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沈培艺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培艺,当代舞蹈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1966年出生于广州,1978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中专部,六年后转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表演专业。现任总政歌舞团舞蹈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成员和中国东方乐舞协会理事。曾多次在全国、全军舞蹈比赛中获奖;1993年5月,中国舞蹈家协会、总政歌舞团、北京舞蹈学院联合举办了“舞蹈·沈培艺舞蹈专场晚会”,其艺术成就被编入《世界名人录》《中华女英才》《中国舞蹈词典》《中国文艺家专集》《精神的田园——“东方之子”学人访谈录》中。
  国际舞蹈同行称沈培艺为世界一流的舞蹈家,其艺术成就代表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当今的发展水平。1999年4月,沈培艺创办了“培艺舞蹈培训中心”。
  
  丁亥年仲春时节,正当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举办之际,我把目光瞄准了那个脸庞清秀、气质淳朴的舞蹈家沈培艺。她自如地坐在评委席上,穿着得体,举止优雅,表情平和,态度认真。她用微笑传达出对舞者的理解和爱意,用审视的目光判断着舞者的得失。我常想,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或许就是通过这不经意的瞬间表露,在完成他于人生舞台上的亮相。这样的“亮相”很可能包含了一个人的全部:语言、思想、才华、性格,以至于修养。
  舞蹈大赛电视转播前夕,我来沈培艺的家中做客。我想,如果作为朋友聊天,我们之间有的是话题可谈;可是如果作为一次媒体对话,我们竟处于了两难的境地。由于性格所致,我不是一个好的访问者,也由于性情使然,她也不是最佳的受访者,可奇怪的是,我们却可以不用更多的语言就能达到理解和沟通的目的,这样的情形在我所有的采访记录中是少有的,这注定了我们的缘分,我们可能做不好媒体对话,但我们能有充分的理由做朋友。
  这源于沈培艺是一个喜欢安静,喜欢读书,不善于表白自己的人,所以一谈到个人成就和荣誉,她就用简单的语言来表明她的态度。她说,她没有想到,1988年从美国访问演出回来,就听说自己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员了,而她觉得,无论从哪方面讲,她都远不及国家一级演员这个崇高的荣誉,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舞蹈演员。
  我很少听到,一个成就到手的人这样发表对自己的评价,这也是沈培艺的与众不同。三年前,在采访戴爱莲先生时,我有过这样的感受,那不但是因为她具有淡然、随意、直率、活泼的真性情,还因为我们之间语言交流的障碍。当语言交流受到限制的时候,戴先生就会用实物说话。这样的交流方式让我产生了要了解她的愿望。而沈培艺的不事张扬,和我们之间不期而遇的共性,倒成为我与她交流的最佳途径。
  一个不善于表露,不贪图热闹的人,内心并不缺少激情。从沈培艺的舞蹈中,从她的博客网上,会让人领略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出色的艺术造诣。她的文字语言很优美,她用这样的语言优势表述着她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这在一个舞蹈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艺术家讲究的是粉饰包装,是个性张扬,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现自己,仅凭实力走向成功,赢得荣誉的几率是很小的。我想,沈培艺不是不知晓这其中的道理,可又是什么力量和信念能让她坚持自己本真的做法,维护住内心的安静,尊重自己的心里感受,以一个她认为合适的姿态驾驭她的生活方向呢?不用说,那就是艺术本身带给她的信仰,以及她对艺术的理解和热爱。
  


  沈培艺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在学院里八年的学习经历,使她全面地掌握了舞蹈艺术专业理论知识和高超的表演技艺,灵性和刻苦是成就她的必然。由于沈培艺精通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间舞的语汇,并善于吸收中外舞蹈艺术之精华来丰富自己的表演,被誉为“中国舞蹈学院派代表”。 她先后出演过双人舞《新婚别》《蛇舞》,双人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东北民间舞蹈剧《好大的风》,舞剧《鸣凤之死》《密林中的故事》《太阳雨》《梅娘》,朝鲜民俗女子独舞及领舞,并因此获奖。她还在《军魂》《国魂》《光明赞》等大型电视晚会中担任主要演员,编演过不少舞蹈作品,其中独舞《俪人行》,独舞与群舞《波动》,获得了专家学者与同行的赞赏。
  我们曾谈到戴爱莲、资华筠、赵青、崔善玉这些前辈舞蹈家,她说这些人都是她的老师,特别说到她喜欢朝鲜族舞蹈,还跟崔善玉学过几招。她在她的文章中这样表达着她对朝鲜族舞蹈的热爱,和她对一位朝鲜舞老师的怀念:
  “每次当我跳朝鲜舞时,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震颤。因为朝鲜舞对我来说,已不仅仅是喜欢了,尽管我是地地道道的汉族,可我对朝鲜舞蹈却有着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记得在学院上民间舞课时,我最喜爱的民间舞之一就有朝鲜舞。当初,我的朝鲜舞老师是鲜族人,她除了有着最出色的舞蹈感和音乐感之外,还有一颗最最善良的心。是她为我打好了朝鲜舞的基础,我十分怀念她。但是‘好人一生平安’的祝愿,不一定人人都能如愿,就在她无论创作及教学都处于上升趋势时,却永永远远离开了我们,她走得实在是太突然了,突然得使我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不能相信那是真的。我将所有有她的身影的资料,都翻了出来,一遍遍看,一遍遍地回想,一遍遍流泪。她的离去,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大的刺激,它使我第一次感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存的艰难,我悟出一个女人,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性格,将是一个多大的悲剧。自从那以后,我对朝鲜舞的喜爱,已无法仅仅局限于对动作的美妙体会中,更多的是我的心灵再也不能平和地对朝鲜舞处于一个欣赏的角度去看待了。我每一次的舞蹈,都会在心中深深地默祷,我对失去的这位好老师、好朋友说,你看,我这是在为你而跳的。”
  沈培艺用散文的形式撰写她的博客,字里行间充溢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对这个世界的真诚。她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她对文学的偏爱和文字表达的不断深化,于她的舞蹈创作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她认为,文章通过修改寻到了正确的表达,进而不断地推敲,即能使表达出神入化。一个字书写准确仍不足以体现出神韵,需要反复地研磨;同样一组舞蹈动作编排仅是准确仍旧不够,需要反复推敲,才能活灵活现。偶得神来之笔也是常有的,她将那样的经历比作“偷得天光”。
  2006年初,沈培艺接到了来自日本的邀请,计划8月份赴日本演出。原计划创作一部30分钟的双人舞,而在舞蹈创作了一半时被迫停下来,因为日本方面坚持要沈培艺演出独舞,理由是参加这次演出的日、韩两国舞蹈家的作品都是独舞。这个主题为《亚洲的女人》的演出让沈培艺感到了为难。一方面她觉得由一个人完成30分钟的舞蹈有困难,另外她认为,一个人在舞台上跳30分钟这样的舞蹈形式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所以她婉言谢绝。而在日方诚恳的坚持和耐心的说服下,沈培艺答应考虑。经过了一个下午的准备和静默冥思,她决定接受对方的邀请。
  这样的决定对年届40的舞蹈演员来说无疑是一个艰苦的挑战,虽然她在舞台上创作过许多形象鲜明的角色,但这一次却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这意味着沈培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创作出一台别开生面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意寓深刻的舞目,并且独自完成长达30分钟的表演。在经过了缜密的思考之后,沈培艺决定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人物形象,以李清照的四首词《点绛唇》《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声声慢》为创作主题的构思。在创作的初始阶段,沈培艺首先确立了以尊重这四首词的含义准确表达为原则,决不靠来自他人或者自己以往的经验,而充分体现中国古典舞的语汇和韵致,发掘出主人公独特的表达方式,其中包括舞蹈风格、主题音乐。她决定一概使用民族乐器来演奏,以中国古曲烘托气氛,有效地表现李清照丰富的情感世界。
  沈培艺是一个有自己艺术主张的人,她的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在这个时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她以卓越的演技、俊美的外型和飘逸的舞姿,把李清照的神秘感、孤独感以及高雅的诗人气质和她心中的那个“愁”字演绎得惟妙惟肖,让观众一览无余。从中,沈培艺的能力和魅力也可见一斑。她忘却自我,沉醉于戏,以曼妙的线条、温润的眼神和古朴的气质,呈现着不可言传的美感;她利用自己的才能和优势制造了一个令英雄气短,让美人垂泪的忧郁气场。
  沈培艺这样告诉她的观众和读者:“窥视李清照的世界,是需要勇气的,我明了,这将是一次多么不轻松的心灵之旅!而此刻,我的灵魂体已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她以精妙的语言述说着她的内心感受:“幽深的庭院,杂草荒芜,残破的轩敞虚掩,枯叶尸陈遍地。忽而天起了凉风,昔日的情怀随着雁儿划过长空,又缤纷地散开,有的落入楼前流水,有的镶嵌于千年梧桐的叶脉中,有的伴随秋风瑟瑟哀鸣;她那千年的愁如宿命,就这样,声声漫过我的心,我的肢体,我的灵魂。”
  沈培艺为她这个舞目取名为《易安心事》。创作作品犹如孕育生命,过程的艰辛只有母亲知道。她写道,在这个过程里,“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她的玉簟,她的罗裳,她的金猊,她的宝奁,她的窗儿以及她眼里的一轮清辉,她心魂里幽忧的叹息,双眸中闪烁的绝望的寻觅与顾盼,她生命暮夕孤苦无依的身影……都一一闯入我的梦里,我为她哀伤不已,以致从梦中哭醒,以致我恨自己一次次从梦中哭醒,以致我更恨自己一回回不得不中辍梦魂里与她相交……我知道,这是多么糟糕的事情,糟糕于长梦终有一醒,难以留其芳踪!
  醒来,她的每一首词都在耳畔眼前,读来令我毛骨悚然,妙字金句间仿佛仍旧残存着她的墨香,她的气息,不由得我不想——她还活着!愈来愈清晰地觉出她的世界四围装订着许多扇门,每一扇门都是她向外张望的眼睛,不论从哪扇门步入,兴许都可抵达她的心灵内室……”
  这是沈培艺的独到之处。她不仅可以用美妙的肢体语言演绎她对文学的理解,还善于用优美的文字语言来表达她对人物的感受。人们会赫然发现,渐行渐远的李清照转瞬间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沉睡了千年的哀魂正在复生。
  这在于,历时四个月的创作过程中,沈培艺对她所表现的这个人物给予了深刻的剖析和充分的理解:“一个孤寡女子,无依无靠后半生,真真惨兮悲兮。庆幸她擅舞文墨,可将自身几近悯凶之人生况味通过艺术创作化解。设若她不善文词,只是平庸无才妇人,她靠什么释放内心的悲苦呢?如此一想,遽然间又觉她是幸福的……每每阅览她的词,如窥见她的心事,心如刀割!她真的把一个‘愁’字写绝了。”
  然而,她却无意于将李清照演绎成一个纯粹的悲剧人物,不愿意把她崇敬的女词人表演得过于悲伤。沈培艺以她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对人物的理解,挖掘出李清照生命中最珍贵的内涵。沈培艺通过她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的瞬间,以她特有的方式,将繁复的内心戏把握得恰如其分。她将一个风华绝代,心怀着淡淡哀愁,清纯高雅的东方女性展示给观众,让人生发出无尽的遐想。
  沈培艺如期抵达东京,为这次演出做着最后的准备。而两个小时笔直端坐的日式晚餐,竟使她受伤的肢体红肿起来,痛不堪言,这对她来说又是一次艰难的考验。上帝考验一个人的意志,不仅体现在肉体上,十年前经历的那场心灵磨砺,给了她更深刻的人生体验。那是在中国文联主办的一次舞蹈晚会上,沈培艺表演了她的新作《女》。在这个舞目中,她将以往女子舞剑的刚劲飒爽完全颠覆,以全新的面貌,对拉剑、点剑、抹剑、亮相、云肩、转腰动作进行了独特的诠释。在这个特定的舞境中,剑不再是武器,而是权柄,是威力,是生命的符号,作为舞者,她让剑与自己进行着生命的交锋。追逐、纠缠、冲突,突破了人们意念当中女性内敛的独语式的表演程式。沈培艺在表演过程中,尊重自己的舞台经验和内心感受,跟随着激情的引领,表现出了一个艺术家的成熟和对舞蹈非凡的感悟能力。
  可是那次演出并没有让沈培艺收到预想的效果,她的舞蹈创新不但没有得到舞界权威的认同,还招致来不少打压的声音,就连中央电视台在播放这台晚会时,也小心地将沈培艺的作品拿了下来。但同时沈培艺也听到了另外的声音,其中不乏资深学者、同行和艺术家真诚的祝贺和肯定,王东成教授撰文《艺术要直面心灵》,文章中称沈培艺为“挑战者”。
  


  这样的声音激发出了沈培艺超长的勇气和力量。
  她的脚掌从血肉模糊至溃烂,第一场跳下来的时候伤口就已经穿孔,但她还是忍着剧烈的疼痛完成了三场演出。她以为那将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登台亮相。没想到十年后,沈培艺以她日趋精湛的演技和成熟的魅力出现在了她的“易安”舞台上。
  对每一部作品,沈培艺都要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三遍五遍的修改,四个月的创作过程,如同经历了一次别样的人生。在创作排练中,沈培艺潜心揣摩研究李清照的词,悉心体会她的情感世界,以精细入微的表演将观众带入了李清照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意境中。30分钟,肉体的磨难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心灵的煎熬而变得轻松,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会牵动患处,这要求她以坚忍的毅力和超长的演技去支撑肢体的平衡。在整个舞蹈过程中,她不但要战胜疼痛,还要把李清照这个人物,形象、生动、完美地展示给观众。
  “拆除国籍藩篱”是沈培艺的事业理想,她终以优美的舞姿和鲜明的舞台形象征服了东瀛的观众,赢得了赞誉、美酒、鲜花和掌声。而这次演出的成功,也给了沈培艺重新认识舞台,评估自我的机会。于是2006年成了沈培艺舞蹈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意味着沈培艺依旧统领着自己心灵的舞台,表明着她依旧是那个坚持自我,声喧势壮,有着独特魅力和能力的强者。她的强盛来自于她内心的力量和自信,来自于她的沉静和丰厚的情感,来自于她能够保持清醒的思索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由此《易安心事》也成为她集思想、智慧、天赋、心血和技艺为一体的代表作之一。
  不得不承认,是阅读和学习的习惯,为沈培艺提供了艺术养分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为她创造了势在必得的机遇。她一向认为,舞蹈演员在艺术上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理解自己的艺术,一是理解艺术中的自己。沈培艺所追求的,是一个尽量完整,也尽量完美的艺术风格。她说,“不同的演员对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方式,相同的舞蹈形象可以有不同的表演风格。风格不等于技术,风格是来自对于舞蹈形象的总体感受,所以风格的内涵是情感的,而不是技巧的。”
  沈培艺在追求艺术风格的同时,同样尊重心灵的感受。她坦言:“我追求的舞蹈风格,就是以动作的韵律感去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形象的内心情感,强调技巧为人物服务,强调舞蹈韵律的完整:也就是动作的衔接过程的流畅、对比,以及音乐给我带来的旋律性。对于古典舞的身韵和民间舞的特殊动律方法,我是用心灵去领会的,哪怕是动作节奏引起的最细微的心理变化,我也决不放过。这里的技巧性,在动作过程中更隐秘,更不易掌握。……对于我来说,舞蹈是我心中的女神。在她多情的怀抱里,我体验到无限的自由和欢愉。她使我发现自己,她给我智慧和创造的灵性——她构成了我整个的生命。”
  于是,她不住地问自己:“《易安心事》是我的最后一次舞蹈吗?”为此她倾尽了全力。然而,她却从来没想过要告别舞台,总是在期盼下一场演出和新作品的问世。舞蹈对于沈培艺来说,就像她的肢体一样,与她的灵魂不可分割。她坚定地认为,舞蹈能够通过形体动作的表现,将舞者的心灵升华到高尚的境界。在她眼里,即使这世界上没有了所谓的名与利,舞蹈仍然与她息息相关,因为过去了的光阴,让沈培艺体会到了常人不曾经历过的甘苦和荣辱,给予了她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也培养了她良好的品质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其他文献
我印象中的王朔,始终是个中学生式的小青年,天生一副娃娃脸,见了我拘谨又腼腆,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聆听我谈稿子。后来他成了“大腕儿”,仍对我十分尊敬。      我是1982年自《十月》调至《当代》杂志的,1988年离开。我在《当代》时正处于精力充沛的最佳年龄段,每年发稿都上百万字,阅稿则超过千万字。从普通编辑到编辑部副主任,后来又当了副主编,曾编发过一些有影响的作品,也结识和发现了不少作家和文学新人
期刊
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源远流长,从我国古代雕塑发展看,是以儒家为基础,道家为主流,以庄子精神为主体呈现于世人。我国古代雕塑美学的主体框架,如重“神韵”的本体论,讲究“虚静”的创作方法,追求“冲淡玄远”“神”“逸”“妙”的审美风格。这是因为任何雕塑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都会踏着社会的变迁而去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从而形成我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它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古代雕塑的实用性。中国远古
期刊
21世纪是城市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城市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核心是文化创意的较量。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有文化创意的城市。    文化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文化创意城市的实践正在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公认的世界城市越来越重视文化在促进发展方面的特殊作用,纷纷从城市未来发展角度提出一系列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新要求、新目标。    美国华盛顿于2001年制订了“创意城市草案”
期刊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在乡村城市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人类文明进步不断地给城市概念增添现代化的崭新诠释,而现代化的发展又大大推进了乡村城市化的进步,使城市数量与日俱增。1800年,世界只有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今天,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366个。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城市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特色。什么是城市特色,城市特色与城市现代化是什么关系,把
期刊
飞来的仙鹤    艳红的夕阳中,天边飞来一群仙鹤。它们踽踽而飞,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这是画家丁绍光关于云南美好记忆的图腾。  丁绍光是个活着的传奇。从北京到云南,从麦积山到西双版纳,再到美国,他的每一步脚印都踏踏实实。    他来到了云南。缤纷多彩的图景,茂盛繁密的植物,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朴实淳厚的乡土风情,深深吸引了他。尤其当地人们那种喜怒爱憎的简单表达方式使他感动。   他创作版画的旋律主
期刊
襟江带海的江苏南通,吴越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开通、开朗的文化概念,开放、开拓的文化资源孕育出南通独特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每当人们为南通那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而惊叹不已时,就会想起那曾尽毕生之力创造性开展城市建设的第一人——张謇。    论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关系,张謇与南通,算得上是经典故事之一。中国最早筑城,相传在尧的时期由禹的父亲鲧开始。汉语中,“国”字作“城”或“邦”解。“中国
期刊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为“青色的城市”,是一座建于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的草原之城,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辖区内遍布各种历史古迹和宗教寺庙,呼和浩特主要的召庙遗址有昭君墓、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等。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和浩特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传统黄河文化的交融之处,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种北方民族风情汇集于此,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
期刊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话谁都知道,可真正见过“八字衙门”的,恐怕如今就没有几个了。  我国自秦代开始,郡县成为定制,有专家估计,那时大约有县衙900到1000座,唐代则有精确数据,为1235座。发展到清代,变成了1591座。可是“民国”之后却仅剩下1座了!有人美其名曰“硕果仅存”,您知道那枚“硕果”在哪儿吗?  一个偶然的机会,年兄让我开了眼界,见到了那枚“硕果”,它在豫西伏牛山南
期刊
2003年冬,当我第一次踏出国门时,并没有想到日后我的脚步一发不可收拾。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我游历北美、欧盟、东盟、非洲、中东、南亚的44个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3个地区。      该以怎样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    第一次去西欧,就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屈辱的记忆。  以前,由于长期浸淫在这个环境中,对于咱们中国人的许多不文明习惯,感触并不特别深,但到了欧洲后极为明显。比如排队,等待海关验证时,
期刊
2007年是中国话剧百年庆典,话剧界正开展各项纪念活动庆贺。我是中央歌剧院的演员,剧院的前身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歌剧院,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和同为剧院下属的人民话剧团共同创作、演出了歌剧《长征》,剧中毛泽东的扮演者是于是之。半个世纪以来,人民话剧团继承传统、发挥特色、开拓创新,为我国话剧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因保留着一批名剧、拥有一批名导、名演员而享誉世界,他们的业绩,值得大书特书。
期刊