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探究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加快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设,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中。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度发掘,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组织多种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树立劳动观念,形成学习认知基础。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语文;实践活动

在学科教学中,劳动教育常常被教师所忽视,学生的劳动观念欠缺,劳动能力不足,教师要正视这一教育现实,适时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效对接。

一、发掘教材内涵,寻找劳动教育切入点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是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无论哪一个学科都要做出对接和渗透,体现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劳动内容进行深度发掘,寻找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对接点,使劳动教育自然渗透。学生对劳动教育内容比较熟悉,教师要做好自然渗透和对接,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劳动意识。

例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这篇回忆性散文时,作者围绕“母亲勤劳的一生”展开记叙和介绍,写出了母亲的伟大,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做深度梳理,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全文一共写了母亲哪些事例?从这些事例的描写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位怎样的母亲?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内容,对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教师巡视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条理清晰地将事件按照先后顺序罗列出来,并从中总结出母亲的优秀品质,如勤劳、简朴、宽厚、坚强、远见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展开介绍,说说自己的母亲和朱德的母亲有哪些相似之处。学生再次进入深度思考和互动交流中。

二、创设教学情境,启动劳动教育学科思维

在语文学科教学情境设计时,教师适时渗透一些劳动场景或者劳动信息,能够给学生带来一些启示,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在社会调查、信息搜集、生活观察、案例分析等环节,教师可以渗透一些劳动教育内容,加强对教学情境的设计,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

教学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教师要做好筛选与处理,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刺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美丽的颜色》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居里夫人的一组图片信息,要求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结合教材内容展开阅读,说出居里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学生对文本阅读有了一定的经验,对人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伟大品格这一角度展开思考。有的学生说:“居里夫人是女中豪杰,一生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有的学生感慨:“居里夫人有超人的毅力,把生命奉献给了科研事业,看过她的研究经历,我深受触动,如果我能像她那么努力,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对学生的介绍应做出点评,鼓励学生学习居里夫人的品质。

三、组织实践活动,强化劳动教育感知体验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推出一些劳动性学习活动。例如,制作劳动、班务劳动、家务劳动等,都可以与学科合作学习形成对接。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劳动展开学习讨论,以形成劳动教育契机。因此,教师要做好整合设计,推出更多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劳动性学习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有多种选择,其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教师不妨设计一些社会实践性学习任务,给学生带来更真切的劳动体验。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内容时,教师在学习之前可以给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走访你家附近的石拱桥,认真观察并详细地记录这些石拱桥的特点,包括外形、建造、色彩等。学生对石拱桥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特別是在一些乡村,石拱桥比较多,即便是在城里,在公园等地方也能够看到石拱桥。学生在观察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在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给学生设计了课外观察活动任务,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一个小小的观察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劳动感知体验。在对石拱桥进行观察时,学生能够体会到建筑者的独具匠心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个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劳动,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深刻的体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拓展了思维,并完成了蜕变。

四、归纳学习教义,内化劳动教育学习认知

对教材的解读与分析,往往涉及一些劳动教育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发掘,归纳出学习教义,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提升劳动意识。文本中含有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教师要进行对应发掘,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建立起劳动意识和习惯,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对教材内容解读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劳动教育内容,从而形成教育契机。如《藤野先生》一文,教师可以对文本内容做出解读:鲁迅为救国,东渡日本学医,遭受了很多歧视,他认为,医治更多的病人是不能救国的,只有唤醒国人的思想意识,才能真正救国。从这个角度展开思考,你认为鲁迅的决定正确吗?学生能够进行认真思考和讨论。大多数学生支持鲁迅的选择,认为救国有很多条路,从思想上唤醒国人是非常有必要的,劳动人民受苦受难,但却不懂得反抗,任由反动统治者和帝国主义蹂躏。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精神觉醒,才能拯救中华民族。学生在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中,对文本要义有了更深刻的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鲁迅弃医从文”展开讨论,以“拯救中华民族”作为主要思考内容,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启迪。学生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并且在其他学科中也学习过相关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劳动人民创造历史这个角度进行思考,对学生展开劳动教育。

结语

劳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深入发掘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归纳学科学习教义,创造劳动教育的渗透机会,帮助学生做好对接处理,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动力。初中学生的劳动认知基础薄弱,劳动能力欠缺,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合理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多重训练中建立劳动意识,发展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维严.劳动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例谈[J].学语文,2021(3).

[2]冯胜清.工匠精神、劳动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探析——以《景泰蓝的制作》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18).

其他文献
【摘要】赏识教育在初中各个学科教学中的使用都非常普遍,语文学科当然也更多使用。但由于很少有教师对赏识教育的策略进行系统总结,所以赏识教育的效果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本文笔者针对初中语文学科特点以及初中阶段学生学情状况,结合初中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总结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的策略。【关键词】赏识教育;初中语文;意义;策略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不仅表扬鼓励,还要赏识孩子的言行结果,目的是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要赏识孩子言行举止的过程,目的是保持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要适时提醒,指引孩子的行为。赏识教育,既可以
期刊
【内容提要】传统的音乐课歌唱教学既没有发挥歌唱本身的魅力,又忽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今在全国全面铺开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及重视学生美育素养的大背景下,新的课程标准对的歌唱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1、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以情促学,以练促质,以活促能,探索听、看、读的三层次教学模式。2、注意在歌唱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歌唱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编创能力;在完成基本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完成美育的教学目的。【关键词】歌唱教
期刊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浩渺的思想宝库,以班级为单位建设课程有着促进文化的生态概念,更有着发展学生的价值所向。如何以班级为单位,让课程真正为学生服务?我校综合考虑班本课程建设以美丽教育体系为基准,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课程,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使孩子们在班级文化中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课程研发:顺应三个需要德育课程化是德育提高实效的必然趋势,班本课程可以弥补课程资源的不足,它是一种开发的课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班主任的教育追求。我校基于三个需要,认准三个方向,开发了班本课程。 1. 基于改革的需要班本课程就是班
期刊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阐述课程目标。“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与“问题解决”相关的题目有很多,要做对这类题目,最为关键的是要准确读题。经过仔细的分析,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类练习中错误率非常高,而主要的原因就是欠缺读题能力。一、学生读题现状及成因分析(一)不通读——题目内容未读完整学生没读完整题目内容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不会通读题目,在读题的过程中马虎了事,甚至会漏掉重要内容,从而答错题目,甚至无法答题
期刊
【摘要】写作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然而目前,在应试教育下,教师给学生写作模板,阻碍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教学有不同的需求,同进度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更好发展。基于此,通过教学实验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分层写作教学问题,解决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缩小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差距,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促进学生不断自我超越,并为一线英语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关键词】初中英语;翻转课堂;分层教学近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张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将学生作
期刊
【摘要】政治经济的大发展和日益频繁接触对外交流活动使得教育学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变革路径,在融合发展中的教育生态学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教育生态学不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借鉴、充分吸收的结果,像是教育目标、内容的设置和教育评价生态化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站在教育生态学的视域下,认真分析和细致研究了幼儿园课程建构,提出了生态和谐、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课程目标,引入了内容丰富和种类多样等课程组织形式,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教育生态学视域
期刊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动荡年代学武术,和平时期学艺术。在当今的教育教学形势下,艺术课程的学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同时,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对待艺术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作为艺术类教师的我们,责任也越发重大。而担任小学音乐教师二十余年的我,对此也深有体会。首先我认为,现在的教育教学状况对于我们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非常有利。在社会上,呈现出一种小孩子学音乐、青年人爱音乐、老年人追音乐的景象,这一点,城市和农村那歌舞不断的广场、假日里乐声歌声不断的活动中心、街头随意弹唱自拍的年轻人都是很好的证明,这是一个学习有园地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区域游戏是主要的教学内容,然而,幼儿年龄较小,思想意识发育不够完善,在沟通、合作上还有所欠缺,不能在游戏当中和其他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有时还会发生争执。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区域游戏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从幼儿的实际发展特点出发进行积极正确的指导,培养幼儿相互帮助、团结合作的意识,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游戏 合作能力 指导策略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不能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这个阶段养成的习惯,会直接影响
期刊
【摘要】区域活动是一种能够体现幼儿自主性和主体性的活动形式,有效契合了深度学习内涵,目前的幼儿园通过区域游戏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许多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较差,没有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问题分析和思考,批判性思维还处于缓慢的发展状态中。本文我们以深度学习理念为导向,探究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区域活动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深度学习;优化策略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材料开展的一种自发性活动,具有
期刊
【摘要】儿童时期的成长环境与教育经历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面对不爱说话的孩子时,不能轻易放弃指导教育,不能随意给孩子贴上“笨”标签,而是要通过调查了解、研究分析与针对性的教育,引领孩子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根据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经验与教育经历,探究新时期小学教育教学的优化策略,这包括:树立科学教育思想观念,调查分析学生基本情况,重视鼓励以及表扬学生,指导学生学习交往方法,联系家长指导家庭教育。相关教师以及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落实这些策略,更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词】小学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