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竹韵 袅袅茶香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s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紫砂壶是集书画、陶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陶艺品,自诞生以来历时数百年经久不衰,这与其良好的艺术包容性密不可分,现以紫砂“竹节壶”为例,探讨紫砂壶艺术作品中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 紫砂;文化魅力;竹节壶
  北宋著名大文豪苏轼曾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由此可见,竹在中国古代文人中的非凡地位,事实上,对于竹的崇拜并非始于宋代,还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先秦时期,而受众面也非局限于文人雅士,更化身成为各种家用器具,深入千家万户。宜兴作为江南的产竹地之一,自古便有种竹、食笋的传统,素有“竹的海洋”的美誉。竹早已与当地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而当地又有“陶都”的美称,所产紫砂壶精美绝伦、内涵隽永。深得收藏家喜爱。享誉海内外。紫砂“竹节壶”便是将竹的韵味与天然紫砂泥相结合的产物,现以此壶为例,谈谈“竹节壶”(见图1)的独特魅力。
  1.独具韵味的造型美
  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种类数量之多难以计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光器、花器和筋纹器。光器素面朝天,以点、线、面的各种奇巧搭配,呈现简约美;花器师法自然,并加以艺术化的改造,呈现自然美;筋纹器同样以线条勾勒作品,呈现出的却是不同于光器的规则与韵律感。无论是哪一种造型,倘若成为经典款式,可都有其必然性。“竹节壶”是花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款作品,首创于清代中期,从紫砂壶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竹节壶”出现于紫砂壶走向成熟的时代。集前辈大师之大成,后又经历代能工巧匠的完善,因此整件作品的特色也较为鲜明。这款天青泥“竹节壶”以竹的枝、叶、干完整地构成了一把紫砂壶的形体与装饰:壶身贴塑有数片竹叶,为直筒形,由三条圆润的股线划分,上下沿各一条,中部偏下的股线将壶身划分成大小两个区域,逼真地模仿出竹竿的纹路:壶嘴胥出自然,由三条股线分割成四个部分,逐渐由粗变细向上蜿蜒。曲度恰到好处。宛如从主干中伸展而出的新枝,遒劲而富有生命力:壶把为耳形,扣于壶身,同样为竹枝造型,弯曲角度使其充满了力量感,仿佛突然要弹起:壶钮塑成竹根,如同竹虫一般,逼真自然、小巧可人。整器风格清新自然、比例和谐、韵味悠长,竹竿、竹枝、竹叶、竹根四者搭配巧妙。制作工艺精巧,足见制壶艺人的功力。
  2.悠长深邃的意蕴美
  一件成功的紫砂壶作品,不仅要有令人侧目的造型,在眼前一亮之后更加需要有令人品味悠长的意蕴美。这件“竹节壶”在成功塑造造型之后,又具有自然美和人文美双重美感。自然美具体体现在作品本身的题材选取。竹生长于大自然之中,配以天青泥塑之,更还原了自然本真,试想清风徐来,手捧一把“竹节壶”品茶。仿佛进入了一片竹林中。茶香、竹香交汇,宁静而隽永,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而人文美则是从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竹在中国古代是美好品质的载体,白居易曾在《养竹记》中将竹的品格总结为“本固”、“性直”、“心空”、“节贞”,“本固”即竹质坚韧,不易折损;“性直”即竹指天而长。颇有大丈夫立于天地间的正气:“心空”即竹内中空,虚怀若谷,具有谦逊的品质;“节贞”则是说竹的品性高洁。此外,竹又与“祝”谐音,寓意节节高升、祝福平安,因而有了竹报平安、节节升高等祝福语。“竹节壶”立足于自然美与人文美。可谓意境深远、意蕴美好。让人爱不释手。
  3.结语
  紫砂壶的制作并非朝夕可以成就,而是长期在生活中积累才可以有所成就,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制作功底,更需要有广博的人生阅历与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三者缺一不可。“竹节壶”的制作便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它经历了时间的洗练,在传承紫砂壶艺这一“非物质物化遗产”的同时。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更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他文献
紫砂壶艺是一门历史悠久的陶瓷造型艺术,时至今日,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紫砂壶之美在于泥料、胎色、壶型、装饰等诸多元素于一身,它的魅力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用紫砂壶泡茶更显茶叶的曼妙身姿和光华神韵,能使茶汤更具厚实醇和、香飘气扬、甘韵悠长的滋味。紫砂壶以造型艺术见本质,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传统和创新、继承和变化。其造型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姿、千变万化的风格特征,并以此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形式中的一朵
期刊
朱泥壶是别具一格的紫砂壶种类,不论形制、泥料、文化内涵还是体现文化背景方面,都有着别具风格的特色,它的红润娟秀使玩家们以别样的眼光观赏,它的精致细腻使它成为饮茶者掌中的名门闺秀。  学习制作紫砂壶多年,一直喜爱朱泥壶的热烈、细致与优雅。众所周知,由于泥性的不同。在预热烘干、高温、冷却这一烧制过程中,朱泥与其他紫砂泥料在任何一个阶段中的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以色泽较为接近的红泥为比较对象来说。首先,烧
期刊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创作更是对生活的写照,而艺术作品便是生活的载体,紫砂壶便是其中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优秀艺术作品,传承至今的紫砂壶设计制作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瑰宝,其造型丰富、装饰各异、内涵深刻,深受世人钟爱,它通常以生活为创作元素,从最平常的事物中汲取灵感,赋予作品丰富的视觉美感和情怀体验,而它与文化的结合则更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人文品位,真正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融为一体。  这把“烛光壶
期刊
紫砂壶的造型千态万状、变化丰富,是历代艺人师法造化所得,是汲取其他艺术的特点,经长期发展而创造,是我国陶瓷美术中造型丰富、艺术性极高的一个品种。按其不同类型,大致可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即人们俗称的光货、花货和筋纹货。紫砂壶以造型作为最主要的载体。通过风格各异的形态,展现出紫砂文化深厚的渊源。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紫砂壶是典型的形与神的结合体,它一方面将自然生活中的事物提炼成壶艺
期刊
我国是东方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脉厚重,博大精深的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艺术创作,是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中国的陶瓷艺术起源极早,经久不衰,并且愈加发展壮大。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鲜明的特点便是善于汲取文化精髓,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成为文化的实物载体和具体表现。这其中尤以宜兴紫砂壶艺独树一帜。它的发展伴随着历代制壶艺人与文人的创造参与。深受世人喜爱。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
期刊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之一。紫砂陶是另外一颗璀璨的明珠,其造型款式极为丰富,器物色泽古朴典雅,表面还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增添其人文气息,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实用艺术品。从一个侧面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造型审美意识,历史上有很多赞颂紫砂的诗句,如李渔的“人间珠玉安足取
期刊
摘要 把禅境融入紫砂壶的创作,化为壶器的境界,使紫砂壶在艺术美的层面中表现物象的同时,也有深邃的内蕴。以禅境入壶也使中国紫砂艺术发展的轨迹更加符合传统哲学思想,这就使紫砂壶作品更富于意象美,使有形的实证思维模式变为更加空灵致远的意境之态。现以紫砂“禅境壶”为例,探析壶器的造型及其人生感悟。  关键词 禅境壶;紫砂;人生感悟  宜兴紫砂壶能用、能赏、能品,继而形成了紫砂文化,直至升华到禅境。禅境往往
期刊
摘要 陶刻作为重要的装饰手法之一,因源流悠长、技法独特、内容广泛,融书画、文学、金石于一体,被广泛应用于紫砂艺术的各个门类中,其各类作品也广受收藏家好评。梅是陶刻中较为常见的题材,紫砂壶、挂盘、花瓶中均有其身影,现以梅的艺术性与人文性谈谈其在紫砂陶刻中的应用。  关键词 紫砂;陶刻;梅  陶刻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就开始在各类陶土器皿上刻画纹饰和文字,而紫砂陶刻的起源与古陶器的铭刻有着
期刊
独步传统手工艺之林的宜兴紫砂陶艺,其形成是历代陶工和民间艺人世代相承的结果,是人们利用紫砂泥特有的性能,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宜兴紫砂陶艺具有鲜明的手工特性,是富有情感和温度的艺术形式。紫砂壶的诞生可追溯到北宋年间,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摩谟寄茶诗)》其中有语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可见在宋代的时候,紫砂壶就已经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在之
期刊
艺术是自然的缩影,而大自然更为各类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灵感,紫砂壶尤为如此。紫砂壶是陶瓷茶器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其材质特殊、形态丰富。并且内涵深邃,历来便深受世人的亲睐,诗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一文中曾写下这样的评语:“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时至今日。紫砂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了不断的完善与改进,而取材自然、表达情感、祝福生活,一直是其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