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孩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82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的教育若要顺应时代潮流,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摆脱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应试教育的束缚。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堂作为完成预期目标的场所,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课堂效率低,教师教得苦,学生也学得累。这样的教育,它应该悬崖勒马,它期待一场“暴风雨”,它需要学生“喧宾夺主”。介于此种情况,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以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会学得越快越好,实践证明,这样只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良好习惯,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把“要我学”、被动地学变为“我要学”、主动地学。我在教学《有趣的发现》时,先让学生读题目,再让他们谈读题目后产生的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谁发现了这个“有趣的发现”?“有趣的发现”指什么?“有趣”在哪里?原因是什么?读这篇课文,我们会得到什么收获?我把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解决。由于问题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并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的情绪极佳,探究得非常主动,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成为行动者
  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讲台,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才能学会学习,获得发展。语文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动、自学、自得地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做到“自己会学”。如在教学《最大的麦穗》时,我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两次朗读。第一次,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朗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由于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符合他们的需要,因此学生们一下就来了兴趣,有的双人读,有的个人读,还有的小组读,整个教室立刻书声琅琅。第二次朗读,我提出以下要求:1.苏格拉底为什么让他的弟子去找“最大的麦穗”呢?2.弟子们找到最大的麦穗了吗?3.从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三、让学生成为探索者
  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他们动脑、动手,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如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苹果里为什么会有五角星呢?”。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问题,我让学生们动手做个一实验。先要求他们从家里带来一个苹果,然后用小刀将它拦腰切开。这时候,学生们都惊叫起来,原来里面真的有一个“五角星”,学生们都感叹:为什么我们以前没有发现呢?因为以前我们都是竖着切苹果,从来没有打破常规横着切;今后,我们做事偶尔也可以打破常规,说不定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呢!听着学生们有感而发,我不禁暗喜:这不就是我想要的结果吗?这样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小实验,不但为每个学生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弄清“苹果里为什么会有五角星”这一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让学生成为掘金者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差的教师只教语文知识,好一点的语文教师教语文学习方法,最好的教师提供学习资源。”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使课内外学习相结合,作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充分地分析教材,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教师也要亲自“下水”弄清楚从何处可以收集到这些信息,并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不同的途径去获取信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之上归纳、提炼。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活动单导学”下的新课堂生活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想象飞起来,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不断地提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基于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以饱和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和自由表达的空间。它召唤着细心的读者去那里徜徉,去想象作品的意蕴空间,品味文本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就要教师要创造性地活用教材, 以课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舒展内在的想象和情感,探寻作品的意义和精神灵魂,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领悟。  一、品味
羊发生疾病后会导致养殖户的严重损失,故科学饲养、及时预防相关疾病对于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从环境,饲养管理及免疫接种方面对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了介
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文本具有潜在价值;阅读之时,文本的价值得到开发;阅读之后,文本留给学生核心价值。学生在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状态,影响着文本给予学生语文价值的大小。笔
为进一步落实肉牛能繁母牛奖励政策,有效保护母牛生产能力,促进肉牛生产。近日,恩施市畜牧兽医局积极开展能繁母牛摸底核查工作。据了解,该局组织4个工作专班对全市17个乡镇
<正>【背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把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来教学,从字、词到句、段、篇,一个都不少;另一种是放任学生自己读,没有教师的
语文,是一泓清清山泉,静静倾听方能闻其天籁之音;语文,是一片绽放的绿叶,细细浇灌才能四季常青;语文,是一杯味甘香醇的清茶,慢慢品味才能尝出个中悠远滋味。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带领学生
文童精彩体现在语言,语言精彩体现在重点词句,“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而辨析、体会关键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则是阅读教学的较高要求,因为这是把文本的内
已有文献出现了冠以利他行为之名的助人行为研究以及假定利他主义和利他行为的可替换性的混乱局面。鉴于此,采用经典扎根理论的方法,针对高中生、大学生、职场人士这三个年龄
主要介绍了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方法,旨在为养殖户提供参考,减少兔病毒性出血症给养兔业带来的损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口语教学中,老师教得很卖力,但在课堂上只有少数优生参与交流,很多学生羞于开口,上课时仅充当听众,保持沉默。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呢?笔者认为,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一、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  课堂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