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hu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探讨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人们以往认为物理学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概念、公式,从而忽视了物理学中包含的哲学思想。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培养学生正确认知客观世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自然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就是物理学中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的核心。学会应用唯物辩证的思想和方法来学习高中物理,将哲学的理论融于平日的学习、生活,学生才能真正地品尝到物理学的滋味。
  一、理想化模型: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理想模型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高中物理理想化模型的应用很多,如质点、无内阻的理想电源、理想气体、理想变压器、点电荷、弹簧振子、真空等。这里体现的哲学思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二、参考系、空间和时间:相对性和绝对性
  高中物理第一节课,关于参考系问题的探讨,是要让学生知道:宇宙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参考系。我们也只能“暂时指派”某一系统作为参考系,但参考系一经“指派”,它便承担起“标准”“公正”和“静止”的临时角色,它就是中心,万物围绕着它。它就是可立足的观察者、评论者。这其中,要让学生建立起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思想,体现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在经典力学与量子论初步中,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探讨表明:空间和时间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性是指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在空间和时间之外不可能有任何物质的存在,运动着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是指空间和时间的具体性、可变性。
  三、最大静摩擦力:质变和量变相互关系原理
  水平面上放着一个静止的物体,给它一个水平不断增大的外力,物体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随着外力的不断增大,物体开始做加速度运动,不断增大外力,最终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其中体现的哲学思想: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先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若每天持续不断地努力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学习障碍,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习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最后会产生质的飞跃。
  四、牛顿第二定律: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在牛顿第二定律a=F/m中,内因为物体的质量m,外因为外力F,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原因的基本观点。
  学生的学习和接触到的人及环境也存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学校的科任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约束、告诫是学习成功的外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内因。学生要取得成功就得靠自身的努力,以及老师、家长等的帮助,内因、外因共同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哲学思想教给他们的是如何做人,如何用科学的方法看待生活,分析生活中的真善美。哲学与物理、生活息息相关,它决不是哲学家们闭门造车的产物,它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物理学和哲学是两门互补的学科,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教师在授课时,应把哲学的理论融汇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懂得学习、生活与哲理同在,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学好物理。
  责任编辑 罗峰
其他文献
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往往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疲于奔命。在这种奔忙中,很多老师忽略了两样东西:第一,师生生活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教学的促进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学会生活”才能更好的“学会学习”。第二是学生的课外时间还是有很多的,关键是教师如何让学生自觉去开拓这个广阔的“时间市场”。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语文的读写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可能,对师生课外的交流和沟通,我们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实际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基础教育阶段若没有扎实的计算能力,不仅
利用污水提高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及寿命的项目,运用了纳米材料和荷叶原理,设计了一种防污防水的新型涂层,构筑的清洁系统,能有效地防止了灰尘颗粒,以及污染物质引起的热斑效应给太阳能电池板带来的伤害。同时,本系统首次实现了污水资源利用清洗太阳能电池板,降低了清洗难度和成本。  一、系统构成  由可生成纳米级薄膜的喷雾,需要保护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冲洗装置三大部分构成。  二、系统个体作用  1. 纳米级喷雾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甘肃省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农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海拔1 550~2 700 m,油菜集中产区海拔2 000~2 600 m,采用地膜栽培开展油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对进一步扩大油菜
本文在分析农村人畜饮水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和政策制度管理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在中学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一直是我们中学教师一块“难啃的山芋”,这主要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只注重对学生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要素进行技术训练,而没有关注到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人的心理素质可划分为智力因素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素质两大类。其中非智力因素虽然本身不是智力,却决定着人的智力能否得到充分发展和发挥。它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五种基
时下我们的教育存在一个怪圈:教育理论层出不穷,但教育成果大多只在城市开花结果,农村教育尤其是偏远的乡村少有成果。  一、加大政府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人们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农村小学的设施设备简陋,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农村学校添加设施设备,优化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小学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对一些规模小、分布散的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做到节省资
期刊
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情我景”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一、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进行情感教育  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对话的过程,精神的陶冶更是建立在对话的基础之上。任何一种文本知识都内在地蕴含着一定意义
“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我园地处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金黄的麦杆、五彩缤纷的种子、不着名的野花野草、各种树叶、根,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环境”正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中班《好玩的叶子》这一自然主题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  一、解放课堂,丰富经验  1. 让孩子的眼睛动起来。金秋十月,许多树叶都变黄了,在风中,这些顽皮的树叶娃娃飞下来,把大地妆点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