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审美价值观问题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tang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视觉文化逐渐占据当代文化的核心位置并主导未来文化发展趋势,本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也受到视觉文化的影响,造成当代大学生审美出现问题主要有受到文化冲击、缺失审美教育、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以及网络媒介等原因。而针对问题本文提出要加强学校的审美教育、尊重个性提高审美理想、家庭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熏陶、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等路径以使大学生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视觉文化;大学生;审美观
  引言
  青年时期是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审美价值关乎社会将来总的发展趋向。视觉文化正在以图像为主体通过各种奇观影像和图案,使大学生审美观不断受到浸染,这能够激发大学生审美活力,但同时也对其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和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研究视觉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审美价值观问题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来说是很必要的。
  一、视觉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变异
  (一)审美行为的从众化
  现代视像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促进了视觉文化的兴盛,视像技术“把那些自身并非视觉性的对象给予视觉化”[1],依靠大众媒介及网络传播。视觉文化最大的特征是“视觉性”,视觉化的内容更具有感染力,加之平台的互动性和低门槛实现了即时的互动、多向传播,不再是單一、间接、抽象地从书本中认识美,感受美,可以从集视听觉于一身的视觉文化中感受、认识和扩展美的体验。因此视觉化网络化的内容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盲目从众行为,部分大学生在审美上习惯于模仿,如盲目追星,模仿穿衣打扮,跟风整容等,以及部分大学生在负面视觉文化的来回浸染下错误地以为流行就是美。事实上他们的盲从、跟风都是审美独立缺乏的行为体现,并不是真确意义上的审美。
  (二)审美追求的个性化
  与从众相反的另一端是个性,在视觉文化主导的文化环境中,海量图像、影像等资讯使大学生有了多重审美抉择,且宣扬个性、思想自由等观念也浸染着他们的想法,反照到大学生的审美价值上就是审美追求日益个性化。对他们来说美就是要有个性,要表现主体意识。他们标新立异,追求审美个性,喜欢与众不同。[2]注重自身体验,寻求个体文化爱好,执意自身特殊的审美格式与法式,于审美活动中追求“个性”。审美独立与审美个性化对大学生审美创造力有重要的作用。但审美追求个性化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审美观,从而轻蔑传统文化,排斥传统审美观念,会阻碍大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建构及传统文化的承扬。
  (三)审美情趣的低俗化
  网络传媒时代,大学生接触的几乎都是网络视觉文化,但网络传播“把关人”的作用却被大大削弱,各种纷杂的视觉文化充斥其中。如当下火热的短视频中,人们容易被鄙俗、丑陋的内容吸引,当很多人注意于一件事就会导致这些鄙俗、丑陋的现象传播扩大,污染网络视觉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美的感受。在视觉化的文化环境中,当代大学生欣赏艺术更多关注作品的表面,忽视作品的内容,沉迷于感官上的满足,不进行深入的思考。[3]对形象、物质感官刺激的追求很容易产生一些内容低俗的快餐文化,这种文化能使其情感上感到短暂快乐,但审美上长久的、低级的、感官化的追求会致使大学生在审美认识、审美伦理和审美人文等方面的严峻贫乏。
  (四)审美价值的功利化
  在视觉文化中,网络的便易和快捷性,加上视听化的内容能使人们迅速获得信息,这种便捷性使受众容易产生及时消费、及时享受的想法。其次,网络地位的双重化使人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信息传播,自我意识极度高涨,日益注重自我利益。再次,视觉文化中心不断偏近娱乐化,使人们接触到过多的娱乐性的视觉文化,导致人们在视觉文化体验中不断追求娱乐满足,会慢慢形成娱乐过度的现象。这些追求个人自我满足和娱乐至上的现象概括到审美价值上就是价值愈趋功利化。视觉文化时代是一个图像和影像的时代,这些都让大学生在审美中更注重景象之类外在感官刺激,不在乎艺术中所蕴藏的审美内涵及思想。在日常中,当代大学生过分追求实际功效、自我利益,也是其审美取向的明显特征。[4]当代大学生的奉献型人格正在逐步消失,追求名利的享受型人格正在悄然兴盛。
  二、视觉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审美变异原因分析
  (一)社会文化的冲击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使得代际之间的文化及价值观念发生冲突,给在视觉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抉择带来不小的矛盾。视觉文化的飞速高涨,因此一些鄙俗的视觉文化内容环绕在大学生的信息选择中,这些负面信息容易吸引关注,对大学生的审美观造成不利影响。还有大批西方文化的涌入,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大学生对各种新奇潮流的东西都会开心接纳,但因其辨别能力不高,不一定可以识别信息中的美丑善恶,无法详实细致深刻的进行选择,导致审美认知能力不断下降,甚至退化,审美情趣鄙俗化,最终失去正确的审美方向。
  (二)网络监管不到位
  视觉文化依靠现代成像与网络技术进行传播,现在又多方面,深层次地影响着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且网状传播模式使大学生能极度自由自主地进行信息传播。其次,互联网传播中网络监管作用有所减弱,各种好的坏的视觉文化信息浸染着大学生的审美观。在视觉文化这个图像的世界里,人类对事物的了解突破了原有的文字限制,开阔了人们的审美眼界,审美思维多元发展。同时外来视觉文化的传播使大学生受到传统审美观和西方审美观的两重浸染,张扬、直白或委婉、含蓄,个人与集体等等观念在碰撞,外来视觉文化在暗化浅移之中浸染着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影响其审美思维方向,导致其审美价值观体系支离破碎,审美观念变得混沌。
  (三)审美教育的缺失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叫做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教育阶段,大学生美育普遍缺乏,智育与美育比例严重失衡,大学生对美育知识知之甚少,易形成直白且表面的审美选择,审美观缺乏深度。此外,审美教育中视觉文化角色缺失。一是缺失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在面对海量的视觉文化信息时利用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都欠缺。二是视觉文化在产出、制造、传播作品上违背了真确的审美观,商家甚至生产那些易煽动情绪、鄙俗、哗世取宠的内容吸引人们注意以赚取经济利益。当大学生触到这些与正确审美观违背的信息时,由于审美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匮乏,对美丑善恶信息辨别困难,对视觉文化中图像、影像等麻痹性、暴力性与非理性行为的存在都无差别接受,最终造成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的变异。
  (四)大学生个体心理不成熟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发现人13—20岁是“审美参与危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求知若渴,迫切想要参加各种审美实践活动。一但此时期的审美价值观出现差错,人们心理上会出现含糊、单一、消极甚至荒谬的认识。[5]大学生正在心理与智商发展的重要时期,自身对于外在事物想法颇多,思想却还有待提高。大学生在这时期认识在不断增加,生活经历在不断丰富,他们关心自我内心世界以及个性品格,也在学习理性对待自己的言行。但因为他们自我认识、情感、意志还未清晰,想法很可能会理想化与极端化,在整个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瑕瑜不分的行为,影响到自身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三、视觉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一)学校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世间万物皆可进行审美,若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达不到审美要求,对审美对象就不能进行准确的鉴赏与辨别。因此高校要改变对待美育的态度,重视美育。但目标不是培育专门从事艺术的人才,而是进行人文教育,让美育使人的思想不断升华。高校美育要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绪,使其能够从事物中看到美,培养与提升他们对美的感知、欣赏与独创的能力,刻画美好的人格。[6]当今高校也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课程布局,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第二我们要灵活应变,裁长补短,加强校园网的利用,创造一批有思想、美育知识性强、又吸引人注意的专业网站,并且改变以往的文字模式,结合视觉文化,创新美育引导模式,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
  (二)尊重大学生审美个性,提高大学生审美理想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美的追求,有着自己钟爱的审美对象、审美法式。[7]当今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我们经常谈论教育的普遍性,但个性教育却在这个过程中被淹没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被压抑,甚至人格也得不到完善。因此,大学生的审美潜力、张力和独创力没有足够发展,审美价值观的正确建构也不完善。时代发展启示我们,个性是独创力的发展源泉,而主体性是个性教育的基础。人接受教育是为了自然本性照自身方式所发展,学生发展自身过程中要形成本身独立审美人格与思维,以此才能激发自己的审美独创性。在尊重大学生审美个性的同时,也要提高大学生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人们追求美所希望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经验的结晶,是审美欲望的升华。只有个性与理想都兼具,审美价值观才不会变异。
  (三)家庭加强审美熏陶,提升家庭的美育功能
  由于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冲击,作为人生“摇篮”的家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应当自觉加强家庭美的文化建设,要从两方面营造良好的审美教育环境。第一要美化家庭自然化境,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天然的感染力,能使人放松身心、精神怡悦,优美的自然环境有益于熏陶人们形成美的观念与情趣。另一方面,我们要塑造美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就要多开展多姿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以此熏陶孩子的脾性与情趣,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致,促进大学生正确审美观形成。美德教育也是大学生正确审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家长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从小构建良好的道德观,在伦理道德上能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使自身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置于社会公德范式内。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美的重要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才才会有良好的审美素养,良好的审美素养是个人审美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四)加强网络监管,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伦理问题是目前网络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信息传播肆意妄为,违反道德规范、价值准则甚至是法律。大学生需要良好的信息素养,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提高处理网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及提高他们面对网络信息的抉择能力、解析能力、质疑能力、评判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等。如高校组织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者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组织各种相关主题竞赛或讲座,让大学生充分参与进来,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四、结语
  现代影像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视觉文化时代,大学生自身审美观价值观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大学生在盲目跟随潮流的同时,却也在不断追求审美个性化,还有表达自我的强烈需求,容易过度依赖视觉化的文化形态,被鄙俗的信息咨询影响,容易造成审美低俗化。以图象和影像为主的视觉产品成了主要的审美对象,文字阅读能引发大脑的思考,而图像观看容易停留于感官层面,真正的信息内容反而不予关注,审美形式、实质和对象被改变,视觉化使得审美内容的价值被摒弃。如不改变目前这种现象,大学生传统审美价值观容易歪曲变异。大学生的审美教育需要人们重视起来,切实采取措施,高校要肩负起审美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社会和家庭承担起引导大学生正确审美价值观形成的责任,切实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以及审美理想。
  参考文献
  [1][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P:05.
  [2]崔前前. 当代大学生审美观问题研究[J]. 小品文选刊,2017,(8):232.
  [3]王星懿,刘敏.視觉文化时代的审美趋势与价值引领[J].福建教育,2019(34):25-27.
  [4]李东坡,李欣明.马克思主义审美观视域下大学生审美心理问题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9(05):66-72.
  [5]周蕴,弓常青.浅谈高校大学生审美观教育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1):121.
  [6]杨群,马海丽.当代视觉文化与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17(35):13-16.
  [7]王星懿,刘敏.视觉文化时代审美困境及价值引领[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28(04):131-135.
其他文献
摘要:童话剧是一种以童话、故事、传说、寓言为载体,借助声音、舞蹈等艺术手段创造的童话人物和童话境界来曲折反映儿童生活的戏剧。通过开发童话剧课程,能够锻炼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对美好的向往。  关键词:童话剧课程;课程开发;议论  引言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当中重要的载体,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了解童话基本特征,挖掘童话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从中取材、改编成为一部童话剧,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中职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有越来越多中职学校具备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线上线下教学的软硬件条件,比如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的专业实践教学设备条件不断完善。本研究基于对“互联网+”时代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展开分析,针对线上线下教学现状及问题,从课程建设资源完成、开展互动式教
期刊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生成性教育,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与创业综合素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文件,在这一背景下,各个高校纷纷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做了有益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就业能力;培育  引言  当前,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存在实践机会少、理论内容不深入、与专业脱节的问题,尚未构建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期刊
摘要:消费、投资以及出口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消费力度不断加大,各类投资额度逐步提高,国外出口量越来越多,使得整体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学作为指导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不断提升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成为发展社会经济的的必经之路。目前,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理论落后、教学案例较少、教学方式仍以课堂为主,课堂支持力度不足、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高校课程教学当中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针对高校的英语课程教学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新形势的发展驱动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且为了更好的顺应现当代社会的快速推进,实现在大学生课程教学当中与社会的现实发展情况有效衔接,成为了进一步增快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由此,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改革与创新”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英语教学当中
期刊
摘要:高校毕业生作为知识型年轻人才,是企业的生力军,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和后备力量。管理和培养好高校毕业生,尤其是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引导他们把知识优势转化为助推企业发展优势,促进其岗位成才,是企业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从近几年新入企高校毕业情况、存在问题及管理培养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管理;培养;对策  近两年,随着煤炭形势企稳好转,高校毕业生引进情况也有所改观,一批
期刊
摘要:在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思政课程的建设,结合立德树人的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开展。因此,本文阐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路径进行有效创新。了解课程思政的整体目标,围绕立德树人展开任务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探索路径,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全面提升人员素质,打造课程思政建设的初步探索,形成完善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同时,
期刊
摘要:互联网信息时代,以微信、微博、微视频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平台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阵地。微媒体可以成为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挑战。针对微媒体的不利影响,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两方面入手,试揭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现状及问题。  关键词:微媒体;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一、基本概念阐释  (一)微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1、微媒
期刊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记忆、理解以及分析的能力,但是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过分强调知识的确定性以及答案的唯一性与标准性,从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被固定死板的答案套住,缺乏富有新意的思想,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换句话而言就是学生通过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以及解决一些历史问题的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宏观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职业素养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专业背景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毕业生职业能力,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高校要创新多种方式,探索多种渠道,挖掘多种载体,构建有效路径,全方位加强职业素养教育。  关键词:专业背景;职业素养教育;路径  职业素养宏观上讲是指劳动者或者职业人对于社会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