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数学文本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探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44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在现实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文本主要是教科书,但因城乡差别,教科书里的文本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太密切,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当地湿地数学文本资源,将会有效的改变这种现象。 “洪泽湖湿地”是该校师生生活和生长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他们都很熟悉,留下了他们成长的足迹。笔者从开发和利用洪泽湖湿地数学文本资源践行者的角度,谈谈此做法的几点意义。
  一、丰富教学素材,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在教学中如果离开教学文本素材,教学则是空洞的,教学活动也就无法实现。可见,教学文本素材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果每天的教学都采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可能有时展现的内容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无法有效地唤醒和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便于学生去理解和应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知识融合于学生所熟悉的当地湿地文本素材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學中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人数”和“人次”,我出示了这样一份情况调查统计表:泗洪县临淮中心小学五(2)班共有45名同学,据调查2014年国庆假期7天时间内,共有43人到洪泽湖湿地游玩,其中王子健和严玲2位同学没去;共有52人次到洪泽湖湿地游玩,其中陈金奎去了4次,魏雨婷去了3次,……读完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调查表中数字的理解,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很快同学们就理解了人数和人次,并且还能列举事例,轻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丰富数学素材的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变抽象为现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想真正的理解题目的意思,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在脑海中呈现出题目的情境,当学生达不到这种地步时,就需要我们把抽象的题目转化为学生身边现实的事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笔者在执教五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一课时,同学们虽然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但让学生在脑海里想想并表述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时,学生则无言以对。为了突破此教学难点,我则利用孩子们一直生活在洪泽湖湿地周边,对洪泽湖湿地的面积大小及湿地里的螃蟹塘和鱼塘等的面积大小在脑海里是有印象这一生活经验,于是我带领孩子们一起实地测量了边长是100米和1000米的正方形鱼塘和螃蟹塘,同学们立刻在脑海里把1公顷和1平方千米面积的大小与自己所熟悉的实物联系到了一起,在脑海里形成了概念,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渗透实地数学文本资源,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了学生脑海里具体的实物,变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
  有人曾这样戏说:“麻烦前面听歌的同学,跟中间说话的同学说一声,不要吵到后面睡觉的同学。”虽然,这种现象是虚构的,但从中又折射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地喜欢数学,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他们是以何种态度去对待的,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科的特点、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和学生自身成绩的好坏等。笔者认为与数学文本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不无关系,有的学生之所以不爱学数学,教学中无动于衷以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甚至讨厌数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学习的素材机械单调,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去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当地湿地数学文本资源,让数学也变得有趣、有味,提升数学的魅力,让数学成为学生最美的精神食粮。例如,为了使学生学会独立数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洪泽湖湿地的特产“莲蓬米”或者“菱角”等,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数出100个,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的单位,使用完这些特产后,师生一起品尝,孩子们在享受美餐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开发普及读物,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大自然是一本鲜活的教材,蕴含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湿地就有353个,各有各的资源特色,蕴含的数学文本资源也各不相同。如笔者依据洪泽湖湿地编写了《我眼中的洪泽湖湿地》校本科普读物,书中从洪泽湖湿地鱼类、渔具、水生植物、水禽、渔船等实物的功能及其在历史发展中变迁与改进的系列资料,洪泽湖湿地的旅游发展所形成的一系列数据,如客流量、每天的收支费用和各种游玩项目的价格等。通过让学生去 “想一想”“查一查”“算一算”等活动形式,了解了洪泽湖湿地的旅游事业为当地居民带来的巨大收益,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现在该校的学生都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她地处洪泽湖西岸,三面临湖,俗有“人间仙境,水乡泽国”之美誉,这里是一个“用水来诠释美的地方”,是人们“游大湿地,做深呼吸”的绝佳选择地……
  总之,开发和利用湿地数学文本资源的益处颇多,毋庸置疑。每个湿地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本资源,急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开发和利用,只要大家转变数学文本资源观,以生为本,基于学情,做一个开发和利用湿地数学文本资源的有心人,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效果也一定会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泗洪县临淮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对于初识水墨的孩子,水墨画的自身特性显现为水与墨在极富个性化的生宣纸上共同作用,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这更富于刺激和挑战性,同时更具有新奇性,更容易激起儿童探究的欲望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了3种化学物质赤霉素(GA)、钼酸铵(Mo)、双氰胺(DCD)对盆栽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化学物质不同组合量比对小白菜产
小学科学教学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激发他们好奇心,让他们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深入了解科学,发现科学现象,掌握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成为小学科学教师探究和思考的问题。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创设出富有趣味的科学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要实现小学科学创
目的构建针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基因的shRNA(short harpin RNA,siRNA前体)表达载体,鉴定GnT-V基因干扰效率。方法体外设计并合成针对GnT-V基因的慢病毒shRNA干扰载
在山东pH偏高(〉6.5)的棕壤幼龄茶园中,茶树容易发生失绿黄化病症,严重影响了新建茶园的成园速度。为了探明该病害的发生原因,分析了茶园土壤pH、有机质、养分状况和不同病害程度叶
为探讨硒、钴在提高苜蓿生长影响,在河南省沿黄滩区,开展了硒、钴单施和配施下对紫花苜蓿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硒、钴单施和配合基施均能够显著提高苜蓿从
为探讨叶绿素计在估测烤烟叶绿素和氮浓度上的应用价值,进行了3个田间试验。即:郑州点2003年设施N51.0kg/hm^2与4个品种NC89、RG17、8504、8541;2004年设5个氮肥用量:N30.0、40.5、51
目的借助Imageware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仿真的天然牙支持式固定桥三维实体模型,为后续模型加载的生物力学研究打下基础。方法CT扫描一位志愿者下颌骨,通过Mimics软件分离出牙齿和
研究了不打顶(T1)、打顶(T2)、打顶+追施K2SO4(T3)、打顶+涂抹生长素1次(T4)、打顶+追施K2SO4+涂抹生长素1次(T5)、打顶+追施K2SO4+涂抹生长素2次(T6)6种调控措施对烤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