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普遍失分的背后

来源 :教育·名师在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4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语文命题在考查考生必备知识掌握情况基础上,了解考生人文性、趣味性以及知识性的发展情况,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及精神底蕴,以此来反馈语文学科在发挥育人品德、审美方面的价值。而目前,为确保高考命题的科学性,也命制了选做题对应考查语文选修课程学习中取得的成果,在试卷中虽然比例不重,却成为考生重点的失分之处。为此,本文以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为研究对象,对考生这部分内容普遍失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备考策略,以期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变考生失分情况。
  一、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普遍失分的原因分析
  选做题文学类阅读中的命题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文学本身则含有丰富的文学价值、情感价值,考查考生对语言人文性的感悟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能力,因此,与常规阅读题目相比,这部分题目难度更大,从而导致失分情况普遍。具体分析,失分原因如下:
  (一)粗心大意,忽视文章中心主旨
  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人人紧张、人人谨慎,从而导致许多考生在考场上受环境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想要快速答题,忽视阅读材料、文章主旨的内容,所做答案与文章中心主旨相悖,导致失分。
  例如,2011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选择陈秉汉的《严冬海猎》,第一题中为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其中第一部分画线处位于文章开头,第二部分画线处则位于文章结尾,具体描写为:(1)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2)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阅读全文后考生可发现文章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海龙的坚强性格展开,那么文章中的景色描写均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但很多考生在答案上仅写出描写景色是为了介绍客观环境,未深入写明描写在文章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导致失分。
  (二)审题不严谨,忽视题目要求
  由于考场上内心紧张,很多考生容易忽视题目中给出的重要信息或关键词,单凭主观臆测进行作答,导致回答不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例如,2012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选择韩开春的《荷叶》,其中第二题要求考生根据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很多考生的回答仅依据自身阅读后对文章以及“我”的理解,并未结合文意,从而导致回答不符合题目要求。文章中第4、5、6自然段均给出了充足的分析,表明“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根据题目要求,在文章中找准原文对应段落,则可全面、准确解答题目。
  (三)用语不当,忽视原文要求
  语文考试中常见的设问方式有作用、意图、情感等,对于这些题目的回答如果仅采用罗列术语的方式,将使答案空洞无味,无法反馈出题目对考生人文性、趣味性的考查意图,从而也成为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
  例如,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选择师陀的《过岭》,其中第二题为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多数考生的回答则是通过全文阅读发现“我”在骑马后了解到“马性”为坚韧、聪明、善解人意等,这样的回答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仅是将答案罗列,并未根据理解对“马性”进行深入的解答,从而导致答案空洞,忽视了考查者的真实意图。
  二、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备考策略分析
  (一)立足文章,理解立意,把控主旨
  在高考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部分,所选材料以散文、小说等具有文学色彩的文章为主,意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批判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由上述举例也可发现,多为名家名篇,因此,文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非闲来之笔,均经过作者反复斟酌、锤炼,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组成句子、段落,服务于文章主旨与中心思想的表达。这就说明考生在回答任何问题时都应基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与把控,无论是景色描写、抒情或特色语言的运用,其与主旨之间均保持着统一性,读懂文章的主旨,并围绕主旨进行思考与组织答案,避免出现偏离原文主旨、忽视命题者意图等情况。但同样需要注意,很多考生认为弄懂文章主旨需通过对文章的细读,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这样往往会在考场上浪费大量时间这就要求考生不断提升阅读速度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掌握有效信息,帮助自身理解文章含义。而弥补这些能力的欠缺,则成为考生备考阶段的主要任务,教师以及考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薄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
  (二)立足题目,审清题意,问答对应
  审题过程中,简短的题干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什么是有效的审题?就是考生在阅读题干后清楚地了解哪些詞汇对答案的回答范围、获取答案的条件进行了限制,如有些题目中给出“结合全文回答”“结合文章第4~6自然段”回答,这些要求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必须按照要求寻找获取答案的范围。审清题意,则是通过审题了解到问题的关键点。如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的《过岭》,其中第三题要求结合全文对作者过岭的三个阶段的丰富的心理感受进行分析,其中“三个阶段”则表明考生要结合每个阶段的情况一一进行作答,但很多考生忽视题目要求,笼统地对作者的心理感受进行概括,从而导致丢分。
  具体来讲,审题需弄清答题范围,如在2011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严冬海猎》中,第一小题说文中有两处内容画线,均为景色描写,要求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看到题目后,考生需第一时间在文中找到两处画线内容,并采用特殊记号标注下来,回答问题时需要结合画线处上下文情况寻找答案。同时,审题需弄清关键词,为理顺题干中的逻辑,建议作者将题干中的关键词圈出来,便于理解。如2014年全国语文高考广东卷中《鹤》的第三个问题,由于文章中“我”将白鹭错认为鹤,且本篇文章所描写的均为白鹭,但为什么文章以“鹤”为标题?问题很容易造成逻辑混乱。圈出关键词,理顺中间的关系,能使考生更快理解题目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立足学科,规范用语,升华表达
  为体现考生语文的学科素养,掌握必要的专业词汇十分关键,但术语的使用需要在读懂文章、把控全文基础上进行,教师有必要在复习环节,与考生对文学性体裁文章的术语及专业知识进行梳理。高中阶段常见的文学体裁有小说、散文两种,其中小说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在结构以及作品形象的理解上,散文考查的重点则是在文章层次关系以及事物想象上,知识点有些大同小异,通过日常的积累以及反复做题大多考生可理解与灵活应用。
  但在掌握术语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术语的科学组织与科学运用,使阅卷教师看到考生的专业性、知识性,并且感受到考生的严谨性以及条理性。为了规范作答,要求考生在回答阅读类问题中采用分点方式,利用术语直接表明观点,再结合原文进行解释说明,如景色描写的作用,可以为烘托氛围与环境,但要结合文意说出景色描写产生的效果与作用,从而使回答更规范、丰富。
  通过对语文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的梳理不难发现,其考点有据可循,通过考生失分原因的总结以及命题者命题意图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考生备考与进行强化训练,因此,希望本次的浅要探究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有益启发,在高考选做题文学类阅读方面给予考生更科学的备考指导。
  参考文献:
  [1]陈东玲.语文素养提升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育研究: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J].语文建设,2020(2).
  [2]余树财.矛盾冲突分析:提升小说阅读理解力的关键一环:以《祝福》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18(4).
其他文献
【摘 要】 古诗词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今中职生对于古诗词学习兴趣不浓厚,加上中职校对文化课教学不够重视,导致现今中职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效果不好。现对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新的尝试。  【关键词】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职语文倡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发展方向,这种目标决定了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区别。一
2016年4月,“新教育邢台县实验区”成立。2017年9月,由朱永新老师亲笔提写的邢台新教育第一实验小学成立,承继着邢台县人对新教育的积淀和期望,践行日行日新发展理念,邢台新教育第一实验小学走在了追梦队伍的前列。  带着共同的愿景,邢台新教育第一实验小学开始加速前进。行走中,他们留下一个个坚实脚印;行动中,他们遇见一段段感人事迹;坚持中,他们收获一次次难忘瞬间……  一、营造书香校园,用阅读润泽生
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对于无处不用的环境是这样定位的: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可以说,环境绝不是装饰品,它不是简单的硬件设施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一、支持幼儿学习的环境中有自由自主的课程文化  在幼儿生活的环境中,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川河流等自然资源,有超市、社区街道、图书馆等社会资源,有医生、厨师、警察等人力资源,还有行为准则、温馨
本刊讯 八宝茶冠以生旦净末丑,卡通形象使人爱不释手;黄河乳品婴幼儿配方奶粉摆上展台,第一天就引来120万元销售订单;酒庄带着“宁优”烙印,“千红裕”系列葡萄酒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第一次走进丝博会就被陕西乃至国内外消费者看好市场前景……第四届丝博会第二天,宁夏代表团20多家企业携带180多个产品,在展台上一经亮相,便吸引众多消费者和代理商的关注。  “我们是第一次来参加丝博会,原本是打算来试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他们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那如何使群体教学几乎达到个体教学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学定教”对学生的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课外发挥自身的探究主动性,从而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是广大科学老师面临的一个长期的问题。为此下文将结合自身的观点来分析下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情况。  一、教师的抛砖引玉  教师单纯的依靠教科书来给学生灌输思想只能是让学生学到不属于自己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标本、实物来给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指引学生掌握知识。教师通过主持、鼓励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从
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掀起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热潮,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涌现在课堂教学中,但各类模式下均反馈出具有相似性的缺陷,学生缺少整块阅读时间,无论是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阅读中,均呈现出碎片化、快餐化的特点,从而导致阅读缺乏深度,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升与发展。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阅读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通过对整本书阅读发展
从事多年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我初次担任了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上第一堂课就让我感觉很不适应,因为这简直和五六年级学生的上课表现有着天壤之别。高年级的孩子上课较“静”,发言的同学不是特别多,但听的效率较高;而这些四年级孩子上课发言是积极了,可却没几个同学能说到点子上。纵观原因,主要因为没能做到认真倾听。  综合学生上课的表现,孩子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半调子”学生。这类孩子通常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有效地开展德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更应该在班级管理、常规教学中强化德育工作。本文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  德行是一个人重要的思想和行为特征,以思想促行为,以行为养习惯,最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提倡德育是育人的根本。人的知识技能固然重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比较难的学科。探寻适合儿童学习的教学路径,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进一步推进。从“角的初步认识”着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探索和分析,进一步寻找出适合儿童学习的优良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儿童的小学数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要内涵和主要概况还没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如何将数学知识导入到数学课堂中,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下面的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反思,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