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诗歌中的缺失意识研究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在幼年时失去父亲,同时母亲精神失常,诗人不幸又患有哮喘,因此健康的缺失、爱的缺失、与外界交流的缺失使毕肖普无法控制地在一些诗歌作品中流露出孤独与伤痛的情感,但是她从未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在她早期的代表诗歌《鱼》和《人蛾》中,流露出作者某些悲伤、凄凉和孤独的感情,但是在她的作品中,诗人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缺失与自我的平衡,寻找自我实体和虚体的认同。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肖普;《鱼》;《人蛾》;平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07-03
  作为一位杰出的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从未停止对人生中缺失的思考。虽然在她早期的诗歌作品中,健康的缺失、爱的缺失、与外界交流的缺失使毕肖普无法控制地在一些诗歌作品中流露出孤独与伤痛的情感,但是她从未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在给安·斯蒂文森的信中,她写到:“虽然我拥有‘不幸的童年’这份奖品,它哀伤得几乎可以收入教科书,但是请不要认为我一直沉溺于其中。”(科尔维尔.6)恰恰相反,她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找寻缺失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与联系。而这一探索历程为她的中期以及后期的诗歌作品中,对“缺失”一词的得出的最终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她的第一本诗集《北与南》中,勇敢的“鱼”、孤独的“人蛾”、顽强的“莠草”等主角一一登场,他们或身有伤痛、或孤独寂寞、或心怀悲伤,但是他们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一种平衡和认同,这也正是女诗人不同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原因之一。有些诗人,才华熠熠,也在寻觅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却往往卷入认知和感情混乱的漩涡无法自拔。而毕肖普在经历了各类缺失所产生的痛苦后,却走向了一个平静而又和谐的人生终点,这是她令人惊叹而又令人钦佩的艺术与人生态度的升华历程,也是她对自己那漂泊、孤独一生的最好诠释。
  一、不屈不挠的“鱼”(缺失与平衡)
  “《鱼》是毕肖普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之一,因此它也是经常被评论家分析的对象”(布鲁姆.216)。它具有代表性,是因为诗中的那条鱼所经历的磨难和痛苦代表着诗人在人生的早期,所背负的伤痛感,而这些伤痛感几乎都是由她生命中的各种缺失所导致。但是在痛苦的同时,鱼所表现出的那种勇敢和顽强的精神,也代表着诗人内心坚强的另一面。在诗的开始,诗人营造出一种平静和绝望的氛围(但在这平静的表面现象下是暗流汹涌)。在这种氛围下,一条毫不挣扎、似乎是胆小懦弱的鱼被“我”钓了上来:
  我抓住一条大鱼
  挂在我的船边
  一半露出水面,我的鱼钩
  紧紧系住他的嘴角。
  他不反抗。
  他已完全不反抗。
  与其他的鱼儿不同的是,这是一条毫无反抗意识的鱼。是鱼钩造成的伤痛感,还是离开水源的缺失感,亦或是失去自由的缺失感,使鱼失去了反抗意识?带着疑问,诗人将镜头拉近,将鱼整体放大,细微观察。它的“像古代墙纸”的棕色皮肤,他“身上洒满藤壶的斑点”,他那“新鲜而脆,带着血”的腮,以及他那“大却浅,又黄”的眼睛都散发着腐旧、破败、残缺的气息。是时间的流逝、外界环境的恶劣造成了鱼身体上的伤害,但主要的疼痛感和缺失感却不是来源于此类,却是来自于:
  我还看见
  在他的下嘴唇
  —如果你叫它嘴唇的话—
  严厉、潮湿,武器一般,
  挂着五根一组的鱼线,
  或是四根线外加一个
  固定旋接的导钩金属丝,
  带着所有五个大钩子
  密密地长在他的嘴巴里。
  诗人轻车熟路地掌握着诗歌的节奏,使平淡而有悬疑的语调突然上扬,给人以紧张和惊讶。原来,鱼并非是毫不挣扎的,它嘴上的五个大钩子代表着它曾从危险的鱼钩下成功逃脱过数次。然而,虽然每次挣扎的结果是重获自由,但鱼钩不会消失,它们“密密地长在他的嘴巴里”;随之产生的伤痛感不会消弭,它会伴随着鱼线的每次扯动而传遍全身。因此,它们是“严厉”的、“潮湿”的,如“武器一般”。在缺失中挣扎必然会带来伤痛感,但诗人在深层次上揭示,缺失不可避免,如何使缺失回归至平衡却是难题。为达到这一平衡,需要鱼同各类鱼钩以及鱼线挣扎,消化和吸收伤痛感,以获得最终的自由。西默斯·希尼曾评论说:“的确,毕肖普卓越的天才在于能够消化这份伤痛并转化它。”(丁丽英.3)因此,鱼钩幻化作“勋章”,鱼线幻化作“勋章连着它们/磨坏而晃荡的飘带,/一把五根须毛的智慧的胡子/从他疼痛的下骸处蔓生。”鱼钩是鱼一生中的勋章,这些是它为自由挣扎的象征;鱼线是“智慧的胡子”,每次的伤痛都是经验,而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后,精神从量变发生质变,升华至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平和状态。
  我看了又看
  胜利充满了
  这租来的小船。
  从底舱围绕生锈引擎的水面
  漏出的油
  扩散成彩虹,…
  …直到一切
  都是彩虹,彩虹,彩虹!
  而我把鱼放走了。
  诗人转换视角,将观察的对象重新转移到“我”的身上。在此,“我”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如同菲兹杰拉德所描述的一样,一方面,他自己是热闹舞会中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他又是旁观者,是那个害羞的偷偷地躲在舞厅窗外偷窥的小男孩。“我”是旁观者,通过我的观察,从侧面展示了鱼的挣扎历程;而“我”又是参与者,是“我”将鱼钓上船,“我”掌握着鱼的生死命脉。此时,诗歌达到高潮,诗人、鱼和“我”的精神境界到达顶层。而彩虹的出现象征着“我”对鱼不屈不挠精神的歌颂和赞美,也是诗人对此类精神的追求和向往。最终,“我把鱼放走了”。鱼带着象征胜利的勋章鱼钩再次获得自由,而诗人也在“我”钓到鱼以及放走鱼之间,完美地展示了两种行动的张力。整首诗由钓鱼者,到钓鱼者与鱼,再到钓鱼者,回归至最初的起点,最终达到一种平衡。虽然伴随着这种平衡的完成,产生了一些缺失以及由缺失所造成的伤痛感,但是,在诗人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最终获得精神意义上的“胜利”和宁静。   二、坚持不懈的“人蛾”(缺失与认同)
  “人蛾”(Man-Moth)一词并非存在于英语词汇中,他来源于一份报纸对猛犸象(mammoth)的误写。如同名字所显露的含义的一样,人蛾既不能被称为人,也不能被称为动物,他甚至不曾存在于这个世界,因此他是对立于人或者人类世界的他者。对此,人蛾自己也感知到自己的存在的不必要性:
  这儿,上面。
  建筑的裂缝里注满压扁的月光。
  人的整个阴影只有他帽子那么大。
  那小圈位于他的脚底,只有玩偶站得下,
  而他变成一枚倒立的大头针,针尖吸向月亮。
  他没有注意月亮;仅仅观察她大量的道具,
  感觉他手上的奇特光亮,既不热也不冷,
  一种温度计不可能记录的温度。
  作为一个被异化的他者,人蛾所面对的是天生的与众不同。同大多数罪恶与自卑感产生的时间段一样,人蛾仅仅在夜间出没,而夜间也是人类相对较少出没的时间段。在诗首,诗人直接给出人蛾所在方位,一种精神所在的定位——“上面”。而方位的存在是相对的,他需要一个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即是人类的方位。在此,诗歌的内涵存在着一个隐晦的“悖论”。从存在的方位观察,人蛾高于人类,他具有人类所无法拥有的能力;从精神层面观察,人类高于人蛾,因为人蛾无法进入人类的世界。人蛾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无奈,这种无奈通过它对月光的感知可以了解,月光“既不冷也不热,/一种温度计不可能记录的温度”。这代表着他对世界事物的认知,是无法用人类世界的物品和数量来衡量和检测的。因此,人蛾作为一名异类,他的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方式具有独特性。例如,月光并非是抽象的,而是一个实体,可以被“压扁”在建筑的裂缝中;他自己的外形可变作大头针;他无法感知月光的温度。每一种与人类的不同都在提醒着人蛾,他需要自己寻找途径或渠道同外在于自己的世界进行沟通。
  可是当人蛾
  虽然不经常却偶尔也拜访地面时,
  月亮看上去多么不同。他从
  人行道沿下的出口冒上来
  又开始紧张地攀登建筑物的表面。
  他认为月亮是天空顶部的一个小洞,
  证明给天空提供不了多少保护。
  他发着抖,但必须尽可能爬得高去研究。
  如果说知觉的获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那么人蛾从自己的内在世界向外在世界的转化的经验的获取,也是一种探索和积累的过程。在人类世界中,存在很多具有特殊意象的物体,最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月亮。相对于太阳而言,月亮是一个他者。它自身无法发光,所传达到地球的微弱光芒也是对太阳光的反射。相对于地球而言,月亮也是一个异类,它没有自己的中心,每天所做的仅仅是围绕地球旋转。而同样特殊的人蛾在涉入人类社会的最开始,就感知到同样具有他者特性的月亮的存在。安·科尔维尔曾评论说:“反之,人蛾意识到,作为他者的月亮是一种外在于他自己的现象,这一现象对于自己的存在具有特殊含义。”(科尔维尔.58)因此,人蛾在追求建立一个相似于外在世界的自我的时候,找到了第一个相似于自己的物体——月亮。从他的视觉角度观察:“月亮看上去多么不同。”他希望,通过月亮这样一个不同于人类世界的他者,来完成被认同的过程。或者说,他希望找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外在世界。于是,“他认为月亮是天空顶部的一个小洞”,月亮由具体实在存在幻化作立体的空间——在此延伸为“一个小洞”、一条通道——一条通往精神彼岸的路。人蛾“发着抖”,对于未知事物和命运的恐惧感使他发抖,“但必须尽可能爬得高去研究”。
  但是研究的结果却是不如他所愿,而又是意料之中:“但人蛾最害怕的事他必须做,尽管/他当然会失败,惊恐地跌落,却没有受伤。”从外表看,人蛾惊恐不已,但他已在内心铸造起一个执着的精神框架。这一框架支撑着他的整个精神世界,虽然他很害怕,并且他也知道自己“当然会失败”,但是他还是坚持不懈地去研究、探索和尝试。而在另一面,人蛾在探索的过程中身体“没有受伤”,而真正受伤的是那个执着精神框架下的精神世界。
  如果你抓住他,
  用手电照他的眼。瞳仁是全黑的,
  一个自身完整的黑夜,当他回视,又闭上眼睛,
  它那长毛的视野就被绷紧。
  然后从眼睑挤下一滴泪水,他仅有的财富,好像蜜蜂之刺,滑落。
  他狡猾地用手掌接住,而如果你不留意
  他会吞了它。如果被你看见,他就会交给你,
  凉得像似来自地下的泉水,纯得可以饮用。
  本节是整篇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将视角从对人蛾动作力的观察转移到对人蛾内心世界的窥探,因此,最后一节诗歌是旁观者对人蛾的细节叙述。人蛾的眼睛是黑色的,“是一个完整的黑夜”。而眼睛所反映出的内心世界并不是像黑夜那样所代表的无情和冷漠,而是内心深处和精神空间中的那片凄凉。这凄凉最直接的意象表达即为“眼泪”。眼泪即为“水”的一部分。“水”意象在毕肖普的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一位评论家曾引用巴什拉的语言评价毕肖普诗歌中的“水”:“毕肖普的‘水’,是具有双重参与作用的实体——参与欲望与恐惧、参与善与美、参与白与黑——其本原可以系住整个心灵。”(殷晓芳.87)在本篇诗歌中,“眼泪”则是系住人蛾整个心灵的代表。它像蜜蜂的刺,而蜜蜂的刺对于敌人而言是伤痛,而对于自己而言则是死亡。诗人将气氛渲染的寒冷而又凄凉。这种凄凉的程度几近达到“凉得像似来自地下的泉水,纯得可以饮用”。
  人蛾在坚持不懈地在现实与理想、自我与外在、物质与精神中挣扎,即使是缺失了自身的正常性、缺失成功,却从未终止尝试被外在世界所认同。诗人一方面在探讨人蛾不断努力研究与外在世界的进行沟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深入细致地描述了人蛾精神空间中不易为人所察觉的凄凉。在诗中,诗人不断提醒着读者,人蛾只属于黑夜,甚至他的黑色的眼睛也是黑夜的代表。而“黑夜”、“毒气”和“蜂刺”代表着导致死亡的可能性。而人蛾并未对代表着死亡的“黑夜”屈服,在每天对自身的尝试产生失望的同时,也在蔓生着希望。
  如果说“鱼”是表达毕肖普对缺失内涵理解的终极愿望的话,那么“人蛾”则是她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挣扎和认同的过程。缺失在人生中不可避免,而如何在缺失中寻找自我,达到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平衡,却是曲折和蜿蜒的探索。
  ——————————
  参考文献:
  〔1〕Colwell, Anne. Inscrutable Houses: Metaphors of the Body in the Poems of Elizabeth Bishop [M]. Tuscaloos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97.
  〔2〕丁丽英.伊丽莎白·毕肖普诗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殷晓芳.毕肖普的“水”诗歌:认知、记忆与“否定的感知力”[J].国外文学,2009,(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考物理强化了对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考查,题目的原型往往来自某些实际问题,提供的材料比较详尽,不是简单地已知什么,求什么,它需要考生通过阅读并从中抽象出物理内容,等效成物理模型,进行解释、说明、计算或讨论.本文着重从联系实际问题的题型分类和分析方法及教学应采取的对策谈谈笔者一些经验及体会.  1实际问题的二大类情况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既包含对物质世界普遍而基本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品质、积极的学习情绪.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思维、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就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说明了教学离不开人的心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创造
期刊
1引言  高中物理新课程提出:学生应该在科学探究中受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等七项科学探究要素的训练培养,具体达到27项物理实验能力的要求,物理高考试题对实验内容的考查也是紧紧围绕这些要求命题的.综观近年来的高考物理实验题,大都来源于教材,虽然“探究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实验” 等新词不断出现,但教材提供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经典实验仍然是所有实验命题的基础, 这也完全符
期刊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让人具有完整的心理结构,即:智力结构,其核心是真;伦理结构,其核心是善;审美结构,其核心是美.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
期刊
例談割补思想在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期刊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其物理知识、现象、定律、公式、概念等都比较抽象,要想让学生有效掌握物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才能主动建构知识体系.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物理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物理如何构建基于“问题导学”的课堂模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1构建“问题导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构建以“问题导学”为模式的课堂,问题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关键
期刊
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办好职业教育
改进课堂结构、丰富课堂情感,促进学生个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是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然而,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为了所谓“有效教学”,压缩教学时间,把两年的教学内容在一年半内完成,腾出大段时间进行中考总复习者有之;觉得做必要的实验是浪费时间者有之;在课堂上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教师唱独角戏者有之;有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又担心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定计划,只好牺牲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把“主导”、“
期刊
1高考试题及分析  2016年理综卷3压轴题25题:如图1,两条相距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纸面)内,其左端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一与导轨垂直的金属棒置于两导轨上;在电阻、导轨和金属棒中间有一面积为S的区域,区域中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均匀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1=kt,式中k为常量;在金属棒右侧还有一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左边界MN(虚线)与导轨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期刊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只有被人所意识并且试图采取措施来满足时才可能转变为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持久性的保持需要合理的评价,以便让学生感到满足,有成就感.从而愿意为达到自己的需求而主动学习.在学习的各种动机中最能让学生感到满足的是来自同伴的肯定,对于大多数的差生来说,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双重不信任,让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但合理的小组设置可以让大部分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从简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