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博弈论视角探讨古诗词英译中的节日文化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古诗词曲是历代文人志士的智慧结晶与精神支柱,也因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使得古诗词翻译任务變得异常艰巨。众多中外译者苦攻汉语将古诗词翻译成英语传播到西方世界,兴起了一股中国热。本文选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例,试图探讨在博弈论的影响下,不同文化背景的翻译作者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的博弈现象。
  【关键词】博弈论;翻译博弈;古诗词英译;节日文化
  【作者简介】但诗茹(1989.1-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中国古诗词是流淌于华夏文明血液之中的韵律之美,这是一份专属于中国人的情感表达体系和精神寄托。所以,当古诗词开始走向世界之时,国内外的翻译学者们都无不感叹译诗之难。本文通过分析译者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关于节日文化翻译的处理,意图在翻译博弈论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如何更加巧妙地传达出原作的神韵与精彩。
  二、中国古诗词中的节日文化
  中国的节日元素自先秦时代开始已逐渐形成,信仰色彩浓厚。到了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使得社会环境和平,各地区风俗融和,科学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为我国现今大多数的节日的最终成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偏远的游牧民族迁徙至中原,为节日活动增添了些许杂耍元素。唐宋时期的节日融和了更多礼仪和娱乐性,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元宵佳节游艺赏灯、重阳节秋游赏菊。满清入关后,节日风俗的游乐性继续发展,并且延续至今,成为我国节日风俗里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特色。
  历代诗人墨客将心中最真挚的情愫谱写成诗文,浸透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当译者面临这样一份艰巨的翻译任务时,不仅要想办法译出意境和感情,更要展示出诗词里所蕴含的文化,让读者切身体会到诗人当下的心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三、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Game Theory)又被称为对策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可简单描述为“某一个体或团队在既定条件下同时或先后,挑选出适当的策略进行实施,最终获取各自结果的一系列行为”。博弈思想古已有之,我国春秋时期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就可算作世界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1944年,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奥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联手发表《博弈论和经济行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初步建立起现代博弈论理论的框架。不久数学家约翰·纳什(John Nash)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进一步推动了博弈论的广泛推广。时至今日,博弈论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语言学、生物学等其他科学领域。
  四、翻译与博弈的联系
  最早将翻译活动与博弈思想联系起来的是列维(Levy),他在著作“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 Making Process”中率先将翻译过程中词语选择与博弈论相联系,将翻译行为视为选择步骤;“即翻译‘如弈棋里落子的过程,每一步境况都要求译者在既定范围内做出选择’。列维把翻译称作整个对弈的过程。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需要建立起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桥梁,其次要充分了解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在重现意境的同时与观察时下社会文化环境,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所以,译者始终处于一个中心位置,要满足不同方的需求,而这个博弈的本质就是在诸多翻译策略中进行多样化的择优安排,“使译文能够融入目的语文化和语言,满足不同层次的编辑、出版商以及读者的要求”。
  1.“囚徒困境”与翻译。囚徒困境是由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的理论。“故事说警察抓了两个罪犯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审讯。两人分别被告知:如果都抵赖,则各判刑一年;反之都坦白则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另一个否认,则坦白释放,抵赖的判十年。于是,这两人面临着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释放,另一个判十年;如果同时坦白的话判八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最终两个罪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去选择对策未必结果最佳,合作有可能是明智的选择”。在翻译中,译者如果单单只考虑自己的文化利益,一味采用归化翻译,未必会促进双方文化的相互了解,反而歪曲了源语文化的优美意境。因此从“囚徒困境”静态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可尽量采用保留源语文化情调的异化处理方法。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这个数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意义。九月九日即为重阳,有着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彼时繁华的帝都里家家户户正热闹团聚,但是对于这位少年游子来说,无法参加家乡兄弟们的聚会活动更加显得自己孤孑无亲。
  译文:Thinking of My Brothers on Mountain-Climbing Day
  Alone, a lonely stranger in a foreign land,
  I doubly pine for kinsfolk on a holiday.
  I know my brothers would, with dogwood spray in hand,
  Climb the mountain and think of me so far away. (许渊冲,2015)
  如果对原文进行直译,那么译语读者也体会不到“九月九日”这个节日背后所隐含的文化特色及节日意味,如若能按照“囚徒困境”中静态均衡博弈的方法,重现源语文化,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输出到英语国家,则能达到最佳翻译目的。于是译者将“九月九日”译为Mountain-Climbing Day,促使译语读者去了学习重阳节的文化背景。而第二句中,译者也将原作者思念亲人的苦闷译为pine,将思念之情转换为诗人心境的凄苦,为译语读者留下了审美体验,深刻体会到漂泊异乡为客的心境,将诗人痛苦的感情代入译文里品味。   2.“纳什均衡”与翻译。以两家公司的价格大战为例,價格大战存在着两败俱伤的可能,在对方不改变价格的条件下既不能提价,否则会进一步丧失市场;也不能降价, 因为会出现赔本甩卖。所以在博弈中,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只要其他人不改变策略,他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状况。当“纳什均衡”理论与英语翻译相联结的时候,我们可得出:不可将诗句中的节日文化完全洋化,以西方人的视角来解读中国文化容易造成歪曲和误解。例如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my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 (许渊冲,2015)
  清明是春夏交替的时节,江南春雨朦胧,译者直接用明喻fall like tears既让译语读者了解了清明时节的气象特征,又把春雨比喻成眼泪,渲染了雨中赶路人的心情。而heart to break、sad hours都是对主人公在诗句中心情的写照。由此译语读者不仅领略到了春夏交替时江南的天气特征,也能够深刻体会到人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惆怅情绪。
  五、结语
  本文将博弈论的主要理论与翻译活动相联系,审视在翻译的过程时应该考虑到的文化冲突和利益,以及对待不同文化背景时应该采取的翻译手段和方法。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不再只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因为译者面临的对手已经从译语读者和原作者衍伸到了委托人、出版商等等。这种多方博弈的局面,势必要求译者将“囚徒困境”理论与“纳什均衡点”相结合,满足译语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需求。这种博弈形式,也将不断促进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Nida,E.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谢洪波.生活中的博弈论[M].中国书店,2006.
  [3]韩静.翻译博弈论概述[J].外语教育教学,2009.
  [4]仇蓓玲.论术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运作模式——翻译“博弈论”的启示,2015.
  [5]王斌.王斌.翻译与博弈[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
  [6]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7]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2015.
  [8]龚景浩.中国古词精选,2000.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技能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强化语法,还能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文章正是立足于此,针对大学英语教材reading A与reading B的使用现状,提出了针对reading B的课堂学习研究,使学生在加强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关键词】
【摘要】写作是高中英语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英语水平。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部分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为不会独立思考和缺乏想法,也可称为没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常见的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写作内容缺乏独立批判精神和盲目迷信权威,同时也缺乏有力的事实依据作为论证。对此,本文则在选择真实英语写作话题、创设自由批判教学环境以及鼓励学生深层阅读等角度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
【摘要】本文主要就《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的例证,简析其译写方法,并结合本人实际经验对相关实施工作提出建议,旨在帮助进一步提升其使用质量,促进公服领域英语译文使用的规范化。  【关键词】公服领域英文译写;例证浅析;实施建议  【作者简介】李翔,男,湖南永州人,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一、相关简介  2017 年12月 1 日,首套涉及英语在国内规范化使用的《公共服务领
【摘要】慕课环境下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围绕慕课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为完善慕课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提升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慕课环境;大学英语教学;集体互助  【作者简介】刘妍澄,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前言  在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慕课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具体的应用过
Реферат Термин ?концепт? вошёл в активное 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 с начала 90-х гг. ХХ века. Существует несколько дефиниций этого термина, определяющих различные подходы к
期刊
br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专家和语言学者对语言学习与习得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该问题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此文在浅析学习和习得定义和关系的基础上,把语言学习与习得问题对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程度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0年“探索期”、21世纪初的“深入期”)探讨此问题对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学习;习得;初中;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陈晔华(1994- )
【摘要】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整合转换成为一个个项目任务进行学习。本文旨在探究在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中的环节设计,实现项目任务的实用性、合理性、应用性等特点,从而改善目前英语学习的现状,提高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环节设计  【作者简介】张鑫,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背景  近年来,职
【摘要】关注细节教育,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实践更加严谨。教学细节,灵活多变,利于创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提取整合,多样排列,创造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细节。教育无小事,教育体现在无数细小的片段中。教育片段是基石,垒砌成一座座人类文明的宫殿;是水滴,一点一滴汇聚成知识的海洋。  【关键词】细节;预设;课堂实践;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徐贞,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苏州湾校区。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是
【摘要】本文从叙事视角着手,针对叙事教学法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并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叙事教学法的主要优势进行探讨,最后系统分析了敘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证实了叙事教学法相较于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手段的诸多优势,望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语言材料,以愉快且轻松的氛围为依托,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改善与提升。  【关键词】叙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作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进行作业改革、实验,并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我校对初三年级6个班的245名学生做了《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对学生作业的现状、态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不需要署名,确保了问卷的真实有效。  【关键词】学生作业;调查分析;英语作业设计;最优化发展;培养能力  【作者简介】刘丽华,山西省大同五中。  一、关于兴趣作业能否调动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