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生命力的源泉。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笔者认为“一个目标”、“两育融合”、“三个环节”是可行的尝试。
一个目标: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本
时下,由于高考的影响力及其指挥棒的作用,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仍沉湎于应试教育,常常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在他们的眼里,分数才是硬道理,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看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是看考试成绩如何。
在这种心态下,数学教学目标就变了味,被简单地等同为数学知识的掌握。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被有些教师分解为一道道数学题,数学教学沦为解题教学,把解题能力当做数学教学最高目标去追逐,解题也成了一线教师教学评估的抓手。他们认定,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的杀手锏。这些做法其实是对有效教学的误解,尤其是那些富有现实性、挑战性的问题,理应成为学习数学的主要内容。但令人遗憾的是,日常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解题依然是相当的程式化、机械化,是为应付考试而设计的,学生成了解题机器,难免觉得枯燥乏味。
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是否有效,不只看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获得,还要看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进行数学思考。一句话,学生是在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而非被动机械地接受,这是最好的效率。这种效率常常是隐性的,往往比显性知识的效率更有价值。
教学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学生的学才是高效课堂之源,缺失生本的教是走不远的。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教走向学,以学为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这一长远发展的目标。
两育融合: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兼容并蓄,互相取长补短
现行的课堂,呈现着一种有趣的现象:大凡公开课,抑或是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教师们都踊跃采用以合作、探究、自主构建为要素的现代教学方式,即素质教育;随堂课则喜欢采用以讲授、模仿、强化训练为要素的传统教学方式。在不少教师眼里,新课标提倡的理念好是好,但费时费神,有时还费力不讨好,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传统教学方式实施方便,便于操控课堂,赶超进度,学生的“双基”比较扎实。然而,传统教学常常以沉重的课业负担、被动的学习过程、枯燥的学习内容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师和学生付出的代价太昂贵。
我们要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一种平衡,将两类教学法兼容并蓄,互相取长补短。在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又要对学生的活动过程予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模仿与探究是教学多渠道中的两条,“两手都要硬”,运用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探究中精讲,在多练中探究,课堂教学必定会风生水起。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能淋漓尽致地得以演绎,这样的课堂高效有用。
三个环节:精心备课,质疑点拨,精讲多练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前奏,也是高效课堂的一环,即便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对备课也不敢持丝毫怠慢。教材钻研透了,教学底气就足了,诚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这法那法,吃透教材是第一法。”
备课首先备教材,要分析学习的逻辑起点,实现认知迁移。教师必须从整体上对教学内容的脉络分布有大致的了解,理清每章节教材的重、难点。
其次要备学生,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不仅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教师的教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从学定教”。备课时,教师对学生哪些知识点已掌握,能力处于什么水平,情感领域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熏陶感染,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再次,备课要把握学习的现实起点,进行有效预设。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基础因人而异,可以通过课前调研,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起点,精心预设。预设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弹性,为接纳生成留有空间。
当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时,教师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注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思考、亲身实践的时空,这样能有效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仔细关注课堂中的每个细节,当学生的认知有偏差时,适时介入和点拨,该出手时就出手,让他们“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终于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通过感悟,学生数学思维得以提升。
我们的教学需要向西方借鉴,合理地吸收,既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又要依托从传统教学中汲取精华。我国传统教学中也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精讲多练、举一反三、启发式教学都值得我们传承。而精讲多练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华,精讲体现教师的“画龙点睛”作用,在学生自学中讲,引导、点拨;在知识归纳中讲,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多练即在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变化的习题中练。在进行训练时,教师不光要注意题材的新鲜、有趣,题型的新颖、活泼,还要掌握好练习量的“度”。
(责编黄桂坚)
一个目标: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本
时下,由于高考的影响力及其指挥棒的作用,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仍沉湎于应试教育,常常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在他们的眼里,分数才是硬道理,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看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是看考试成绩如何。
在这种心态下,数学教学目标就变了味,被简单地等同为数学知识的掌握。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被有些教师分解为一道道数学题,数学教学沦为解题教学,把解题能力当做数学教学最高目标去追逐,解题也成了一线教师教学评估的抓手。他们认定,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的杀手锏。这些做法其实是对有效教学的误解,尤其是那些富有现实性、挑战性的问题,理应成为学习数学的主要内容。但令人遗憾的是,日常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解题依然是相当的程式化、机械化,是为应付考试而设计的,学生成了解题机器,难免觉得枯燥乏味。
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是否有效,不只看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获得,还要看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进行数学思考。一句话,学生是在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而非被动机械地接受,这是最好的效率。这种效率常常是隐性的,往往比显性知识的效率更有价值。
教学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学生的学才是高效课堂之源,缺失生本的教是走不远的。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教走向学,以学为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这一长远发展的目标。
两育融合: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兼容并蓄,互相取长补短
现行的课堂,呈现着一种有趣的现象:大凡公开课,抑或是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教师们都踊跃采用以合作、探究、自主构建为要素的现代教学方式,即素质教育;随堂课则喜欢采用以讲授、模仿、强化训练为要素的传统教学方式。在不少教师眼里,新课标提倡的理念好是好,但费时费神,有时还费力不讨好,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传统教学方式实施方便,便于操控课堂,赶超进度,学生的“双基”比较扎实。然而,传统教学常常以沉重的课业负担、被动的学习过程、枯燥的学习内容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师和学生付出的代价太昂贵。
我们要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一种平衡,将两类教学法兼容并蓄,互相取长补短。在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又要对学生的活动过程予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模仿与探究是教学多渠道中的两条,“两手都要硬”,运用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探究中精讲,在多练中探究,课堂教学必定会风生水起。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能淋漓尽致地得以演绎,这样的课堂高效有用。
三个环节:精心备课,质疑点拨,精讲多练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前奏,也是高效课堂的一环,即便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对备课也不敢持丝毫怠慢。教材钻研透了,教学底气就足了,诚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这法那法,吃透教材是第一法。”
备课首先备教材,要分析学习的逻辑起点,实现认知迁移。教师必须从整体上对教学内容的脉络分布有大致的了解,理清每章节教材的重、难点。
其次要备学生,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不仅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教师的教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从学定教”。备课时,教师对学生哪些知识点已掌握,能力处于什么水平,情感领域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熏陶感染,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再次,备课要把握学习的现实起点,进行有效预设。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基础因人而异,可以通过课前调研,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起点,精心预设。预设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弹性,为接纳生成留有空间。
当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时,教师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注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思考、亲身实践的时空,这样能有效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仔细关注课堂中的每个细节,当学生的认知有偏差时,适时介入和点拨,该出手时就出手,让他们“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终于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通过感悟,学生数学思维得以提升。
我们的教学需要向西方借鉴,合理地吸收,既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又要依托从传统教学中汲取精华。我国传统教学中也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精讲多练、举一反三、启发式教学都值得我们传承。而精讲多练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华,精讲体现教师的“画龙点睛”作用,在学生自学中讲,引导、点拨;在知识归纳中讲,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多练即在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变化的习题中练。在进行训练时,教师不光要注意题材的新鲜、有趣,题型的新颖、活泼,还要掌握好练习量的“度”。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