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开启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如开启数学宝库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是学好数学、运用数学的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一、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状态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创新能力的生成,需要一种宽松的环境。
  1.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归因方式进行自我评价,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促进智力活动的进行。
  2.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把自己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要努力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去影响、感染学生。
  3.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唯成绩高低论
  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发挥创造力。
  二、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到数学,运用到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产生积极的创造能力。情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生活情景、活动情景、故事情景、竞争情景、操作情景等。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要充分创设情景、设疑,以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先提出问题,再来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2.研究教学方法,诱发学习兴趣
  教师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遵循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具体实践、动手操作中,能不断激发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三、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物质基础”
  “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然后通过考试验证学生是否记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是关键。
  1.巧设提问,拓宽学生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优化课堂提问,巧设提问,充分发挥“问”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的“巧设”尤为重要。所以,提问要点拨引导,有自主性;提问要简洁精炼,有突出性;提问要适时适度,有思考性;提问要灵活激趣,有内涵性。
  2.课堂评价,激活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见,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的评价能够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新知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评价的艺术,把握好评价的尺度,做到求真、求活、求发展。
  3.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以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手脑结合、动手操作,獲得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
  4.认真观察,突破创新思维
  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对事物认真仔细的观察,容易发现事物所包含的隐蔽和细微的因素,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突破口。
  5.大胆的想象,升华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大胆合理的想象,会使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及时的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升华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助力器”
  1.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形式。首先,对数学而言,题目和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题途径却不是唯一的。课堂上有了一种解法后,还要求两个、三个直至更多的方法,甚至能从不同侧面来探讨和否定已有的答案,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为思维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思维特点,变记忆式教学为发现式教学,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其次,教师精心设计开放式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的基础。
  创新是开启数学宝库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亲爱的教师朋友们,珍视这把开启数学之门的金钥匙吧!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起各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找准学生创新、求新的支点,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把金钥匙交到学生们手中,让他们自己去打开数学宝库的大门,探索数学的奥秘。
其他文献
谈到物理模型,人们会立刻想到是模拟实物制作的一种教具,它比板画、挂图更具有立体真实感。而这里所谈的“模型”,是为研究物理问题方便,通过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运用理想化、简化和类比等方法,建立的描述某一物理问题的模型方法。我这里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积累,联系别人的看法,对建立物理模型和使用模型方法作一总结。在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培养创造性地建立模型和分析组合模型的能
期刊
问题学生非常常见,尤其在特殊教育学校,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现象。而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既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也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我们敏锐捕捉教育时机,发挥教育智慧。如何教育以及转化问题学生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担任班主任期间,接触并转化过很多问题学生,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下面这个案例:  李某某,在我们学校也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我们几个任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波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是学生要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先导,是学好数学的源泉和动力。注重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亲近数学,研究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
期刊
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响亮,如爆竹炸开,使人为之一震;而结尾要有韵味,如巨钟撞响,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教学如同写作,也要重视教学的结课艺术。一堂好课,教师恰当得体的结尾设计不容忽视,它可以完善深化新授的内容,激发学生去主动地探求新知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一、结课艺术的重要性  结课是指课堂教学在结尾阶
期刊
吕叔湘先生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活就是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工程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应该是一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程,在学生体验与感受生命的美好的价值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更好的融入社会与学校生活。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依据学科的特点,我们要在积极开发有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中,要遵循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儿童知识的发展规律,循循善诱,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记得有句名言:“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意思就是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不是由教师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跳一跳”是指学生在摘取智慧之果时,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而不是轻易就能到手的。“够得着”是指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应该在儿童的最近
期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创建 “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位,现就我校心育健康工作的点滴做法与收获
期刊
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以系统传授知识的严谨性而成为一大特点,极端者甚至使原本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母语课程异化为以复制系统知识为目的流水线作业。这种机械化和程式化的操作过程,一方面将浑然天成的美文,肢解成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特点等若大方块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孤立片面地串联知识线,使知识难以被学习主体有目的,有意义地构建。这种阅读教学造成了低效的局面,它已难以适应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今天。
期刊
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复述作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讓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  一、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
期刊
信息时代的到来,将引领着一系列新的变革,教育也不例外,传统的管理模式、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近几年,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作为深化幼教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经成为幼教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在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充分、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加速教师成长、促进幼儿发展,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