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奇画牛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ch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牛这一科目,在中国画中并非受人青睐的。唐代的韩混创作了举世闻名的《五牛图》卷并流传至今,但在其后来的近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几乎很少再出现这类以牛为题材的重要画迹。到了清代,画坛也并未出现些画牛的大家、名家,不过以画牛擅长者却不乏其人。据笔者所掌握的有关文献记载,至少有江苏山阳(今淮安)的朱聍(字亦侨,号硐甫)、昆山的章法(字石渠,号瓶圃)、无锡的熊怡(字棣华,号北溪)、长沙的刘章浦(字峨峰,号望衡居士)和广东顺德的黎奇等是专门以画牛名世的。他们有很多共同点:均不享盛名,在当代及后世不为人所重视,画迹传世都比较少,生平资料也多阚如,甚至为人所忽略。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他们所从事的画科客观上充实了美术史,为多元化的美术史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专门美术史和区域美术史的研究中,更是必不可少的珍贵素材。
  这里重点讨论的黎奇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黎奇,字问庐,一字燕臣,广东顺德龙山乡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东书画录》援引汪宗衍稿,说他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卒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以后。其生平资料仅见于《龙山乡志》及《剑光楼笔记》等书,且记载均极简略。前者称他“能诗,不多作”,画牛各具情状,有眠者、立者、行者、食者、斗者,尺幅中可画百头,无不毕肖。画牛之外,还善画兰竹及鸡。晚年隐居于广州城之河南,栽花种竹,怡然自得,年八十余,无疾而逝。后者记载更简略,只言‘黎奇,广东人,以画牛名”(转引自《清代画史增编》卷七)。虽然画史记载他兼擅兰竹及鸡,但目前所搜集的资料表明,他只有以“牛”为题材的画迹传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据笔者统计,目前所能见到的黎奇画迹有大约十一件,其中署有年款的有四件,最早的是作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五牛图》中堂(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最晚的是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柳阴牧牛图》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另两件分别作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均为《牧牛图》轴,前者藏广东东莞市博物馆,后者藏广州艺术博物院。其余的画作尚有《十牛图》轴(原藏澳门贾梅士博物院,今藏澳门艺术博物馆)、《牧樵晚归图》轴和《牧归图》轴(均藏广东省博物馆)、《童、牛老树图》轴(东莞市博物馆藏)及《牛图》(两件,均藏广州艺术博物院)等。很显然,从这些仅有的作品可以看出,黎奇是专门以画牛著称的画家。这种极为专业化的画家,在广东画坛是不多见的。
  
  《牧樵晚归图》表现的是牧童放牛晚归在山间道上与樵夫相遇时的情景。牧童与樵夫面对面,看上去似乎是一方向另一方问道,也好像是樵夫为牧童让道,或者是二者刚好狭路相逢,并未有任何的故事发生。总之,作者截取了牧樵相逢的一段画面如题,将一瞬间的故事定格在画中。整个画面颜色较淡,设色淡雅,烘托出山间黄昏时节的特有景致。牧童与樵夫相持,老牛昂首注视樵夫。作者在刻划老牛时用浓墨点睛,淡墨晕染其身,意笔草草,信手为之,尤能穷其野性筋骨之妙。又用浓墨点苔于山石、古树之上,更添一种山间野逸之趣。樵夫肩挑采伐的树枝,双脚张开站于山石之上,从背影看上去,樵夫负重而显得劳累的情形被刻划得活灵活现,表现出作者在勾勒人物的形象方面所崭露出的娴熟技巧。牧童则骑在牛背之上,右手执鞭,左手牵绳,注视着步履艰难的樵夫。而行进中的牛则扬着右前蹄,甩着尾巴,同样注视着樵夫。作者将这一极具动感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体验到一种山间傍晚时分一种和谐自然且有些散漫的生活,这种生活来自于一种纯任自然的原生态,没有任何雕琢,天工开物。即使那些衬托场景的老树、杂草、嶙岣的石头,都显得非常的谐调,使得画面在一种古拙的意境中得以升华,从而将一幅在山里人家看来再寻常不过的普通景象上升到艺术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美,看到了山中的野趣,看到了一种静谧,一种特有的超乎尘嚣之外的出世心态。
  《牧归图》描写的是一牧童赶着两头牛晚归的情景。侧影对着读者的牧童同样骑在牛背上,一边举鞭催赶着牛,一边拉着缰绳控制着方向。看得出来,牧童和牛都是急匆匆赶路的样子,旁边跟着的一头小牛同样也是急匆匆紧随其侧。很有意思的是,这幅画与《牧樵晚归图》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构图,几乎都是右侧为一棵大树作衬景,牧童骑在牛背上,望画的左侧行去。画的前侧则有一山石陪衬。这种带有明显程式化的构图显示出作者在构思材料上的贫乏,是其艺术单一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黎奇只能作为一个区域性绘画名家名世的重要原因。
  《五牛图》和前述两画相比,除了在构图上大致相似而外,最可取的看点在于作者抓住了一种妙趣横生的生活细节。他所描绘的是两个牧童和五头大小不一的牛在山坡上的情形。其中一牛为乳牛,如婴儿般紧跟在大牛之侧,一牛则吃饱后懒洋洋匍匐在坡地上,另有三牛翘首站立,都望着同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恰好就是读者注视的方向。两个牧童也很有意思,一个戴着斗笠,拿着竹竿,做出赶牛的样子,另有一个小孩则伏在牛背上,很悠闲地休息。当然,两个人也许是父子俩,他们只是出来放牧,而孩子在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得以享受放牛的童趣。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孩子在牛背上顽皮的形态,这与那头幼小的乳牛相映成趣,不能不让人感受到一种天人合一、安居乐业且恬淡自然的生活情景。作者在多幅画中反复描绘这种景致,说明作者对于这种安宁的生活方式的推崇与向往。也许就是作为一个布衣画家所亲身经历或身边有人经历的生活场景的写实。无论是何种情况,在这样的画面中,我们通过粗率的笔和相似的构图体验到了一种来自尘嚣之外的宁静。这是黎奇的画给予我们的最多的美学体验。
  从传世画迹看,黎奇的画风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作品在用笔、用色甚至构图、布局等方面均有诸多相似之处。笔者所见过的几件作品均如《牧樵晚归图》般,一牧童头戴斗笠骑于牛背,身后为一棵大树,前侧为斜坡,浓墨点苔。所不同者乃树之枯荣、牛之神态及数量。这是前述所言及的黎奇绘画无法跻身于全国画坛的主要原因。艺术最忌讳重复,崇尚的是个性。黎奇虽然有了绘画的个性,却不断地重复自己,这就使得其画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画牛这种在中国画画科中并不占据重要位置,除非是出类拔萃的大家(如韩混),一般画家很难通过这样的创作在画史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即便是在广东绘画史上,黎奇的画牛也无法占据和黎简、谢兰生的山水同样的地位。如果要撰写专门的广东绘画史的话,最多只是把他作为当时多元化绘画实践的一个代表之一。所以,我们在讨论黎奇及其画牛时,不得不确定其在画史上所处的位置。但像黎奇这样的小名画家,不仅在广东绘画史上,即使在整个中国画史上,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因为有了黎奇这样的画家在一些不为人所重视的画科中默默无闻的探索,使得中国画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们的这种绿叶式的陪衬,使得那些在画史上耀眼的明星画家显得更加的光彩夺目。
  据说黎奇的画牛在当时与张穆的画马齐名,相传有“张穆马、黎奇牛”之说。当然,这种拉郎配多少有些牵强之嫌,因为平心而论,黎奇的画牛是无法和张穆的画马相提并论的,无论从绘画技巧、气韵、意境以及二人所体现出的画外功夫、文人气息及时人和后人的评价,黎奇都和张穆有着一段非常明显的距离。但这样的称谓多少可以反映出黎奇在当代所受到的追捧。现在也没有多少文献资料可以反映出黎奇在当时画坛的生存状态,但他能力避历来很多画牛名家多尚形似而失其神韵的弊端,既得其形,又传其神,并以写意为主,自成一家风格,这就说明在当时的画坛称“张穆马、黎奇牛”并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
其他文献
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9月8号下午2点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将举行一场20世纪重要的设计品拍卖会,在这场拍卖会上,我们可以看见许多20世纪重要的观念性设计作品,这些设计品拓展了现代的设计视野与设计理念,对现代的工业设计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  本次拍品中最受瞩目的应为日本已故设计师苍佑四郎(Shiro Kuramata)的三件拍品,这三件拍品编号分别为7、17、18。苍佑四郎出生于1934年,是日本20
期刊
岁逢已丑,牛年话牛,不可免俗,意义特殊。有关牛的文物藏品,在牛年无疑成为最“牛”的艺术欣赏品,这是一道独特的景观。为此,我们特意撷采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赛克勒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及湖南省博物馆等中外著名博物馆藏的中国古代牛形铜雕精品数例,以期与读者藏家共享。    综观我国古代典籍史料,有关牛的记载非常之多,关于牛的神话传说更是不可胜数。牛在中国历史
期刊
三、博文堂与文求堂——日本的收藏    说到博文堂的珂罗版帖册,今天在旧书市场上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主要用作书法范本的法帖一类,以精巧的珂罗版印刷后,附以缎装封面制成厚厚册页出版。上野本《唐拓十七帖》、大西本《澄清堂帖》、宋拓《甲秀堂帖》、罗振玉旧藏《集字圣教序》等大批帖册都出版了。王羲之《游目帖》、黄庭坚《王史二墓志稿》也以卷子装的形式出版。  博文堂主人原田悟朗,是战前搜集清朝及其周边流出书画
期刊
香港佳士得此次征集到的部分拍品来源于戴萍英基金会珍藏,原藏品的主人是一位国际著名的资深亚洲艺术品收藏家和古董商。有鉴于古代书画精品在今春拍卖中的稳定价位及其强力抗跌的良好表现,佳士得的秋季拍卖重点有意向古代书画倾斜,因此,戴萍英基金会珍藏的超过100件南宋至20世纪的古代书画作品将于秋天亮相香港拍场。    香港佳士得宣布将在今年秋季于纽约及香港举行的拍卖中先后推出“戴萍英基金会珍藏”专拍。此系列
期刊
全球的博物馆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维也纳的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也不例外。国立博物馆一方面要用固定的预算实施特展计划以吸引观众,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不断出现和扩张的私人收藏竞争的威胁。埃德贝特·科布是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同时也是维也纳路德维希基金会的委员,他撰文道出了目前收藏当代艺术品的欧洲博物馆所面临的种种困惑,但他同时鲜明地指出,对公众的责任感不应被私人的激情所替代,企业的收藏也许会因为管理层变动和
期刊
维多利亚女王执政的1836年到1901年,是英国历史上最耀眼的时期之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衍生出诸多眼中的社会问题。1832年改革法案通过之后,国家政权从腐朽没落的贵族手中转移到了中产阶级工业资本家手里,工业革命带来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却也令国内各阶层之间积怨颇深。宗教信仰受到冲击,实用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在种种复杂的价值观充斥其间的大环境里,民间情怀和时代感伤成为维多利亚时期画家们艺术创作的
期刊
清初“岭南三家”之一的屈大均(1630-1696年)在其《广东新语·艺语》中论及广东绘画时说:“若写山水者彭伯时、赖白水、英白石,花卉者赵裕子,兰者杨宪卿,竹者梁森琅、梁文震,皆一时高手。”“彭伯时”即彭滋,“赖白水”即赖镜,僧名深度,“英白石”即英上,均以山水画驰誉画坛;“赵裕子”即赵焯夫,以水墨花卉扬名;“杨宪卿”即杨昌文,以画兰擅绝一时;“梁森琅”即梁元柱,“梁文震”即梁启运,均以墨竹擅长。
期刊
香港苏富比为今季秋拍拿出了估计近20亿港元的拍品单!这20亿拍品看点的确颇多,苏富比的首场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会,中、日、韩、东南亚的当代艺术均有重点呈现;中国书画则有吴冠中捐出用于成立基金的《长江万里图》以及张大千1964年送赠孙儿张嶷念的《老树腾猿》。而古董珍玩方面,则征集到法国吉美家族收藏的乾隆御制印玺专拍。2008的秋拍大战,苏富比即将开槌!    10月4日——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晚
期刊
粤人绘画名重古今者首推林良,其以劲健的笔触绘大写意水墨花鸟画为世人所瞩目,以至“林良吕纪天下无比”、“林良翎毛夏昶竹”等名句传遍天下,可见其成就已非南粤一地专美。然而,作为宫廷画家的林良,他的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师承关系等极平常的问题却成为迷案,至今仍难确考。数年前,本人曾以“关于林良研究的几个问题”为题发表过一文(《文物鉴定与研究》页15—30,文物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近来通过对相关文
期刊
“宜兴紫砂壶古今真品展”于12月5日~21日在东莞莞城美术馆举办。这是国内规模最大、展品价值最高的紫砂壶展,强调“真品”。作品囊括了明清国宝级紫砂壶以及当代宜兴最高工艺水平的经典紫砂壶作品约160件,其中明代紫砂壶5件,清代紫砂壶30件,近代与当代紫砂作品各50余件。  此次展览,众多罕见的紫砂珍品齐聚一堂,包括明代著名紫砂陶艺大师时大彬的作品“虚扁壶”,清代黄玉麟的作品“树瘿壶”、“鱼化龙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