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的工作艺术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ao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研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但他还有更为特殊的一面,他具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例如教研员在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主动引领学科教师学习和领会教育部《课程标准》以及有关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等文件;努力领会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宗旨,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教学观念;引领学科教师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贯彻落实到学科课堂教学任务之中;引领学科教师学习继承传统优秀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引领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教材教法分析和课堂教学工作,大胆地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引领学科教师学习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教研活动中,努力做到始终站在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教研员还有其指导作用,要与教师、学校建立一种平等协作关系,创设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为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新型教研应是和谐的,专业引领也是和谐的。这种和谐体现在教研员与教师在教育内外的和谐关系中,“教研相长”和谐共振。
  新关系是合作的。无论是教研联合推进还是项目合力攻关,无论是现场同课异构还是网络协同研修,教研员与教师都是合作共研体。
  新关系是愉悦的。超越数量和形式而追求实质和内涵的教研活动,是学术活动更是文化活动。用智慧追求教研活动的愉悦,是一种新的教研境界。
  新关系是包容的。教师队伍中,怪才有之,个性强者有之,偏激者有之,教师应营造一种宽松、宽容的氛围,砥砺其顺势成才。
  新关系是成全的。套用“教育是对人的成全”的观点,是否可以这样说:“教育科研是对教师的成全。”教育科研至少有“管理人是为了成全人”的文化意蕴。
  新关系是共融的。现代教研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合作、和谐、激励、共勉、分享、对话、交流、探讨等等,无一不体现出“教研共融”的鲜明特征。
  新关系是互激的。教研员可以激励教师成长,教师也可以激励教研员成长,共享式教研本身就是相互激励的教研。教研员与课改同行,与教师共成长。
  教研员在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能够指导教师进行学科教学设计规划工作,如:分析学科教科书、二次开发教材、制定学科教学进度、设计课时教案标准模式、设计和实施研究课的过程、设计不同层次水平的评课内容标准。教研员对教师的示范作用要做到“高一筹”:
  首先是德高一筹。就职业道德而言,教研员至少要做到“七个要”:要爱岗敬业,精心做好本职工作;要公平公正,营造良好教学文化;要真情服务,带出精良学科团队;要诚信务实,潜心教研;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开展教育研究;要谦虚谨慎,多向一线教师学习;要与人为善,律己宽人适度包容。
  其次是学高一筹。教研员要灵活地学、科学地学和创新地学。在信息时代,变革学习比变革技术更重要!教研员当多涵养学气,“腹有学术气自华”。教研员要熟读教科书、参读教辅书 (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个人撰著的教育书籍、学科专业报刊)、横读大学科(音乐—艺术;数学—理科)、纵读专业书 、广读人文书。
  第三是技高一筹。教研员要常常参加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在讲课、说课、评课、磨课、解题、说题和命题等方面体现高超的教学技能。教研员要会上研究课,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上研究课,虽说没有课堂教学竞赛那么激烈,但要上出让大家值得研究的课,也是颇具挑战性的。教研员要能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说注意事项,等等。评课是常规性工作,要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师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等等,教研员的水平往往可以从评课中略见一斑。磨课,更是一个精细活,怎一个“磨”字了得!
  第四是写高一筹。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把我们的思考和探索写下来,把我们的教育发现和教育经验写下来,这些有价值的成果就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了写,你阅读的“用心度”就不一样了,你会边读边思考。为了写,不仅阅读的“用心度”提高,还会逼你去读更多的书。写能锻炼人的思维品质,提高人的表达能力;写可以培养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写能提升个人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写能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写,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平淡从容。写作时的深思熟虑,投稿后的耐心等待,发表后的欣喜之情,都给人一种积极进取的追求完美的动力。写作的背后,是积极、坚持、勤奋、努力、奋斗,写作不止,动力永存。写,是推动教研员专业成长的好推手。写,让教研员保持知识的广度、工作的精度、思考的远度和研究的深度。教师,当努力成为精于教学的能手、善于创作的好手、长于研究的高手。
  第五是管高一筹。就区域教育而言,教研员是学科教育的管理者。教研员首先要善于“管”,不能放任自流,不能只布置不落实,不能做做样子,要一管到底,管出成效,管到位。其次,还要善于“理”,不能只“管”不“理”。学科教育涉及问题多,有教材、教师、教法问题,有学生、学习、评价问题,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有反思、总结、创新问题,等等。教研员应该和老师们一起“理”,理出头绪,理出层次,理出有效的运行机制。
  管高一筹还体现在教研员的组织能力上。“组织工作是一门艺术。”教研员每学期要组织几节省级或市级研究课,或者一两节省级或市级公开课、观摩课;組织本省或者区域性教学经验的交流展示和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组织对应级别的期末考试、模块考试、会考考试以及统一阅卷等工作。还要带领本地区的教师走出去学习和交流,请资深的专家教授来本地区教授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传授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等等。例如:组织区级研究课和市级公开课、观摩课。
  35年过去了,总结一下自己的教研工作,无非就是努力践行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服务、教师培训这样一些工作,这也是教研员的主要工作。这些工作非常平凡,但又不可缺失。新时期教研员要秉承“法治、科学、高效”的原则,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创新教研模式。
  天已经亮了,眺望远处鱼肚白的天际线,呼吸着新鲜的晨风,通宵达旦的伏笔非但没有使我感觉到疲倦,反倒有一丝丝的轻松。学习物理的人没有那么高的文学素养,整篇文章都是工作和生活用语,显不出华丽和“高大上”,正视这一缺点,也许能给继续从事教研工作的同事们提供一些帮助。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材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
其他文献
<正>图形与几何概念学习的过程,是新旧概念之间相互作用、实现概念体系内部结构化的过程。那么,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学习中,教师应该如何立足几何形体概念和几何形体概
课堂设问,又称提问或设疑,它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中的一门高级艺术,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性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通过设问,教师还可以很好地与学生交流情感,传递学习信息。思想品德课上,一个匠心独具的设问会十分真切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体验,我认为课堂设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设问应该具有新颖性  所谓
期刊
在SNA(2008)框架下,涵盖医疗健保产业的统计分类标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隶属于中心框架的ISIC分类,一类是隶属于附属框架的ICHA-HP分类。其中,ICHA-HP分类派生于ISIC分类,以IS
莱州市仓上金矿是一处具有日采选能力为一百吨的小型矿山.在1988年试车生产黄金的基础上,1989年正式投入生产.随着企业工序晋档升级工作的开展,这个矿从合理开采,充分利用资
最近,一段“小萝莉”背乘法口诀的视频火了一把。一个三四岁的“小萝莉”在家里背誦“一至六乘五”的乘法口诀,当背到“三五”时就卡壳了,不是背成“三五35”就是背成“三五45”。妈妈不管方法、不顾“小萝莉”的情绪,耐心地帮助“小萝莉”一遍又一遍地背诵,但总是一背到“三五”时就不顺畅,只能发出无奈和无助的“三五太难了”的愤懑。妈妈多次“指导”也不见效,最后只得草草收场。  无独有偶,这次参加省初中体育优秀
期刊
曾在不同场合谈及“语文主题学习”,一直想找机会学习以便进一步地了解,恰逢海口市举办“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决赛” 展示活动,笔者便借此机会开始了海口三天的求学之旅。在这次“语文主题学习”比赛活动上,笔者聆听了20位教师的“语文主题学习”展示课,现场考察了海口市山高学校的先进做法,收获如下。  一、“语文主题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  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期刊
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交流需要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尤其是口头表达——说话。新修订的《数学》教科书中增加了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
期刊
1990年是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探矿工程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为地质找矿和为国民经济建设众多领域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的源头就是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兴趣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真正做到让学生课内阅读丛书,实验教师在采取“1+X”的教学模式时,要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总结出语文丛书的阅读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好词佳句记一记  在阅读丛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边读课文边寻“宝”,这里的“宝”就是指文章
期刊
时光荏苒,转眼间从教十三个年头,我从青涩的小鲜肉变成略带沧桑的老男孩。在风生水起的课改浪潮中,我认真学习,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勤于实践,体悟教学的得与失,感受课堂的乐与趣,触摸教育的温度,回归教学的本质,唤醒学生的人性。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我的课堂总是力求多元的,五彩缤纷,摇曳生姿。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我总是发挥十八般武艺,拼的是创意,蹦的是灵感,练的是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