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回归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有效的课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们的追求和不变的目标。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创建有效的数学课堂迫在眉睫。课堂上实现高效率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而导学案设计与运用,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绝佳尝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运用导学案,可以有效地控调控数学课程中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制定科学的导学案,并进行切实落实,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讨论,以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数学;教与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的学科,无论是深度学习还是入门学习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成绩难以提高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统一量化教学方法的影响。科学的教学需要一定的指导方法,而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注重通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手段,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一、 科学设计导学案,做好课前预习阶段准备
为了在使用导学案,充分发挥规范教与学的目的,首先必须明确导学案的科学设置和设计目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现状必须紧密结合,这样教师才能科学指导学生预习,学生在出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导学案要适时发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这些内容,查看学习计划,收集相应学习资料,从而找到学习内容的核心和难点。这一方式运用,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过程中提供关键的指导。
比如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这部分内容时,在设计这部分导学案时,应明确其教育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含义,并对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等单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基于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在预习阶段,先将自己的导学案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借助这一工具,对课程内容获得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画出其中的部分浅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之后在课堂中,收聚导学案,看看学生的笔记和问题解答。通过这一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方便接下来课程教学的更好开展。
二、突出导学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在用导学案调控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師要分清侧重点。这一教学模式开展,最为主要的是强调学生的地位。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设置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相关数学能力。
比如,进行“最大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比较”时,可以随机选择36、40、59几个数字,然后提问学生:“这几个数字中有几个可以被3整除?什么数可以被5整除?”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推导出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首先可以结合15和20这两个数字,计算出最小公倍数以及最大公约数,以短除的形式,直到算出商为两个质数为止。然后,将商与除数相乘,得到最小公倍数。最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的两个数据,鼓励学生发现差异。又如,教学“分数”部分内容时,在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导学案时,教师可以增加更具体的题型或作业。同时通过具体的题型和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通过任务设置驱动学生学习,以分层的引导题设置,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
三、建立导学互助模式,打造良好师生互动课堂
在导学案教学中,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互动,要求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其中也包含着教师、教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导学互助,让学生体验教师的角色。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优生辅导后进生的方式,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
比如,在“四则运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可以设计趣味计算情境,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营造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验数学的独特魅力。又如,在教学两位数除法时,教师可以提问:“高铁时速344公里,小轿车两小时共走了172公里。请问,小轿车时速是多少?火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几倍?让学生到讲台上,扮演教师,进行例题讲解。最后由全班同学打分,看看哪位学生的“教学”最受欢迎。以趣味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促进有效教学课堂构建。
总而言之,导学案教学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实施情况。具体来说,需要找到切实落实导学案的方式,从而充分实现导学案设计和应用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努力探索,以导学案为媒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教与学关系。
参考文献
[1]吴林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J].读写算,2020(29):198-199.
[2]李小莉.浅谈导学案教学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5):160-161.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数学;教与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的学科,无论是深度学习还是入门学习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成绩难以提高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统一量化教学方法的影响。科学的教学需要一定的指导方法,而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注重通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手段,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一、 科学设计导学案,做好课前预习阶段准备
为了在使用导学案,充分发挥规范教与学的目的,首先必须明确导学案的科学设置和设计目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现状必须紧密结合,这样教师才能科学指导学生预习,学生在出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导学案要适时发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这些内容,查看学习计划,收集相应学习资料,从而找到学习内容的核心和难点。这一方式运用,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过程中提供关键的指导。
比如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这部分内容时,在设计这部分导学案时,应明确其教育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含义,并对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等单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基于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在预习阶段,先将自己的导学案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借助这一工具,对课程内容获得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画出其中的部分浅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之后在课堂中,收聚导学案,看看学生的笔记和问题解答。通过这一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方便接下来课程教学的更好开展。
二、突出导学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在用导学案调控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師要分清侧重点。这一教学模式开展,最为主要的是强调学生的地位。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设置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相关数学能力。
比如,进行“最大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比较”时,可以随机选择36、40、59几个数字,然后提问学生:“这几个数字中有几个可以被3整除?什么数可以被5整除?”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推导出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首先可以结合15和20这两个数字,计算出最小公倍数以及最大公约数,以短除的形式,直到算出商为两个质数为止。然后,将商与除数相乘,得到最小公倍数。最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的两个数据,鼓励学生发现差异。又如,教学“分数”部分内容时,在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导学案时,教师可以增加更具体的题型或作业。同时通过具体的题型和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通过任务设置驱动学生学习,以分层的引导题设置,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
三、建立导学互助模式,打造良好师生互动课堂
在导学案教学中,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互动,要求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其中也包含着教师、教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导学互助,让学生体验教师的角色。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优生辅导后进生的方式,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
比如,在“四则运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可以设计趣味计算情境,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营造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验数学的独特魅力。又如,在教学两位数除法时,教师可以提问:“高铁时速344公里,小轿车两小时共走了172公里。请问,小轿车时速是多少?火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几倍?让学生到讲台上,扮演教师,进行例题讲解。最后由全班同学打分,看看哪位学生的“教学”最受欢迎。以趣味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促进有效教学课堂构建。
总而言之,导学案教学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实施情况。具体来说,需要找到切实落实导学案的方式,从而充分实现导学案设计和应用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努力探索,以导学案为媒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教与学关系。
参考文献
[1]吴林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J].读写算,2020(29):198-199.
[2]李小莉.浅谈导学案教学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5):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