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学校品格教育的三个阶段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uo1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格是主体的主观特征的稳定表现,主要是个体的行为表现。品格可以分为个体品格和社会品格。个体品格包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律、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等品质。社会品格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尊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等品质。对个体品格和社会品格的不同认识及重视程度,导致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里,美国的品格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二三十年代的“好公民”教育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代表美国品格教育的是一种传统的道德教育流派。这一流派侧重对学生社会品格的培养。认为:学校教育学生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好公民”。为此,学校强调熟记社会共享的知识与信念,吸收社会的规则,让学生服从权威和顺从。学校传输给学生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保持沉默的能力和与其他同学步调一致的能力”。学校不是学习独立思考,鼓励自我维护、培养、强化自立精神的地方,而是让学生不容置疑地进入世界、社会、“生活的现状”,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好公民”。正如卡尔·罗杰斯在《论做人之道》一书中所指出的:“在教育方面,我们往往制造出顺从者、定型人。”简·布鲁斯坦在反思传统品格教育时指出:传统的品格教育培养顺从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品格常常表现为:行为受外部力量的驱动,如取悦权威,博取赞誉;盲目服从命令;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总习惯于等候命令;自尊感由外部因素决定,只有得到他人赞同时,才体验到自我价值;依赖教师、家长或权威的倾向严重;以避免受到惩罚为行为的准则;不善于表达自我需求;缺乏首创精神等。
  学校强调道德教育,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好公民”,在当时曾是美国品格教育的主流。
  
  六七十年代的个人主义教育
  
  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美国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品格教育主要是个人主义教育。或者说,这个时期美国学校品格教育的重点是个体品格教育。
  美国六七十年代文化上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个人主义兴起。个人主义把个人的价值、尊严、自由上升到绝对的高度。认为人们应作为自由的个体来表现自己、实现自己,对个人自由的任何限制都是不可容忍的。对个人自由的强调造成了对权威的反抗。个人主义强调权利多于责任,人们不再考虑“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而是要求“国家能为我做些什么”,个人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的主要表现就是过分地强调个体品格而忽视社会品格。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人的事情”。为了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在自由的幌子下,学校忽视了道德教育,而是采取了“放任式”的教育。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自私自利的一代。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青少年的道德状况陷入了非常糟糕的境地。调查统计表明,青少年的犯罪率和自杀率均于198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1930年到1980年间,26岁以上的犯罪率增长13倍,而18~24岁的犯罪率增长79倍,18岁以下青少年的犯罪率增长100倍。1977年校园内的骚乱行为达到二十世纪最高点。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业成绩却在持续下降。美国教育界普遍认为:“过去的20~30年间,美国青少年的品格确实下降了。”青少年对社会压力的承受力明显减小,他们宁愿选择自杀或吸毒来逃避真实世界,为了一时的快乐而不顾自己的任性行为带来的后果,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八十年代的道德危机宣布了学校从六十年代末开始进行的品格教育的失败。正如美国学者洛克伍德所说的:“当前和历史上的品格教育都是对不负责任的社会行为增多的反应。”个人主义的泛滥,没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体品格,相反,却阻碍了学生社会品格的发展。
  
  八九十年代兴起的“责任”教育
  
  1980年里根总统上台标志着美国一个新保守主义时代的到来。在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均朝着保守方向转变的同时,教育也表现出明显的保守主义特征:强调传统——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价值。有识之士指出七十年代在强调个人自由的同时忽略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在鼓励年轻人自由选择时忽略了对价值观的重视。因此,大家全都呼吁社会回到“传统价值观”——尊重、责任、自律、工作、自豪感、爱国、助人为乐等等。与个人主义宣扬个人价值至上相反,保守主义强调个人服从社会,个人要承担责任。权利和责任是不可分离的,而且责任高于权利。因此,要求学校严明纪律,必须向青年人“灌输”责任意识,以此来控制青年学生的感情和行为。
  八十年代初,美国开始进行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改革。1983年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交报告——《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指出:“要保持我们在世界市场上尚存的微弱竞争优势,我们就必须致力于教育制度的改革。”1988年4月,当时的教育部长向总统递交了《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当前学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纪律涣散”。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成功的民族精神,加强秩序和纪律。倡导在学校开展品格教育。
  九十年代,以培养“有责任感的学生”为主旨的品格教育在美国出现,并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迅速在美国各地的学校实行起来。
  简·布鲁斯坦在《二十一世纪的纪律》一书中提出,有责任感的学生应当具备的品格特征主要包括:其行为受内部力量的驱动;不盲目服从命令,自己做出选择;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自尊感由内部因素决定,无论他人赞同与否都能体验到自我价值;在考虑个人需要时,也考虑他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对学习、工作积极选择,并非常投入;善于与他人合作;具有首创精神、独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回顾美国百年来的品格教育,我们发现,美国的品格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强调学生的社会品格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品格,到强调学生的个体品格而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品格,再到在强调学生的个体品格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社会品格的培养。
其他文献
有个故事说,姜子牙丢了官本来就够不顺的了;去卖火烧,一阵大风把挑子吹翻而亏了本;仰天张口长叹时,却正好一泡鸽子屎掉进口中……其实,故事正说明了一个哲理——“祸不单行”的事并不新鲜。小宁工作很勤奋,为了照顾生病住院的母亲,耽误了几天工作,扣了奖金,心里挺别扭;骑着车脑子里又想着能否讨价还价,让他们少扣一点钱,车轱轳竟一下子崴在街边的下水沟里,前轱轳拧成了“8”字;去修车时又跟师傅干了一架。“嗨!怎么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贵州省教育厅承办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于9月5日、6日在贵阳市召开。  此次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征求意见稿)进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汇报工作。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副会长林崇德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出
期刊
提 要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每个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校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任务,不仅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素质。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当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广州市是我国经济、教育都较发达的沿海城市,也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
期刊
《心理素质教育实用全书》是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由各界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教师组成的编写委员会编写的,是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系列丛书之一。  1999年,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的春天。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
期刊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开展这项活动的学校日益增多。但有关专家及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缺乏师资成了制约这一新生事物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探讨有效的师资培训模式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尊重、接纳他人,建立真诚、信任的人际关系,相信他人有积极向上的潜力和资源。遗憾的是许多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没有遵循这一原则,而是延用传统的师资培训模式,把教师看作被动接受
期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和“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网”(www.sinyu.com.cn)是由民进中央主管,开明出版社创建和主办的。现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诚征各类稿件:  ·理论类: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科研论文、成果及各类调查报告等;  ·个案类:个人或集体在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中遇到的典型案例介绍及分析等;  ·经验总结、方法推广类:集体或个人在心育工作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工作方法、新思路、新
期刊
●2000年12月3日,由国家教育部基教司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课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人员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及实验区负责人。会议交流了实验工作启动情况,研讨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框架。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李玉先处长和咨询委员会主任、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做了重要讲话。  ●1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德育处董柏林处长应邀专程来到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
期刊
在懵懂而又敏感的中小学生心中,总有许多许多的问题,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长得丑就没有前途吗?”  “当干部同学不理解怎么办?”  “我真的什么都不如别人吗?”  “我的脾气‘一点就着’怎么办?”  “‘说得到一块儿’就是朋友吗?”  这些问题,告诉老师,讲给家长,还是自己来解决?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自助读本》是由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和崇文区教育心理学会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一线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训教师至关重要。然而,培训什么、怎样培训却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培训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的制约。特别是对于不可能长期脱产系统学习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他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及能力,选择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以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对教师心理健
期刊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情操,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进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最终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为了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渭城区教研室决定以第二课堂讲座形式在我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特此拟订实施方案。    一、教育、教学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起步阶段,我区拟采用专题讲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