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的表现、特点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j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本应是继承劳动美德的一代接班人,却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孩子便成了每个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及素质教育中呈现的诸多问题等种种原因,使得孩子在小小年纪便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观念,其自身的劳动意识缺失严重。
  关键词:劳动素养;独生子女;劳动意识;特点
  劳动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技术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劳动似乎变得不很重要,正是这一错误观念影响了现代的学生和家长,使得劳动这一传统美德产生了断代,致使某些学生劳动素养严重缺失。
  一、劳动素养
  劳动素养包含多个方面,一方面是其具备相应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是与其相匹配的劳动心态。但是纵观现如今的农村初中生,却是缺少这两样最基本的方面。劳动技能一方面需要从学校获得,但是有些学校远离了学习最基本的观念,而是围绕考试,用学习成绩来标榜学生的好坏,也让除了学习以外其他方面素质教育变弱。另一方面,劳动技能应从家庭中获取,由父母指导掌握最基本的生存劳动。但是学生在家中不是“小皇帝”便是“小公主”,尤其在农村中对于子嗣的观念极其看重,父母对于孩子特别是男孩十分的溺爱,从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出点力,流点汗。这样在也造成了农村初中生自小认为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抚养是理所当然,更是没有劳动的观念和意识。
  二、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的表现
  1、劳动意识的淡薄。根据相关的调查,中国的经济水平得到发展以后,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改善,城乡结合的政策,基础设施的保障,使得农村有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曾经艰苦的地方,有能力让农村的未来,即让学生接收更多更好的教育,帮助农村搞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走向城市,面向全国,甚至个别有特色的农村已然能够面向世界的舞台。对外输出让农村的视野更加的开阔,对原本的劳动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这样的想法直接的表现在现代农村初中生的身上。一直鼓励孩子通过学习或外出打工等方式,为其摆脱农村的身份,更好的生活,而忽视劳动基本素养的养成,劳动的观念慢慢在众人的眼中的淡化。
  2、劳动习惯的减少。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家庭收入的增多,农村在某方面的保守观念致使父母对于孩子过分的溺爱,祖辈更是有着“隔代宠”这一传统表现,都让学生很少参与到劳动之中,更是缺少劳动的习惯。家中的所有家务、生产劳动都交给父母去做,甚至有的时候还有爷爷奶奶来帮忙,初中生作为家中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无忧无虑。
  3、劳动知识和技能的缺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通过,使得全国各学校纷纷开设了劳动技术和通用技术课,农村各学校也都坚持这一教育理念。但是多年实行以来,虽然这些课程仍然属于国家课程的名义范畴之内,有课本有教材,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劳动这门课程还是未能够让农村的初中生获得相应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更无法保证质量。归其根本还是因为和升学制度毫不挂钩的原因。在家中,父母溺爱,还有农村初中生自己的原因,更加的导致学生最基本的劳动知识的缺失,连最简单的劳动都不能够完成。
  三、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的特点
  劳动素养的缺失在许多农村初中生的身上表现为以下几大特点:①好逸恶劳。不愿意通过劳动获取相应的果实,不仅仅是和中国一直以来的教育观念违背,更是让农村的初中生数典忘祖,好逸恶劳,享受生活,享受别人的劳动所得来的丰厚果实。这一点已然成为一大恶习。②依赖他人。凡事依赖于他人的工作,不思进取,生活上不能够达到自理,不能够独自自主,在一定程度上过分的依赖于他人,又是一大恶习之一。曾经“东亚病夫”的口号或许在初中生们真的丧失了劳动能力之后,会再一次的冠在中国人的头上。③品行和道德修养不佳。农村的初中生依然习惯于依靠别人获取成果,饮水不问思源,然而这一习惯会使得农村的初中生形成种种的缺点,甚至歪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劳动为耻,以不劳而获为荣,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④不孝亲长,不睦同窗。劳动是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但并非独立开来,而是和其他美德相辅相成,缺一也会累及其他的品性。更是因为一部分农村初中生习惯了获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对于种种视为理所当然,对于自己父母的劳动和同学的劳动,并不尊重,从而也会有着不亲不孝的隐患。⑤为人冷漠,理所应当。因为家中父母过分的溺爱,部分农村的初中生更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自小在众人的呵护下长大,认为一切理所应当,即使在学校学习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仍然会觉得理所应当。对于原本的道理也冷漠视之。
  劳动的基本技能和劳动观念的缺失,劳动意识淡薄,农村的初中生形成了好逸恶劳,依赖他人,不孝亲长,不睦同窗,为人冷漠,理所应当,造成了品行和道德修养的缺失,这便是现阶段学生劳动素养缺失的最主要特点。
  四、结语
  农村一直以来以劳动为美,但是部分农村的初中生却是缺少了这一种美德,好逸恶劳已经成为了社会一大问题之一,这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亦是将来生产发展的主力军,只有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劳动的意识,获区更多的劳动技能,中国的强国梦才能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刚. 劳动与技术课程素养教育初探[J]. 新课程(中学),2012,07:105.
  [2] 张桃红. 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途径探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1,05:50-51+33.
  [3] 包彩娥.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劳动教育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J]. 现代教学,2015,20:74-76.
  [4] 张刘祥. 多些书卷气,少些烟酒味[J]. 教育文汇,2008,07:47-48.
其他文献
摘要:审美教育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一直以来,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将审美教育落实到美术教育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感悟,形成良好的人格。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中美术教学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美术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尊重
期刊
摘要:由于“中国梦”是高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线,“中国梦”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内容一致,“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中国梦”应当作为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着力点。文章提出加强高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路径,即信仰环境的营造;教育队伍的建设;教育体系的创新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关键词:中国梦;信仰教育;高职大学生  一、当代高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困境  1、“理论”与“实践
期刊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呈现新的特点,面临新挑战。一个人对社会对其他人价值的高度,德育的高度起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后世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教育;途径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据分析法对高校篮球选项班学生的核心力量教学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爆发力、灵敏性和协调性,能充实高校篮球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篮球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核心力量训练  近些年核心力量训练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运动项目的体能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引入,与传统力量训练相得益彰,不仅在提高运动员协调、灵
期刊
摘要:校园网络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只有分析出校园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做好防护。本文主要从校园网络的内外因素及软硬件等方面论述了校园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校园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各院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并投入使用,但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校园网络的同时却忽略了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只有分析出日常的问题,才能对对症下药,做好网络安全。  一、校园网
期刊
摘要: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一直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尤为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虽然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实际教学的效果却不尽理想。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和总结,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探讨,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对策  一、高职院
期刊
摘要: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多,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易于理解与吸收,同时也要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创新。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语文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传播知识,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主动地投入到课程教学与实践中,教师应当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此时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的不断发展为我国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多媒体技术能够在教
期刊
摘要:暖通工程的施工量比较大,而且是用户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因此,无论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还是后期使用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当然所谓的经济因素的考虑是在保证暖通工程的质量基础上的,不能够以牺牲暖通工程的质量为代价实现节约经济成本。要在保证外观审美、居住和使用舒适程度、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成本和后期使用经费,只有这样才是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建筑施工;暖通工程;设
期刊
一、开展大课间活动的作用  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能有效地通过体育的课堂训练以及课间活动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有效地坚持下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的意识,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爱好。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同样,学生能通过体育大课间的锻炼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强化训练,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  
期刊
摘要:对于群众文化建设而言,属于文化建设的关键。通过落实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积极举办音乐文化活动,能够利于群众总体文化素质,从而促进社会助于更加完善。尤其面对新时期,举办音乐文化活动,不仅帮助群众娱乐,还能锻炼群众心理,利于基层社会精神风气。本文探讨新时期下,举办音乐文化活动面临的不足,同时阐述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状;对策  所谓音乐文化活动,以一般群众为活动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