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融入阅读之中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作为一名用新课程理念来引领教学行为的语文教师应如何让自己的学生爱上阅读、融入其中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兴趣先导、走入文本
  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就会为其自觉主动地阅读提供一个内在动力,让阅读不再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去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一位低年级教师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导入新课时,老师就特别注意从兴趣入手,她戴上头饰扮演冬爷爷,并请上四位戴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头饰的同学上台自我介绍:“我是……。”接着,老师神秘地指着他们说:“他们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像这样,在新课伊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兴趣做先导,引导学生动一动,说一说,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情境创设、感在其中
  叶圣陶先生在谈起语文情境的作用时曾描述过这样一种境界:“一个教室,四十多个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录音、图画、活动、电教手段等,把课堂模拟成各種各样的场所,如温暖的家,繁华的都市,晴朗的夜空,美丽的大海边等,真正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9课《两只鸟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图像来展示给孩子小鸟由蛋中孵化而出然后长大成鸟的过程,帮助孩子理解并感受“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同时配上轻柔舒缓温馨的音乐,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萌生喜欢、不忍伤害的情感。为了能让学生与诗中取鸟蛋的孩子产生心灵的共鸣,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鸟妈妈丢失两只鸟蛋“焦急不安”的心情,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演情景剧来呈现鸟妈妈找孩子的场面,再配上体现焦虑紧张的音乐,将孩子带入那种心急如焚的情境之中。
  三、抓住重点、读出理解
  学生要想融入阅读之中,就必须要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共鸣,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节精彩的语文课,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多种阅读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如: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大声朗读,分角色读,分组读,吟诵,背诵,表演等等不同形式。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灵活、充分地应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读,真正让孩子读出个性化的理解。例如:教学《长城》一课时,我为学生搭建了这样一个阅读交流平台:“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之后引领学生去自由读、分组读,在读中我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重点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学生在理解这两个句子时,分别抓住了重点词“两三千斤”“单看”“没有……没有……”“多少”读出了自己个性化的情感,谈出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进而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将“歌颂、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劳动和聪明才智”这一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的。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悟
  比如教师在解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除了在“绿”字上做文章,还可以设计这样的口语表达环节:“( )又( )江南岸”,让学生仿照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由于学生对春天既有生活上的感受,又有阅读方面的积累,于是他们很快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情感,用鲜活的语言,生动鲜活地描绘出他们心中关于江南岸的春天美景:“桃花又粉江南岸”“杨柳又舞江南岸”……就这样,教师不必要进行过多的讲解,更不必绞尽脑汁设计课件,而是采用一次简单的口语训练环节,让学生在适度巧妙的拓展中明白:在春风的抚摸下,江南又显现出一片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景象。
  做为语文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在语文课堂中纯天然地听、看、讲、想、做,真正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最终润物无声般地让学生融入阅读这片欢乐的精神海洋之中。
  赵吉红,吉林通化市东昌区沿江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历史的传承者,是文明的传递者。而如今电子产品日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低头族越来越多,“碎片化”阅读泛滥,而真正的读书人却越来越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浸润心灵,还可以陶冶情操。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让学生从小就爱上阅读,是我一直在思考并实践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阅读在高中语文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阅读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阅读教学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拓展。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立足于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语文教学当中关于感知与学习的方法众多,但是长期以来的教学改革经验表明,高中语文教学无法
期刊
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 rn今天的太阳 今天的马 今天的花rn楸树使我健康 富足 拥有一生rn黎明到黄昏
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经常会感到,语文教学下大力气却收效甚微。细分起来,原因种种。为此,本人做了如下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一、营造氛围,搭建平台  正常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共同探索和质疑解惑的合作关系,指路导航的朋友关系,真正把学生摆在教学主体的地位。语文课堂要努力营造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根据课文内容和需要进行形象思维,创造思维和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方能正
期刊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8分,每小题6分)微波引擎罗杰·肖耶已经研究出一个没有任何移动部件的发动机。他认为,这种发动机可以取代火箭、火车、飞机和汽车。“机翼和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原驰蜡象”一句,真可谓罕譬妙喻。大概因为语义很好理解,因此语文教材对此均无注解。不仅如此,遍检目前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注释鉴赏类著作,也看不到十分到位的解释,或者不出注,或者仅简释词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周振甫的《毛泽东诗词欣赏》,他这样解读“原驰蜡象”:“秦晋高原,盖着雪的丘陵,一个接着一个,像一只只白象在奔跑。”将词义作形象生动的阐发,自然是鉴赏名家词作的必要环节,但问题是
【摘要】在全球国际化的浪潮下,在IT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已成为世界普通话。我国的英语教育虽投入大,却收益颇不理想,而与我们毗邻的印度却有着很大的优势。本文从教育体制英语教学模式,以及二语习得的角度进行中印英语教育方面的对比分析,以期在英语教学方面得到一些认识和教益。  【关键词】中印 英语教育 二语习得 比较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环节,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学习者接受吸收并内化语言知识及其所承载信息的一种心理过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同时要求高中生“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
期刊
生活在南方大概是上天的一份厚爱,不是因为生活的富足,倒是为了那一湾潺潺溪流。  沈从文先生就爱水,他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河边,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沅水的印象里,就是死后,自己的骨灰也与陀江融为一体,湘西潺潺的流水塑造了沈从文,成了他的灵魂。  家乡也在湘西,同样门前也是一湾溪流。  小溪本来不大,一路潺潺而来。到了村头,等山间的溪流汇在了一起,也就煞是那么回事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古诗词,并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然而,一些初中生古诗词赏析趣味缺乏,古诗词赏析方法贫乏,古诗词赏析能力偏低。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古诗词赏析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使命担当。  一、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动机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向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古诗词赏析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