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阅读之门,引领亲近阅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s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巧妙设问,启发引导,“润物无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自己独立思考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开启智慧。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追踪美点 各抒己见 答疑解惑 再造想象
  
  语文教学中有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本领,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呢?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便是化“教”为“导”,《论语》说:“夫子循循善诱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巧妙设问,启发引导,“润物无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自己的独立思考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开启智慧。从大量的课堂实践中,我总结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引导”之法。
  一、追踪美点,循循善诱
  精美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是作者审美心理过程的产物。借助美文培养和砺练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怎样诱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呢?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短小的美文。原来作者心上一直压着“焦虑和悲痛”,偶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开篇首句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审美开始了,接着,作者仔细观看了这一架茂盛的藤萝和每一穗盛开的藤萝花,这是审美观察过程。在观察中形成了“瀑布”和“帆船”的意象,并且寄寓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情感,而后,审美联想使作者回忆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一大株稀疏的藤萝,扩展了时空境界。接着,作者从藤萝的衰败和茂盛的变化中又进一步悟出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哲理。这就是审美理想的升华,最后,作者在美好的藤萝面前,情感得到了净化,在一片光辉和芳香中,“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显然也是一种审美动作意识的苏醒。
  在这篇美文中,蕴含有多种审美心理因素和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如果教师能自觉地诱导学生来审美,那么阅读教学就必然会以它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到日有新知,月有异进。
  二、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的见解,也就是强调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和创造,以及这种意义生成的无限性。在阅读教学中存在有教师与学生双重主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在学生和作品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启导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得出自己的结论。否则,必然阻碍学生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比如,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作者针对传统的思维模式“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提出了新的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开头提出问题: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先用大屏幕出示这四种图形,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不同?为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生甲:我选B,因为图形B是惟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生乙:我选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
  生丙:我选的是A,因为A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生丁:我选D,因为D是惟一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
  我微笑着说:大家说的都有理由,都是正确答案,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可是,要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每个同学都要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这样,学生就不再是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有灵性、有思维、有活力的“人”。
  三、答疑解惑,水到渠成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有疑惑是很正常的,如教师把规定性的结论直接奉送给学生,便会影响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如不加任何引导,让他们“盲人骑瞎马”——乱闯,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读书兴趣。因此,教师就要善于疏导,答疑解惑。
  如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雨果是在强盗统治的国度里发表他的言论,他那样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难道他不怕招来杀身之祸吗?我及时肯定了她善于质疑的做法,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老师也有这样的疑问,现在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讨论研究,雨果他会有这种担心吗?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雨果实在了不起,他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
  这里,我的一个反问疏导在节骨眼上,通过答疑解惑,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四、再造想象,个性张扬
  阅读中的想象是再造想象。它是遵循文章所指示的内容和途径而形成的。阅读中的想象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智力因素,它对于形象而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对于增强阅读大脑的记忆,对于情感的激发乃至意识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也就是形象思维能力和再创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已有材料,对人物、景象、情节等加以符合情理的想象,从而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学《皇帝的新装》,学生明确了故事情节,欣赏完皇帝赤身露体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之后,教师让学生驰骋自己的想象,感悟现实生活,进行一次童话的续写。一名学生是这样写的:两个骗子的子孙,将骗术发扬光大,飘洋过海,来到了另一个国度,听说该国有些人特别崇洋媚外,于是,把一桶马尿,加以精美包装,称为能治百病的洋酒。大上其当者又上演了一出闹剧……但是,终究是正义战胜邪恶。
  新课堂的语文教学是鲜活生动和谐共进的,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高举新课程理念的大旗,秉承“人本”教育理念,围绕“优化课堂,有效训练”的基本规范,在“导学”上做文章,当好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欲望和潜能,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有人说,课堂是一道风景线,教师是一道风景,一处点睛笔,能带动学生的思绪在风景线上游走,使人流连忘返;课堂也是一辆推土机,教师是一位机手,一个优秀的机手,能推动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田野上破土而出,使人如获至宝,久久不忘。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一个充满个性的时代,是一个崇尚个性、尊重个性、展示个性的时代。语文教学应主动面临这个时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这种极为个性化的过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每个孩子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重视个性教育,就是重视人的尊严和自身的价值。”  回顾语文教改的曲折历程,压抑语文教育的个性,就是堵塞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呼唤语文教育的个性,正是为了引一渠活水清流,让语文
1996年馆陶县种子公司从省农科院引进小麦新品种“衡4041”原种。在南徐村乡颜沃头村试种示范1210亩获得高产,受到农民的欢迎。据收获期调查测定结果,该品种大面积示范田平
<正>编者按: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在产能过剩和外需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普遍偏低,一二
摘 要: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通过语言渲染、媒体辅助等手段创设出具体的、富有活力的教学场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认识活动中来,积极地进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更好地理解、思考、运用知识。本文主要探讨一些创设良好教学情景的途径,如导渲染导入、角色模拟、寻味生活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景教学法 应用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通过语言渲染、媒体辅助等手
摘 要: 语文课以其显著的人文性特点,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和生成性更加突出,更需要语文教师加以及时把握和灵活处理。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捕捉意外的动态资源,并有效地交易利用,常常可以使课堂出彩。  关键词: 意外生成 动态资源 语文    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但有时一个意外的生成,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教师善于驾驭课堂不在于他的预设能力,而在于他的教育机智,在于他在课堂中能够及时捕捉动态资源,及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化用,指的是在不改变原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情况下,通过话语形态的一定变动而将他人的研究成果化为己有,而不作任何说明。在中考写作过程之中,学生最头疼的便是材料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的砖瓦,学生用什么来建造文章的高楼大厦?那么,材料从何而来呢?我以为化用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捷径。其一,化用的内容本身就可以成为素材;其二,化用可以使作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化底蕴。那么,作文中从何化用呢?和尚
铅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重要有毒重金属元素之一,它对机体各组织的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毒性机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中的铅主要通过摄入途径进入机体,目前,有关长期低水平
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与新课程理念和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事实上,只有深刻变化了的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因而,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一、教育观
利用遗传工程培育优质高产小麦 昆士兰大学肯·斯科特教授等用外包抗除草剂基因的钨微粒辐射处理未成熟的小麦胚胎,培育的小麦不仅丰产且抗除草剂基因已在第二代麦苗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