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说过:“工人的韩荆州(即韩朝宗,唐代政治人物,曾任荆州长史,以提拔后进闻名,受人尊敬。李白曾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是赵占魁,农人的韩荆州是吴满有,军人的韩荆州是张治国。”这里,毛泽东列举的工农兵“韩荆州”中,赵占魁是农具厂的司炉工,吴满有是逃荒到延安的农民,张治国当时是八路军警备第三旅七团七连一班的班长,三人都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
张治国是陕西吴堡县乌家梁人,1913年出生,1934年参加红军赤卫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同年秋,参加刘志丹指挥的慕家塬围堡打援战斗。1937年10月,吴堡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后改为警备区八团。1940年,张治国调警三旅保安队,并开赴绥德。
1942年春,党中央、毛泽东向全边区党政军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根据党中央、毛泽东的部署,陕甘宁边区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向所属各部队下达了大生产的各项指标,而警三旅被要求1943年要自给粮食25%,自给经费71.4%,1944年要求屯垦部队每人每年完成细粮3.6石,非屯垦部队每人每年完成细粮2石的生产任务。
在大生产运动中,警三旅各级干部身先士卒,各团都涌现出了一些模范人物,张治国就是其中最突出的。1942年,警三旅開赴瓦窑堡,聆听中央首长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报告,尔后赴延安南泥湾开荒。他所带的排,人均日开荒三亩,他自己创造日开荒四亩半的纪录。
1943年春,张治国随七团开赴天池子执行挖甘草任务。他虚心向当地群众请教识别和挖掘甘草的方法,每天起早贪黑,苦干巧干,创造了全团个人日挖甘草108斤的最高纪录,仅33天即挖甘草1580斤,超额完成986斤,其价值可解决3人一年的生活费用。张治国一个人挖甘草2000多公斤,把一根长1.5米、粗20厘米的“甘草王”献给党中央、毛泽东。张治国由此被评为警三旅“模范军人”。
1943年10月11日,《解放日报》刊发了《开展张治国运动的经验》的通讯。七连发起张治国运动是在挖甘草第三周总结大会上提出的。当时会场气氛极为高涨,格外热烈,首长讲话表扬,大家欢迎,还请他上台报告挖甘草经验,并且还奖励他50多元的光荣奖券(每超过任务4斤即得奖券1元)。会议强调了开展张治国运动的意义重大和参加运动的光荣性,群情激动。七连就这样正式提出开展“张治国运动”,大家立即响应,当场报名者28名,就是过去一贯爱讲怪话、工作懈怠的战士杨绵子,也举起拳头高叫着“向张治国看齐”,踊跃报名参加。
1943年年底,警三旅选张治国出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并评他为特等“劳动英雄”“模范军人”。延安留守兵团奖给他锦旗l面、奖章1枚、银币24元,兵团政治部编印的“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丛书”之一的《模范的革命军人张治国》,成为当时全军的学习材料。
随后,张治国光荣地出席了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被授予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称号,受到了毛泽东和朱德的接见。大会并向张治国颁发了毛泽东、朱德等6位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题词的奖状。毛泽东在奖状上亲笔题词“创造模范班排”,勉励张治国在新的一年里做出更大的成绩。朱德鼓励他继续努力。张治国所在班、排,也因超额完成任务,被评为模范班、排,连队也获得了全团第一名。
1944年,张治国在定边黄沙窝里带领一排战士大种粮食和油料,一年生产的粮食9年也吃不完,仅小麻子一料就收获36石。
在张治国的影响下,警三旅旅部警卫班年仅17岁的“解放”战士薛再清,晚上等同志们都熟睡后,悄悄扛着镢头跑到地里趁着月光开荒。指导员查铺发现他不在,还以为他开小差跑了,后来在地里找到他时,他已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八团二连战士郝树才,日开荒4.3亩,创边区个人日开荒最高纪录,被评为边区甲等劳动英雄。毛泽东在听取贺晋年关于警三旅开展大生产情况汇报后高兴地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1944年,张治国再接再厉,带领全班大干苦干,两个多月即开荒和翻耕1201亩,收获粮食创造了“耕一余九”(指该班一年开荒生产的粮食可供全班十年食用,当时上级规定为耕一余一)的最高纪录,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面旗帜。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授予该班“生产模范班”锦旗一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出版了《警三旅张治国运动》一书,推广其经验。边区部队广泛开展了向张治国学习的运动,张治国的画像和模范事迹屡在边区报纸上刊载宣扬,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和部队建设。
根据张治国的事迹,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宣传队排演了反映军队大生产运动的秧歌剧《张治国》,获得陕甘宁边区政府文艺奖。1944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针对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发表了讲话。其中,毛泽东对文化这一方面的成绩评价不高:“也不是很有成绩。”认为“文化方面还有很多事要做,要搞识字组,搞唱歌,搞春联,等等”。
为说明文化的力量,毛泽东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秧歌叫《赵富贵》,还有一个秧歌叫《张治国》,听说在吴起镇演出后,警三旅有一个士兵把自己的手捆起来,跑到连长那里请求处罚。为什么要请求处罚?他说‘我想开小差,不但自己想开小差,还想组织别人开小差’,还讲出他在棉衣里缝了多少法币。他要求处罚,他自己讲出来了,当然也就不处罚了。”毛泽东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力量。
张治国的名气越来越大。1945年4月25日。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作过《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之后,像拉家常一样又作了一个口头政治报告,谈到了1942年整风。他说:“当时很多文化人总是和工农兵搞不到一起,他们说边区没有韩荆州。我们说边区有韩荆州,是谁呢?就是吴满有、赵占魁、张治国。”“他们找不到韩荆州在哪里,其实到处都有韩荆州,那就是工农兵。工人的韩荆州是赵占魁,农人的韩荆州是吴满有,军人的韩荆州是张治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警三旅扩编为第十一师,张治国任该师第三十一团政委。
1947年胡宗南进犯陕北,张治国所在部队参加了沙家店战役,1948年后参加解放宝鸡、平凉、兰州的战斗。其间,张治国荣立一等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自愿解甲归田,担任王家梁村党支部书记,积极组织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带领社员征山治水、植树造林,他的汗水洒遍了王家梁村的层层梯田和道道坝堰。
20世纪80年代初,为培养接班人,张治国辞去党支部书记职务。他虽然年逾古稀,但人老心红,常在村地里跑来跑去,春上修剪,夏天锄草,发现破坏林木者就报告村委会,进行处罚,即使是亲戚也不放过。
张治国既是战斗英雄,又是劳动模范,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个只讲贡献、不计名利的典范。
(责任编辑:齐风)
张治国是陕西吴堡县乌家梁人,1913年出生,1934年参加红军赤卫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同年秋,参加刘志丹指挥的慕家塬围堡打援战斗。1937年10月,吴堡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后改为警备区八团。1940年,张治国调警三旅保安队,并开赴绥德。
1942年春,党中央、毛泽东向全边区党政军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根据党中央、毛泽东的部署,陕甘宁边区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向所属各部队下达了大生产的各项指标,而警三旅被要求1943年要自给粮食25%,自给经费71.4%,1944年要求屯垦部队每人每年完成细粮3.6石,非屯垦部队每人每年完成细粮2石的生产任务。
在大生产运动中,警三旅各级干部身先士卒,各团都涌现出了一些模范人物,张治国就是其中最突出的。1942年,警三旅開赴瓦窑堡,聆听中央首长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报告,尔后赴延安南泥湾开荒。他所带的排,人均日开荒三亩,他自己创造日开荒四亩半的纪录。
1943年春,张治国随七团开赴天池子执行挖甘草任务。他虚心向当地群众请教识别和挖掘甘草的方法,每天起早贪黑,苦干巧干,创造了全团个人日挖甘草108斤的最高纪录,仅33天即挖甘草1580斤,超额完成986斤,其价值可解决3人一年的生活费用。张治国一个人挖甘草2000多公斤,把一根长1.5米、粗20厘米的“甘草王”献给党中央、毛泽东。张治国由此被评为警三旅“模范军人”。
1943年10月11日,《解放日报》刊发了《开展张治国运动的经验》的通讯。七连发起张治国运动是在挖甘草第三周总结大会上提出的。当时会场气氛极为高涨,格外热烈,首长讲话表扬,大家欢迎,还请他上台报告挖甘草经验,并且还奖励他50多元的光荣奖券(每超过任务4斤即得奖券1元)。会议强调了开展张治国运动的意义重大和参加运动的光荣性,群情激动。七连就这样正式提出开展“张治国运动”,大家立即响应,当场报名者28名,就是过去一贯爱讲怪话、工作懈怠的战士杨绵子,也举起拳头高叫着“向张治国看齐”,踊跃报名参加。
1943年年底,警三旅选张治国出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并评他为特等“劳动英雄”“模范军人”。延安留守兵团奖给他锦旗l面、奖章1枚、银币24元,兵团政治部编印的“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丛书”之一的《模范的革命军人张治国》,成为当时全军的学习材料。
随后,张治国光荣地出席了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被授予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称号,受到了毛泽东和朱德的接见。大会并向张治国颁发了毛泽东、朱德等6位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题词的奖状。毛泽东在奖状上亲笔题词“创造模范班排”,勉励张治国在新的一年里做出更大的成绩。朱德鼓励他继续努力。张治国所在班、排,也因超额完成任务,被评为模范班、排,连队也获得了全团第一名。
1944年,张治国在定边黄沙窝里带领一排战士大种粮食和油料,一年生产的粮食9年也吃不完,仅小麻子一料就收获36石。
在张治国的影响下,警三旅旅部警卫班年仅17岁的“解放”战士薛再清,晚上等同志们都熟睡后,悄悄扛着镢头跑到地里趁着月光开荒。指导员查铺发现他不在,还以为他开小差跑了,后来在地里找到他时,他已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八团二连战士郝树才,日开荒4.3亩,创边区个人日开荒最高纪录,被评为边区甲等劳动英雄。毛泽东在听取贺晋年关于警三旅开展大生产情况汇报后高兴地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1944年,张治国再接再厉,带领全班大干苦干,两个多月即开荒和翻耕1201亩,收获粮食创造了“耕一余九”(指该班一年开荒生产的粮食可供全班十年食用,当时上级规定为耕一余一)的最高纪录,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面旗帜。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授予该班“生产模范班”锦旗一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出版了《警三旅张治国运动》一书,推广其经验。边区部队广泛开展了向张治国学习的运动,张治国的画像和模范事迹屡在边区报纸上刊载宣扬,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和部队建设。
根据张治国的事迹,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宣传队排演了反映军队大生产运动的秧歌剧《张治国》,获得陕甘宁边区政府文艺奖。1944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针对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发表了讲话。其中,毛泽东对文化这一方面的成绩评价不高:“也不是很有成绩。”认为“文化方面还有很多事要做,要搞识字组,搞唱歌,搞春联,等等”。
为说明文化的力量,毛泽东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秧歌叫《赵富贵》,还有一个秧歌叫《张治国》,听说在吴起镇演出后,警三旅有一个士兵把自己的手捆起来,跑到连长那里请求处罚。为什么要请求处罚?他说‘我想开小差,不但自己想开小差,还想组织别人开小差’,还讲出他在棉衣里缝了多少法币。他要求处罚,他自己讲出来了,当然也就不处罚了。”毛泽东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力量。
张治国的名气越来越大。1945年4月25日。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作过《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之后,像拉家常一样又作了一个口头政治报告,谈到了1942年整风。他说:“当时很多文化人总是和工农兵搞不到一起,他们说边区没有韩荆州。我们说边区有韩荆州,是谁呢?就是吴满有、赵占魁、张治国。”“他们找不到韩荆州在哪里,其实到处都有韩荆州,那就是工农兵。工人的韩荆州是赵占魁,农人的韩荆州是吴满有,军人的韩荆州是张治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警三旅扩编为第十一师,张治国任该师第三十一团政委。
1947年胡宗南进犯陕北,张治国所在部队参加了沙家店战役,1948年后参加解放宝鸡、平凉、兰州的战斗。其间,张治国荣立一等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自愿解甲归田,担任王家梁村党支部书记,积极组织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带领社员征山治水、植树造林,他的汗水洒遍了王家梁村的层层梯田和道道坝堰。
20世纪80年代初,为培养接班人,张治国辞去党支部书记职务。他虽然年逾古稀,但人老心红,常在村地里跑来跑去,春上修剪,夏天锄草,发现破坏林木者就报告村委会,进行处罚,即使是亲戚也不放过。
张治国既是战斗英雄,又是劳动模范,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个只讲贡献、不计名利的典范。
(责任编辑: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