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交互性初探

来源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影响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因素
  
  在网络教学的实践中,影响交互效果的因素比较多,有来自教师和学习者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技术及网络课程所提供给的交互功能方面的客观因素。在网络教学中的主观因素的改变往往会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网络课程交互的因素对提高其交互性有着直接关系。笔者认为影响网络课程交互性因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交互内容
  在教与学两方面处于时空相对分离的网络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所设计的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教学活动(如实时、非实时的答疑、讨论、同步课堂、其他网络通讯工具等)来施教。尽管这些具有分布结构特点的网络课程可以使更多学习者共享,但是,要使更多的具有不同的前知识储备、不同的认识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学习者在不同程度上获益,就应该使网络课程的内容能够为不同认识水平的学习者所接受。
  依据斯皮诺(R.J.Spior)的认知弹性理论的观点,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要能够使不同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特点,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作出适宜的反应,从而使其对复杂和结构不良的知识进行有效地重构。显然,对学习者个体来说,这种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过程(包括对完型的修复和对一整套图式的加工过程),首先要依赖于网络课程中对知识的表征方式。只有那些超载单一概念维度的多维度、非线性的表征,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这种心理加工。这便要求网络课程不仅能够为学习者从多视角、多层面以多种方式呈现信息,并提供更多的研究范例,同时还要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和开发他们自己的信息表征空间。网络课程要适应不同的学习者的需求,这就使得网络课程的交互性设计的要求更高,唯此,才能使更多的学习者从网络课程中获益。
  然而,目前有一些网络课程在开发时并未对课程内容作教学设计,只用较少的媒体手段和单一的交互形式来表征课程内容,特别是结合媒体技术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精心设计的网络课程缺失,使课程内容索然无味,难以促使学习者对知识的心理表征过程的实现,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2.交互者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存贮外界输入的信息,而是在其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从而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因此,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动机、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生理特点、年龄特征以及学习者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等,都会影响到学习者参与网络课程学习以及与他人交互的程度。比如,场独立型的学习者自主性比较强,可能偏向较少的交互,而场依存型的学习者由于更多地依赖外在参照,可能需要较高程度的交互;低龄学习者的自制能力比较弱,在网络课程中如何导航就显得比较重要;学习者不能熟练地应用网络工具的也往往会导致他们在学习交互中受挫。
  尽管在时空分离的网络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多以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但并不排除教师对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会对学习者参与交互的积极性和交互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学习者更愿意参加有教师参与的讨论主题,教师的及时反馈和肯定将会调动学习者参与交互的积极性,教师的观点和建议更容易得到学习者的响应。在网络环境下,对学习者而言,教师是学习的导师、帮助者、促进者以及学习的学伴,因此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态度、需求、动机,并且能及时地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保证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学习者和教师都对网络课程交互的有效性有着重大的影响。
  国内许多网络课程的设计,忽视了学习者的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有的仅仅将课本上的内容搬到了网上,只能说完成了媒体形态的移植,而有的网络课程的交互时设计思路是割裂的,如网络课程中虽然有BBS、聊天室、Email等模块,但其过渡和跳转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影响了交互效率等,都对交互者产生交互欲望、交互行为的效度产生不良的影响。
  3.交互技术
  在网络教育这个新的教育模式实施中,一方面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石,另一方面还应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正如南国农教授所说的“依靠两支翅膀,一支是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支是现代教育思想,靠一支翅膀,飞不起来,双翼才能腾飞”。由此可见,各种交互技术的发展也是影响网络课程交互性的重要因素。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的交互方式和机制日趋增多。如流媒体技术有效地克服了网络带宽的瓶颈,使得在网络课程中发挥视频信息的优越性成为可能;ASP、JSP、XML能够开发出动态、交互、高性能的WEB服务器端程序,从而使网页这种表现方式从静态转化为互动性的网页;虚拟现实技术使学习者以自然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活动,控制体验的进程和顺序。而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将最新技术应用于其中,对提高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提高网络课程交互性的策略
  
  1.设计友好交互界面
  界面是网络课程与学习者交互的接口,友好的界面除应具备美观大方,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等基本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学习认知过程的实现。比如,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降低信息传播的噪音,如何使有效信息更易于引起学习者关注,怎样才能为学习者营造一个易于认知的学习情境等。在设计时应该作到交互结构明晰,并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界面上的交互图标简单明了,并在不同页面间保持一致;在适当的场合能对交互者的某种操作作出及时的反馈,对学习者的应答给予处理。
  2.设计清晰、明确的导航系统
  网络课程信息量巨大,内容信息之间的关系复杂,课程内容的组织是非线性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导航系统,往往就造成学习者在网络中迷航而影响交互学习的效果。因此,设计一个清晰、明确又符合学习者认知特点的导航系统十分关键。在网络课程的开发中,应该力求使导航系统提供足够的、不同角度的链接,帮助学习者在网络课程的各个部分之间跳转,并能使学习者清楚当前所在的位置,当前页面和其他页面之间的关系等。网络课程还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查询的资源检索系统,以便学习者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
  3.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
  教学内容的质量高低和组织方法的有效性和新颖性直接决定着学习者对媒体的使用,影响着学习活动是否继续。所以,在网络课程开发前,教学设计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风格等因素,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体现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不同的学习情景,比如,对有严谨结构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应创设包含许多不同应用实例和相关信息资源的情境;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学科(如语文、外语、历史等)应创设接近事实的情境,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
  在内容组织安排上,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适当地引入“任务驱动”和“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使学习者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探索,主动建构。在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解析和表征。
  4.发挥技术优势创设灵活的交互活动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优质的网络课程应能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互动环境,并且互动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创的。网络课程的设计应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自主学习活动的支持工具,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设计诸如探索学习、协作学习、角色扮演学习、辩论学习等模式。同时,网络课程还应为学习者和教师提供必要的交互工具,如提供专题讨论的(文字或语音)聊天室、实时答疑系统、BBS 公告牌、FTP、电子邮箱等。此外,每门网络课程应该开发一个必要的答疑系统。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向系统提问,系统将按照模糊查询的方式自动检索问题库中的问题,如果找到,自动给予解答,如果未找到,系统将自动记录该问题,教师定期对学生问题进行回答。
  5.设计及时、高效的反馈
  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仅能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而且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反馈速度会直接影响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为了避免传输速度太慢,交互等待的时间太长,应该在开发网络课程时,慎重地选择所使用的信息形式,并精心设计呈现信息的媒体形态。
  
  三、结束语
  
  网络远程教学的质量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有待于持续可靠的双向或多向交流,网络远程教学中交互活动的优劣是远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课程开发实践的丰富,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将会不断地增强。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或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本院收治的6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唑来膦酸联合放疗(15例)或化疗(15例)
期刊
@@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营养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0)
期刊
@@
笔者根据临床儿科学教学目标要求,将PDCA系统应用于临床儿科学教学管理中。在教师实施儿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可根据PDCA系统理论,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分别制定
一、我国基础教育综合课程改革的简要回顾    我国基础教育综合课程的实验探索始于80年代中期。1987年以来,中央教科所多次主持召开了中小学综合课程学术研讨会,在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还组织力量编订了综合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写了教材,进行改革实验。上海市和浙江省针对当时课程体系僵化,分科课程缺少综合性和弹性的状况,率先在全国引入综合课程。1988年浙江省将小学低年级的语文科和品德科合并为语文·
[目的]探讨TB热球子宫内膜剥脱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及痛经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诊治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30例,均采用TB热球子宫内膜剥脱术治
期刊
@@
专门用途英语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他所从事的ESP教学的效果。那么,原来从事英语语言或文学教学的GE教师,到底能否胜任ESP的教学工作?一、ESP教师的工作性质首先,我们要清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以及通过了解、走访了多所学校,发现在现行的高中文理分科制度之下,基本上所有学校文科班的物理科教学质量极其低下,文科班的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缺少了解,很多学生都放弃了物理的学习。甚至可以这样说:在文科班的物理教学已经名存实亡。  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偏僻落后地区、乡村中学,还是那些县城重点中学,甚至那些国家级示范中学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各个学校里基本没有针对文科班物理教学的
近现代,西方课程大规模引进中国,使中国在获得了西方先进课程及理论的同时,也使中国课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就是失去传统的危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中国传统课程    中国传统课程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课程的粗略设计。《礼记·内则》说:“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外就傅,居宿于外,学书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
[目的]探讨盐酸依匹斯汀联合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治疗面部化妆品变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面部化妆品变应性皮炎患者4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0
期刊
@@
“语文学科很复杂、很特殊,要上好语文课不容易。”“……力求语文教学的科学化。”这是柯孔标先生在2010年第1期《教学月刊》开篇之作《常规与创新》中的两句话,分别置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