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戏曲结构论与“立主脑”范畴及其源流

来源 :中文自学指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ko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剧本是剧作家创作的供演员舞台搬演之用的底本。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开篇直切剧本体制,强调以“结构”为第一的观点。李渔所谓“结构第一”主要是指剧作家在动笔之前对剧本故事情节全面的艺术构思。他借鉴和发展了王骥德以“工师之作室”①比喻剧本创作的思想,又以“造物之赋形”比喻剧本创作,指出剧作家在创作之前的艺术构思对剧本全部规模设计举足轻重,并且说:“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②可见李渔把艺术构思看作对剧本创作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
其他文献
要说中国现代文学领域里最具性灵的作家,首推的无疑是诗人徐志摩。志摩坦诚地承认,其最好的诗篇都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一曲《再别康桥》如泣如诉,唱了半个多世纪,迄今
本文中的石刻篆文是指春秋至东汉(含三国)期间以石为物质载体(代表形式为各类碑刻及石刻),以篆文(包括大篆和小篆)为主要书体的实物文字资料。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以其优美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儿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美的属性。作为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与美术活动二者的共性,以“文”导入,以“文
<正> 从二十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现代汉语便是中国新文化的语言主体,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力量和欠缺都与之有因果关系。在二十世纪已经成为历史的今天,人们发现中国文化在
自从人文主义者但丁首先对教会发起冲击后,反宗教传统就在西方文学中延续下来。而发展到19世纪后,这一传统更是成为了文学的一种时代特征。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一半以上都
在关于晚清以降中国思想史的叙述中,“启蒙”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从晚清“开民智,新民德”,五四”掀起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随后展开为以鲁迅为代表新文学精英的文学救国,科学
<正> 短信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正越来越受青睐,尤其是年轻人多为短信迷,他们被称为“拇指族”。目前,短信有文字、图片、音乐三种方式,文字短信无疑是其中最发达的一块,那
<正> 高小康在其发表于《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的文章《“失语症”与文化研究问题》中,提出应该重新思考“失语症”的内涵问题。他认为当代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一个错误认识,
好的作品需要好的读者,那些原创性的理论与批评,更需要持续而认真的读者反应与回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理念与架构提出近二十年以来,中国现当文学学科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一) 说起“世情”就无法回避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一段论述:“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