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观世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o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茶艺培训
  如今的茶文化“走味”了吗? 家中之好茶,变成了可以拿来炫耀的资本,成为了身份的象征,甚至当下它还在以夺人眼球的新闻,时时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但茶以这样的方式“活在当代”,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点评:古时人喝茶,讲究韵味,讲究茶中蕴含的儒释道的哲理;现今的人喝茶讲面子,讲包装,讲物质。茶的味道变化不大,但人的追求却不可同日而语。
  @茶农茶舍
  【剩茶五大妙用】1.用剩茶水清洗,能够光洁皮肤,淡化斑痕和暗沉。2.用剩茶水洗头,可以缓解头皮湿气瘙痒。3.眼睛疲劳,红肿充血,也可以用剩茶水来敷一敷。4.用剩茶水泡脚可以助睡眠。5.剩茶叶晾干后,攒起来还能做个净味除螨的枕头。诸多功,你还不赶紧试试?
  点评:茶最初也是用来治病的药物,后来才作为饮品被世人所接受。所以它有这样那样的药用功效也不足为奇了。不过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中医讲究对症下药,以上偏方建议可稍作尝试,有效果再采用。
  @猪仔林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態炎凉。一杯茶, 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杯水,你得到的却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点评:以小见大,说得好!茶是一面镜子,可鉴人鉴智。其实,世间万物都是一面镜子,举手投足间无不映射出人的性格和品德,把这道理套在茶上,便又成了,茶品人心。
  @武夷错觉
  茶的一生有三次生命。第一次是它生长在树上的光阴;第二次是在茶农采摘、翻炒、揉捻继而出落成自己特有茶形的过程;第三次则是在品茗人用水滋润它时,它再一次舒展身姿,以生命菁华沁人心脾的绽放。—细心品饮茶之滋味吧,这是它用生命阐释的美丽。
  点评:第一次生命是天地赋予的,第二次生命是在茶匠手心里历练出来的,第三次生命则则融入了品茶者嘴角流露的一丝微笑。
  @安然茶舍
  几天来行走产茶区,发现茶叶采制已高度机械化。机械化是一种进步,却在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造成茶叶品质下降,特别是采茶机、整形机出现之后。在一个村庄,据村民说,那里百分九十以上用整形机,做出的茶冲一遍就全散开,茶汤浑浊。我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用?他们说,雇工工资太高,茶价却很低。
  点评:机械制茶当然有要改进的地方,但毕竟机械化是一种大势所趋,因为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而手艺高超的制茶师傅也越来越少了。或许十年、百年后,就连我们的品茶标准也都要跟着改变,茶或许会像咖啡一样制成速溶冲剂,那茶形、茶汤还会是问题?
  @茶者李乐骏
  有朋友说,时代已变,品茶人注定越来越小众,茶楼不转型成麻将馆就很难生存。想想自己的茶会所,坚守四年都要求只做清饮,反复调整从未放弃过这个定位,一直在做新型人文茶楼的路上不断实践。再看香港诚品书店一直生意火爆,时常排队,用事实证明了那些抱怨数码时代书店消亡的人不过是缺少文化想象力而已。
  点评:万年前钻木取火是生活所迫,现在钻木取火是行为艺术;千年前骑马射雕是三餐所需,现在骑马射箭是贵族运动;百年前使用电灯是高深科技,现在使用电灯如家常便饭。书店也好,茶会所也罢,虽然时代不同,定位会有所不同,但存在必有存在的意义,而传统也总会沿袭下去,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习惯。
其他文献
博主简介: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在军校任教,从事教学与科研管理。  曾任信阳五云茶叶集团(现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副总经理,领导了五云茶叶集团的品牌化和产品的商品化升级。现任信阳国际茶城运营公司总经理、中国知名茶产业专家。具有品牌、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操经历。主要著作有《中国茶业的困与变》、《中国茶,路在何方》、《中国茶产业的破局之道》、《商品化:中国茶业绕不开的一道坎》、《拿什么
期刊
博主简介:  闽北茶人,追求“叶胜天成”的茶道理念。  好久没有写博文了,偶尔在微博里落几字也属心辕意马。  这些日子穿越于都市间,对于俺这样一个既没悟性又无定力的人而言,离开了青山秀水、深山老林,心里的那支笔仿佛就枯竭了。  古代的都市一定没有今儿城市这么繁华、喧嚣,但还保留农耕文化的那份古朴,至少那时的人们心里都拥有一份信仰—儒、释、道……或是对大自然的依赖、依恋、敬畏、图腾。  至今,俺还没
期刊
快过年了,森林百货商店的生意好极了,熊猫经理忙得团团转。那天,小鹿斑朵从百货商店门口走过,熊猫经理拉住他说:“斑朵,我实在忙坏了,请你帮我送货行吗?”  “好啊,”斑朵说,“要把货送到哪里呀?”
期刊
蚂蚁小点点很想去南旅行,可是,他知道自己爬着走路速度太慢,照这个速度爬下去,什么时候才可能到达南方呢?
期刊
值2012年“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来临之际,9月28日晚,在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的武夷山,由旭日大酒店、《问道·中国茶》和新浪网联合主办的“茗醉中秋·悦动国庆”2012武夷山茶旅业喜迎“双节”联欢会在旭日酒店拉开帷幕。晚会节目精彩纷呈,欢笑声、掌声不断。晚会不仅展现了武夷山茶旅业庆祝“双节”欢乐心情,更促进了武夷山茶旅业的人员、企业、行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问道·中国茶》积极筹备厦门、北
期刊
我的同行全都喝茶、吃茶,不光是居家过日子,连工作起来也离不开茶,难怪,我们的老前辈白居易也总要:“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而苏轼会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在成立茶人俱乐部倡议人邀集的聚会上,我所能说的,只有:茶,真好。  与会者中,我最年长,八十开外,尚能饭,尚能击键,尚能侃侃而谈,尚能独自远行,仔细想来,很可能是因为从小吃茶。  北方人讲喝茶,南方人讲吃茶。记得小时候,我总
期刊
茶叶放开后,大多数茶园承包给农户,我国原有的国有或者集体管理和生产体制几乎全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加工方式。这种分散的生产模式同样传递到茶叶市场经营上,有七万多家,甚至更多规模不等的企业分割千亿茶叶市场。  前一阵子英国 《金融时报》发表一篇文章,说中国茶产业还不发达,主要是因为太分散,全国多数茶农还是家庭作坊式的,大茶园少,并且和中国土地政策有关。这个问题在我国茶叶由名茶向名牌发展的
期刊
所有的影像开始飘移重合,构成一个端着竹筛坐在天井里选茶的女人;她的头上秀发似瀑,脸上神情专注,手中银夹飞舞,全身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茶香。  我一直在想象一个女人。  无从见识这女人的容颜,却固执地认为她一定端庄秀丽;听不到这女人的声音,却坚定地相信那绝对是小鸟们春阳下婉转百回的啁啾。  她离我很远,所有的倩影只能活跃在建国前那几段发黄的文字里;她又离我很近,透过我日日眺望的白腊树,仿佛可以捕捉得到她
期刊
冲泡祁红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注意投茶量、用水量、冲泡时间三者的协调关系,即投茶量和泡茶用水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冲泡时间不变,用茶量多而水少,茶叶难泡开,且过分浓厚;反之,茶少水多,滋味就会淡薄。茶水比例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茶叶香滋味和汤色的改变。生活或工作中冲泡祁红,茶水比例及浸泡时间如何掌握,也是因人而异。老年人、妇女、儿童,饮茶不宜过浓,应是茶少水多;爱茶人,可适当增加投茶量。
期刊
悦动的茶多酚  Summer是一个事业型女性,可是她事业跟爱情都失意。她只好来到马来西亚的丹丹岛,那里有一个沙滩是她與表哥合资买下来的,刚好传出有财团想收购这个岛,与财团商量卖岛的事之余她还可以度假散心。来到岛上才知道,表哥也因为欠债的问题把半个沙滩卖给了一个叫嬷嬷茶的当地人。可是嬷嬷茶为了可以让喜欢这个沙滩的人继续享受欢乐,不同意把沙滩卖出。Summer只好软硬兼施,在不知不觉之间两人发生了微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