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副对联看清代翰林书法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翰林对联在市场上颇为流行,赝品也越出越多,新仿的翰林联,基本都是一种行书的风格,面貌倒是很单一,细看之下,书写者其实并不具有严格的楷书功力,更不具备馆阁体那种严格的节奏感和沉厚的感觉。总而言之,真正的翰林对联,即使稚嫩,其间架结构和节奏感仍然很强烈,而新仿品则无法望其项背了。
  清代继承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让天下土子通过考试走入仕途,并且沿袭了宋以来的翰林院制,在进士中选拔最优秀人才,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人才教学与储备机构。在清代,进士一旦入选翰林院,就被称为“太史公”,因为翰林院又掌管国史,并且艳称为“玉堂仙班”,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然而,清代翰林院里课程究竟如何?史学界至今仍然视其为谜团。
  清代翰林院是一个复杂机构,设掌院学士满汉各名,除了掌管国史的编撰,翰林院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在殿试朝考后选拔出入翰林院的实习生,称为“庶吉土”,并且在长达三年的庶吉土教习时间里,让这些年轻学子尽快掌握各种官场上应用的技巧,但是,翰林院作为最高的学府,其课程设置怎样?史家一直很少发现直接线索。因为清代的翰林院设在天安门外即今日公安部大院附近,在庚子之乱中被焚毁(院藏《永乐大典》钞本即于此时被毁),所以翰林院所藏历朝档案几乎被全毁,庚子之后不久,清廷结束了科举制度,翰林院作用也逐渐消亡。而现存史料中,记载翰林院课程的凤毛麟角,以致我们今日对于翰林院教什么, 直不甚清楚。
  笔者研究明清翰林院制度多年,一直有个谜团,即翰林院的教学中,理应有书法课程,理由是:从童生到进士,当然要学严格的楷书字体,能進入翰林院的人书法功力应该不会差,但是,一旦做了官僚,照清代规矩,少不了要书写各种应酬字,例如对联条幅,牌匾碑刻等,这就不是应试的小字楷书所能对付的。何况翰林还有机会做天子文学侍从,要写各种应制书法,在考试阶段所不需要的行书草书,也必须重新学习。
  研究书法史者,对于翰林书法,往往以简单的一句“馆阁体”来概况,然而清代馆阁体,其实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并不单纯指考试应用的书体,它应该是一种规矩和方法的总和,举例来说,馆阁体就像写诗的格律,格律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写诗的风格,代代在变。即以清代而论,清初康熙的馆阁体,到乾嘉的馆阁,再到晚清的馆阁,笔者认为至少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变化,同馆阁体,在皇帝,重臣,师傅(指翰林院中的教习)三者的互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代代的年轻翰林。
  最近在整理翰林楹联过程中,笔者就发现了两副有趣的对联,充分说明在翰林院中是存在书法教学课程。其是浙江翰林陈梦麟的行书联,文为:气静同兰怀虚喻竹,日清若水足快生风。作者陈梦麟字书玉,浙江上虞人,同治十年(1871)进土,授翰林编修。
  另一副同样是行书联,文为“万山畅览足与目,一室静坐情生文”,作者陈华褧,广东新会人,同治辛未(1871)科进土,授翰林编修。
  两位作者在清代翰林之中不算名气特别大,最重要的点,是他们在同一年登进土,即同年进入翰林院学习,而此两联,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他们的字体都是非常接近的,尤其是两联都有一个同样的“足”字。
  这两副对联从内容看,都是集《兰亭序》字作为内容,集《兰亭》从嘉庆年间开始成为翰林间的风尚,首倡者可能是王文治。其次,《兰亭》本身是王羲之典型行书,然而这两副对联,均以颜真卿体出之,可见这并不是巧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联中同样出现的“足”字,这里的两个足字,字形是一种变体写法,口下面均从“之”,不仅如此,最后一笔长捺,两位年轻翰林都以颜体结尾,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受过同样的写大字楹联的训练。
  学过一点书法的读者都有经验,即使小字楷书写得很工整平稳的人,放笔写大字都是另一种体验,对书写者的执笔、结字等,都有另一种要求,而对联更是书法中的上乘境界,非熟于此道者很难写好。从这两位同班翰林的对联中,我们有理由相信,翰林院中有学写书法,特别是大字榜书的课程。
  笔者研究清代翰林书法过程中,发现存世大量翰林对联质量也各有参差,有擅长此道写得很流畅者,例如王文治、李鸿章等。也有不少是结体欠老到,未达成熟的。其中以年轻翰林所写更加明显。此情况可举笔者所藏另副光绪癸卯科榜眼,广州的汉军旗人左霈(1875-1936)楷书联为例,此联与左氏一些晚年作品相比,显得拘谨,结构也稍显稚嫩,但是用笔的习惯仍然可以看出脉络,从印章“一甲二名进士”可知此时左霈已拥有翰林身份。
  如前所述,从研究书法史和鉴定角度,我们都应对翰林对联有一种新的视角。
  (编辑/李木子)
其他文献
头一回真正意义上关注画框,还是数年前拎起一幅书画走入一家画框店,在被征询要装裱何种材质、何种风格的画框时,面对墙上一排排直角画框样板,瞬间陷入“选择困难”的茫然,最后只好提出最低要求:材质、样式不限,但一定要有现代感。经此遭遇,后来在参观展览、艺术工作室时,每每见到与画作相得益彰的精美画框,总是迷恋不已。中国古语“三分画,七分裱”所言非虚,更深刻认识到画框装裱实为一门艺术。也常暗自琢磨,新时代的画
期刊
对钟庆的画,一见钟隋,很自然地就会去寻找自己内心与作品的切合之处,不自觉地遨游物外。丰富色彩的质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恰似一帘幽梦,这无疑是画家钟庆,借造物主之手,绘广袤天地之无穷。仿佛他便是画中那个白衣人,看起来无关左右, “置身事外”,其实想要穿透中西古今,看清其中绵延的道理与承续的可能。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或许,钟庆是带着“心远地自偏”的心态,甘愿追寻那物外之地。  重彩是情
期刊
鼠作为十二生肖之首,具备机巧、灵性特征,并是生命力最强的生物之一,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文人墨客们一直以鼠为趣,鼠的形象不断出现在画家的作品之中。元代葛淑英以画松鼠得名;晚清虚谷以后,以鼠入画的画家渐多,现代齐白石、于非閤、王雪涛都画有老鼠、松鼠题材作品问世。尤以齐白石先生笔下之鼠最为人称道,其气韵生动、形神兼具,极尽鼠类机敏伶俐的特点,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带给大众无比的亲和力。而多子多孙、招财进宝、
期刊
谢海:1970年出生于淮阴。曾先后毕业于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中国美术学院。文化学者、中国画学会理事,《美术天地》总策划,《艺术地带》主编。现居杭州、上海。  特别怀念2004年到2006年的那三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井喷,只要是画,就能换钱,大画家有饭吃,小画家有汤喝,大画家住豪宅、开名车,小画家出入高档社交圈、与各种掮客称兄道弟。过来人都知道,那个“黄金时代”不会再来了。  “黄金时代”的那个时期,
期刊
近些年,当代纸艺术在世界各国可说是发展迅速,原因除了纸材料价廉易得之外,纸本身的可塑性也很高,是极佳的艺术创作素材。比如瑞士的阿洛伊斯拉瑟尔用瓦楞纸做的“扶手椅”;荷兰纸建筑师、艺术家英格丽Siliakus的作品《思考》等,都预示着纸艺术向着更广泛的领域进发。除了这些形式运用外,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纸质材料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或者单独去专研纸艺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呈现出止人耳目一新的纸
期刊
仍记得数年前,听闻在某商业中心举行西方大师作品展,顿感机遇难得,花去一百多元门票钱,不曾想收获的却是一场失望。通观展览,未见一件大师原作绘画,大部分只是复制性版画,唯一能称之为原作的是艺术家的手稿。如此“标题党”式的做法,只能无奈叹息:“不会再有下次。”但当这类展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商业机构甚至进入学术机构时,则不免开始担忧起来,也意识到这值得业界警惕,因为这已不仅涉及消费者的权益,更关系艺术界
期刊
各大机构还在整理消化2019年的成交数据,市场已经迫不及待地踏入2020年。有人说,曾经在“波浪式”前行中延续了20年之久的牛市行情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在精英阶层不再成为市场交易主引擎的时代,行业的未来又将由谁来主导?站在岁末年初的十字路口,笔者也不禁对2020年行业走向发出了五声感慨。  第一声感慨是拍卖成交的行业风向标意义将继续走弱。大多数市场研究人員都习惯依据上一年拍卖市场的成交数据来研判下一
期刊
俞建文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全球智库研究所副所长兼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天津美院特聘教授,农工党中央专委会委员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文化上与其他民族和国家没有差异性,这个民族和国家就会走向消亡。文化的差异陸,反映在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对待自然界和人类生存的态度;选择走什么道路和运行制度,形成对待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和实践,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其生命力的底色。由于不同文化间,存在着“差异性”,而恰恰是
期刊
在当代生活中,美术馆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集教育、社交、休闲、饮食、娱乐功能于身。  早在2012年美国史密尼森博物馆就举办了轰动一时的视频游戏艺术展。2014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将《吃豆人》《俄罗斯方块》《模拟人生》等14款游戏纳入建筑与设计部的永久馆藏中。2015年,德裔艺术家卡斯特·奥莱在海沃德美术馆营造了奇幻场景,观众可以通过巨型滑梯从顶层直接滑到地面。整个美术馆宛若一个
期刊
中国山水画和古琴音乐是传统艺术中两种极具典型性的艺术形式。在众多琴曲中,山水琴曲与山水画存在着诸多相通之处。山水画的“象外之象”与山水琴曲的“至乐无乐”,二者在美学上无不体现着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合二为一,仿佛一对一陧惺相惜,相伴千年的知音。  殊途同归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晋·陶渊明  山水画胎息于魏晋时期,完善于北宋。它在图式上有双重功能:一为写形,一为表意。前者为万物写照,后者抒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