效的审题?就是考生在阅读题干后清楚地了解哪些詞汇对答案的回答范围、获取答案的条件进行了限制,如有些题目中给出“结合全文回答”“结合文章第4~6自然段”回答,这些要求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必须按照要求寻找获取答案的范围。审清题意,则是通过审题了解到问题的关键点。如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的《过岭》,其中第三题要求结合全文对作者过岭的三个阶段的丰富的心理感受进行分析,其中“三个阶段”则表明考生要结合每个阶段的情况一一进行作答,但很多考生忽视题目要求,笼统地对作者的心理感受进行概括,从而导致丢分。
具体来讲,审题需弄清答题范围,如在2011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严冬海猎》中,第一小题说文中有两处内容画线,均为景色描写,要求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看到题目后,考生需第一时间在文中找到两处画线内容,并采用特殊记号标注下来,回答问题时需要结合画线处上下文情况寻找答案。同时,审题需弄清关键词,为理顺题干中的逻辑,建议作者将题干中的关键词圈出来,便于理解。如2014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鹤》的第三个问题,由于文章中“我”将白鹭错认为鹤,且本篇文章所描写的均为白鹭,但为什么文章以“鹤”为标题?问题很容易造成逻辑混乱。圈出关键词,理顺中间的关系,能使考生更快理解题目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立足学科,规范用语,升华表达
为体现考生语文的学科素养,掌握必要的专业词汇十分关键,但术语的使用需要在读懂文章、把控全文基础上进行,教师有必要在复习环节,与考生对文学性体裁文章的术语及专业知识进行梳理。高中阶段常见的文学体裁有小说、散文两种,其中小说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在结构以及作品形象的理解上,散文考查的重点则是在文章层次关系以及事物想象上,知识点有些大同小异,通过日常的积累以及反复做题大多考生可理解与灵活应用。
但在掌握术语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术语的科学组织与科学运用,使阅卷教师看到考生的专业性、知识性,并且感受到考生的严谨性以及条理性。为了规范作答,要求考生在回答阅读类问题中采用分点方式,利用术语直接表明观点,再结合原文进行解释说明,如景色描写的作用,可以为烘托氛围与环境,但要结合文意说出景色描写产生的效果与作用,从而使回答更规范、丰富。
通过对语文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的梳理不难发现,其考点有据可循,通过考生失分原因的总结以及命题者命题意图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考生备考与进行强化训练,因此,希望本次的浅要探究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有益启发,在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方面给予考生更科学的备考指导。
参考文献:
[1]陈东玲.语文素养提升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育研究: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J].语文建设,2020(2).
[2]余树财.矛盾冲突分析:提升小说阅读理解力的关键一环:以《祝福》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18(4).
一、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普遍失分的原因分析
选做题文学类阅读中的命题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文学本身则含有丰富的文学价值、情感价值,考查考生对语言人文性的感悟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能力,因此,与常规阅读题目相比,这部分题目难度更大,从而导致失分情况普遍。具体分析,失分原因如下:
(一)粗心大意,忽视文章中心主旨
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人人紧张、人人谨慎,从而导致许多考生在考场上受环境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想要快速答题,忽视阅读材料、文章主旨的内容,所做答案与文章中心主旨相悖,导致失分。
例如,2011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选择陈秉汉的《严冬海猎》,第一题中为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其中第一部分画线处位于文章开头,第二部分画线处则位于文章结尾,具体描写为:(1)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2)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阅读全文后考生可发现文章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海龙的坚强性格展开,那么文章中的景色描写均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但很多考生在答案上仅写出描写景色是为了介绍客观环境,未深入写明描写在文章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导致失分。
(二)审题不严谨,忽视题目要求
由于考场上内心紧张,很多考生容易忽视题目中给出的重要信息或关键词,单凭主观臆测进行作答,导致回答不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例如,2012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选择韩开春的《荷叶》,其中第二题要求考生根据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很多考生的回答仅依据自身阅读后对文章以及“我”的理解,并未结合文意,从而导致回答不符合题目要求。文章中第4、5、6自然段均给出了充足的分析,表明“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根据题目要求,在文章中找准原文对应段落,则可全面、准确解答题目。
(三)用语不当,忽视原文要求
语文考试中常见的设问方式有作用、意图、情感等,对于这些题目的回答如果仅采用罗列术语的方式,将使答案空洞无味,无法反馈出题目对考生人文性、趣味性的考查意图,从而也成为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
例如,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选择师陀的《过岭》,其中第二题为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多数考生的回答则是通过全文阅读发现“我”在骑马后了解到“马性”为坚韧、聪明、善解人意等,这样的回答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仅是将答案罗列,并未根据理解对“马性”进行深入的解答,从而导致答案空洞,忽视了考查者的真实意图。
二、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备考策略分析
(一)立足文章,理解立意,把控主旨
在高考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所选材料以散文、小说等具有文学色彩的文章为主,意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批判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由上述举例也可发现,多为名家名篇,因此,文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非闲来之笔,均经过作者反复斟酌、锤炼,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组成句子、段落,服务于文章主旨与中心思想的表达。这就说明考生在回答任何问题时都应基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与把控,无论是景色描写、抒情或特色语言的运用,其与主旨之间均保持着统一性,读懂文章的主旨,并围绕主旨进行思考与组织答案,避免出现偏离原文主旨、忽视命题者意图等情况。但同样需要注意,很多考生认为弄懂文章主旨需通过对文章的细读,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这样往往会在考场上浪费大量时间这就要求考生不断提升阅读速度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掌握有效信息,帮助自身理解文章含义。而弥补这些能力的欠缺,则成为考生备考阶段的主要任务,教师以及考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薄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
(二)立足题目,审清题意,问答对应
审题过程中,简短的题干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什么是有效的审题?就是考生在阅读题干后清楚地了解哪些詞汇对答案的回答范围、获取答案的条件进行了限制,如有些题目中给出“结合全文回答”“结合文章第4~6自然段”回答,这些要求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必须按照要求寻找获取答案的范围。审清题意,则是通过审题了解到问题的关键点。如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的《过岭》,其中第三题要求结合全文对作者过岭的三个阶段的丰富的心理感受进行分析,其中“三个阶段”则表明考生要结合每个阶段的情况一一进行作答,但很多考生忽视题目要求,笼统地对作者的心理感受进行概括,从而导致丢分。
具体来讲,审题需弄清答题范围,如在2011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严冬海猎》中,第一小题说文中有两处内容画线,均为景色描写,要求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看到题目后,考生需第一时间在文中找到两处画线内容,并采用特殊记号标注下来,回答问题时需要结合画线处上下文情况寻找答案。同时,审题需弄清关键词,为理顺题干中的逻辑,建议作者将题干中的关键词圈出来,便于理解。如2014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鹤》的第三个问题,由于文章中“我”将白鹭错认为鹤,且本篇文章所描写的均为白鹭,但为什么文章以“鹤”为标题?问题很容易造成逻辑混乱。圈出关键词,理顺中间的关系,能使考生更快理解题目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立足学科,规范用语,升华表达
为体现考生语文的学科素养,掌握必要的专业词汇十分关键,但术语的使用需要在读懂文章、把控全文基础上进行,教师有必要在复习环节,与考生对文学性体裁文章的术语及专业知识进行梳理。高中阶段常见的文学体裁有小说、散文两种,其中小说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在结构以及作品形象的理解上,散文考查的重点则是在文章层次关系以及事物想象上,知识点有些大同小异,通过日常的积累以及反复做题大多考生可理解与灵活应用。
但在掌握术语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术语的科学组织与科学运用,使阅卷教师看到考生的专业性、知识性,并且感受到考生的严谨性以及条理性。为了规范作答,要求考生在回答阅读类问题中采用分点方式,利用术语直接表明观点,再结合原文进行解释说明,如景色描写的作用,可以为烘托氛围与环境,但要结合文意说出景色描写产生的效果与作用,从而使回答更规范、丰富。
通过对语文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的梳理不难发现,其考点有据可循,通过考生失分原因的总结以及命题者命题意图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考生备考与进行强化训练,因此,希望本次的浅要探究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有益启发,在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方面给予考生更科学的备考指导。
参考文献:
[1]陈东玲.语文素养提升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育研究: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J].语文建设,2020(2).
[2]余树财.矛盾冲突分析:提升小说阅读理解力的关键一环:以《祝福》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